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9749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专题17第2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义.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讲, 是材料作文,材料( 内涵 ) 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 它给 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 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 不得 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 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8 年高考全国卷 II 、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

2、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 流题型。 标杆范文 君子当为器 (2018 天津卷优秀作文) 孔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让自己的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 君子当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进步完善,从璞玉浑金成长为有用之器; 君子当海纳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国之重器,怀抱为国为民,舍我其谁之志。 君子当为有用之器。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一句, 教育人们要努力学习,像雕刻玉器一样打磨自己,使自己成为有用之器。可 见将“成器”作为成长目标,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引导和激励作用。三国东吴大将吕蒙, 自幼家贫, 渴望凭

3、借战功博取富贵而疏于读书,所以果敢有胆却学识浅薄,被人戏称“吴下 阿蒙”, 后因听从孙权的劝导而坚持每天从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努力读书学习, 学问大 增。此后吕蒙与学识丰富的鲁肃交谈,鲁肃惊叹他学识变化之大,“非复吴下阿蒙”,吕蒙 则傲然对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生活中,我们对自己成器 的强烈愿望使得我们熠熠生辉。与此相比,方仲永少时聪慧,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恰恰告诉我们有天赋而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只会将天赋消耗殆尽,抱憾终生。 努力雕 琢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用之器。 君子当为有容之器。通常一件器物从打造之初,体量便已确定。 但人们在打造自己这只 器时

4、,可能会发现体量的大小是每个人在奋斗中逐步定下的。人仅靠一己之力是很难成功的, 因此一人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拘小节的气魄取长补短,利用各方优势才能成就一番事 业。齐桓公不与管仲计较那一箭之仇,任用他为宰相, 借助他的政治才能让自己成为春秋五 霸之首,堪称君臣佳话。孟尝君不计较擅鸡鸣狗盗之人的身卑位贱,将他们收为门客,才有 他被困于秦时, 狗盗之徒偷出狐白裘献给秦昭王妾说情放孟尝君归国,鸡鸣之徒学鸡叫引众 鸡齐鸣骗开城门,助他顺利归齐。 林肯那句“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 的敌人吗”更说明了宽容与度量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正如大海容纳百川不择细流,成 大器者也不拘小节。 做

5、有容之器,善取长补短,必事半功倍。 君子当为大国重器。成大器固然重要,但器为谁所用更为关键。历史上那些真正的伟人 在打造自己时, 念念不忘的永远是让自己为国家所用。三国时期,许汜空有才学却毫无担当, 国家大乱,他却只顾求田问舍,为一己私利四处奔波,丝毫不关心国事,被刘备训斥。当今 之世,从王淦昌、钱学森到邓稼先、于敏,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让中国早日傲立于世,有的 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国,有的为了尽快出成果而不顾自身健康和生 命。他们,就是大国重器。但可称大国重器的不只是这些科学家,像董存瑞、黄继光这样抛 头颅、 洒热血的战斗英雄、民族英雄,像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这样的大国工匠,

6、他们是沉稳 可靠的青砖石, 也是兢兢业业的螺丝钉。他们,也是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 为国可忍辱负重, 粉身碎骨;为业可择一事终一生,呕心沥血。 大国崛起,国人须崛起。如何崛起?当努力成器。 佳作旁批 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并反弹琵琶,提出中心论点“君子当为器”,并进一步说明 君子当为何器有用之器、有容之器、大国重器,以“三器”领起下文。 中间部分对比论证,论据都是出自所学内容,恰切有力又让阅卷人有亲切感。 用青砖石、螺丝钉来比喻那些默默奉献的大国重器,生动形象。 主旨鲜明,思路清晰。开篇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并反弹琵琶,提出了“君子当为器” 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为有用之器”,实际上

7、谈的是成器的途径;“为有容之 器”,谈的是修养,即胸怀器量问题;“为大国重器”,谈的是要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文中所用素材包括吕蒙、方仲永、齐桓公、林肯、黄继光、王淦 昌、钱学森、邓稼先、王津等,有组合论证,有对比论证,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语言生动,大气流畅。句式上整散结合,读之有一定的节奏感。说理语言简明清新,不 故作高深不滥用辞藻,又能在关键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文章增色。 题型一哲理思辨类 所谓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是指作文题中的材料所列举的对象、话题、认知、 观点或者 做法往往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都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我们把这种具有 较强思辨性的材料作文

