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677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一: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每课一练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 1 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 ,完成 34 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a B大气的反射作用 d C大气的吸收作用 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 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 7 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B

3、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 8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 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 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 时、 20 时大气较稳定 B12 时、 15 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 “ 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 题。 9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BCD 10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 D青藏

4、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大小有关 1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12下列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1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二、综合题 14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 ;B_ ; C_;D_ ; G_;I_ 。 (2)从数量上看,AD 的原因是 _。图中的作用是 _ 。 (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原因是

5、 _ _ _ 。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 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大或小 ),为什么? 【巧学速记】 1图示法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如上图所示,大气的保温作用分三个过程:(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 增温,即“太阳暖大地 ”; (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 ),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即“大地暖大

6、气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给地面,我们称之为 “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 保温作用,即“大气还大地 ”。 2图示法记忆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规律与人类的 关系、逆温现象应理解掌握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大气逆 辐射的转换过程,温室效应等是基本地理 知识,最容易出考题,会运用这些知识解 释地理现象 答案 1A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在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 速上升。平流层中的臭氧

7、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平流层的水汽、固体杂质极少,无气晴朗, 无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2AA 项所叙述的现象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原因是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因而 气温较高, 所以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B 项所叙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云层 的反射作用。 C 项所叙述的现象是大气的散射作用。D 项所叙述的现象也是大气散射作用的结 果,因此正确的是A 项。 3A4.D通过图示可知a 为太阳辐射,b 为地面辐射, c 为大气逆辐射。d 为大气的 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弱,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通过太阳辐 射“ 暖 ” 地面,地面利用地面辐射“ 暖” 大气,大气以逆辐

8、射保温地面。 5A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越大 气层的路程就越长,被大气削弱的也就越多。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 愈大。 大气透明度愈大,杂质越少,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愈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6B7.D第 6 题,由图可知,纬度越高,初霜越早,终霜越晚;霜期越长,这主要是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第7 题,霜冻的出现与低温和气温下降有关,天气严寒,地面辐射强以 及微风都有利于地面出现霜冻,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不利于霜冻的出现。 8A图中信息显示,该地5 时、 20 时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 时、 15 时近地面气

9、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A。 9A10.C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断出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表示地面辐射, 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9 题,大气保温作用与 直接相关。 第 10 题,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 )弱有关;四川盆地的年太阳 总辐射量较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有关;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有关;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气逆辐射( )强有关。 11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露。 12C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辐射温度高,所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13D白天

10、阴天,晚上阴天,且在海洋上,昼夜温差最小。 14(1)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 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晴天大,阴天小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 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 温度差较小(4)D (5)小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解析本题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大气的热力作用相 关知识的掌握及分析运用能力。读懂图,弄清各字母代表箭头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 根据图中各箭头的指向和粗细即可判断出AJ 的含义。第 (2)题, AD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大气上界的要小;图中 是大气逆辐射,其作用 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第(3)题,就气温的日较差而言,晴天时大,阴天时小,这主要和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有关。第(4)题,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和尘埃,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5)题,多云 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慢,温度不会太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