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9433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 1.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以区域分布图 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今后仍是重要考查方向。 2 “各种资源的开发与跨区域调配”是今后高考重点关注的考点。以区域图 (世界、中国 ) 或重大事件 ( 项 目) 发生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始终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 【网络构建】 【重点、难点剖析】 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

2、,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 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 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 根据区域特征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 海洋的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的地荒漠化 区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 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 (3) 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

3、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 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 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 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 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土壤 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 植被 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河流 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 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

4、然因素对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 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 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 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 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 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二

5、、流域的综合开发 1分析思路 2答题规范 (1) 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 自然条件: 条件常用答题用语 水能 水量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工程的建设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 河流的航运条件 条件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无结冰期 ( 或冰期短 ) ,通航时间长 通航 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 会 经 济 条件 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 城市

6、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3) 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常用答题用语 治理原则治理措施 上游调洪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分洪、蓄洪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泄洪、束水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4) 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有利影响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 不利影响多从工程本身以及其对上游和下游的影响进行阐述。 三、区域自然资源开发 1矿物能源 ( 煤、石油、天然气) 的开发条件评价 (1)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 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开 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优先

7、开采) ;市场条件 ( 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 ; 交通运输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 (2) 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基础好 资源: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厚度大等 开采条件:埋藏浅、露天开采等 拉动强 位置:距消费市场近等 市场:市场广阔 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 衰落原因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 转型措施 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

8、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 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1) 能源储量多少。 (2) 距消费市场远近。 (3) 开发难度大小。 (4) 开发技术高低。 (5) 开发资金是否充裕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等。 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析思路 资 源 跨 区 域 调配的原因 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 入 地 资 源 紧张的原因 本地少;

9、消耗量大( 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利用不合理 ( 浪费、污染 ) 解 决 资 源 短 缺的途径 开源节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 源 调 配 线 路区位条件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 施工难度小、 建设成本 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 经济 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 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缓解资 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 输出

10、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 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考题型示例】 题型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例 1、(2018全国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下图所示 )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 特点。 (2) 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

11、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 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 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1)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 蒸发能力强 ) 。 (2)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 量。 (3)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 矿物质 ) 富集 ( 最终饱和 ) 。 (4) 同意,可防止盐分( 矿物质 ) 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

12、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 保护丹顶鹤 ) ;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二是说明变化原因。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 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第(4) 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同意与不同意选择其 一,理由合理即可。若同意,可从对水中盐分、泥沙淤积、鱼群数量、水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若不同 意,可从对水量、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及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2018北京文综)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 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 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1) 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2) 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答案】 (1) 海陆兼备;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2) 全年高温,蒸发强;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1 月和 7 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5 月和 10 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变式探究】 (2018海南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

14、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 草) 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毫米的 地区 ( 地表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 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 分析在降水量400 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 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答案】 (1) 降水量少 ( 低于 400 毫米 ) ,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 米以

15、下存在干土 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 树木生长不良 ( 形成“小老头树” ) 。树木 ( “小老头树” ) 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 流失的功能减弱( 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 ( “小老头树” ) 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 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 人工干预。 【变式探究】 (2018全国文综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 次降水过程

16、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 次降水 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24 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 ( 天) 降水量 /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 m 3/s 6 2 54.4 洪峰流量1 750 m 3/s 2.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 3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 A B C

17、 D 4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2.B 3.B 4.D 由于当月该地植被覆盖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植被截流差异不明显。第4 题, D对:由表中信息可知,第6 次和第5 次降水过程的影响相比,河流洪峰流量明显增加,且洪水含沙量极高,说明河流水位上升,淹没 部分植被覆盖的坡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多。A、B错:第 5 次和第 6 次降水过程,都 为同一流域的河床和沟谷,因此水土流失变化不可能相差太大。C错:第 5 次降水的强度更大,对裸露坡面 泥沙的冲刷作用更明显,但河流泥沙含量较低,说明裸露坡面不是主

18、要的泥沙来源。 题型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例 4、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 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1) (2) 题。 (1) 与 2003 年相比, 2013 年( 双选 )( )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 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 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双选 )( )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答案】 (1)AC (2)AD 【变式探究】读“中俄原油管道分布图”,回答12 题。 1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A运输的连续性强,运量大 B受自然因素影响

19、小,占地多 C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D安全性能高,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 2关于中俄原油管道运行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善了俄罗斯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B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C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 D促进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 1.A 2.C 【解析】第1 题,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是海运。管道运输具有运输的 连续性强、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占地少等优点。第2 题,中俄原油管道的运行能改善我 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使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利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 短缺问题。

20、【变式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和进口国,已探明的钾盐资源储量约占全 球总量的2% ,钾肥长期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是一个以钾盐为主(占全国的97%),伴生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 合性盐湖。 1958 年,我国开始在察尔汗盐湖开发钾盐钾肥工业,现已成了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近年 来,盐湖区开发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有效结合,全力发展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 (1) 说明中国钾肥紧缺的原因。 (2) 分析我国最大钾肥厂建在青海察尔汗的有利条件。 (3) 简述察尔汗盐湖发展循环经济对

21、当地区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答案】(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耕地普遍缺钾;农业发展较快,钾肥需求量大;钾盐资源少,储备 不足;钾肥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钾肥生产量小,市场供给有限等。 (2) 察尔汗钾盐储量丰富,生产钾肥原料充足,靠近原料产地;钾盐开发生产时间早,工业基础较好; 国家重视钾肥的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大;地域辽阔,工业用地面积大,土地价格低;有公路、铁路经过, 交通相对便利等。 (3) 使用清洁新能源,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和新能源有效结合,综合开发,提高利用率,减少 废弃物;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等。 小,市

22、场供给有限等。(2)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钾肥厂建在青海察尔汗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原料、工 业基础、国家政策、土地、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察尔汗钾盐储量丰富,生产钾肥原料充足,靠近 原料产地; 1958 年,我国开始在察尔汗盐湖开发钾盐,说明该地钾肥工业开发生产时间早,工业基础较好; 近几年,国家不断重视钾肥的生产,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该地地域辽阔,土地价格低;随着交 通建设的发展,该地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相对便利等。(3) 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经济的生态意义。由材料 分析可知,在该地,将盐湖区开发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有效结合,全力发展绿色、低碳的循环经 济。由此判断,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加清洁新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将资源和新能源 有效结合,综合开发,提高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同时能 够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