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7919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7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修订).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 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B邢窑 C哥窑 D越窑 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D秧马 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2、南方战乱少 许多中原人南迁 自然条件优越 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BC D 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BC D 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A B C D 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 ABCD 10宋朝时期,海外

3、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 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 D宣政院 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下列属于两 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

4、ABC D 14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5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A洛阳 B景德镇C西安 D绍兴 二填空题(共3 小题) 16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17宋朝的海上贸易超过前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加以鼓励,当时的商 船最远到达

5、(地区)和非洲东海岸。 18宋朝时,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原产北方的、和豆类得到广泛种植,成为南方重要的 经济作物。 三解答题(共6 小题) 19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 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6、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 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

7、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 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 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 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 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 时候

8、?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21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 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 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

9、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原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

10、么? 23图示内容说明了两宋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请根据所学,撰写历史小短文。 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 ( 2)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各写一点 即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一点即可)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字数为200 字左右。 24关于南方经济开发的作用,下面二人展开争论: (1)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请你简单列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谈谈经济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1、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 1 (2017?莒县模拟)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 【解答】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是在宋代,不是在明朝引入中国的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占城稻的引进时间 2 (2017?莒县模拟)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B邢窑 C哥窑 D越窑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

12、时期,北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 A 【点评】 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 (2017?莒县模拟)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D秧马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以宋代新农具的发明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 宋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当时发明的新式农具有秧马等 故选 D 【点评】 本题以宋代新农具的发明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 (2017?莒县模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

13、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 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据此分 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5 (2017?莒县模拟)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经

14、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解答】 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加 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 最后完成 故选 D 【点评】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相关史实 6 (2017?莒县模拟)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南方战乱少 许多中原人南迁 自然条件优越 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BC D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表现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

15、朝时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南方社会安定,战乱较少;中 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说法 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排除包含的选项 故选 B 【点评】 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即将包含错误说法的组合排除,就能选出正确的答 案 7 (2016?大庆)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

16、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BC D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解答】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过度发展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 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两宋时期的农业获得发展,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 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故选 C 【点评】 把握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尤其要识记商业和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8 (2016?福建)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属于

17、该主题的是() A B C D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解答】 D项图 4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时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清初实行禁海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 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故选 D 【点评】 本题重在让学生区分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需要和其它朝代的经济 发展的知识区分开来 9 (2016?孝感)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 ABCD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经济的发展 【解答】 本题是识图题,图A是战国时期的铁

18、农具;图B、图 D是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宋代南方水稻产 量居粮食产量首位,图C是南方的水稻插秧机 故选 C 【点评】 识记和把握各个时期的农具 10 (2016?泰安)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 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 D宣政院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舶司 【解答】 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 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 所以, 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澎湖

19、巡检司管理台湾, 宣政院管理西藏,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故BC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1 (2016?自贡)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 本题考查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解答】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

20、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12 (2016?内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唐朝至 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狡快,逐渐超过北方,再加上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 成为主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就说明江南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故选 D 【点评】

2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应重点掌握,并从中总结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13 (2016?锦州校级二模)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 科技创新。下列属于两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 ABC D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 【解答】 A是筒车,是唐朝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 B是秧马,是宋朝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 C 农桑辑要是元朝出现的农业著作 D 农政全书是明朝出现的农业著作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22、(2016?杭锦后旗一模)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解答】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最终完成南移 是在南宋时期,所以B项不正确 故选 B 【

23、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影响等 15 (2016 春?湘潭期末)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 问() A洛阳 B景德镇C西安 D绍兴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认识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对中国瓷器感兴趣的查理先 生来到中国的时候,最应去的地方是景德镇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二填空题(共3 小题) 16 (2016 春?吴中区期末)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

24、 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解答】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 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为: 广州;泉州;市舶司 【点评】 知道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最终完成 17(2016 春?工业园区期中) 宋朝的海上贸易超过前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机 构) ,加以鼓励,当时的商船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地区)和非洲东海岸。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海上贸易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5、,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 外贸易, 在广州、 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当时中国海船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故答案为:市舶司;阿拉伯半岛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18 (2016 春?达州校级期中)宋朝时,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得到 广泛种植,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 【解答】 宋朝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原产北方的小 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

26、种植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故答案为: 小麦、粟、棉花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三解答题(共6 小题) 19 ( 2016 春?泰兴市校级期末)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 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392

27、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 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西汉江南的经济发展 (2)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 (3)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其原因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

28、,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材料“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 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落后的 ( 2)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 湖熟,天下足”可知,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两宋时期 (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可知,到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 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到南宋 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

29、南方战乱较少;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 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故答案为: (1)落后 (2)两宋时期 (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 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 (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 发

30、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点评】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 础知识 20 (2016 春?东坡区期末)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 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 国家财政的主

31、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 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 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 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1)本题考查了交子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重心的

32、南移 (3)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解答】(1)此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程度古代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 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就是“交子”的地位交 子的出现便于人们携带,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2)由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可知,两宋时 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粮仓;由材料二“两宋时期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 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这些文 字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国经济重心南

33、移据所学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3)根据( 1) (2)问,学生知道“上述变化”指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由材料三的文字:“河北的汉族人 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传达的信息是大 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故答案为: (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点评】 识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原因 21 ( 2016 春?宿迁校级期中)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

34、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 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 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

35、因 【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及其原因 (2)本题考查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3)本题考查宋代海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商品 【解答】(1)据材料“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经济重心南移 的完成,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人 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2)据材料“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高

36、度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北方 少数民族的兴起阻隔陆上贸易,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丝绸、瓷器,原因丝 绸和瓷器都是我国的特产,早在汉朝就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西亚和欧洲 故答案为: (1)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丝绸和瓷器 【点评】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和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 础知识 22 ( 2016 春?工业园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

37、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原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38、 (2)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繁荣 (3)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4)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 【解答】(1)据材料“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可知,“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反映了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商业的繁荣 ( 3)据材料“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 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政 府鼓励、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和造船业发达 ( 4)“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了

39、宋朝时 政府的经济重心在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故答案为: (1)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2)商业(贸易)繁荣 (3)政府鼓励;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造船业发达 (4)宋朝时经济重心已在南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 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3 ( 2016 春?长春期中)图示内容说明了两宋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请根据所学,撰写历史小短文。 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 ( 2)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各写一点 即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一点即可) (

40、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字数为200 字左右。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历史小论文 【分析】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 【解答】 本题考查为小论文题,要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题目可以回顾历史上江南经济的 发展等,其他题目符合题意也可,原因可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 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自然条件较好方面叙述,表现可为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业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等,灌钢法发明,建康成为最大的商业城 市,启示可从根据实际制定恰当政策或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维

41、持地区和平稳定等回答,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 故答案为: 题目:回顾历史上江南经济的发展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 手,自然条件较好,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业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推广 到江南等,灌钢法发明,建康成为最大的商业城市根据实际制定恰当政策或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 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江南地区发展 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4 ( 2016 春?重庆校级月考)关于南方经济开发的作用,下面二人展开争论: (1)两宋时期,南

42、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请你简单列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谈谈经济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要全面看待问题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 (1)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经济发展很快,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水 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 扩大种植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手工业方

43、面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 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南方商业繁荣起来 ( 2)学生分析两个人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具有片面性没有全面反映江 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评价 (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一个地区的开发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经济 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因而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趋利避 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故答案为: ( 1)农业: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 作物手工业: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 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商业:南方商业繁荣起来 ( 2)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具有片面性没有全面反映江南经济发展 的影响,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评价 (3)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评】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