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545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7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检查工实训教案.doc..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课题一:光学甲烷检测仪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6 课时练习 4 课时 讲 授2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2、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光学甲烷检测仪 附图 课后回忆 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服装,提出要求。 二) :入门指导 1 、导入新课 (1) 、实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2) 、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 、光学甲烷检测仪在煤矿生产中的重

2、要意义。 三) :讲授新课课题一光学甲烷检测仪器 一、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一)、仪器的用途 光学瓦斯检定器,是用来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 测量瓦斯浓度范围:高浓度瓦检仪,测量范围0100%(精度 0.1%) 低浓度瓦检仪,测量范围010%(精度 0.01%) 。 特点: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精度高。 (二)、仪器的工作原理 它是根据光干涉原理制成的。由灯泡 1 发出的光,经聚光镜2 到达平 面镜3。并经其反射与折射形成两束光,分别通过空气室和瓦斯室,再经 折光棱镜6 折射到反射棱镜7,再反射经望远系统8。由于光程差的结果, 在物镜的焦平面上将产生干涉条纹。由于光的折射与

3、气体介质的密度有直 接关系, 如果以空气室和瓦斯室都充入新鲜空所产生的条纹为基准,那么, 当含有瓦斯的空气充入瓦斯室时,由于空气室中的新鲜空气的密度不同, 他们的折射率即不同,因而光程也就不同,于是干涉条纹产生位移,从目 镜中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的位移大小与瓦斯浓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所以, 根据干涉条纹 的移动距离就可以测知瓦斯的浓度 (三)、仪器的构造 光学瓦斯检定器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气路、光路、电路系统。1、主要由以 下 11 个部分组成:(1) 、照明装置组(2) 、聚光镜组(3) 、平 面镜组(4) 、折光棱镜组(5) 、反射棱镜组(6) 、物镜组( 7) 、 测微组(8) 、目镜组(9)

4、 、吸收管组( 10) 、气室组(共分三格, 两侧为空气室,中间为瓦斯室)(11) 、按钮组2、仪器外部主要部件 名称及作用。(1) 、 目镜。作用是用来观察分划板上的干涉条纹,可左 右旋转目镜筒来调节内部的清晰度,使分划板和干涉条纹清晰。(2) 微 数观察窗。用来观察小数。(3) 、 微调螺旋。通过旋转来调整零位或调 整小数。( 4) 、 主调螺旋。当瓦检仪清洗气室完毕后,通过左右旋转, 将左边第一根最黑的干涉条纹对准分划板上的零位指标线上。( 5) 、电门 按钮。上面一个按钮用来控制微读数窗的电源,下面一个按钮用来控制分 划板的电源。(6)吸收管。仪器上部是水份吸收管,内装氯化钙(硅 胶)

5、药品,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份,使之不进入瓦斯室,以便测定 瓦斯浓度。 下部是二氧化碳吸收管, 内装钠石灰药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 二 氧化碳,使之不进入瓦斯室,以便测定瓦斯浓度(7) 、吸气球。将被 测气体吸入气室。注意:钠石灰和硅胶药品不能装反了,每次换药后,必 须将药管接头拧紧,使之不漏气。 (四)、仪器的使用 1、 下井前的准备工作 (1) 、外观检查: 仪器清洁、 附件、 辅助管畅通、 不漏气;( 2) 、 药品性能检查 检查硅胶是否变色失效,硅胶本色为蓝色或咖啡 色,有三分之二药品颜色变色则已失效,应立即更换。二氧化碳 吸收剂检查钠石灰是否变色失效,钠石灰本色为粉红色,颗粒直径2-

6、5mm 不可过大或过小,颜色变淡,应立即更换,颗粒直径不合要求会影响测定 的精度。( 3) 、气路系统检查:检查仪器整机是否漏气、气球是 否漏气检查仪器是否漏气首先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用手捏扁吸气 球,另一手堵住胶管进气口,然后放松气球,若气球不胀起,则表明不漏 气。其次,检查仪器整机是否漏气:一手堵住胶管进气口,另一手捏扁吸 气球,松手后球不胀起为好;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即放开进气孔, 捏放吸气球,吸气球瘪起自如为好。(4) 、光路系统检查:检查分 划板干涉条纹是否清晰按下光源电门, 由目镜观察, 并旋转目镜筒, 调整到分划板清晰为止。检查条纹的宽度将左边第一根彩色 条纹对准分划板上的零基准线