8、称之为哲理思辨型材料作文。 应该说, 哲理思辨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学生 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哲理思辨型材料作 文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切入点不是唯一的,是灵活而开放的,考生不容易偏题。 哲理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最能拉开考生写作水平、拉大写作分差的作文题,因此它备受命 题者的青睐。从最近几年的作文题来看,2014 年的全国卷、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 安徽卷、山东卷、湖北卷和江西卷等都已经具有明显的思辨性。而到了2015 年,思辨型材 料作文依然唱主角:上海卷、四川卷、浙江卷、广东卷依然具有明显的思辨性。2016 年更 加注重

9、思辨性, 全国卷的“分数与教育”,江苏卷的“个性与创新”,浙江卷的“虚拟与 现实”等, 都是对思辨能力的考查。2017 年浙江卷“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和 2018 年上海卷“需要”和“被需要”依然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哲理思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以下两点: 典例 1 (2018上海卷 )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 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 自拟题目; (2) 不少于 800 字。 剖析 本作文题目有其内在的逻辑和道理,具有思辨性。 为了准确且深入地把握

10、这个 题目,我们可以从核心关键词“需要”出发,关注材料的辅助性词语“自身”“被他 人”“价值”。 任何抛开辅助性词语谈“需要”进行解读,都会流于空谈; 同时“需要”和 “被需要”又是辩证的关系。所以要深入研究“自身需要”“他人需要”“自我价值”“社 会价值”之间的关系。而在短时间内把这四者的关系理清,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考生从任 何一个方向都可以入手来写,找到依据,自圆其说。 立意角度 1肯定“被需要”,强调“被需要”。 行文时可说明“被需要”的心态常使人们觉得自己有存在感、有价值: 从浅层来讲, 我 们被亲人、朋友需要,可写记叙文或散文;从深层来讲,我们被社会、国家、民族需要,可 写议论文。

11、无论是从哪个层面展开,肯定“被需要”应是文章的写作中心。 2不过分强调“被需要”,鼓励关注自身的需要。 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才有能力帮助他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是在为社会发展“减 负”从这个思维角度切入,可鼓励人们关注自身的需要,着力打造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如贾平凹教育女儿贾浅浅时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同理, 只有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如救世主般去拯救苍生,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注,更是一种思维 的进步。 3辩证看待“需要”和“被需要”之间的关系。 在肯定“被需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需要,更要避免在满足他人需要中迷失自我; 在强调自我“需要”的同时,也要兼顾“被需

12、要”,进而警惕利己主义的形成。人最好的状 态就是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创造“被他人需要”的有益结果,主动迎合时代需要,在不 断的“被需要”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而在“需要”与“价值”之间达成一种良性 循环。 题型二生活感悟类 这类作文即所提供的材料,大多是一个或几个生活故事,完全是生活情境的具体呈现, 然后引领学生感悟材料,从而确立角度构思立意的一种作文题型。一般而言, 生活感悟类作 文题常常设置某个事情或情境,涉及多个“对象”,有几个对象就有几个“大”的角度,这 就使得题域的空间变得开阔,思考的角度变得多样,再加上可以从整体上思考的一个角度, 思维的“点”也就有“ N1”个之多。这类作

13、文的审题立意一般步骤如下。 典例 2 (2017山东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 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 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 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 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 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剖析 该命题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

14、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考生的写作积极性。24 小时书店中,读者类型各有不同,有市民、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但书店的工作人员并不会因他们身份不同而怠慢其中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的话语,更让人回 味无穷, 彰显着高尚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读者为何深夜依然选择待在书店?书店 对于那些深夜来访的读者有何意义?书店的工作人员如此敬业又为何?材料立意多元,适合 个性表达,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 24 小时书店不计成本地服务着大众,传递着知识和力量,展现出书店的 人文本色和共享的经营理念;尊重他人,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让个人价值在工作中绽放;知 识改变命运

