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277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课题编号2013-WGKT-107 舞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研 究 报 告 鉴 定 课 题学科校本课题 鉴 定 课 题名称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主持人姓名吴长松 主 持 人 所 在 单 位舞钢市武功乡王五学校 填报日期二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 舞 钢 市 教育 局 .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研 究报告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叶圣陶说: “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 , 内 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2、对 少先队员要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又指出:“要 有针对性开 展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儿童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具 备优秀品德和良好素质的人才能成为国家建 设的栋梁。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我们学校里,学生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存 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懒惰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 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 , 蛮 横放肆;有的不爱锻炼;有的语言粗俗;还有部分学生卫生存在问题,缺乏 良好的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这些不良现象 极 大 地阻 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

3、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学校实际 情况,我们深深感受会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 来,我们学校一直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 是 以 科技发明和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学习的习惯,进而在纪律 、 卫生、礼仪、交往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 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 的行为习惯。”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 校决定以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

4、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使之成为我校的一 - 1 - . 大特色。并将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农村小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 本课题研究试图构建一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科学有效模式,在实践中,探 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促进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是本课题的另一目的。通 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 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

5、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 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 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推进以德治国,落实纲要精神必然要求我 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而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 基础。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 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 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

6、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 ”的弊端,增强 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 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蔡元培: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 2 - . 叶圣陶: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 惯。 ” 培根论人生: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 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 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良好的习

7、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 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强化理论: 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同种刺激的反复出现。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 一定的顺序不变,进行多次后,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 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任何优良的习惯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有意识地来加以培养的。我们知道,“在大 脑的两半球的兴奋,最优越的区域内新的条件反射容易被形成,而且分化也 能被有效地养成”。因此,一个人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或培养,才可能迅速 地和精确地形成各种优良的习惯。一个人要想有意地养成某种优良的习惯, 就必须坚持既定的

8、决心,在有关的情况下毫无例外地去进行某些适当的动作。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某种情景刺激和他们某些适当的动作在他的大脑两半球 内迅速地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说 ,他才有可能真正养成某种有关 的优良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1)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时,对其进行内 容、特点及内在规律的研究。 (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农村学校对习惯养成教育的运作机制、 运作方式的研究。 (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内容、形式的研究。 - 3 - . (4)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的研究。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课题着重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

9、):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 (二):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 (三):家庭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根据课题 研究内容,总体属于教育行动研究法。采取边“调查”边“研究”边“理论化”的 研究模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再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分析其变 化过程,找出内在规律,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2013 年 9 月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由 德育副校长吴长松亲自担任组长。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12) 1、积极准备 从 2014

10、年 01 月起在全校学生当中,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礼仪手册 ” 和行为习惯“十点目标要求 ”,并利用校家校宣传栏进行指导,使学生和 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更具时代特征。 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 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 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 开展工作, 确立各自的研究方向,做到了分工明确,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 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二至五年级学生,发放 124

11、份问卷,回收 124 份,回收率 100%。 - 4 - . 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 ”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 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 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这些 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 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几个环节确定的。 (1)、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 1:文明礼貌情况 见到教师问好 主动问好被动低头走过 61.2% 18.3% 20.6% 和别人交流使经常使用偶

12、尔使用从不使用 用礼貌用语60.2% 33.9% 5.9% 从上表可知,61.2% 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 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表 2:品德行为情况 做错事 主动承认教育下承认不承认 58.3% 36.4% 5.3% 和同学发生冲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动手打架 突时55.8% 34.1% 10.1% 帮助有困难的主动帮助有时帮助从不帮助 人38.8% 55.4% 5.8% 捡到东西交给交给老师交给家长自己留着 老师75% 18.7% 6.3% 从上表可知,有75%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 时在调研中发现,41.7%

