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9138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端午粽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 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 合作交流,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 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 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 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出示赛龙舟、插艾蒿、咸鸭蛋、粽子的图片,师生谈话小朋友们,看了 这些图片你联想到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粽子是我们中华民

2、族的特有的美食,吃 过粽子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来说一说粽子的味道?(指名说)师小结过渡,引入新课。 启发思考: 朗读课文, 标注自然段序号, 教师出示本课学习任务,引导发学生合作思考: 1. 出示生字词, 请学生注音并准确识读;2. 品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外婆都 会煮好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3. 品读第 2 自然段,探究粽子的外形、材质、气味、味道;4. 品读第 3 自然段,探究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从分粽子给邻居吃看出外婆有何美好品质? 5. 品读第 4 自然段,探究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起源,说说对屈原和端午节的了解。 自主(或小组)探究:自主探究,或同桌之间讨论,解决上述问

3、题,通过动手、动脑、 动口,理解课文内容及情感内涵。 协作交流: 1. 朗读课文, 感受我对粽子的喜爱;2. 说一说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 些代表性的美食?描述这些美食的外形特点和味道。 总结提高:教师总结点评,指导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 教材分析 端午粽 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端 午节的特有习俗吃粽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 以外婆的端午粽为主线,介绍了端午习俗, 粽子的特点,以及吃粽子的起源。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传统民俗的喜爱以及浓浓的亲 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准确识读“端” 、 “粽” 、 “节”等13 个生字,正确规范

4、书写“午”、 “节” 、 “叶”等 7 个生 字; 2.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我”对端午粽的喜爱以及对外婆的怀念、感恩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端午民俗,激发对中华传统民俗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识读13 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7 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端午粽的喜爱以及对外婆的怀念、感恩之情,感受民俗与亲情。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纸质词卡; 2.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出示赛龙舟、插艾蒿、咸鸭蛋、粽子的图片)小朋友们,看了这些图片你 联想到

5、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的,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中吃 粽子是一项重要民俗,吃过粽子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来说一说粽子的味道?(指名说) 导入新课: 是呀,美味的粽子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跟着课 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品尝鲜美的端午粽吧!(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启发思考 1. 教师范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与情感。 2. 过渡,出示问题: (1)给生字注音。 (2)品读第1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粽子?“盼”是什么意思?表明 了外婆怎样的心情? (3)品读第2 自然段,探究粽子的外形、材质、气味、味道。 (4)品读第3 自然

6、段,探究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从分粽子给邻居吃看出外婆有何美 好品质? (5)品读第4 自然段,探究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起源,说说对屈原和端午节的了解。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1. 给生字注音。 (1)出示生字: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 (2)学生结合课文注音,自主标注(指名说); (3)出示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 品读第 1 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1 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粽子?(指名说,明确:吃粽子是端午节 的习俗。) (3)出示问题2: “盼”是什么意思?表明了外婆怎样的心情?(指名

7、说,明确:盼望、希 望;希望我们回家团圆,共度传统佳节。) (4)齐读课文,读出外婆的希望。 3. 品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2 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粽子是怎样做成的?(指名说) (3)出示问题2:煮熟的粽子是什么气味?吃到嘴里味道如何?(指名说,明确:清香; 又黏又甜。) (4)齐读课文,读出“我”对粽子的喜爱。 4. 品读第 3 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3 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指名说,明确: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3)出示问题2:从分粽子给邻居吃看出外婆有何美好品质?(指名说,明确

8、:善良、大 方、乐于分享) (4)齐读课文,读出“我”对外婆的感激。 5. 品读第 4 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4 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做什么?(指名说,明确:纪念爱过诗人屈原。) (3)出示问题2:你还知道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的哪些事情?(指名说,师补充介绍屈原的 事迹及端午节起源。 ) 四、协作交流 1. 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我对端午粽的喜爱; 2. 说一说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代表性的美食?描述这些美食的外形特点和味道。 (指名说,教师相机点评、补充。) 五、总结提高 1. 教师总结,结束课文学习; 2. 生字词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学生辨识字形特征; (2)出示生字卡,教师点拨识读、组词,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