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8605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 20195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_,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_之处。历代画家不 仅为我们留下了_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 休戚相关相通擢发难数B. 息息相关相通数不胜数 C. 休戚相关相同数不胜数D. 息息相关相同擢发难数 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 本中心竭诚为您提供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B. 您工作这么繁忙,还

2、能拨冗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深表谢意! C. 拙作完成得匆忙,加上水平有限,请您抽空拜读,多提宝贵意见! D. 替令郎找古琴名师指点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请您耐心等待!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什么叫做想象呢?_。_,_。_,_,_。这种回想或凑合 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 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 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 寒鸦的样子 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 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 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 下一个寒鸦的影子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3、)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节选自泰戈尔生如夏花) A. 人的一生应当像盛开的花朵,向世人呈现自己的美好与活力。 B. 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地享受过程,而不是悲观地承受负担。 C. 不能让某些事物损害我们对自己的信心,我们的人生可以很精彩。 D.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想要的太多。 二、文言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华容县学重修记 李东阳 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天顺间,知县许杰尝 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

4、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 ” 乃取赢 2 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 “李公之功, 吾徒曷敢忘。 惟刻石纪事, 昭于后世, 俾引而无穷者, 吾徒事也。 ”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 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 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 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

5、堂庑斋室之 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 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 ”于是出而有 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 ”然则士之养于 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 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 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 美观,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

6、学养士之意哉,亦非吾李公及予之心哉! 公暨予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出佐湖臬。尝预立边功,救荒除盗,锄强暴,植柔懦,有功吾民,盖不 独于学政为然。故并书之。 (选自李东阳集 ,有删节 )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 董:督察B. 肄 之以祭祀饮射之礼肄:学习 C. 名列卿者踵相属 属:嘱咐D. 不为物夺 夺:改变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因华容县南地势低洼,县学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倒塌,天顺年间知县许杰将县学迁到县北。 B. 李文中到华容县巡视,了解到县学长久没有修建,就把修建县学当作自己

7、的职责来完成。 C. 当时学子学习内容比较广泛,既有书史文艺,也有祭祀饮射之礼,还有孝悌忠直廉耻之义。 D. 作者希望华容学子加强自我修养,不要辜负国家建学养士的期望以及李公和自己的希望。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5 分) _ (2) 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5 分) _ 8. 从文中第四段看, “自养”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 分) _ _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 题。 再和 朱熹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 荷锄带月朝

8、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 木瓜 【注】 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馀。 【注】 木瓜:出自诗经 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9. 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闲居”的表现。(5 分) _ _ 10. 尾联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 分) 3 _ _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_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 夜深忽梦少年事,_。(白居易琵琶行) (4)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杜牧阿房宫赋) (5) _ ,渺沧海之

9、一粟。(苏轼赤壁赋)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 (8) _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名联 )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 题。 六机匠 臧克家 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 ” 。他 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机 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

10、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六机匠的身上带 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 叫人迷恋。 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 拆开了。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 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 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 了。 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

11、呼呼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 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 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 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 可是他就是不动。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 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我们怀着幽幽的心情向外走,醒来泪珠挂在眼角上。 冬天,太阳照着他牵机。 线匹掣得老长像一道银河。他顶着一件开花的破袄,穿着一条气泡似的单裤, 迎着风,

12、 人似乎要浮起来。他一往一来像一张梭,冷风把挂在鼻尖上的水给吹下来,当时我很纳闷地问:“六 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 几年以后, 六机匠成了个空头衔,他的那一张织布机卖给人家了。同时也分了家, 别人都有老婆孩子, 他却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 从此伴着老娘,六机匠变成了纯粹的老农。对什么事情他都不是笨手。他会剃头,太阳底下,人家头 上的乱发随着他手下的钝刀倒下,刷刷的,一刻一个青头皮便显出来。他会拉糖子,红的,白的,正月里小 孩子都喜欢他。他也卖过酒,他的酒管保你一壶到底不会有一点底渣,所以一罐子酒刚从城里背来,放不到 炕上便空出来了。 别人故意逗他,“走到河里掺了几捧水