13、 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 同学在和同学 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61.2% 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四、五 年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 表 3:卫生习惯情况 - 5 - . 每次吃饭前洗手 每次都洗手有时洗手太脏了就洗手 61.7% 32.5% 5.8% 学校内发现脏物 赶快捡起来有时会捡起来装作没看见 58.4% 50.5% 6.1% 从上表可知61.7% 同学吃饭前每次洗手,43.4% 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赃物能 赶快捡起来。同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卫生方面 较被动,应引起重视。 表 4:学习习惯情况 小组讨论发表大胆发表听别人发表不

14、参与讨论 意见48.8% 45.7% 5.5% 课外读物经常经常阅读偶尔阅读不阅读 阅读40.3% 53.2% 6.5% 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偶尔预习不预习 提前预习35.5% 57.3% 7.2% 对于学过的知经常复习偶尔复习不复习 识经常复习41.8% 46.8% 11.4% 从上表可知48.8%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在 调研中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59.7% ,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 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35.5% ,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达41.8% 。反映部分学 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

15、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两个方 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 相关: 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调查中发现有39.8% 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 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38.3% 的学生还没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是由于 - 6 - . 农村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 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调查中发现有44.2% 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 架,51.2% 的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响、 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当今独生子女

16、式的家庭结构,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 重 智轻德 ”,孩子缺乏人际交往,唯我独尊,脆弱娇气,同学之间缺少热情。还 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 正确对待的现象,因此“孩子好了,大人恼了”的事情屡见不鲜。树人树德需 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为了使孩子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 密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尤为必要和迫切。 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 调查中发现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仅占40.3% ,有课后自学习惯的学生仅 占 35.5% ,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 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

17、有关系。教师中或多 或少存在着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 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 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学生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学生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 调查中发现有41.7% 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6.1% 的学生发现教学楼脏物 装作没看见,虽然教师经常说教往往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矫正 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实践少。长此以往,导 致学生说谎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 果学校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信习惯, - 7 -

18、. 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第二阶段操作实施阶段(2014.01-2014.05 ) : 1、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地 开展 “日查、周结、月评”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查:每天由少先队监督岗的学 生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仪表卫生、普通话等养成教育内容,全天进行 细致检查,进行量化评比。各班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周结: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 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 工作。月评:根据王五小学文明

19、班级评比细则开展自评、互评、师生共 评、家长评,明确达标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鼓励评价提高,使学 生外化行为转变为内驱力。 2、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每日:坚持背诵古诗,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读书心得,出 一期学习园地。每月:根据王五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每月进行一次学 习情况评价,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导处有计划的 开展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读书竞赛,口算比赛等,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 习。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份潜能生转化案例,耐心 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潜

20、能生转化工作。 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例如:教师带头讲诚 - 8 - . 信,说到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普通话课内课外都要讲好,带头营造推广 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好习 惯。 第二,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如:对长 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创建 学习型家庭,通过撰写“共筑诚信”征文等不断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 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

21、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 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4、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 用,开展 “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运用“诚信讨论 ” 、 “ 诚 信评价 ”、“评选诚信小标兵 ”“五,小?公民实践活动”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受到 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区、校级三好学 生,校园之星,诚信小标兵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 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5、注重环境渲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

22、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 筑。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 作品,硬化美化绿化校园,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 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6、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中的问题邀请专家给学生及家长做专题讲座。 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要性,进一步调动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 - 9 - . 庭教育,并切实参与其中,家庭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紧

23、密结合起来,在 2014 年 3 月成立了王五学校家长委员会,更便利 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每次家长会后,下发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了解家长们 教育孩子们的情况,解答提出的疑问。通过一些问卷,了解家长及学生的思 想状况。心理咨询室用微机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随时与家长沟通, 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定期组织家长学校的学员开展心得交流活动,发动 家长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孩子、了解孩子,定期做经验交流,对于家长中有 特点、有实效的家教经验,及时在广大家长中进行宣传推广,让他们现身说 法,使广大家长体会到教育好孩子并不难。如我校的郑容同学的家长做的题 为“言传身教育亲子、佳讯传时母含笑”的讲话就在广大家

