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7331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和社会调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物质的分类和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探究从SO2变成 H2SO4 的可能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并且在实验探究中培养求实、进取 的优良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 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污染

2、环境的原因、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 问题, 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参与 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教材从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提出相关的四个问题,然后教科书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 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时可将本节 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 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 施(用化学原理解释) 。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第一课时) 1、教学思路:先让学生弄清楚有关污染

3、物SO2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 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本课时从三方面进行教学,初识 SO2(知 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学习 SO2(研 究污染物 SO2的性质、 了解酸雨的成因)再认识 SO2(认识 SO2对人类健康、 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影 响, 探索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 2、教学方式: 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课前布置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搜索与二氧化硫有关 用心爱心专心2 的新闻,激发学生思索,使学生较快地投身于学习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探究”、 “学 与问” 、 “资料卡片”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

4、、教师引导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教学难点: 可逆反应,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五、教学过程 ( 一)初识 SO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查找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的资料,引起学生 求知、探索SO2的欲望和增加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课前准备 : 全班有 13 个化学学习小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有关“二氧化硫”的资料,并摘 抄下来用你们喜欢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出来(例如手抄报等) , 汇总后在级部宣传栏公开展示, 宣传环保。 引入 :小组汇报交流各组收集的有关“二氧化硫” 的资料 (讲主要内容, 简短说明) 学生活动 : 各组交

5、流 学生发言小结 : SO2对大气的污染SO2会危害人体健康以及某些预防措施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对策不法奸商的使用SO2的漂白性 过渡 :既然 SO2这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希望通过这堂课我们好好认识一下SO 2。 ( 二)学习 SO2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应用氧化还原的知识解决SO2性质,学会从实验现象分析 问题,学会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 1、SO2的来源 设疑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大气成分中不存在SO2,那么大气中的SO2又来自何方? 学生介绍 :, 老师小结 : 投影 1 I 、二氧化硫的天然排放源: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 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

6、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2;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 量的 SO2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2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二氧化硫的人为排放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尾气的排放等。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试剂瓶中的硫黄,描述出所能观察到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图片观察,描 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用心爱心专心3 2、SO2的性质 (1)SO2的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1 :课前收集好的一试管二氧化硫,观察颜色,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组内探究, 组间交流) 投影 2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 I

7、 、SO2与水反应 教师 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有没有跟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2 :通过 SO2的溶于水的实验认识其水溶液的性质(用PH 试纸和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 酸碱性)。 学生 检验结构呈酸性,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教师 这种酸是亚硫酸。它很不稳定,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又会分解成SO2和 H2O,那我们怎样用化 学的语言来表示这样的反应呢? 投影 3SO2 + H2O = H2SO3 教师 这样的反应,叫可逆反应,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在同一条件下 同时也会分解成CO2和 H2O,同样也是可逆反应。 投影 4 CO2 + H2OH2CO3 想一想 :请你判断以下几组反应有哪些属于可

8、逆反应? A 2H2+O22H2O和 2H2O2H2+O2 B N2+3H22NH3和 2NH3 N2+3H2 CH2+I22HI 和 2HI H2+I2 D2Na+Cl22NaCl 和 2NaCl(熔融) 2Na+Cl2 考一考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归纳出可逆反应的定义吗? 投影 5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过渡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 写一写 :请你写出1 2 个体现 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组内交流) 投影 6 : 用心爱心专心4 SO2+2NaOH=Na 2SO3+H2O SO2+CaO=CaSO3 , 、 SO2的

9、漂白性 学生实验2 :SO2的漂白性实验探究(往实验1 所得的亚硫酸溶液滴加品红溶液,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 :加热滴有品红的亚硫酸溶液,试管口放一片花瓣,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 :对 SO2的漂白性的认识(练习题训练)与次氯酸、活性炭等物质的漂白性比较。 (3)SO2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引入 :用酸雨形成作为背景切入(学生从查阅资料中已知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作用下形成酸雨, 使雨水的pH5.6 。 小组活动 :通过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SO2可能有的 性质,探究SO2导致酸雨的可能途径。 (组内探究,组间交流) 教师点评 :, 投影 7 从 SO2变成 H2SO4

10、的可能途径: 液相: SO2 H 2SO3H2SO4 SO 2+H2OH2SO3、 2H2SO3 + O2 = 2H2SO4 推进 除此之外,在空气中,SO2要变成 H2SO4还可能是通过气相的反应过程。 投影 8 气相: SO2SO3H2SO4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工业制硫酸的方法) 小结 : SO2的主要性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酸性氧化物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可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从特性角度漂白性(暂时性) 三) 再认识 SO2设计意图:辩证认识SO 2,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增强 环保的参与意识。 小组互动 :结合课前同学们所收

11、集到的有关SO 2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的材料, 请各小组谈谈你们从收集材料到上课有哪些收获和认识。 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以及防治措施 2、正确认识酸雨 用心爱心专心5 3、SO2的漂白性和防腐性 4、SO2的漂白性利用 , 学生结论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SO2也不例外, 切忌走向极端, 只有合理利用, 才能物尽其用。 六、课时作业设计: 1 思考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 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 是。 2 练习 : 1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

12、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SO2是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造成大气中的SO2急剧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下列情况中的() A、实验室逸出的SO2 B、火山爆发产生的SO2 C、硫酸厂排出尾气中的SO2 D、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 3、能鉴别SO2和 CO2的试剂是() A、品红溶液 B、澄清石灰水 用心爱心专心6 C、紫色石蕊试液 D、高锰酸钾溶液 4 、SO2和 HClO 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 Cl2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 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B 、慢慢褪色 C 、先褪色后复原 D 、颜色不褪 5、填空:下列

13、化学方程式或实验现象体现SO2的什么性质 SO2+H2OH2SO3,体现 SO2的性 2SO2 + O2 2SO3,体现 SO2的性 SO2+2KOH=K 2SO3+H2O,体现 SO2的性 SO2+CaO=CaSO 3,体现 SO2的性 SO2+2H2S=3S+2H2O,体现 SO2的性 SO2+2H2O+Br2=2HBr+H2SO4,体现 SO2的性 SO2使石蕊试液变红,体现SO2的性 SO2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体现SO2的性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性 SO 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 SO 2的 性 3 拓展 :每个化学学习小组从下列话题讨论中选取一个(也可以各小组自己拟定

14、题目,各 组题目尽量不同)进行讨论,从角色角度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并形成100 字左右的文 字稿。 假如你是化学实验室的老师?(2)假如你是一个农场主,如何面对被酸雨侵蚀的农庄?(3)假 用心爱心专心7 如你是硫酸生产厂的工程师?(4)假如你是工商管理人员?(5)假如你是环保局局长?(6) 假如你是区长、镇长?(7)假如你是城市的居民?(8)作为乡村的学生,你又如何用你所学的 知识去保护环境,宣传环保? 七、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开展的“互动教学模式” 以及本科组实施的“小组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该知识点变成 一个小课题的形式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课前布置的社会调查实践活 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其环境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小组合 作精神。在课内,通过汇报交流、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使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逆反应、 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等重点、难点在师生、生生互动学习过程中得以突破。在课后,继续设计 一些思考的情景,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生产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课本知识的 意义所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 导,从而促进了学生化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