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317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7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数据分析、统计初步.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卓越个性化教案 GFJW0901 学生姓名黄年级初二授课时间教师姓名刘课时 课题数据分析、统计初步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重点 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 概念的运用。 【知识点】: 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 1解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准确把握教材,明确 所考查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问题的关键。 2. 平均数 当给出的一组数据, 都在某一常数 a 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其中 a 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 当所给一组数 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

2、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3. 众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的大小与每 一个数据都有关, 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当一组数据中有个 数据太高或太低,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则不合适, 用中位数或众数则较合适。 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 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 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4. 极差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 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 方差与标准差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2 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

3、据偏 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计算公式是 s 2= (x 1-) 2+(x 2-) 2+(x n-) 2 ; 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 波动越大, 也越不稳 定或不整齐。 统计初步与概率初步 考点一、平均数(3 分) 1、平均数的概念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 21n xxx那么,)( 1 21n xxx n x叫做这 n 个数的平均数,x读作“ x 拔” 。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 1 x出现 1 f次, 2 x出现 2 f次, , , k x出现 k f次(这里 nfff k21 ) , 那 么 , 根 据 平 均 数 的 定 义

4、, 这n 个 数 的 平 均 数 可 以 表 示 为 n fxfxfx x kk2211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 x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 k fff, 21 叫做 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当所给数据, 21n xxx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 1 21n xxx n x (2)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n fxfxfx x kk2211 ,其中 nfff k21 。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xx。 其中, 常数 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 的数,axx 11 ,axx

5、22 ,, , axx nn 。)( 1 21n xxx n x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 21n xxx叫做原 数据,, 21n xxx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4 分) 1、总体 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 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3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考点三、众数、中位数(35 分) 1、众

6、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考点四、方差(3 分) 1、方差的概念 在一组数据, 21n xxx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 的方差。通常用“ 2 s”表示,即 )()()( 122 2 2 1 2 xxxxxx n s n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 1 22 2 2 1 2 xxxxxx n s n (2)简化计算公式() : )( 1 2 22 2 2 1 2 xnxxx n s n 也可写成

7、 2 22 2 2 1 2 )( 1 xxxx n s n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 : )( 1 2 22 2 2 1 2 xnxxx n s n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 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新数据axx 11 ,axx 22 , , ,axx nn , 那么, 2 22 2 2 1 2 )( 1 xxxx n s n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4)新数据法: 原数据, 21n xxx的方差与新数据axx 1

8、1 ,axx 22 , , ,axx nn 的方差 相等,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 21n xxx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 3、标准差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 122 2 2 1 2 xxxxxx n ss n 考点五、频率分布(6 分)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 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 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决定组距与组数

9、决定分点 列频率分布表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4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数据的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3, 5,7,m ,n 的平均数是6,则 m , n 的平均数是() A.6 B.7 C. 7.5 D. 15 2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 分,期中成绩为90 分,期末成绩为96 分,若按 3:3:4 的比 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 A92 B 93 C96 D92.7 3. 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

10、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某小组在一次测试中的成绩为:86,92,84,92,85, 85,86,94, 92,83,则这个小 组本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85 B 86 C92 D87.9 5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km/h,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上山用1h,则此人上 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A.4 km/h B. 3.75 km/h C. 3.5 km/h D.4.5 km/h 6在校冬季运动会上,有15 名选手参加了200 米预赛,取前八名进入决赛. 已知参赛

11、选手 成绩各不相同,某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 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以上都可以 二、填空题:(每小题6 分,共 42 分) 7将 9 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8如果一组数据4,6, x,7 的平均数是5,则 x = . 9已知一组数据:5,3, 6,5,8,6, 4,11,则它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 10一组数据12,16,11,17, 13,x 的中位数是14,则 x = . 11某射击选手在10 次射击时的成绩如下表: 环数7 8 9 10 次数2 4 1 3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