24、长中引起了极大的 反响。 7、利用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近三年,为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坚持 做到以下几点: ( 1)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班主任评、学校评等形 式,要求学生人人争做合格生,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示范生荣誉称号。 ( 2)充分利用少先队监督岗对学生进行卫生、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行 为习惯等的养成教育。少先队监督岗每天对各班的操行进行评比打分,这样 使各班学生的竞争意识空前加强,学校出现了一种比哪个班的流动红旗得到 多的良好学风和校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

25、惯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3)学校对规范学生行为采取了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管教结 - 10 - . 合,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了班 级考评内容。作为班主任工作和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以促进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的养成。 (4)认真做好德育常规工作“五个坚持 ”。始终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坚持 “文明班评比 ”制度, 坚持“文明监督岗 ”制度、 坚持“主题队会 ”制度、坚持红 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工作等。本学期我校路会霞老师开设的一节主题队会铁 军精神永不忘、民族精神代代传,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各位领导的一致

26、好评。 ( 5)大力开展实践体验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每 个学年度安排全校性主题活动八次。如:三月份学守则、学规范活动。四月 份清明节扫墓活动。五月份学习新的交通安全法教育活动。六月份庆“六一” 文艺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8、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紧密配合,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中,单靠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教育还是 不完善的,我们积极的把科任教师也纳入到学生习惯的养成中来,使学校的 养成教育更加丰满,形成一个全校一盘棋的共同研究格局。使学生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的研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真空,时时刻刻都有教师去管

27、理。 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强调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 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做到 “在全部教 学活到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师也是按纲要 中提出 的去做的。 作为班主任,尤其要重视各个方面的教育。一是重视每天的“晨间 教育 ”。晨间教育是在每天早操结束后的三、五分钟内进行的。教师对前几天 - 11 - . 的班级情况小结,进行表扬批评;或是讲个故事、或是让同 学 们 谈自己的 体会。二是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班队活动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

28、喜爱。思想品德本身是一本教材,里面有许多行 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如尊敬师长、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把教材与学 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较好的成效 。 9、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 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校规、作息时间、活动课程设置,学校环境布置 、 办公室布置 ?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具有导向、 激励、传递文化信息、审美、娱乐及教育人等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 如何优化校园环境,增强育人功能: (1)

29、、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师生的荣誉感就强,学校的凝聚力就大,这就是校园 文化的魅力。为了创设这样一种的利于学生健康 成长的环境,学校化大力气 美化、绿化校园,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地方,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 怡人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我校地处山 区 , 虽 然学校面积不大,但踏进校门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校训、小学生守则、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司令台 ?学校的设施比较完备:实验室、音 乐室、队 室、广播室、图书 室?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辟活动天地:操场 上 有 三 副篮球架,四周有爬杆、单杆、双杆等活动器材。老师们还精心布置校园, 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

30、都会“ 说话”。如“校园是我家, 环境靠大家”、“伸伸手, - 12 - . 弯弯腰,果皮纸屑不见了” 等固定性标语。 (2) 、 优化班级 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 每个教室的布置,有队角、好人好事栏、行为规范栏、图书栏等等。充分利 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3)、严格校纪校规 “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 严格的校纪校规, 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 力的保证。学校有严格的校纪校规,“ 一日常规 ”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有规范的检查奖罚制度,有力地染了教育气氛,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 4)、和谐人

31、际关系 校园人际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大家互相 理解、团结协助、平等相处,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个 性的培养。近几年来,我校教师转变 了“育人 ” 观,热爱学生,相信学生,“以 爱动其心 , 以严导其行”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发学生的 潜能,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10、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 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 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 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

32、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 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 惯、劳动习惯、心 理习惯等。 (1)、说理教育。 - 13 - .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 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 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施 教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今,小学 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此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教师要 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可帮助他统 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

33、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 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 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地习惯。 (2)、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儿童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 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年级 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一日常规制度。高年级可 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 (3)、仪式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 感体会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 时,站在队旗宣誓,

34、那庄严隆重的入队议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 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 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 规范 ”进行的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 刻苦拼 搏精神。 (4)、榜样教育。 - 14 -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 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家 的 故 事,什么 “ 毛泽东尊敬老师”、“雷锋,听 ? 电影”?树立学身边的典型,从身 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和印象。教师本人 的行为

