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515387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47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问题 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满分42分 时间20分钟)姓名: 班级: 得分: 1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 操作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来源C操作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总共需两次过滤【答案】C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B用托盘天平称取5.56 g KCl固体C配制450 mL 0.2 mol/L H2SO4溶液时应选用500 mL容量瓶D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分液结束后漏

2、斗中的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不能量取5.62mL液体,故A错误;B、天平只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取5.56gKCl固体,故B错误;C、实验室里没有450mL的容量瓶,要采用500mL的容量瓶,故C正确;D、分液漏斗的使用原则: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名师点晴】本题是考查化学中常用仪器在使用中读数等问题,要熟悉不同仪器的精确度不同并熟练掌握,根据化学常用仪器的精确度,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广泛pH试纸精确到

3、整数,滴定管精确度为0.01ml,否则数据不合理。3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温度计不慎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B酒精灯使用完后,应及时吹灭并盖上灯帽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的处理,注意相关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的积累。常见的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如: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H4、CO前一定要检验它们的纯度,这样做可防止不纯气体点燃发生爆炸;做CO还原CuO实验时,在加热之前应先通入CO,这样做可赶跑空气,防止装置内CO与空气混合

4、受热时爆炸,同时还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CO污染空气;白磷等易燃物应保存在水中,用后不能随意丢弃,因为白磷着火点较低,易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这样做可避免发生火灾;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这样可防止水浮在酸液上方,沸腾后溅出造成事故等等。4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5、【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将浓氨水滴入氧化钙固体中,放出氨气,故A正确;浓盐酸滴入浓硫酸中制备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故C错误;碳与水反应需要高温,用酒精灯加热不反应,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适时搅拌漏斗器B蒸发时,不能把蒸发皿放置于石棉网上加热C萃取分液时,将塞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小孔,然后打开活塞

6、才能放出下层液体D配制容量瓶,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7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制取物质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加热CuO后通H2;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A除以外 B除以外 C除以外 D全部正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可防止试管局部过热而炸裂,故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

7、,以免引起倒吸,故正确;制取气体物质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造成药品的浪费,故正确;分液漏斗的活塞容易出现漏液现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正确;H2还原CuO时要先通H2,排净系统内的空气,若先加热再通H2会引起爆炸,实验完毕后仍需通H2以待试管冷却,若立即停止通H2,会引起氧化,故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常见的操作的先后顺序如下: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拆除装置时,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液

8、面,后熄灭火源;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排净空气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火焰;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 、C2H 4、C2H 2等)时,应先检验纯度,后点燃;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调零,后称量; 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称量完后,先记下读数,后把砝码放回盒中,最后把游码移回零处;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应先冷却,后转移;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

9、0-60,然后慢慢滴入1 mL苯,最后放入60的水浴中即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先把水倒入容器中,后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片上,后用玻棒沾待测液点试纸中部,再观察变化; 检验气体的性质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棒一端,后接近管口检验。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萃取”实验中,振荡后,需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B“浓硫酸稀释”实验中,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中,收集装置与氯气的收集装置相同D“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中,若温度高于0,气体摩尔体积一定大于22.4L/mol【

10、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名师点晴】该题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浓硫酸稀释、氢气制取与收集、萃取操作方法等知识,明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馏原理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蒸馏操作时,冷凝管中冷却水应该是上口进下口出D蒸馏操作时,沸点高的物质先被蒸出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蒸馏原理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错误;B蒸馏操作时,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正确;C蒸馏操作时,冷

11、凝管中冷却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错误;D蒸馏操作时,沸点低的物质先被蒸出来,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名师点晴】蒸馏操作时要注意: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10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配置浓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2、然后涂上硼酸溶液【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名师点晴】在进行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掌握各种物质的正确操作要领,注意实验安全,万一发生意外,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意外。如一般化学试剂洒出,要用大量的水先冲洗,但是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会造成对人的伤害,因此要先用干抹布擦拭,然后再用水冲洗,最后涂抹稀碳酸氢钠溶液,同样在配制稀硫酸溶液时,由于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且硫酸的密度比大,为了防止酸滴飞溅,要注酸入水,在烧杯中进行稀释,待放凉后再转移至相应的容器中。金属钠燃烧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产生氧气,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并且

13、会产生氢气,因此万一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要用沙子或土。11乘车前都要进行安检,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强氧化剂等物品严禁上车,下列物品可让乘客带上车的是浓硫酸氰化钾水银汽油黑火药白磷酒精A BC D全部都不能带上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氰化钾有剧毒,水银易挥发属于重金属有毒,汽油属于易燃物,黑火药属于易爆物,白磷、酒精属于易燃物,都属于易燃、易爆、剧毒品、易腐蚀品等,都不能带上车,故选D。考点:考查了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分类的相关知识。1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

14、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名师点晴】要记住常见的化学实验安全:如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先将试管干燥或使试管均匀受热,这样可以防止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不能直立应与桌面成45角,并且试管内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更不能将试管对着有人的方向,这样可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沸腾冲出烫伤人;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也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做可避免失火等。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范例汽油和植物油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

15、管紧贴试管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汽油和植物油混溶,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防止污染,应垂直悬空,故B错误;C酒精灯内焰温度较低,加热试管内物质时,应防止试管炸裂,不能将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故C错误;D过滤时,要防止滤液飞溅,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相关知识。14在实验室中,对下来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化学试剂的存放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氨气及事故处理,注意明确化学安全事故及正确处理方法,遇到突发事故,首先应该沉着冷静,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选用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避免人身伤害、降低财产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