12、 12某小组 10 个人在一次数学小测试中,有3 个人的平均成绩为96,其余 7 个人的平均成 绩为 86,则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 13为了了解某立交桥段在四月份过往车辆承载情况,连续记录了6 天的车流量 ( 单位:千 辆/ 日) :32,34,3,28,34,7,则这个月该桥过往车辆的总数大约为辆. 三、解答题 14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组织课外小组对该市进行空气含尘调查,下面是一天中 每 2 小时测得的数据( 单位: g/m 3 ): 0.04 0.03 0.02 0.03 0.04 0.01 0.03 0.04 0.03 0.05 0.01 0.03 (1)求出这组数

13、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 如果对大气飘尘的要求为平均值不超过0.025 g/m 3,问这天该城市的空气是否符合 要求?为什么?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5 15 A、B两班在一次百科知识对抗赛中的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A 班) 3 5 15 3 13 11 人数 (B 班) 1 6 12 11 15 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A 班众数为分, B班众数为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 (2)A 班中位数为分, B 班中位数为分, A 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 包括中位 数) 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B 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 包括中位数 )

14、 学生所占的 百分比是 %,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 (3) 若成绩在85 分以上为优秀,则A 班优秀率为 %,B 班优秀率为 %,从优秀 率看成绩较好的是班. (4)A 班平均数为分, B班平均数为分,从平均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 16. 某酒店共有6 名员工,所有员工的工资如下表所示: 人员经理会计厨师服务员 1 服务员 2 勤杂工 月工资 ( 元 ) 4000 600 900 500 500 400 (1) 酒店所有员工的平均月工资是多少元? (2) 平均月工资能准确反映该酒店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吗?若能,请说明理由 . 若不能, 如何 才能较准确地反映该酒店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谈谈你的看

15、法. 补充: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 1、一组数据由a个 ,b 个 2 x,c个 3 x组成,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123 xxx 3 (B) 3 cba (C) 123 3 axbxcx ( D) 123 axbxcx abc 2、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80乙甲xx,240 2 甲 s,180 2 乙s,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6 A. 甲班 B.乙班 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3、某地连续9 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最高气温(oC)22 23 24 25 天数1

16、2 2 4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别是() A.24 ,25 B.24.5, 25 C.25,24 D.23.5,24 4、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 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 为 0.2 ,0.3 , 0.1 ,0.1 ,0,0.2 ,0.1 ,0.1 ,0, 0.1 ,则在这10 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 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 0.12 B.众数为 0.1 C.中位数为0.1 D. 方差为 0.02 5、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 分、 90 分、 x 分、 80 分,若这组数据的 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1

17、00 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6、已知一组数据为:4、5、5、5、6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7 一台机床在十天内生产的产品中,每天出现的次品个数依次为(单位:个)0,2,0,2, 3,0,2,3,1,2. 那么,这十天中次品个数的( ) A平均数是2 B众数是3 C中位数是1.5 D方差是1.25 8、已知一组数据1、2、 y 的平均数为4,那么() A.y=7 B.y=8 C.y=9 D.y=10 9、若一组数据a1,a2,, ,an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2a1,2

18、a2,, , 2an的方差是 () A.5 B.10 C.20 D.50 10、刘翔在出征雅典奥运会前刻苦进行110 米跨栏训练,教练对他10 次的训练成绩进行统 计分析,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刘翔这10 次成绩的() 众数方差平均数频数 二、填空题 ( 每题 4 分,共 32 分) 11、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 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 分,作业90 分,课堂参与85 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 _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7 12、在一次测验中,某学习小组的5 名学生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68 、75、67、66、99 这组

19、成绩的平均分x= ,中位数M= ;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后的平均分 = ;那么所求的x,M ,这三个数据中,你认为能描述该小组学生这次测验成 绩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 . 13、从一个班抽测了6 名男生的身高,将测得的每一个数据(单位:cm )都减去165.0cm, 其结果如下: - 1.2 ,0.1 ,- 8.3 ,1.2 , 10.8 ,- 7.0 这 6 名男生中最高身高与最低身高的差是 _ ;这 6 名男生的平均身高约为 _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14、已知一个样本:1,3,5,x, 2,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15、已知数据, ,a b c的平均数为8,那么数据1,2,