13、?” 他便半红着脸赌咒:“掺一滴水就给俺祖宗喝!” 一个秋天,老娘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坠落到土地下了,六机匠哭得最厉害。 这次邻里都替他叹气, “唉, 一个老娘也完了,一个人的日子怎么过呢?”一个人的日子倒是简便,家便驮在身上。环境教会了他做饭、 缝衣服和一切家里的营生。他有个倔强脾气,什么事都不托仗人,有时不高兴做饭,一点冷饭也可以打发饱 肚子。 “小心点, 冷东西呀! ”有人拿他开玩笑。“ 瞎子睡凉炕, 仗着秉气壮。 ”他的话从笑口里吐出来了。 4 后来,六机匠去了关东,一去就是五六年。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六机匠什么时候又回到家来了, 这回住在三机匠家里,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头顶的那

14、条辫子不见了。他见了我自然格外地高兴,说 回来看看,本来打算立刻返身,谁想发生了战争,这条生路又被堵死了。他口里不带脸上带地表示着寄居在 人家里的不安。三机匠脾气很好,侄儿们待他也都不错,添了他,在工作上添了个有力的帮手,而不过在饭 桌上多添了双筷子。 不安什么呢?我明白这又是他独立刚强的那点天性在作祟了。和他谈着话我心下怪难过, 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失去了织布机,失去了佃地,关东的一条生路又被截断了,一个人孤独得像一只被 剪去翅膀的飞鸟,哪儿是他的去路呢? (有删改 ) 12. 小说第段在全文情节上有什么作用?(4 分) _ _ 13. 小说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

15、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5 分) _ _ 14. 小说叙述了六机匠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6 分) _ _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 题。 剪纸艺术与创新 李强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衍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民间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它依附于作为人们生存 形态的文化传统中,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活态文明形态。 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年俗为例,黄土高原、中原大地、胶东半岛的农村过春 节,还是延续着铰红剪纸和贴窗花的习俗。红红的窗花,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吉祥,保留的是传统文化的记 忆,传承的

16、是节日本源的文化主题和方式。而婚俗文化习俗,则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礼俗。喜花、礼花、 坐帐花等约定俗成的剪纸符号,直观而鲜明地象征了天地阴阳相合、生命繁衍,营造出仪式特定的民俗文化 空间。传统的农耕生产依赖于看天吃饭,大自然的风雨旱涝对于农、牧、渔业生产至关紧要。黄河中上游地 区的一些农村,干旱时铰“碰头娃娃 ” 剪纸贴在水缸上或院外,以祈求天降甘霖。民间剪纸所承载的是丰富 而又古老的文化信息,形式上靠着民俗仪式和民间信仰的需求而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山乡农村的妇女群体。剪纸折射出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取向。在民间 艺人眼中,中华大地,无花不美,无山不秀。他们通过一张张红纸,将

17、生存中的信仰以及地域风俗,在漫长 的农耕时代,代代沿袭下来。默默无闻的剪纸艺人,以其淳朴真实的剪纸对本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间剪纸一直是因民俗活动的需要而存活的,民俗传承如没有太大的变化,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也就 相对稳定。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正在向现代化、城市化转变。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 代,传统文明形态中许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变化。农耕文明渐渐远去,新的文明形态正 在悄然积聚生成,民俗传承也势必急剧变化。民间剪纸由于农耕文化基础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 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失去了民俗生活需求的土壤。两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生自

18、灭状态的民间剪纸,首次作为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的象征进入国家发展视野。 民间剪纸的创新,一直以来是美术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旧有的剪纸,为所用而作,为一时高兴和审美满 足而作,剪纸作品烧了、破了,没人为之惋惜,但它像花开花落一样,生生不息。一段时期以来,美术工作 者用旧有的剪纸形式宣传新生事物,始称之“新剪纸 ”或“现代剪纸 ” 。新剪纸是剪纸艺人受新生活、新事物 的感染,为剪出眼前的新景象而生。这类剪纸用“旧瓶装新酒 ”的创作方式,承载起新民俗形式下的社会发 展和日常生活。 现代剪纸的创新和提高,需要深入生活,体验和挖掘生活中的美,以最精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的技法去 5 歌颂美,塑

19、造美,这样才符合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规律。 (有删改 )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具有区域特点与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的民间剪纸,承载着丰富而古老的文化信息。 B.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剪纸折射出的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取向,被代代沿袭。 C. 在农耕文明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民间剪纸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传承前景堪忧。 D. 民间剪纸作品被毁坏而没人惋惜,是因为其为所用、为一时高兴和审美满足而作。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从中国农耕文明写起,论证了民间剪纸与农耕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B. 文章指出