7、上。如果第5 根彩色条纹正在7%的数值上, 表明干涉条纹宽窄适当。测微部分检查,转动主调螺旋使分划板上第一条 黑色干涉条纹对准整数1%的位置,再转动微测刻度盘。使微测刻度盘基 准线对准整数1%的位置,此时观察分划板上第一条黑色干涉条纹是否已 经退回到零的基线位置上,如果正确,表明仪器精度好。 2、下井后的准备工作换气、对零的操作 ( 1) 、 换气、清洗瓦斯室。换气地点: 应选在与待测地点温度相近(温 差不超过10) 、压力差不大(最好标高相同)的新鲜风流地点换气,挤 压气球 5-10 次,吸入新鲜空气,清洗瓦斯室。(2) 、对零对 零地点:换气完毕,在换气地点对零。首先,左手按下微读数电门,

8、 右手旋转微调螺旋将微调螺旋反时针旋转,眼睛观看微读数观察窗,使微 读数盘的零位刻度与指标线重合;然后, 旋下主调螺旋盖,左手按下 光源电门,右手转动主调螺旋,眼睛同时观看目镜,在干涉条纹中选定一 条黑基线与分划板的零位刻度线相重合(通常以左边第一根黑线为基准 线) ,并记住这条黑基线,盖好主调螺旋盖,再次观察干涉条纹和微调螺旋 是否在零位,如不在零位,应重新调整。注意:主调螺旋调好零位后, 本班不允许再次在检查地点调整 3、测定瓦斯浓度 ( 1) 、测定瓦斯 将已经准备好的瓦检器带到被测地点,等待 1015 分钟,然后观看仪 器分划板上的干涉条纹是否跑正或跑负,如果未跑正跑负,方可检查气体,

9、 把胶管伸向待测位置巷道风流的上部,挤压气球 5-10 次,将待测气体吸入 瓦斯室。 (2)读数 左手按下光源电门,眼睛由目镜观察所选定的黑基线位置,右手顺时 针转动微调螺旋:从微读数盘上读出小数位,加上前面的整数,即为瓦斯 百分比浓度读数。 如果所选定的黑基线位于0-1%之间,则应顺时针 转动微调螺旋,使黑基线退回到零位,然后,从微读数盘上读出小数位, 即为瓦斯浓度。 如果所选定的黑基线超过1%以上,位于位于两个 整数之间,则应顺时针转动微调螺旋,使黑基线退到较小的整数位置上, 然后从微读数盘上读出小数位,用分划板上的整数与微测刻度盘的小数相 加就是测定出的瓦斯浓度。 整数读数,干涉条纹如其

10、恰与某整数刻 度重合,不需调整,直接读出该处刻度数值,即为瓦斯浓度。注意:读 微读数时, 人的视线应与刻度盘成90 度的夹角。 连续测定三次, 取其平均 值,即为该测点的瓦斯浓度。 4、测定二氧化碳浓度 测定二氧化碳应在巷道风流的下部进行,首先用仪器测出该处的瓦斯 浓度,然后去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测出该处的瓦斯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 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同一测点瓦斯浓度,再乘以0.955 的校正即为待 测位置的二氧化碳浓度。连续测定3 次, 取其平均值每次读完数后, 都应将所读数据分别记录在瓦斯检查员手册和现场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 作业人员,每次测完气体后,都应将微调螺旋退回到零位。出井后,应及

11、 时将当班井下所测各点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填入瓦斯日报记录本内,并报 矿长和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五)、发生零位漂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仪器换气对零后到达工作地点等待1015 分钟,取样前观察仪器是否 跑正或跑负,如果未跑正、跑负方可检查瓦斯。 2、发生零位漂移的原因,一是仪器空气室内不新鲜,毛细管失去作用; 二是“对零”时的地点与待测地点的温度和压力相差较大;三是瓦斯室气 路不畅通。 (1) “跑正”仪器对零的的黑基线在未检查时,就已经移到零刻度右 边。 处理方法:一种方法:重新回到空气新鲜、温度与待测地点温度相近 的地点换气对零;二种方法:转动微动螺旋使对零的黑基线对准分划板上 左边较小的