35、素养对学生行为养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 崇高的、最伟大的人。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同 时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 选出“ 文明标兵”、“纪律标兵” 等等,从身 边的人和事,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产生了“ 我也能行 ” 的感受,对于学生行 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情境教育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教育得失,教师十分重视信息反馈 工作,创设各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测试、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使每位 学生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 不应该

36、说。实际上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定出方圆让学生养成规矩 (三)、第三阶段 结题总结阶段 (2014.06) 全方位了解研究初期研究成果的推广情况,进一步修正完善各子课题研究 成果,全面整理研究过程集结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形成 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成果。 七、研究的成效: (一)、实践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以自我教育为主 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模式,建构起了与学生及其生活紧密相联的养成教 - 15 - . 育内容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通过教育和行为训练,各种养成教育指标体系比率得到普遍提高。 为

37、了证实这一效果,我们课题组用与开题时同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对比, 即采用问卷调查法,其结果如下: 表 1 课题开展前后文明礼貌对比表 见到老师问好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 主动被动低头经常偶尔从不 问好问好走过使用使用使用 开展前61.2% 18.3% 20.6% 60.2% 33.9% 5.9% 开展后89.6% 9.3% 1.1% 83.5% 10.4% 6.1% 提高比 率 61.3% 23.3% 从上表可知, 89.6% 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比活动前提高28.4%,交流中 能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也比活动前提高23.3% ,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开展教 育实践,在活动后有明显的提高。 表 2 课

38、题开展前后品德行为情况对比表 作错事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帮助有困难的人拾到东西交老师 主动 承认 教育 下承 认 不 承 认 能主 动谦 让 力争 高低 动手 打架 主动 帮助 有时 帮助 从 不 帮 助 交给 老师 交给 家长 自 己 留 着 开 展 前 58.5 % 36.4 % 5.3 % 55.8 % 34.1 % 10.1 % 38.8 % 55.4 % 5.8 % 75% 18.7 % 6.3 % 开 展 后 提 80.2 % 18.8 % 1.4 % 78.2 % 13.3 % 8.5% 59.5 % 36.4 % 4.1 % 90.3 % 8.4% 1.3 % 高 比 率 21.9

39、 % 22.4 % 20.7 % 15.3 % 从上表可知,有75%的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比活动前提高15.3% 。 - 16 - . 有 80.2% 的学生做错了能主动承认,比活动前提高21.9% ,说明对学生诚信 方面的教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校诚信教育形成一定的气候。和同学发生 冲突时,能主动谦让提高了22.4%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方面也提高了20.7%, 这说明通过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获得了初步成效。 表 3 课题开展前后卫生习惯情况对比表 每次吃饭前洗手学校内发现赃物 每次都有时太脏了赶快捡有时会装作没 洗手洗手洗手起来捡起来看见 开展前61.7% 32.5% 5.

40、8% 43.4% 50.5% 6.1% 开展后60.6% 15.8% 3.9% 64% 32.7% 3.3% 提高 比率 1.1% 20.6% 从上表可知60.6% 同学吃饭前每次洗手,比活动前降低了1.1%,同时, 64%的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赃物能赶快捡起来,比活动前提高20.6% 。分析认 为,学生个人卫生我们在执行的教育实践中有所忽视,而学生对学校集体卫 生的意识得到提高是因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班级日、周、月的检查监督起了 作用。今后我们应把学生个人卫生也纳入检查范围,以培养学生个人卫生习 惯。 表 4 课题开展前后学习习惯情况对比表 小组讨论阅读课对于新知对于学过的 发表意见外读物识预习知

