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515263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化学【考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考点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2011全国卷I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和8mo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思路点拨】利用的转化率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即可求解。【精讲精析】选C。根据 + 3 2NH3起始物质的量(mol) 2 8 0转化物质的量(mol) 2/3 825 4/3来源:来源:平衡物质的量(mol) 4/3 6 4/3所以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2011四川高考13)可逆反应X(g)+2Y(g)2Z(g)、2M(g)N(g)+P

2、(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1) 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2mol不变;(2) 根据降低温度反应的体积变化,确定平衡移动方向。【精讲精析】选C。A项由降低温度反应的物质的量减少,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此可知A错误

3、;根据反应:X(g)+2Y(g) 2Z(g)平衡(I)的总物质的量为:(1-n)+(2-2n)+2n=3-n,根据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压强之比=,由此可知B错误,并解得:n=,进而可得X的转化率为,由此可知C正确;D项降低温度后平衡发生了移动,因此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发生了变化,即D错误。3.(2011重庆高考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思路点拨】解答本

4、题时应注意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性(如Na、K密度反常)。【精讲精析】选D。A项,Fe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FeCl3,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FeCl2,因此A错误;B项,过量的K与水反应生成KOH,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项,Na的密度比K大,故C错误;D项,非金属C、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即D正确。4.(2011重庆高考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结合温度图像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结合压强图像判断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水蒸气在四个反应中均为生成物。

5、【精讲精析】选A。由温度图像可知,T2T1,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p2,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四个反应,A项正确注意CO(NH2)2为固体。来源:二、非选择题5.(2011全国卷I28)反应aA(g)+bB(g)c 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 ;(2)A的平均反应速率(A)、(A)、(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3) B的平衡转化率中最小的是 ,其值是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来源

6、:(5)比较第阶段反应温度()和第阶段反应温度()的高低: _(填“”“”“”),判断的理由是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来源:【思路点拨】要善于从图中获取信息,如起点、平衡点、平衡如何移动等。注意第阶段C的起点为0。【精讲精析】(1)第I阶段: aA(g)+bB(g)cC(g)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 2.00 6.00 0转化物质的量浓度(mol/L) 1.00 3.00 2.00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 1.00 3.00 2.00所

7、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132(2)A的平均反应速率(A)=(A)=(A)=所以,(A)、(A)、(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A)(A)(A)(3)第I阶段:=第阶段:=第阶段:=所以,B的平衡转化率中最小的是,其值是19%。(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A、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阶段C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故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5)第阶段A、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此反应H0,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第阶段反应温度()高于第阶段反应温度()。(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减小一半,体系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注意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比例应符合132。答案:(1)1:3:2 (2)(A)(A) (A) (3) 19%(0.19) (4)正反应方向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5)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