12、整数刻度线,读出微读数窗内的数值加上该整数即为仪器“跑 正”数值,并做好记录,取样读数后减去“跑正”数值即为该测点的真实 测定结果。 (2) “跑负”仪器对零的黑基线在未检查时,就已经移到零刻度线左 边。 一种方法: 重新回到空气新鲜、温度与待测地点温度相近的地点换气 对零;二种方法:以第二条黑基线作为测定和读数的基准线,将第二条黑 基线退到分划板上左边较小的整数刻度线上(1),读出微读数窗内的数 值,加上第二条黑基线对准的分划板上的整数(1) ,并以此数为“跑负” 的基准数,记住此基准数,并做好记录,在取样后,以第二条黑基线为基 准线读出结果,减去“跑负”后基准数所得之差,即为该测定点的真实

13、测 定结果。 (六)、仪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定期检查仪器 (1)仪器外部件和各连接部位的牢固可靠性和仪器的气密性能检查; (2)转动部位是否灵活、平稳; (3)药品装配及药品变质情况; (4)干涉条纹清晰、 明亮、宽窄符合标准、 无弯曲现象, 视场无弯曲现象, 视场无阴影; (5)测微部分检查,当刻度盘转动50 格时,干涉条纹在分划板上的移动 量应为 1%,否则应进行调整。 2、定期送检 光学瓦斯检定仪的送检周期为1年,每年必须将仪器送至有计量检测资质 的单位进行检修和校正 3、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测定中空气湿度过大 (2)所测瓦斯浓度比实际含量偏高 (3)所测瓦斯浓度比实际含量偏

14、低 (4)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对瓦斯测定结果影响很大 (5)读微读数时,人的视线应与刻度盘成90 度的夹角 四) 、巡回指导 1、 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2、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五) 、结束指导 1、 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2、 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3、总结本实习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课题二: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授课时间年 月日 年月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4 课时练习 3 课时 讲 授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使培训学员了解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作用原理 2、了解甲烷报警断电装置设置,报警、断电浓度、断 电范围。 教学重点 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5、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器 附图 课后回忆 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服装,提出要求。 二:入门指导 1 、导入新课 (1) 、实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2) 、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 、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三) :讲授新课 课题二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器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一、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可连续测定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过设定报警 点,仪器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它体积小重量轻、检测精度高、读数直 观,连续检测、自动报警等优

16、点。 按检测原理分为:热催化(热效)式、热导式、半导体气敏元件式三大类。 测量范围一般在:04.0%CH4 或 05.0%CH4, 误差为 :01.0%CH4 时, 0.1%CH4; 1.0%2.0%CH4 时, 0.2%CH4; 2.0%4.0%时, 0.3%CH4。 1、热催化(热效) 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构造:由传感器、 电源、 放大电路、 警报电路、显示电路等部分构成。 2、热导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热催化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构造基本相同, 由传感器、电源、放大电路、显示及报警电路组成。 两种仪器传感器的构造和原理不同:热导式传感器依据矿井空气的导热系 数随瓦斯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这

17、个变化来达到测量瓦斯含量。 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用手将仪器的传感器部位举至或悬挂在测量出,经十几秒钟的自 然扩散,即可读出瓦斯浓度的数值。也可由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在瓦斯超 限发出声、光报警时再重点监视瓦斯环境,或采取相应措施。 三、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注意事项。 (1) 、 每次使用前必须充电,使用时先在清洁空气中打开电源,预热 15min, 观察指示是否为零,如有偏差,则调整调零电位器使其归零。 (2) 、保护好仪器,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严禁猛烈摔打、碰撞,严禁被水 浇淋或浸泡。 (3) 、使用中电压不足,应立即停止使用,否则将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18、(4) 、热催化(热效)瓦斯检定器不宜在含有H2S 的地区以及瓦斯浓度超 过仪器允许值的场所使用,以免仪器产生误差或损坏。 (5) 、对仪器的零点,测试精度及报警点应定期(一周或一旬)校验,使 仪器测量准确、可靠。 四) 、巡回指导 1、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2、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五) 、结束指导 1、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2、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3、总结本实习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课题三、便携式氧气检测仪 授课时间年月日- 年 月 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 4 课时练习 1 课时 讲 授 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 使培训学员了解便携式氧气检测仪作用原理