15、,读书丰富人生。 2核心角度: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使书店不仅成为人们汲取精神营养 的场所,更成了人们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灵栖息地;24 小时书店给“夜读人”提供了现 实及心灵归宿。 3创新角度: 24 小时书店确实给大众提供了方便,但这种不计成本的经营模式要想长 久,必然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拓宽赢利渠道。 题型三漫画类材料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批评性或表扬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 张、比喻、 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 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材料作文一统高考的现在,漫画类材料作文,

16、便 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漫画在现阶段的生存状态,是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 理漫画及实用漫画四大类型并存。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般是“四步走”。 典例 3 (2016全国卷 )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剖析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漫画中有两个人,两个人在100 分到 98 分、 55 分到 61 分不同成绩下有不同待遇:左边孩子的脸上100 分时是吻痕, 98 分时是掌印;右边孩子 的脸上 55 分时是掌印,61 分时是吻痕。 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

17、。本漫画的布局非常精心,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 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横着看,第一幅画是 成绩优者受到奖励(细节: 亲吻 ),成绩差者受到惩罚( 细节:巴掌 ) ;第二幅画是成绩优者因 退步而受到惩罚( 细节:巴掌 ) ,成绩差者因进步而受到奖励( 细节:亲吻 ) ;再交叉观察两幅 漫画: 100 分与 61 分受到奖励 ( 细节:亲吻 ) ,98 分与 55 分受到惩罚 ( 细节:巴掌 );但 100 分与 98 分, 61 分与 55 分差距不大,而100 分与 61 分差距却很大。 第三步:思考漫画寓意。综合漫画,可以发现它特别突出了两个

18、方面,一是成绩,二是 惩罚或奖励的手段。 第四步:联系现实立意。第一个层面:就“成绩”变化呈现的意义来解读。一个孩子受 到奖励或惩罚的原因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考试分数上升了就受到奖励,反之就受到惩罚。 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唯分数论”,不论是家庭、 学校, 还是社会, 都存在着这种“唯分数论”的现象。据此可立意为: 唯分数论要不得;教育怎能分分计 较;评价应有多元性。 第二个层面: 就漫画所呈现的现象“惩罚或奖励的手段”来解读。从两幅图的比较 可以看出来,分数的升降直接与奖惩相关。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退步了就要被批评,进步了 就可以受到表扬。 从这个角度深入, 它启示我们: 奖惩

19、不能过于简单, 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 还需要区分出不同的对象,要因人而论, 否则就跌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泥坑中去 了。据此可立意为:评价标准与奖惩方式;奖惩要据情而定;非此即彼的奖惩观值得 反思;奖惩不能优劣错位;奖惩必须要考虑标准的相对性。 题型四诗文名言类 诗文名言类材料作文有两类:一是出示一首诗歌,要求考生根据诗歌立意行文;二是给 出一组或多组诗文名句,要求根据诗文名句综合立意行文。( 现在多以第二种形式居多,我 们也以此讲解审题立意) 针对此类作文,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典例 4 (2018全国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

20、,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剖析 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 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 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 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 深化。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生态 与发展”, 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

21、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 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考生审题时需关注到 “围绕三个标语”,因而要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 可孤立的看问题。 立意角度 1从“发展”内涵的角度立意。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 慧发展理念,所体现的是发展智慧和反思精神。 2从“发展”历程的角度立意。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 唤醒当代青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发展”区域的角度立意。 可关注材料中所给地理区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区,体现

22、了国家的均衡发 展,谈国家的均衡发展观。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 月初, 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 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罗某的行为扰乱了车 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月,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 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 列车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 分钟发车, 为孩子打开生命通 道。同样是延迟发车,这次没有乘客抱怨,网友也纷纷点赞。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23、。 2 (2019陕西汉中检测)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精题演练 1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提供了“罗某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误”和“管理部门为 挽救生命主动延迟发车”两则主体材料。罗某为一己私利任性而为,扰乱车站、 列车正常秩 序, 违反了相关规定, 表现出其对规则的轻视。而另一则材料所述却是为挽救生命延迟发车, 体现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2 写作指导 每个人的智力、体力以及各种能力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在各方面都 优秀, 也许你在某个方面略胜一筹,但其他方面却会别人领先,我们应该为他们喝彩。从辩 证的角度可谈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从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的角度,可谈自 信和包容等等;从对待别人的角度可谈要有团队意识、团结协作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