20、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举出实例进行论证。 C. 文章阐述时代发展引起民俗传承急剧变化后,再表明该变化对民间剪纸的影响。 D. 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强调现代剪纸要符合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规律。 17. 民间剪纸应该怎样传承与创新?请联系全文分别概述。(6 分) _ _ 七、现代文阅读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中国在 2001 年前几乎没有世界级的超算产品,因为构建一整套全球顶级的超算系统,也并非堆砌处理器 这么简单。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和可靠的操作 系统支持基础之上的。 芯片无疑是超级计算

21、机的核心部分,一台超算产品至少装有几千枚甚至数万枚CPU 和 GPU 芯片,同时 配备特殊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芯片之间如何合作,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才能真正使之拥有十分可 靠的强大算力。 国防科技大学分别在2010 和 2013 年建造的 “天河一号 ”和“天河二号 ”超级电脑,都曾登顶世界超算 TOP500 榜单,两者都主要使用Intel 和 AMD 提供的芯片。2015 年 4 月,美国政府宣布制裁中国四家超算中 心,禁止向中国超算中心出售Intel 的 Xeon Phi 超算芯片。 “天河二号 ”就因为美国的制裁,耽搁了升级计划, 不得已调整技术路线,并且采用国产矩阵2000 替换

22、 Intel 的 Xeon Phi。但这无法阻止中国超算研发的强势崛 起。 2017 年,广州超算中心宣布使用国产矩阵2000 芯片,升级了 “天河二号 ”超算系统,并成功实现算力 翻倍。 而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起初就安装了40 960 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 26010”众核处理器, 而且 性能不俗。 多年以来,计算机CPU 芯片一直遵循摩尔定律进行升级迭代。但摩尔定律也是有极限的,集成电路上的 元器件已经足够小,己经逼近“原子尺度 ”了。很难再延续过往路径进行升级迭代。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 挖掘计算机的系统潜力。 在挖掘计算机系统潜力方面有两个思维路径:一个是阿里方案,一个是联想方案。

23、 阿里方案其实就是“大 规模并行化处理非结构化数据” ,即 “云计算 ” 。计算机科学的精髓在于自顶向下的递归,先在最顶层将一个 大任务分解成为几千个、几万个小任务,然后将每一个小任务分配到每一个服务器上。最后,再将每一个服 务器上的结果综合起来,得到原来大任务的最后结果。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商城 等,都是用大量廉价的服务器取代一台超级计算机。前者的价格不到后者的1/5,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而联想作为商业公司,在帮助用户“ 挖掘算力潜力”上是做得比较好的。在高性能场景下,联想可以把 一台机器能压榨出来的性能压榨到了极限。联想超算产品在全世界最好的25 所大学中有广泛应用

24、,尤其是北 京大学的水冷超算机型,理论峰值是100%,最后联想释放出来的算力达到了92.7%。 2018 年 8 月 5 日,国产超算研制向着皇冠又迈进了一步:神威 E级超算原型机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完成部署,并正式启用。可以预期,中国超算未来可以赢得很多世界第一,但这并不表示可以赢得未来。 长期以来,国内更关注升级技术、做好产品,很少去想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很多基础的概念都是别 人提出来的,别人设立这个跑道,我们在上面跟着跑。我们很少找出问题和逻辑的源头,所以,哪怕中国超 算的研发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但未能提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掌握未来。因为,伟大的创 6 新往往源于一个

25、绝佳的问题。 (有删改 ) 18. 下列关于中国超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和可靠的操作系统 支持基础之上的。 B. 中国超算曾使用国外生产的芯片,因国外制裁被迫调整技术路线,不得已采用国产芯片,但这并没有 影响中国超算研发的强势崛起。 C. 中国超算在挖掘计算机系统潜力方面有两个思维路径:一个是阿里方案,一个是联想方案。这两个方 案都卓有成效。 D. 中国超算当前的研发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但根本不能提出有利于创新的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因 此不一定能掌握未来。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26、的一项是(3 分)() A. 2001 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世界级的超算产品,因为构建一整套全球顶级的超算系统对当时中国 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B. 芯片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但评价超算产品算力时不仅要看CPU 和 GPU 芯片, 还要看 配备的操作系统。 C. 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为了节约研发成本,都没有运用超级计算机,而是用大量廉价的服务器 完成“云计算”。 D. 联想超算产品得到了世界部分著名高校的认可,和其释放出来的算力与理论峰值的差距不大 有一定关系。 20. 文中的阿里方案和联想方案有什么区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_ _ 八、作文 (70 分) 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