20、3abc的平均数是 _. 16、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李听同 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可采用调查方式合 适一些 . 17、物理老师布置了10 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 右图是全班解题情况的统计, 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 _ 道题; ( 结果保留到 小数点后第一位). 做对题数的中位数为;众数为 _ ; 18、某班 30 名女生身高检测结果如下表( 单位:米 ) 身高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4 1.65 人数2 2 3 3 8 7 3 2 则该班女生身高的众数是_米。 三、解答题(共4

21、8 分) 19、(10 分) 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 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 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 如下 : 月用水量 ( 吨) 10 13 14 17 18 户数2 2 3 2 1 (1) 计算这 10 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人 数 9 10 O 8 7 5 11 15 做对 题数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8 (2) 如果该小区有500 户家庭 ,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 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0.(12分) 某工厂有220 名员工,财务科要了解员工收入情况。现在抽测了10 名员工的本 月收入,结果如下: (单位:元) 。 1660 1540 1510 1670 1620

22、 1580 1580 1600 1620 1620 (1)全厂员工的月平均收入是多少? (2)平均每名员工的年薪是多少? (3)财务科本月应准备多少钱发工资? (4)一名本月收入为1570 元的员工收入水平如何? 21.(12 分) 在一次投篮比赛中,A,B 两人共进行了五轮比赛, 每轮各投 10 个球 , 他们每轮投中的 球数如下表: (1) 五轮比赛中 ,A 的平均数是 _,方差是 _. B的平均数是 _, 方差是 _. (2) 通过以上计算 , 你认为在比赛中A,B 两人谁的发挥更稳定些? 22.(14分) 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 测试中,

23、他俩的成绩分别如下表: 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 轮次一二三四五 A投中 ( 个) 6 8 7 5 9 B投中 ( 个) 7 8 6 7 7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9 (1)完成下表: 姓名极差(分)平 均 成 绩 (分) 中位数 (分) 众数(分)方差 小王40 80 75 75 190 小李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 分以上(含80 分)的成绩视为 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 (3)历届比赛表明, 成绩达到80 分以上(含 80 分)就很可能获奖, 成绩达到90 分以上(含 90 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 数据处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

24、共6 题,每题4 分,满分24 分) 1. 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某班学生“50 米跑”的成绩 ; (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2. 在 2008 年的世界无烟日(5 月 31 日) ,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 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 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 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 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B )本地区只有85 个成年人不吸烟; (C)样本是15 个吸烟的成年人; (D )本地区约有15% 的成年人吸烟

25、. 3. 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从中任意抽取30 台电视进行试验, 在这个问题中 ,30 是, ( ) (A)个体 ; (B)总体 ; ( C)样本容量 ; (D)总体的一个样本. 4. 有 19 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 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 取得分前10 位同学进入决赛. 某 同 学 知 道 自 己 的 分 数 后 , 要 判 断 自 己 能 否 进 入 决 赛 , 他 只 需 知 道 这19 位 同 学 的,( ) (A)平均数 ; (B)中位数 ; (C)众数 ; (D)方差 .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0 5. 有 8个数的平均数是11 ,还有 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则这 20个

26、数的平均数 是,( ) (A) 11.6; (B )23.2; (C)232; ( D )11.5. 6. 5月 12 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给汶川等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某校九年级二班45 名同学在学校举行的“爱心涌动校园”募捐活动中捐款情 况如下表所示: 捐款数(元)10 20 30 40 50 捐款人数(人)8 17 16 2 2 则对全班捐款的45 个数据,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众数是20元; (B )中位数是30元; (C )平均数是24元; (D)标准差是 9.75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 题,每题 4 分,满分48 分) 7. 已

27、知 数 据a、b、c的 平 均 数 为8, 那 么 数 据a+1,b+2,c+3 的 平 均 数 是 _. 8. 某市 6 月 2 日至 8 日的每日最高温度如图所示,则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9. 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交警记录了 一个星期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记录的情况如 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汽车辆数100 98 90 82 100 80 80 那么这一个星期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每天为_ _辆. 10. 为了比较甲、 乙两种水稻秧苗是否出苗整齐,从每种秧苗中分别随机抽取5 株并量 出每株的长度记录如下表所示(单位:cm ) 编号1 2 3 4 5

