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886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区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26 分) 1.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苏州是一座秋天的城市,它有太多属于这个季节的性格。意象中苏州的秋,是斑 (l n) 的梧桐叶缤纷出蝴蝶的舞蹈,是阳光下的银杏 (xu n) 染出点彩的油画,是满山的红叶摇 (y ) 出生命的韵律;意象中苏州的秋,是阊门城外伤感的夕阳幻化出温婉的星光,是天平山脚 下石碑上的冰霜湿润了斑驳的纹样,是阳澄湖的涟 (y ) 里渐渐枯萎的荷塘。 斑 (l n) (xu n) 染摇 (y ) 涟 (y ) 2. 下边的广告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2、(4 分) 错别字 改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关雎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同上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蒹葭)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同上) 4. 名著阅读。 (5 分) 格列佛在飞岛国参观科学院时发现这里的研究十分奇特,请列举出其中

3、的三项。(3 分)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情节内容,哪一项表述有错?(2 分) () A.在小人国的时候,格列佛仅凭个人之力,就用绳索、钩子拖走了不来夫斯古国50 艘战舰,帮助 利立浦特小人国不战而胜。 B.在大人国的时候, 格列佛曾被一位农夫带回家,农夫把格列佛装到箱子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 供人欣赏,获得了不少收益。 C.在飞岛国的时候,格列佛受到了该国臣民们的歧视,因为该国的国王与人民对医学和音乐特别精 通,而格列佛对此并不擅长。 D.在慧骃国的时候,格列佛看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耶胡 则是慧骃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 分)

4、 材料一: 2018 年 1 月 7 日至 9 日,中国 ?苏州首届国际木版年画展暨“传承?创新?交流中国木 版年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英、日、韩、越等众多外国 专家学者、 中国木刻年画鉴藏家、中国十大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与新传人、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专家 齐聚一堂。 材料二: 2016 年 10 月,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展馆将苏州的非遗资源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之中,展品内容丰富多彩:有苏式糕点为代表的苏州美食制作;被誉为苏州舞台艺术的“三朵金花” 昆曲、苏剧和评弹的现场表演;有宋锦、缂丝、苏扇等项目延伸产品及苏绣、核雕等项目艺术 创意作品。 请结合材料,评

5、价苏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做法,并请你为此提出一条合理的建 议。 第二部分( 4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68 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 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 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县)通判。倅,副职。当时范昂被朝廷召回都城临安。 朝天:指朝见天子。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筹边:筹 划边防军务。殢酒:

6、困酒。 6. 下面的句子都写到“月亮”,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 分)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7. 下面哪一项与“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一句在写法上 最为接近?( 2 分)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说说你对“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的理解。(2 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 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7、: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 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 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 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 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 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 吾

8、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9.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2 分) () A. 时 而献焉 B. 而乡邻之生日蹙 余忆童稚时 ( 幼时记趣) 日 星隐耀(岳阳楼记 ) C. 以 尽吾齿 D. 悍吏之 来吾乡 扶苏以 数谏故(陈涉世家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10. 前人评价:“此文无选本不录,读者最广,人谈柳文必首及是篇。”请从情感和文章的思想性两 方面说说你对“人谈柳文必首及是篇”的理解。(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2 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 山僧饭讫而去。 北

9、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 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 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 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注】猥:鄙贱,等于说是鄙人,是自己的谦称。天机清妙:天赋清高美好的气质,指思想情 趣不同凡俗。雊( g u) :野鸡鸣叫。黄檗( b):落叶乔木,可入药。 不一:书信的套语,表示信写得匆忙,不及一一全面问候。 11. 把文中画

10、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译文: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译文: 12. 作者描绘了山中冬夜图和春日图,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幅图景各自的特点。(2 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 题。 好演员的诞生 刘晶瑶 最近 , 一档演员比拼演技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走红网络, 每一期节目都登上微博热搜, 每一场明星同场竞技都能带动一次热议。表面上看 , 话题热度如此之高, 是观众对节目情节本身的关 注, 寻根究底 , 还是观众对好演员、好演技的殷殷期盼。 套用一位网友的点评, “这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影视作品的需要与演员演技不平衡不充 分之间

11、的矛盾。 ”对观众而言, 演员的根 , 是“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角色。靠花边新闻、表 情包炒作走红的明星, 或许能得一时之利、赚些快钱 , 却终将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般被表演的舞 台所遗忘。 看过演员的诞生这档综艺节目的观众, 一定会对演员小陶虹的表演印象深刻。作为一名 70 后的女演员 , 她需要和90 后的“小鲜肉”搭戏, 饰演末代皇后婉容和皇帝溥仪。但她对作品、对 人物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婉容”。年龄差距被演员的细心雕琢、精湛过硬的 演技所抚平 , 完美诠释了婉容羞涩俏皮、华丽美艳、绝望崩溃而悲剧的一生。演员小陶虹拿到剧本 后, 与该场影视化导演积极沟通, 捋出

