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185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5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姜堰四中八年级历史阶段测试二20151215 一、选择题( 20 分) (将答案填入反面的表格中) 1下图是某同学收集的两枚纪念章和一幅漫画。与它们有关的重大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重 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B. 遵义会议召开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 秋收起义 3 孙中山曾说: “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 救中国的危亡。 ” “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 A.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B.

2、 抗日军政大学 C.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D. 西南联合大学 4.“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 唱! ”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 辛亥革命B. 北伐战争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 5. 张明学习时发现北伐战争在前线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打击军阀的顺序是 A.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B. 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C. 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D. 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6. 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 黄埔学生军B. 蒋介石的军队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D. 吴佩孚的军队 7.

3、 1927 年 4 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 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C. 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D. 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 8. 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 广东革命根据地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D. 延安革命根据地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 井冈山会师B. 会宁会师C. 吴起镇会师D. 遵义会议 10.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A.B.C.D. 11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友人说:“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他

4、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 在地上。可他没想到 ,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 12“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 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历史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14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某同学想 “寻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地点,他应选择 A黄海大东沟 B湖北贺胜桥 C沈阳柳条湖 D北京卢沟桥

5、 15.1937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 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 于 A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势力 B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16被美国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 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7要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C百团大战纪念馆 D 平型关大

6、捷纪念馆 18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 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了。”这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19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 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 ”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20.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 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

7、国民党军队的英勇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班 级 姓 名 考 试 号 _ _ _ _ _ _ _ _ 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

8、,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 签字,要求“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口号 材料二: 图一黄埔军校图二国民革命军出征前誓师大会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七律长征 (1) 据材料一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五四运动标志什么开端,五四运 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精神是什么.4 分 (2)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合作后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战争的目标是什么。5 分 (3)据材料三所学知识,红军长征原因是什么,开始时间是什么,生死攸关转

9、折点是什么, 确立的核心是什么,三军会师地点是什么,长征精神是什么。6 分 22,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 重紧张状态。 9 月 18 日事件,在其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 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 年 11 月) 材料二: 陕变事起, 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 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 通电各项主张, 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 迫以兵谏。 1936 年 12 月 24 日桂林日报 材料三 图一图二小泉参拜靖国

10、神社 (1)据材料一所学知识,“九一八事变”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 的政策?分析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3 分 (2)材料二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 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 谈判?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7 分 . (3)材料三请你概述图一所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屠杀多少人,现其纪念日是 哪一天,图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正确认识是什么。5 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 执政的军阀每每

11、与国际帝 国 主义互相勾结 , 国际帝国主义在相当的限制以内,也都乐于全力借给军阀,一是可以 造成他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一是可以延长中国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为 消费国家,永远为他们的市场。”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 年 6 月) 材料二: 图一黄埔军校图二国民革命军出征前誓师大会 材料三: 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 山 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928 年 2 月)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的“时局”。

12、结合材料二,指出为了改变这一“时局”, 国共两党合作后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2)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找到了一条怎样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 水 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 特 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请回答: (1) 红军为什么要“远征”?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2)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13、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 为 耻” ,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 形式。 至少两条。 (3)为在全社会倡导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校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先行”倡议 活动。 请你完成倡议书提纲的相关内容。(写出两条;4 分) 我们倡议: 第一, 第二, 一、选择题 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 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历史事件后。 (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

14、是事变的 ( )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某同学想 “寻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地点,他应选择 ( ) A黄海大东沟 B湖北贺胜桥 C沈阳柳条湖 D北京卢沟桥 4. 1937年 7 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 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 于 ( ) A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势力 B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5被美国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部以外

15、国人的视角回顾 南 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6 要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C百团大战纪念馆 D 平型关大捷纪念 馆 7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 拆毁了多少铁轨, 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了。 ” 这次战役指的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8“,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 尽了他们的热血。 ”这

16、一材料描述的是 (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红军长征的伟大传奇 D中华民族的抗日壮举 9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 分 享 着 一 口 干 粮 在 青 纱 帐 里 你 我 一 同 擦 拭 刀 枪 ,” 歌 词 所 反 映 的 史 实 发 生 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10.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 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英勇抗战 B正面战场和

17、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1 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621 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 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 ) 鲁迅的狂人日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A B C D 12.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 500 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000 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反法西斯战 争付出了重大牺牲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的支持 A B

18、C D 13. 右边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 作品所反映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辽沈战役 14.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 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亳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烈反映这 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砖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5. 路透社: 1938 年 4 月彰日邀;国譬事当局,对于中国誊啭I (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 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

19、分相铺钽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 确为 事实, 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 )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D极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16.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 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 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 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 ( )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17。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援助 B有中

20、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 重 紧张状态。 9 月 18 日事件,在其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 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 年 11 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 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1931年 9 月 22 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结合所学知识,

21、指出其意 图,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真实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结 果,分析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19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 图一人物在1936 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2) 图二中的“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有何地位? (3) 指出图一、二反映的历史史实与图三、四历史场景之间的关系。 (4) 通过探究以上图片内容,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 大的凝聚力。结合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走进历

22、史整理史实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在中国制 造 的侵华事件。(至少两例。 2 分) (2)面对侵略与危机, 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识读下列图 片, 在表格中填写图片反映的抗战事迹。(3 分) 序号抗战事迹 A B C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 里, 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 , 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

23、 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 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 不可。 一毛泽东: 论持久战 (1938年) 材料三: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大部分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 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 的 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 周 年 (3)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指出这一战役的历史地位。 (4)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战的力量来源。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广大民众在 抗 日战争中组织起来了吗?为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回答,谈谈你对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