27、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节奏,无处不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节奏。节奏体现理念,节奏反映时代,节奏蕴含规 律。 7 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附加题 (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30 分钟 )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 题。 (10 分) 22. 用斜线 “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4 处)(4 分) 上之所论,皆就抒情的文学言之。至叙事的文学,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 知描写人格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然他戏曲则殊不称是。要之,不过稍有系统之词而并 失词之性质者也以东方古文学之国而最高之

28、文学无一足以与西欧匹者此则后此文学家之责矣。 (节选自王国维文学小言) 23. 桃花扇是_代文学家 _(人名 )创作的传奇剧本。(2 分 ) 24. 材料中,作者认为后代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4 分 ) _ _ 二、名著阅读题 (15 分) 2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黄盖大战时,见黄盖跌下马来,但不忍心加害。次日,黄盖诈败诱惑关羽追 赶,为报不杀之恩,只射中关羽的盔缨。 B. 兔与猫通过兔的出现和消失等曲折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随意欺凌弱小者的 憎恨;流露出作者反对无原则“修善”的主张。 C. 家中, 觉新发现“作揖

29、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使他既信服新的进步理论,又顺应旧的环境生活, 这终究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完全矛盾的人。 D. 哈姆莱特中,在与伶人约好次日上演贡扎古之死后,哈姆莱特自问“我是一个懦夫吗”,表 明他在警示自己不能忘记为父报仇。 E. 欧也妮 葛朗台中,被查理抛弃的欧也妮独自承受痛苦,依然宽容地对待查理,拿出巨款替查理 还清了父债,成全了他与贵族小姐的婚事。 26. 简答题 (10 分) (1) 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 见那蠢物也罢了。”第十七回中,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 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

30、之过!”黛玉、贾政都称宝玉为“蠢物”,表明他们对宝玉各有什么看法?请加以 说明。 (6 分) _ _ (2) 茶馆第三幕中,康顺子说:“我在外边也混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点了,谁跟我瞪眼,我会伸 手打!”这句话暗含了她哪些人生经历?表现了她什么品质特征?(4 分 ) _ 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 题。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其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但纵观历史, 汉语语音的变化之大,其实远超过文字、 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 ”,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 ”,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 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一条河流之下,有着千万年

31、沉淀而成的河床,这是河流的本质。 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 8 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罩四 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有语言学家说,朱熹穿越回春秋时期,也听 不懂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究竟在说些啥。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这样的 规律, 在语音的演变中看到那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栽着文化与心灵 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 更讲平仄。 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 我们仍能

32、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 ” ,更是 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当下,公众吐槽诗词中读 音的修改,也正是有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公众希望留存这些“诗眼 ” ,其实也是想为传统 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 ” ,让日用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文气、多一份古 意。如果只是为了“规范 ” “统一 ”等原因而 “去异求同 ” ,也就难免在不经意间丧失了记忆,也丢掉 了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解先人的机会。 27. 材料中“语音”有哪些特点?(4 分 ) _ _ _ _ 28. 请理解材料中“决定河流走

33、向的河床”的含义。(5 分) _ _ _ _ 29. 从材料看,我们为什么要留存“诗眼”?(6 分) _ _ _ _ 9 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南通、泰州、徐州等苏北七市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3 分)B2. (3 分)C3. (3 分)B4. (3 分)D5. (3 分)C(属:连接 )6. (3 分)A 7. (1) (5 分)只有刻石记载这件事, (让它 )在后代显扬, 使(它 )延续没有尽头, 是我们这些人 (应该做 )的事。 (评分建议:“略”“俾”“徒”,各1 分;状语后置句,1 分;语意通顺,1 分) (2) (5 分)(现在 )圣明的皇帝正求贤若渴,励精