41、识复习 大胆和别不参经常偶尔不提前偶尔不经常偶尔不 人讨与讨阅预复 发表论论阅读阅读读预习预习习复习复习习 开 展48.8% 45.7% 5.5% 40.3% 53.2% 6.5% 35.5% 57.3% 7.3% 41.8% 36.8% 21.4% 前 开 展72.5% 24.3% 3.2% 70.4% 25.2% 4.4% 68.3% 26.1% 5.6% 61.9% 21.3% 10.2% 后 提高 比率 61.4% 30.1% 32.8% 27.3% - 17 - . 从上表可知72.5% 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比活动前提 高 23.7% 。阅读课外读物方面,能经常阅读

42、的点70.4% ,比活动前提高31.1%。 这说明教育实践活动中起了作用。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课题组老师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外出考察交流 后得益非浅,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行 为和实践。一年来,我校教师在共发表论文20 余篇。分别在省、市、县获奖 或发表。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见效,黄征等老师的思品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在 市上公开示范课,均受到市、县领导和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3、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变化,形成了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新局 面。 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产生影响 的地方。当代教育正走向家庭教育、

43、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格局。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规范家庭教育要求,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 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 作,专门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讲座,定期对学 生进行家访研究。尤其是在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更是注意争取家长的 支持与配合,向家长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不少家 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变为首先关注孩 子做人上来。 4、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 该课题的实施还促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高了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了 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研究实践中

44、,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利 - 18 - . 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讨论班级管理方法,探索创建优 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互相交流经验,每月撰写一篇典型教育案例,形成了 良好的教研氛围,研究经验性论文成绩喜人。 5、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调查显示,实验前:我们的学校有50%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太乐 观,表现在对任何事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以我为中心;随手乱扔乱丢现象突 出,随处都可看见乱写乱画等现象;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 的心理障碍。但在学校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全校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 度的提高,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有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45、 活动,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可以说,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 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达到了较 高的水准。在每年的助残日到来之际,学生会自发地向我校特殊学生捐款捐 物等。 养成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行为程度,具体表现在:学生的环保 意识增强, 如学校的草坪,几乎看不到学生上去踩踏,地上的废纸也不见了。 文明礼仪程度提高,遇到陌生的不熟悉的人,都能主动打招呼。学生劳 动的意识增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学 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班干部认真负责,班级中开展了“一帮一

46、,结对子 ”的活 动。 (二)、理论成果 1、完成了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2、完成了农村小学生行为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论文。 - 19 - . 3、完成了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个案研究”的案例分析。 4、完成了 “农村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5、经过培训和参与进行家庭辅导有效提高了家长的心理辅导水平和能 力。 6、在该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下,我校现已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运用, 并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发展和完善。 7、学校得到了持续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

47、论。该课题的研 究促进了学校持续地发展。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得到了不断提高,办学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发展。 8、由于现今大部分专家都居住在城市,他们相对来说,对农村学生行为 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得不是很多,而我校对此课题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9、该课题实验研究已在我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校研究的不断推 进,该课题实验研究的成果,在我市广大农村小学都具有广泛的推广运用价 值。 10、 初步拟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式的教育模式。 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每个子 课题对

48、学生提出的行为习惯目标与要求不同,采用以班主任为主推行,任课 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少先队监督的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学 生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模式 八、研究体会与建议: - 20 - . (一)和谐的大教育环境是全方位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必备条件。 要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具备和谐的教育环境。长期以来,我 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出现分离,社会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也是 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各自的教育功能无法形成合力。要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础,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 育资源,发挥诸教育功能的互动作用,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49、确保学生所受 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二)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生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反复性非常大,无论我们主观怎样努力,客观差异和变化始终令 人美中不足。这段时间好,过段时间又反弹,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教育的研究,我们体会到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润物细无声,注重学生不同年 龄的心理和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个别反弹的现象,对学生 要倾注极大的耐心,对教育要倾注满腔的热情,言传声教,以德服人,以情 感人,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尚待研究的问题 1、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培 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仅靠学校和家庭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加强综合管理, 多管齐下。这正是本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只是接受义务教育的在校小学生,加之我们学校 地盘小,学生少,提供的样板少,而农村小学生指的是在农村就读的少年儿 童年,因而学前学生和接受义务教育后未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广大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