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606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后训 练案 巩固提 升 一、选择题 1. “大臣有罪 , 由尚书劾奏 ; 选任御史大夫 , 由尚书品定高下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 奏。”上述现象出现于( ) A.汉代B.唐代 C.宋代D.元代 解析 : 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 尚书的地位超越丞相, 成为中枢机构。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 让他们担 任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 , 三公九卿变成外朝, 成为执行机构。故选A项。 答案 : A 2. 导学号 68970012 汉景帝曾“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 天子为置吏 , 改丞相曰相 , 省御史大夫、廷 尉、少府诸官长丞皆损其员”。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 )

2、 A.汉政府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B.同姓诸侯国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支柱 C.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 D.平定王国叛乱有了打击其力量的契机 解析 : 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 汉景帝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同时又削减了王国的官员, 这是 其平定七国之乱的结果。 答案 : D 3.汉朝时 , 汉武帝下令九卿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 他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 作为自己的高级 侍从和助手 , 帮他出谋划策, 发号施令。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 B.避免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 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 D.逐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 : 根据秦朝的定制, 九卿是丞

3、相之下的执行部门, 汉武帝让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 这实质上是通 过限制丞相的权力,来维护皇权的独尊。 答案 : A 4.魏晋时期 , “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 奉法为苛刻” , “从容为高妙, 放荡为达士”。这从本质上反 映出 ( ) A.中央集权的削弱B.社会风气的败坏 C.国家分裂的危害D.世家大族的衰落 解析 : 魏晋时期 , 在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把持大权。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表明世族 已失去了统治能力,走向了衰落。 答案 : D 5.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该制度 ( ) A.从根本上避免了中央政权决策的失误 B.显示了古代中国政权的民主性

4、 C.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D.是用相权制约皇权的重要尝试 解析 : 从本质上说 , 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 皇权至高无上 , 无法从根本上避 免决策失误 , 因此 ,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三省六部制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制度长期演 变的结果 ,它反映了统治者治国经验的积累, 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答案 : C 6. 导学号 68970013659 年, 武则天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 规定凡五品以上官 员“皆升谱限” , 进入士族之列, 其余“各以品位高下”为标准, 共分九等 , 其中皇后之武姓被定为 第一等。武则天的做法旨在

5、( ) 2 A.打击皇族以控制唐朝的政权 B.恢复门阀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 C.进一步打击士族以加强集权 D.扩大官吏来源以稳固自身地位 解析 : 按照现任官员的等级编制姓氏录, 是对原有谱系之学的否定, 这一措施冲击了原有的士家 大族对封建统治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答案 : C 7.唐朝时 , 政事堂一开始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 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后来, 皇帝常常把一些官阶 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 让他们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参与朝 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 B.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 D.扩大

6、唐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 : 随着政事堂议事参与者的增多,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和削弱, 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 : C 8.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 , 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 : 题干图片显示出, 虽然唐代实行了科举制, 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但是 , 这一时期士族子弟仍占进 士的 71%,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所占的比重较小。这表明, 当时的科举制并不完善。 答案 : D 9. “宋时的三省是虚位, 既不常置 , 也不预国事 , 居宰相之位的是同中书门下平

7、章事。”宋代的 这种设置 ( ) A.使中央机构的运作机制臻于完善 B.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进一步强化了专制皇权 D.是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局面的主要因素 解析 : 把三省变成虚位, 这实质上是进一步削弱相权的举措, 宋朝统治者实行该举措的主观目的就是 加强皇权。故选C项。 答案 : C 10. 导学号 68970014 元朝赵天麟说 : “今立行省于外, 维持错综 , 众建其官 , 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 权, 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 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 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 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 减少财

8、政开支 解析 : 根据题干材料, 可知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 大量任命官员 , 使行省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 权力 , 故 B项正确 ; 材料没有涉及选官, 故 A项错误 ; 行省不局限于边疆 , “钳制边疆地区”的说法片 面, 故 C项错误 ; 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财政开支的内容, 故 D项错误。 答案 : B 11.观察某朝的中央机构展示图,该朝代是 ( ) A.西汉B.唐朝 C.北宋D.元朝 解析 : 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 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主管少数民族和西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 构。 答案 : D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 平民社会 , 穷苦子弟 , 栖身

9、僧寺 , 十年寒 窗, 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的是( ) 3 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解析 : 科举制实行以后, 通过考试 , 平民子弟可以凭才学跻身统治阶层。因此,D 项正确。 答案 :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朔二年 (公元前 127 年),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 : 诸侯王除了嫡长子 继承王位以外 , 可以推“私恩” , 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 由皇帝制定这些诸侯的名 号。按照汉制 , 侯国隶属于郡 , 地位与县相当。 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 , 举行饮酎大典 , 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

10、助祭。元鼎五年( 公元前 112 年), 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 削夺 106 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被陆 续削爵。但此后仍不断有功臣侯、恩泽侯之封, 列侯的数量还不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 , 概括指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主观动机及客观效果。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后还要削夺列侯爵位的原因。据此, 概括指出汉武帝这些做法所体现的其政治统治的基本特征。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如何认识汉代在削夺列侯爵位之后, 还会有封侯现象。 参考答案 : (1) 主观动机 : 分割王国的土

11、地, 削弱王国的实力。效果: 诸侯国的政治地位降低, 隶属于 郡, 其地位仅与县相当, 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2) 原因 : 诸侯国仍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特征: 是西汉政治从无为转向有为的重要体现。 (3) 分封的列侯没有行政权力, 封侯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14.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太祖在位时 , 共开榜 15 次,取进士 188 人。到太宗时, 开榜仅 8 次, 共取进士1 487 人, 录取者的待遇较之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宋太祖后, 举人通过“省试”后还必须要通过皇帝亲 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 新中的举人就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那些主

12、考官的门生。 材料二宋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官”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 “职”指文官 的荣誉头衔 , 并无实际职务 ; “差遣”则指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 (1) 根据材料一 , 分析说明北宋时期科举制获得的新发展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 指出宋朝统治者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北宋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体认识。 参考答案 : (1) 新发展 : 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 录取者的待遇提高; 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增强。社会 影响 : 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加强了中央集权; 导致官僚集团的迅速膨胀, 加重了国家 的财政负担。 (2) 目的 : 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影响:一方面加强了皇帝对官吏的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另一方 面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和官僚队伍的迅速膨胀。 (3) 北宋统治者立足于通过建立庞大的官僚集团, 使官吏互相牵制并分散官吏的权力来加强中央集 权。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宋的统治, 但也导致北宋出现了冗官、冗费的现象, 造成 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