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382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全册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2 课时比多少 学习内容 课本第 68 页,第 1112 页练习一第14 题。 学习目标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通过操作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 的多少,会用“同样多”、“多”、“少”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文讲解 这是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小兔们搬 着砖, 小猪们扛着木头。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河里的小 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这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 供背景,

2、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 小兔和砖就是 “同样多” ;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 还多余一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 品德教育。 在引出“同样多”、 “多”、 “少”的概念后,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在比较时, 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上的水 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总之, 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充 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 问孩子: 图画的是什么?让孩子先看图说话。小兔们在盖房子,小猪们来帮 忙,可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房子上挂着的小兔的

3、头像,是小兔的家。小猪乐于助人,值 得我们学习,教育孩子与同学要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房前的桌子上摆着水果,有苹果, 有萝卜,周围有4个凳子,小兔准备招待客人(小猪),他们真热情。蜿蜒的小河前房前绕 过,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孩子年龄小,语 言能力有限,能用短句来说就行了,但要力求把事情说清楚。 观察小兔。问孩子:“图中有几只小兔?”再问:“每只小兔搬几块砖?”1 只小兔搬 1 块砖, 4 只小兔搬4 块砖。书上把这种情况用第6 页左下图表示出来,小兔和砖之间用小 圆点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让孩子指 着课文的

4、内容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也可以让孩子边回答边摆学具,先将图中的4 只小兔复制下来, 再逐一将4 块砖复制下 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 1 块砖, 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 砖。向孩子说明:1 只小兔搬1 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 的块数同样多。 把摆出的学具与课本进行比较,最后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小兔的只数 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观察小猪(辅导方法可参考“小兔”部分)。图上有3 只小猪, 1 只小猪对 1 根木头, 地上还有一根木头,木头有多余,而小猪没有多余,就是木头多

5、,小猪少。把这种情况表示 出来, 如第 7 页的左下图。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 少。让孩子在“多”、“少”字下面划线。 识记“多”“少”字形。“多”“少”一开始学数学就要用上了,语文课认识这俩字要 到入学的后半学期,比数学课迟得多。所以,在这里要让孩子识记“多”“少”。上下两部 分写法相同,夕夕多;少,小字下面再去一撇,小“丿”少。也可让孩子练习写这两个字。 多向比较。 1图中有几个苹果?1 只小猪吃1个苹果, 够不够? 1 只小兔吃1 个苹果够 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得出: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比苹果的 个数多, 苹果的个数比小兔的只

6、数少。2图中有几个萝卜?1 只小猪吃1 个萝卜, 够不够? 1 只小兔吃1 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让孩子用“同样多”、“多”、“少” 说话。最后得出:1 只小猪够吃1 个苹果, 1 只小兔够吃1 个萝卜。 3图中有几个凳子?与 小兔、小猪比较,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4小兔与小猪比较,小兔与小鱼比较,小猪与小 鱼比较,结果怎样? “做一做”,第 1 题,是“同样多”的操作活动。先摆了其中一种学具,说它的数量, 一一对应摆出另一种学具,孩子比较完后, 应说说比较的结果。如“梨和苹果同样多”等等。 操作的学具不一定非得是书上出示的,可以是其他学具, 只要比较的两种东西是同样多就行。 第 2

7、 题,是“比多少” 的操作活动。 这里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等。 习题解析 第 1 题,小猴比小猫多,在小猴的后面画;小狗比骨头少,在小狗的后面画。左右 两幅图都是按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左图多的在上面,右图少的在上面。这样一方面可以让 孩子理解“多”、“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 第 2 题,小鸡比小鸭少,在小鸡的后面画。有两行排列均匀的动物,第一行的第一只 鸡与第二行的第一只鸭是上下对齐的,第一行的最后一只鸡和第二行的最后一只鸭也是上下 对齐的,但第一行有6 只鸡,第二行有7 只鸭。让孩子

