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6523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时训练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当地球公转由D 向 A 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在地球公转由B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表中所列的是12 月 22 日的甲、 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3 4 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 间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 时 25 分 13 小 时 56 分 3

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四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A23 26N90 N B0 90 N C23 26S 23 26 N D 0 23 26 N 6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带的划分是以气候的分布和变化为依据的 B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 C南北温带内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但无极昼极夜现象 D在南北寒带内,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现象 7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读图 ,回答 89 题。 8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ABCD 9下列城市

3、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最接近的是() A北京B上海C汕头D海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 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完成1011 题。 102011 年春节 (2 月 3 日)期间,厦门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11厦门市在下列日期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5 月 1 日B7 月 1 日C11 月 1 日D2 月 1 日 如图所示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且这一天过后,北极圈内极昼范

4、围正在扩大, 该地树木影子越来越短。读图完成12 13 题。 12当地的地理坐标为() A40 N,120 E B40 N,90 E C40 S,120 E D0 ,90 E 13当北京时间为14 时,下列日照图相符的是() 二、综合题 14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 代 表晨线, OM 、ON 为日期分界线,MOC 45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上标出45 W 经线的度数,此时太阳直射点 的坐标是 _。 (2)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3)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其飞行方向是先向_再向 _

5、再向 _。 (4)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 (5)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D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6)此时 A 点太阳高度为_度, 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度,全球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 。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2)A 为 _星,B 为_面; C 为_面。 、二角中, _为黄赤交角, 度数是 _。 (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的关系是_。 (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和_基本不变。 (5) 由 于 _ 的 存 在 , 使 太 阳

6、直 射 点 在 _( 纬 线 ) 和 _(纬线 )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巧学速记 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各地昼渐 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相反。二者 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以北半球为例 ):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考查一 直都是高考中的难点,对各种光照 图和变式图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 上多加训练 四季更替和五带掌握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方法,理解 其含义,这是学习地理环境时空分 异的重要基础 答

7、案 1B2.B地球公转由D 向 A 的过程是以春分到夏至的期间,清明在此时段内;地球 由 B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 长。 3D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4C在 12 月 22 日,昼长接近12 小时,该地接近赤道,纬度较低,可能位于热带。 5A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6B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有规律的递减。热带是南北回归

8、线 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南、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 现象; 南、北寒带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其范围是变化的,而非半年极昼、 半年极夜现象。 7B北半球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8A纬度较低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较长,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 9C曲线 在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可知该曲线表示的是北回归线上某地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选项中的城市汕头离北回归线最近,与曲线最接近。 10A在 2011 年春节期间,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厦门市昼逐渐变长,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11B厦门市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

9、大值。离夏至日越近, 厦门市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 12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12 时,则该地经度为120 E。根据题干 内容和太阳高度日变化,可判断该日为春分日,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可求出该地纬度为40 N。 13C当北京时间为14 时,0 经线地方时为6 时,该日为春分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 0 经线为晨线。 14(1)见下图135 E,23 26S (2)见图(3)西南 正西 西北(4)快(5)D(6)0 66 3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5(1)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正确画法如下图所示。 (2)北极黄道赤道 23 26 (3)数值相等 (4)地轴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 (

10、5)黄赤交角 (或 )北回归线 (23 26)南回归线 (23 26)(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 解析第 (1)题,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所以图中错 误之处为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第(2)题,较为简单,注意地轴与赤道面垂直,所以C 为赤道 面,那么, B 为黄道面, B、C 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3 26。实际上,黄赤 交角的度数即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最大范围的界限。第(4)题,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着 太阳公转,同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在空间上是稳定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第(5)题,由于黄 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在运动中的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