19、2、掌握氧气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氧气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氧气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氧气检测仪 附图 课后回忆 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服装,提出要求。 二) :入门指导 1 、导入新课 (1) 、实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2) 、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 、便携式氧气检测仪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三) :讲授新课 瓦斯、氧气两用报警仪 适用于煤矿有瓦斯危害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等地点进行瓦斯、氧气检查。 其测量范围是:氧(025%) 、瓦斯( 04%) 。报警点是:氧(18

20、.0%) 、 瓦斯( 1.0%) 。常用的是OX 8C 测氧仪。 一、使用方法 先充电,在新鲜空气中打开电源,稳定一段时间后,看瓦斯指数是否为 0.00%( 0.02) ,氧气指示是否为20.8%( 0.01)两者皆稳定后方可进入 现场测量。实际测量时有两种方法, 1) 、校正系数法其公式为:A=20.96B/ (20.96+rH ) 20.96地面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百分比 H测氧处井深,100m A测氧处氧含量实际值,% B测氧处仪器读数,% R井深修正系数,每百米为0.25% 2)、利用矿内新鲜空气进行校正 二|注意事项 1、每次检测前做仪器检查 2、长时间不用应取出电池。 三、 OX 8C

21、 测氧仪的常见故障 1、读数不稳;探头透气膜中心部位有水珠或灰尘。 排除方法:打开探头护罩,在透气膜正中,水珠可用药棉轻轻吸干,灰尘 用蒸馏水洗净吸干。 2、数字时隐时现:电池或开关接触不良。 排除方法:重装电池或修理开关。 3、数字显示“ 1”或“ 0”不能调校:探头连线断开,溶液干涸,透气膜破 裂。 排除方法:回厂家修理 显示器左上角出现“LOBA T” :电池耗尽 排除方法:更换电池 四) 、巡回指导 1、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2、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五) 、结束指导 1、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2、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3、总结本实习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课题四:一氧化碳检

22、测仪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年月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4 课时练习 3 课时 讲 授 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 了解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结构、种类。 2、 一氧化碳检测仪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检测仪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检测仪使用方法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一氧化碳检测仪 附图 课后回忆 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服装,提出要求。 二) :入门指导 1 、导入新课 (1) 、实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2) 、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 、一氧化碳检测仪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三)

23、:讲述新课 课题四一氧化碳检测仪 一、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结构与种类 一氧化碳检测仪种类很多,按原理分为电化学、红外线吸收、气敏半导体 型;按安装方式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我国以电化学便携式居多。LJT-300 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读取迅速、直观、准确及连续监测等。 二、一氧化碳检测仪的使用 1、准备 (1) 、仪器的工作电压检查 (2) 、电零位检查 2、使用 仪器检查完毕后,即可进行工作,检测人员所在位置的一氧化碳浓度。若 要检测某一点一氧化碳浓度时,可将仪器举到待测地点;指示稳定后,所 显示的数值,即是改点的一氧化碳气体浓度。 三、注意事项 1) 、不要在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一氧化氮等气体

24、的场合下使用,否 则容易产生误差。 2) 、不要在高于0.003%CO 的地点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影响传感器的使用 寿命。 3) 、井下使用过程中,严禁拆开仪器,更不允许在含有爆炸气体的地点更 换电池。 4) 、注意仪器保养每周清理灰尘,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地点。 5) 、仪器的零点、指示值、警报点每旬调试一次。 6) 、定期更换电池,不用时,取下电池。 7) 、注意自身安全,发现一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气体超标时,及时退出,防 止中毒。 四、一氧化碳检定管的使用 一氧化碳检定管有比色式和比长式两种 1、抽气唧筒抽气唧筒由铝合金管及气密性良好的活塞组成。抽取一次气样 为 50ml。活塞杆上

25、有10 个等分刻度。三通阀把有3 个位置;阀把平放时, 是抽取气样; 阀把拨向垂直位置时,通过活塞把气样通过检定管插孔压出, 当阀把在450 位置时,处于密闭状态。 2、CO 检定管由外壳、堵塞物、保护胶、隔离层、指示剂等构成。 3、测定法 在测定地点将活塞往复抽送气23 次,使检定管内充满待测气体,将阀 扭成 450 位置。 打开 C0 检定管的两端封口,把标有“0”刻度线的一端插入孔中,将阀 扭至垂直位置。 按检定管规定的送气时间将气样以均匀的速度送入检定管(一般为100S 送入 50ml,有规定者例外) 。 送气后由检定管内棕色环上端所指示的数字,直按读出被测气体中CO 的浓度。浓量、微

