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罗志祥3 文档编号:5152895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基础积累运用限时:15分钟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何妨吟啸且徐行 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担负答案D解析任:听任,任凭。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若属皆且为所虏B磐石方且厚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副词,将要。C项,副词,将近。D项,副词,尚且,还。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回首向来萧瑟处 B千古风流人物C多情应笑我 D同行皆狼

2、狈答案D解析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杰出的;今义,有功绩而有文采的、英俊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情爱有关;轻浮放荡。C项,古义,多愁善感;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其主要内容不仅描写花

3、间月下,而且更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D解析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之首”为韩愈。5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篇突兀而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从正面写雨,一个“打”字,证明雨下得很大,首句就给读者营构了一个突然而至的不利环境。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C“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

4、坎坷的超然情怀。D“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答案A解析作者没有“正面写雨”,而是侧面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名句名篇默写限时:3分钟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3)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林上发出响声不要感到扫兴,如果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类文提优阅读限时:20分钟阅读下

5、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南乡子苏轼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蒲萄:即“葡萄”,喻江水澄澈碧绿。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琼杯,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B“岷峨”指四川岷山、峨眉山,苏轼常常在诗词中用“岷峨”代指家乡。C下阕前两句“暗”和“乱”两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D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

6、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暗”“乱”两字突出了春雨飘忽不定、倏来倏往的特征,并未营造悲凉清冷的氛围。8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赏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作答时,要结合词句分析“虚”“实”各自的内容及效果,最后指出词句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上阕写词人看到的黄昏景致。“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一色

7、的景致,是实写。“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句,词人觉得杯中琼浆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融化而来的,是虚写。虚写部分的想象十分奇特,营造了空间的辽阔感;同时,因苏轼是眉山人,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思乡之情,壮阔的想象表现出词人旷达的胸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11分)定风波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注王定国跟随苏轼学写文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广西宾州,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王定国北归,让柔奴给苏轼敬酒。苏轼见她眉目娟丽,善于应对,于是写了这首词

8、。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自作清歌”写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流转而出。B“风起”“雪飞”驰骋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王定国贬所的艰苦环境。C“年愈少”句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直接写出词人历经贬谪后的旷达乐观情怀。D“岭梅”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柔奴克服困难的意志,为下文作好铺垫。E“试问”的主语是苏轼,试问对方,岭南应该是不好吧!以此引出对方的回答。答案BC解析B项,“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王定国贬所的艰苦环境”有误,从词中来看,“风起”“雪飞”,柔奴的歌声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这是写柔奴高超的歌技与美好的心灵。

9、C项,“直接写出词人历经贬谪后的旷达乐观情怀”错误,“万里归来年愈少”,写柔奴而非苏轼,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洋溢着词人对历险若夷的女性的赞美。10试简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思想内涵。(6分)答:答案赞美说话者身处穷境安之若素的胸襟和有情有义、超然脱俗的品格。肯定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后从容乐观的态度。寄寓着作者自己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这几句话意思是“我问你:岭南的生活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从注释来看,“王定国跟随苏轼学写文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广西宾州,歌女柔奴同行”,写柔奴其实也是写王定国,写柔奴的心态,也是写王定国的心态,肯定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后从容乐观的态度。作者写王定国和柔奴也寄寓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通过歌颂柔奴和王定国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