12、剧本、画出分镜头、寻找配乐, 全程参与其中。有几处细节, 更能看出她身为演员的基本素养进入片场, 提出婉容的房间里不应该有任何生气, 所以绿植要 全部搬走;墙上照片摆设的位置不对, 婉容的照片绝对不能摆在溥仪的上方;需要找到贝托鲁奇版 末代皇帝里溥仪和婉容在天津跳舞的那段音乐 与那些只会“抠图” “用替身”“台词念数字”的花瓶演员相比, 孰高孰低 , 高下立见。 近年来 , 国内影视文化产业实现了大繁荣大发展, 不断创造票房奇迹, 在资本市场上演各种造 富神话。然而 , 过度商业化的文化市场, 也让部分演员忘记了表演的初心。有一些艺人, 几年拿不出 一个像样的作品,只 顾着吃老本 , 只 拼人

13、气不拼演技,让观众只 想得起绯闻、 热搜 , 却无法把他们和 演员二字真正画上等号。 曾被央视新闻点名批评的“天价片酬”现象, 也是让部分演员“见利忘义”、弃表演初心于不 顾的催化剂。据报道, 影视圈内好几个流量小生的片酬, 动辄几千万元, 导致制作经费严重被占用, 编剧、 后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员的酬劳极低, 让影视剧故事情节越来越难看,也没钱实地取景。可某 些拿天价片酬的演员, 还只会贡献“抠图” 、数个剧组串戏、 “面瘫表演”等 , 让观众看出了一脸的尴 尬。 老话说 , 梨园行靠的是老天爷赏饭吃。情同此理, 演员被观众接受的第一步, 多半是相貌清丽 不。但观众记住了演员的脸以后, 想让演

14、员走进观众的心,靠的还是演员的自我修养。记得看过这样 一则报道 , 在某年的“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上, 晚会持续了3 个小时 , 一些年轻的明星在颁奖过程 中就开始互相联络, 拿完奖就全走了, 可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老师一直坐到晚会结束。当时杨澜问 了一句 , “李老师,您怎么还在?”答曰 : “观众没走啊。 ” 如果每一位演员, 都能把观众真正当做衣食父母,尊重观众、 尊重自己、 尊重每一次表演的机 会, 尽自身所能用“工匠精神”去深钻表演之道, 用敬畏之心去对待演员这个职业, 影视文化产业才 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繁荣昌盛。 好演员的诞生: 想走红 , 先走心 !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17

15、 年 12 月 15 日,有删改) 13. 文章第段谈到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走红网络有什么作用?(2 分) 14. 结合第段文字,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 分) 有一些艺人 , 几年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作品,只 顾着吃老本 , 只 拼人气不拼演技, 让观众只 想得起 绯闻、热搜 , 却无法把他们和演员二字真正画上等号。 15. 请分析文章第段划线句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 分) 16. 好演员是如何诞生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 题。 村庄里的草木 晓寒 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 村庄里的草木

16、,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的铁轨穿过风、阳光、雨水,穿过很多东西,从来 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重复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像 一床被子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不再缓冲地 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我是在草木里长大 的,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 着村庄的私密。 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我内心的 怀想。 但我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

17、端午节时插在大 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 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 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色彩,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的记忆? 草木毫不费力 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如何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都觉得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桠伸向 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 我拿着刀去砍,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

18、能像赶牛羊一样,把 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剩下干干净净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 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略大把的汗水。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 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 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他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 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了一截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 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种草

19、木呢?到处 都是,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 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 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 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梧桐树皮打草鞋,半天的工夫打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 山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 女人长长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 垫,把棕片铺好,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

20、身子往一侧倾,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 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一样。外出干农活,穿上祖父织的蓑衣,戴上他织的 斗笠,就像聪明的鸟筑了一个结实的巢,再大的风雨也奈何不了。 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煮熟的 苦珠、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竹笋、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 耙耙。日子困顿,她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 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 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停留在我们笑着的脸

21、上。 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很多的日子 都将变得黯淡荒芜。 岁月更迭,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 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 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庄严,我们和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我们和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 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有删改) 17. 第段,作者为什么花较多的笔墨写对“我”对草木的态度?(3 分) 18. 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 分) 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

22、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 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 19. 文中两处提及“祖父”,各有什么用意?(4 分) 20. 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 分) 21. “草木”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第三部分( 60 分) 22. 作文( 60 分) 再回首,梦已远走,墙上的涂鸦已显得陈旧,童年的歌谣也已进入洪流;再回首,花开叶舞, 淡淡芳香环绕身心的每一个角落,传来无比幸福的气息;再回首,苦尽 甘 来 ,换 种 心 态 看 走 过 的 足 迹 , 才 能 找 到 生 命 最 初 的 本 真 请你以“再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 字; 文中不要出现( 或暗示 ) 本人的姓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