26、量的测定及读数方法。 四) 、巡回指导 1、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2、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五) 、结束指导 1、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2、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3、总结本实习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课题五: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授课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2 课时练习1 课时 讲 授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自救器在井下的重要性 2、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自救器 附图 课后回忆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

27、服装,提出要求。 二) :入门指导 1 、复习导入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讲授新课 课题五:过滤式自救器 1、用途 过滤式自救器是一种专门过滤剧毒的一氧化碳使之转化为无毒二氧化 碳的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式防止 一氧化碳中毒。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的条件。当氧气 浓度低于18%,或含有其他有毒气体和有机蒸汽时,不能用这种自救器。 在一氧化碳浓度为1%时,环境温度为25 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呼吸 量为 30L|min 的条件下,使用时间可达40min。每台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 2、结构及工作原理 过滤自救器由上外壳、下外壳、腰带环

28、、前封口带、后封口带及过滤器 等部件组成。其核心是过滤药罐。 过滤药罐内装有活性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制成的称为霍加拉特的一氧化碳 氧化触媒。它能在常温下将剧毒的一氧化碳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为了排 除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在自救器的口具盒内装有将温网,用 以降低吸入口腔内的空气温度。过虑罐的下部装有一层高效干燥剂,用来 滤掉吸入空气中的水分,保护触媒的催化活性。在过滤罐的外面装有一层 纱布带,用来滤掉空气中的灰尘。 3、使用步骤 (1) 、先区下保护罩,用拇指掀起红色的开启扳手,一直扳倒打开外壳密 封。 (2)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红色开启扳手,拉开封口带,拨开外壳上盖,握住 头带把药罐从外壳中拉

29、出。 (3) 、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塞进口内,咬住牙垫嘴唇紧贴口具,马上 开始用嘴呼吸,把鼻夹夹上。至此自救器已基本佩戴完毕。 (4)取下矿灯帽把头带套在头上,带上矿帽撤离危险区。 4、使用注意事项 (1) 、在井下工作时, 当发现有火灾或爆炸征兆时,必须立即佩戴自救器。 若等到看见烟雾时再配戴,可能因来不及而有中度的危险,因为无色的一 氧化碳扩散比烟雾快。 (2) 、在佩戴自救器呼吸时,会产生大数量的热,其热量多少取决于一氧 化碳的浓度,浓度越高产生的热量越多。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 吸入空气有明显的干、热感觉,这是自救器正在有效的正常工作,必须一 直佩戴到安全地带方可取下,切不可

30、因吸入干、 热空气感到不舒服而取下。 (3) 、在发生事故紧急佩戴过程中,不要忘记使用鼻夹;要求匀速行走, 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未到达安全地带前绝对不得取下自救器。 (4) 、当自救器外壳已被撞瘪,佩戴时不能取出过滤罐也能使用,因为过 滤罐带着外壳也能呼吸,可用手托主罐体来减轻牙齿的负重。 5、保养与检查 (1) 、保养 自救器应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室温在540 度范围内,并要远离 热源和不与腐蚀性物体放在一起。携带自救器应避免碰撞,防止向下跌落, 不许当坐垫用,以防碰坏外壳及一起漏气失效。 ( 2) 、检查 自救器应定期进行气密性和增重检查。 1、:气密性检查。 可用 ZJJ 型自救

31、器气密性检查仪,或将自救器浸泡在6070 度的温 水中,时间为1 分钟,看它是否冒气泡如果连续冒气泡,证明已经漏气, 必须进行处理。 2) 、增重检查 将自救器取下保护罩擦去灰尘积水分,放在称重2 千克,感量为0、1 克的天平上称重,称出的重量减去出厂时的重量即为增重。出厂时的重量 刻在自救器外壳的底面。增重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停止使用。 自救器的有效使用年限,从制造日期算起一般为五年,自救器外壳底面 有制造日期。 三) 、布置实习任务 1、 分组观察氧气呼吸器的结构及练习使用方法。 2、 分组练习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四) |巡回指导 1、 示范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2、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32、3、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课题名称课题六:创伤急救训练 授课时间年月 日 - 年 月日 课时分配 总课时2 课时练习1 课时 讲 授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创伤急救训练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2、掌握各类急救措施的操作 教学重点 掌握各类急救措施的操作 教学难点 掌握各类急救措施的操作 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绷带、纱布、毛巾等 附图 无 课后回忆 1、学生听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2、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达标。 一)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强调纪律,检查服装,提出要求。 二) :入门指导 1 、导入新课 (1) 、实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2) 、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