28、甲12 13 15 15 10 乙13 14 15 12 11 经计算,所抽取的甲、乙两种水稻秧苗长度的平均数都是13cm ,方差 22 3.6cmS 甲 , 则出苗更整齐的是种水稻秧苗 O 日期 最高温度() 31 30 29 28 27 26 2 3 4 5 6 7 8 9 (第 8 题)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1 11. 数据 2005、2006、2007、2008、2009 的标准差是 _. 12. 甲组a人 ,数学平均成绩是m分, 乙组b人 , 数学平均成绩是n分 , 两组合并后 , 数学 平均成绩是 _. 13.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 方差是b, 如果把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乘以3

29、 再减去 5, 则 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是_, 方差是 _. 14.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所有 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是_ _. 15. 为了估计鱼塘有多少条鱼,我们从塘里先捕上50 条鱼做上标记,再放回塘里,过 了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第二次捕上300 条鱼,发现有2 条鱼带 有标记,则估计塘里有_条鱼 . 16. 在新学期开学时, 某班的一位学生对班中的部分学生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的活动作了 调查,发现走亲访友共有12 位同学,它的频率为0.4 ,则这位学生共调查了_ _位学 生 . 17. 小明某学期的数学平时成绩78 分, 期中考试 75分, 期末考试 86分, 计算学期总

30、评成 绩的方法如下: 平时:期中:期终=3:3:4, 则小明总评成绩是_ _. 18. 数据 2、-1 、3、a、7 的中位数等于3, 则a的取值范围是_ 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题,满分78 分) 19 (本题满分10 分,每空2 分) 红星煤矿人事部欲从内部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 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专业知识测 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并依录用的程序,组织 200 名职工对三人进行民主评议投票推荐,三 人得票率如图所示 (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投1 票,每得1 票记作 1 分) ( 1)请填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甲得分,乙得分,丙 得分; (2)根据招聘简章,人事部将专业知识、民主评

31、议二项得分按6 :4的比例确定各人成绩, 成绩优者将被录用那么将被录用,他的成绩为分 20 (本题满分10 分,第( 1)小题满分6 分,第( 2) 、 (3)小题满分各2 分) 某数学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常见错误的纠正情况,收集了学生在作业和 测试项目 来源: 学科 网 ZXXK来源 :学科网 来源: 学.科 . 网 测试成绩(单位:分) 来源: 学科网 来源 :Zxxk.Com 来源: 学科网 ZXXK来源: 学科网 ZXXK 甲乙丙 专业知识73 74 67 丙 31% 乙 34% 甲 35%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2 考试中的常见错误,编制了10 道选择题,每题3 分,对她所

32、任教的初三(1)班和( 2) 班进行了检测下图表示的是从以上两个班级各随机抽取10 名学生的得分情况 (1)利用上图提供的信息,补全下表 班级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 (1)班24 24 (2)班24 (2)已知上述两个班级各有60 名学生,若把24 分以上(含 24 分)记为“优秀” ,请估 计这两个班级各有多少名学生成绩为“优秀” (3)观察上图中点的分布情况,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纠错的整体情况更好一些? 21. (本题满分10 分,第( 1)小题满分4 分,第( 2) 、 (3)小题满分各3 分) 迎北京奥运, 促全民健身 某市体委为了解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方 法

33、抽查了部分市民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成ABC, ,三类进行统计: A每天锻炼2 小时以上;B每天锻炼12 小时(包括1 小时和 2 小时);C每天 锻炼 1 小时以下 编号 成绩(分)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987654321 编号 成绩(分)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987654321 初三 (2)班初三 (1)班 500 人数 100 200 300 400 500 C 15% B 50% A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3 图 1、图 2 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答 下列问题: (