8、通过观察,看到两行中的动物虽然排 得一样长, 但疏密不同, 进而判断排的密一些的比稀一些的多,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析判 断能力。 第 3 题,右边盒子的蛋糕比左边的少,在右边的盒子下面画。比较蛋糕的多少,这里 没有按上下排列一一对应的方式摆放,而是把蛋糕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盒子里。盒子有两格, 每格可以放5 块蛋糕。 左边一盒有一格已经摆满了,另外一格放了2 块,右边一盒没放满的 一格只有1 块,这样可以使孩子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出多少。 第 4 题,有一串珠子,1 颗黄珠 1 颗红珠相间地排列着,一共有4 颗红珠, 5 颗黄珠, 让孩子判断哪种珠子多画。这道题,可以用配对的方法进行比较,1 颗黄

9、珠和1 颗红珠是 1 对,到最后剩下1 颗黄珠,说明黄珠多,在黄珠的后面。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教 材不加限制。这样的练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在辅导时, 要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家长在一旁观察其思考过程,是用一一对 应的方法, 还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或者凭直觉思考。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 考,问问孩子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3 课时比长短比高矮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 910 页,第 1213 页练习一第5 8 页。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 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课文讲

10、解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 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因此,课本把它们 安排在一起进行学习。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第 9 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有两个同学把纸条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 比较;有三个同学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接着,比较两个铅笔的长度,得出“长”、 “短”的概念。 第 10 页的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 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 法等。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让孩子说一说比长短的图意。 比纸条。有两个同学拿出4 根纸条比

11、长短,引导孩子指着图上的纸条说,第一根纸 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四根长;反过来,第四根纸条 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也可以说,第一根纸条 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还可以任意选择两根纸条比长短。 比铅笔。有三个同学拿出3 根铅笔比长短,让孩子自己说比较结果。 建立概念。比较两根铅笔,第一根长,第二根短。在“长”、“短”字作记号。让 孩子指着这俩字读几遍,记住字形。指导孩子书写“长”、“短”。 “做一做”,图中有各种活动,两个同学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两个同学比绳子, 家长和同学比手掌,一个同学自己比两只手掌,得出一样长的结论。

12、 在孩子知道物品有长有短之后,再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孩子可能会说出 一些不同的方法:看出来的。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上(或 手上)比出来的。把两根绳(红、绿色)拉直,发现红的两头都比绿的两头短,判断 出绿的长。不管孩子用哪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 家长要学会听孩子说,孩子的话没说完,大人不能打断,也不能随意插话,哪怕是 孩子说错了。孩子的说话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不可打断他人说话是一种文 明礼貌。 让孩子说比高矮的图意。 两个同学比高矮,另一个同学在做裁判,左边的同学高,右边的同学矮。他们在直 接比。 还有两个同学也在比高矮,他们用作记号的方法进

13、行比较,男生比女生高,女生比 男生矮。 识记“高”、“矮”字形。在课文中对“高”、“矮”字作记号。让孩子指着这俩 字读几遍,记住字形。指导孩子书写“高”、“矮”。 “做一做”,是一个排队活动。通过排队,看谁最高,谁最矮,再说一说谁高,谁 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高矮是比较得出的结果。让孩子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在这里也可以做个全家总动员,大家一起来排队,由孩子做指 挥员,在实际活动中比高矮。 习题解析 第 5 题,第二根铅笔最长,在它的后面画。要比较的几种东西下面衬着方格,它 们有的是一端对齐的,为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提供条件。 第 6 题,蛇比鳄鱼长,在它的后面画。这道题,在判断时,运用了简单的推理: 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蛇把身子伸直肯定比鳄鱼长, 也就是鳄鱼比蛇短。 第 7 题,鹿最高,在它的后面画。这是一道联系孩子生活实际的题。孩子一般都 喜欢动物,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的高矮都有一些常识,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 可以巩固这些常识。 第 8 题,左边的同学高,可在他的脚下画;右边同学摆的木块高,可在它摆的下 面画。 孩子独立完成练习后,家长可与他多交流,让他把学会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 拓展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