34、图治, 有德行和才能的官员又精神振奋并且接受使命,兴办 学校,修明教化,这也是(读书人 )增进品德建立功业的根基。(评分建议:“谒贤”“有司”“明”“修”, 各 1 分;语意通顺,1 分。“谒贤”译为“拜见贤能的人”,“图治”译为“谋求天下太平”, “贤有司”译为 “好的官员” ,亦可 ) 8. (4 分) 要蓄德积学;要为国建功立业。(评分建议: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9. (5 分)农耕;寻景;读书;吟咏。(评分建议:每点1 分,答对四点得5 分;意思对即可) 10. (6 分) 借用典故抒情运用“木瓜琼据”的典故表达了自已对选择隐居生活的满意;直接抒情, “从今乐有馀”直接抒发了隐居生

35、活的快乐,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评分建议: 抒情方式, 每点 1 分; 情感,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1. (8分)(1) 入则无法家拂士(2) 朝菌不知晦朔(3) 梦啼妆泪红阑干(4) 弃掷逦迤(5) 寄蜉蝣于天 地(6) 濯清涟而不妖(7) 敏于事而慎于言(8) 海纳百川 12. (4 分 ) 失去织布机引出后文六机匠务农做生意闯关东等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 分);“分 了家”既与上文“弟兄们一起过日子”照应,又与下文六机匠寄居在三机匠家呼应(2 分 );“分了一个白发 的老母”,为下文母亲去世后六机匠的悲痛和孤苦等情节作铺垫(1 分)。 13. (5 分) 看到六机匠往我

36、家扛粮食,表现他身份低微;听六机匠讲故事,表现他随和、有耐心、有 一定见闻;问六机匠不用亲手织的布做棉衣,表现他贫穷、生活艰辛;重遇六机匠时的交谈,表现他 自尊心强、处境艰难。(评分建议:每点2 分,答对三点得5 分;意思对即可) 14. (6 分 ) 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乐观生活态度的赞许;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对善良人性的 赞美;对造成百姓痛苦的社会的愤慨。(评分建议:每点2 分,答对三点得6 分;意思对即可) 15. (3 分)C(原文“两千年来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16. (3 分)D(“呼应开头,总结全文”错) 17. (6 分)(1) 传承: 尊重传统的民俗活动; 坚持剪纸特有的表现

37、形式; 肯定民间艺人的创作。 (2) 创新:美术工作者参与其中;表现新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美,以精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 的技法去歌颂、塑造美。(评分建议: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 18. (3 分)D(“根本不能提出利于创新的真正有价值的问题”错) 19. (3 分)C(“节约研发成本”错) 20. (6 分) 设计理念上:阿里方案是大规模并行化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或答“阿里方案使用大量服务器 完成任务” ),联想方案把一台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性能提高到极限;成本上:相比联想方案,阿里方案运 营成本较低。(评分建议;每点3 分,意思对即可) 21. 略 10 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八 )(南

38、通、泰州、徐州等苏北七市联考)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 (4 分)不过稍有系统之词/而并失词之性质者也/以东方古文学之国/而最高之文学无一足以与西欧匹者/ 此则后此文学家之责矣。(评分建议:每处1 分) 23. (2 分)清 孔尚任 (评分建议:每空1 分) 24. (4 分) 发展叙事文学,注重“人格”刻画;强化理论系统,能与欧洲文学相当。(评分建议:每 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5. (5 分)AC(A 项,不是黄盖,应是黄忠;C 项,觉新并没有觉得自己是矛盾的人) 26. (1)(6 分)黛玉误信母亲和王夫人的话,认为宝玉不务正业;贾政认为宝玉不识“清幽气象”,显得俗 气

39、,没有鉴赏能力。(评分建议:每点3 分,意思对即可) (2)(4 分)人生经历:满清末年,被卖给老太监庞总管作老婆;满清灭亡,老太监饿死后,到王利发的茶馆 打工。品质特征:吃苦耐劳;敢于抗争(正直勇敢、不畏邪恶)。(评分建议:人生经历、品质特征,各2 分; 意思对即可 ) 27. (4 分) 约定俗成;历史悠久;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且变化巨大;具有传承性。 (评分建议: 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28. (5 分)“河流”指“语音”(1 分), “河床”指“语言规律”和“历史文化”(1 分);语言规律历史文化 对语音的演变有重大的影响(3 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 29. (6 分) 能保留日常语言中不常见的读音,让人感悟音韵美、语言美;能留存“气眼” ,让日用交 流语言具有文气和古意;能让人保留文化记忆,更好地理解呵护传统文化。(评分建议:每点2 分,意思 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