34、 1)这次抽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市民? ( 2)求“类型A”在扇形图中所占的圆心角 ( 3)在统计图1 中,将“类型C”的部分补充完整 22.(本题满分12 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八年级 (1)班 50 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 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组别次数x频数(人数) 第 1 组80100x6 第 2 组100120x8 第 3 组120140xa 第 4 组140160x18 第 5 组160180x6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的 a ; 18 15 12 9 6 3 0 80 100

35、120 140 160 180 跳绳次数 频数(人数)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4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落在第组; (4)若八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120x不合格;120140x 为合格;140160x为良;160x为优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学校或八年级同学提 一条合理化建议: 23.( 满分 12 分)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8 年 6 月 1 日起,全国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始 实行“限塑令”. 某班同学于6 月上旬的一天,在某超市门口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查 了“限塑令”实施前后,顾客在该超市用购物袋的情况,以下是根据100 位顾客

36、的 100 份有 效答卷画出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使用后的处理方式统计表 处理方式直接丢弃直接做垃圾袋再次购物使用其他 占比5% 35% 49% 11%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图 1, “限塑令”实施前,如果每天约有2000 人次到该超市购物. 根据 100 位 顾客平均一次购物使用塑料袋的平均数,估计这个超市每天需要为顾客提供多少个塑料购物 袋? (2)补全图2,并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说明,购物时这样选用购物袋,塑料购物袋使 用后怎样处理,能对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 塑料袋数/个 人数/位 10 20 30 40 9 1 2 37 3 26 4

37、 11 6 4 7 3 5 收费塑料 购物袋 % 其他 5% 押金式 环保袋 24% 自备袋 46% 图1图2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5 24. (本题满分12 分,每小题满分4 分) 如图所示, A、B 两个旅游点从2001 年至 2005 年“五、一”的旅游人数变化情况分别 用实线 和虚线表示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 (2)求 A、B两个旅游点从2001 到 2005 年旅游人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平均数和方 差的角度,用一句话对这两个旅游点的情况进行评价; (3)A旅游点现在的门票价格为每人80 元,为保护旅游点环境和游客的安全

38、,A旅游点 的最佳接待人数为4 万人,为控制游客数量,A旅游点决定提高门票价格已知门票价格x (元)与游客人数y(万人)满足函数关系5 100 x y若要使A 旅游点的游客人数不超 过 4 万人,则门票价格至少应提高多少? 25.(满分 12 分)某校学生共796 名,学生出生月份统计如下,根据下图数据回答以下 问题: (1)出生人数超过60 人的月份有哪些? (2)出生人数最多的是几月? (3)在这些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在10 月 5 日是不可能的, 还是可能的, 还是必然 的? (4) 如果你随机地遇到 这些学生中的一位,那 么这位学生生日在哪 一个月的概率最小? 2001 2002 2

39、003 2004 2005 年 6 5 4 3 2 1 万人 A B 9月10月 11月12月8月7月6月5月4月3月1月2月 20 40 60 80 100 0 全校796名学生各月生日人数 25题图 卓越个性化教学讲义 16 26. ( 本题满分12 分)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8 年 6 月 1 日起,全国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始 实行“限塑令”. 某班同学于6 月上旬的一天,在某超市门口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查 了“限塑令”实施前后,顾客在该超市用购物袋的情况,以下是根据100 位顾客的 100 份有 效答卷画出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使用后的处理方式统计表

40、处理方式直接丢弃直接做垃圾袋再次购物使用其他 占比5% 35% 49% 11%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图 1, “限塑令”实施前,如果每天约有2000 人次到该超市购物. 根据 100 位 顾客平均一次购物使用塑料袋的平均数,估计这个超市每天需要为顾客提供多少个塑料购物 袋? (2)补全图2,并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说明,购物时这样选用购物袋,塑料购物袋使 用后怎样处理,能对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 塑料袋数/个 人数/位 10 20 30 40 9 12 37 3 26 4 11 6 4 7 3 5 收费塑料 购物袋 % 其他 5% 押金式 环保袋 24% 自备袋 46% 图1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