33、项。 (3) 、创伤急救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三) 、讲述新课 课题六现场急救基本知识 一、外伤出血急救: 主要是全身软组织损伤出血,临时急救止血包括六种方法: 1、加压包扎法: 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如井下可用毛巾直接捆住出 血部位,以减少出血。 2、缚带止血法:可用橡皮管、毛巾,切忌用绳索、铁丝、雷管线、以免缚 住过久造成远端缺血坏死或损伤。如:上臂中1/3 上止血的横神经。应缚 住伤口上方。 3、加垫止血法:主要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方法是将棉垫或布块 垫放在肘窝或窝部,使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做8 字形包扎。 4、充填止血法:如软组织损伤局部缺损,尽量找干净的棉垫或纱

34、布,毛巾 填充缺损处,然后包扎即可。 5、直接指压法:如现场没有毛巾、纱布,可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 6、间接指压法:用手指按压伤口近端或伤口近端血管博动处。 二、骨折的临时急救处理: 1、看伤肢是否变形,触摸是否有骨擦音。 不要慌张、盲目搬动伤员,还要观察伤员是否清醒、瞳孔的变化(如散大 等) 。 2、抢救生命 如骨折较重,或造成内伤导致失血或疼痛性休克,可用大指按压人中穴或 涌泉穴,可找如针尖大小的利器针刺十宣穴。 3、骨折临时固定法 (1) 、目的:减少疼痛及继发损伤,减少断端的再移位,可以避免加重骨 折端附近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便于搬运。 (2) 、固定材料:木板、木条、木棒、毛巾

35、、皮带,为了减少皮肤损伤, 在骨突部位或变形部位用毛衣或衣物衬垫。 、上肢骨折固定可直接用毛巾或皮带将上肢捆在躯干上。 、下肢骨折固定可用木板条伸直位从腋下至脚跟,捆在伤肢侧位。 (3) 、背椎骨折处理:应牵引下平放木板搬运 搬运方法有滚动式、平托法两种。尽量用双手托住背部、腰部、骶部和下 肢。颈椎受伤,应保持中立位,头颈两侧用衣服或其它垫保护,不要头歪 向一方。 滚动式:即采用整个躯体直体翻滚,不能使肢体及腰背弯曲。 平托法:即多人搬运,整个躯干抬起放在木板上,躯干不能屈曲。 三、循环呼吸骤停的抢救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的丧失。 1、诊断标准:、触摸心脏博动消失。、瞳孔散

36、大。、触摸颈动脉消 失。、呼吸停止。、面色灰白、口唇紫绀、意识丧失。 2、现场急救:一是及时。二是方法得当。 (1) 、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异物。 (2) 、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四、电击伤抢救 1、切断电源、脱离电器。 2、击伤后对神志清楚的伴有心慌、全身软弱者休息数天,并观察。 3、对伤后呼吸停止,心跳存在的用人工呼吸法,包括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压胸式人工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12 次左右。 4、对心博停止,呼吸存在的,主要进行心脏按摩也可辅助人工呼吸,首先 选择胸外心脏按摩法,手掌压迫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每分钟60 次左右。 5、心博与呼吸同是停止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37、 五、心脏复苏法: 1、叩击心前区: 左手掌覆于病员心前区,右手握拳捶击左手背数次,一般心脏停博后一分 半钟内,心前区叩击可使心脏复跳。 2、胸外心脏挤压: 病员仰卧硬板床或地上,头部略低,足部略高,以左手掌置于病员胸骨下 半段,以右手掌压于左手掌背面,挤压时手臂与病员胸骨垂直,用力急剧 压下,然后放松,加压后使胸骨下段下陷34 厘米,每分钟6080 次/ 分。 3、人工呼吸: 托起下颌,尽量使头部后仰,一手捏住病员鼻孔以免漏气,以病员口对口 吹气,直至胸部扩张为止,然后放开病员鼻孔,让气从病员肺部排出,反 复进行;每分钟1620 次左右。 注意:吹气压力不宜过高,易造成肺泡破裂,胃胀气和影响循环。 四) 、巡回指导 1、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2、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 五) 、结束指导 1、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 2、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3、总结本实习课题的基本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