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告人:杨富裕 中国农业大学 严学兵 扬州大学2018.08.12 河南兰考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现代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机制研讨会项目背景1项目设计思路2研究内容与课题设置3Click研发队伍与工作基础add Title4Cl预期成果与创新点o add Title5进度安排6报 告 内 容项目组织实施机制71 项目背景1.1 符合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要求p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大力发展草牧业,实施粮改饲;p建立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草畜产业体系,走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草畜发展道路。全国每年进口蛋白饲料原料近1000010000多万吨
2、2017年进口大豆95539553万万吨)2017年苜蓿干草进口140140万吨,燕麦3131万吨全国2020多亿头(只)草食畜禽每年缺优质饲草2 2亿亿吨以上,缺口巨大。1.2 迎合我国优质饲草料缺乏的现实需求Non-TreatedTreated with Silage additives草原退化草原退化已有技术技术应用现存问题单项技术集成技术、优化模式研究趋势1.3 切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饲草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优质多元化草产品匮乏草畜协同发展不协调种养结合不紧密优质饲草持续稳定供给理论草产品加工技术转型升级草畜一体化高效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新趋势饲草丰产技术青贮加工技术干草调制技术草畜耦
3、合技术林间种草技术草牧业发展粮改饲供给侧改革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计划畜禽种类畜禽种类牧草所占日粮牧草所占日粮比例(比例(%)奶牛61肉牛83绵羊91马72公猪14所有畜禽63所有反刍动物77美国饲草利用情况,美国饲草利用情况,BarmesBarmes等,等,20072007新西兰动物饲料近100%来自草业,美国70%左右,而中国只有8%,其余依靠谷物来支撑;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农牧结合养殖方式,美国、新西兰和欧盟规定养殖1头奶牛须配备5亩以上土地用于种植饲草,解决粪污消纳和粗饲料保障问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形成草畜平衡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欧洲、北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形成了
4、林草套种、以草养畜养禽、以粪养林养草”的林草畜禽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美国奶牛牧草技术路线图(美国农业部,美国奶牛牧草技术路线图(美国农业部,20132013)美国奶业分布图美国奶业分布图Dairy and forage production are important across the U.S.and often go hand-in-hand2 项目设计思路丰产增效种养一体l饲草丰产增量l加工调制提值l草畜耦合增效l社会经济可行创新思维视角种植模式与自然资源种植模式与自然资源的的匹配性匹配性?饲草产品加工与高效饲草产品加工与高效转化机理转化机理?现有模式现有模式优化优化与模式与模式创新
5、创新?抓住关键环节研究区域:饲草主产区、草畜生产带针对问题:优质草产品匮乏、草产品品质低、草畜耦合不紧密实现目标:提升饲草供给能力 提升饲草产业综合竞争力 提高草畜转化效率 建立草畜一体化模式项目研究问题目标专项: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项目: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优质饲草供给种养循环专项要求示范推广多元化草产品加工3 研究内容与课题设计3.1 关键科学问题l粮(林)草耦合系统养分时空运移与竞争互补规律及复合系统生产力提高的协同机制l饲草青贮和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有害物质形成机制及调控机理l畜禽木质纤维素高效利用基础l规模化人工草地减肥增效及农机农
6、艺一体化技术l粮草耦合茬口调控与水肥一体化技术l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技术l畜禽经济高效饲草型日粮优化配置技术l林-草-畜禽复合系统结构优化技术l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l优质饲草青贮调制及成型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l干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l畜禽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l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l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3.3 研究内容3.2 关键技术3.4 研究目标课题核心目标:l课题1: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技术;l课题2、3:研发饲草青贮、干草调制技术,创制草产品;l课题4: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技术;
7、l课题5、6:林-草-畜禽、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项目目标:解决优质饲草供给与草产品品质的系统性和整合性不足,草畜耦合不紧密等问题,实现草畜一体化技术体系再升级,培育新型草畜产业,创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新范式。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课 题 一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南方农区粮草耦合改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方传统农区粮草耦合改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三峡库区粮草耦合改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饲用灌木与粮食作物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粮草耦合模式2-3套、饲草生产加工基地2-3个;在北方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
8、连片示范基地3-5万亩;制定优质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 2-3 项;发表论文6-10篇;申请专利 2-3件;培养硕士3-5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贵州省草业研究所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课 题 二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优质饲草青贮调制及成型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青贮乳酸菌筛选及饲草型发酵TMR调制技术研究青贮发酵机理及优质青贮调制技术研究青贮微生物互作及发酵调控技术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质青贮饲料调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规模化成型青贮产品制作及示范开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的提质增效技术5-7项;加工工艺3-6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2-3种;建立饲草生产加工基地
9、1-2个;在南方建立规模化示范基地10-15万亩;制定标准或规程1-2项;论文12-15篇;申请专利6-7件;培养博士2-4名,硕士5-6名。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秋实草业有限公司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课 题 三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干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天然干草加工调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及应用优质苜蓿干草加工调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及应用优质燕麦干草加工调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干草贮藏技术及防霉剂产品研发与应用优质苜蓿、燕麦饲草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技术产品研发开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的提质增效技术
10、5-7项;加工工艺4-7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2-3种;建立饲草生产加工基地1-2个;在北方建立规模化示范基地10-12万亩;制定标准或规程2-3项;论文12-15篇;申请专利4-6件;培养博士1-2名,硕士4-6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甘肃大业草产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课 题 四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畜禽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肉羊、猪)饲草加工与高效转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南方草山草坡草畜高效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奶牛饲草饲料型TMR配制及高效利用技术与集成示范饲草蛋白源与纤维互作效应对单胃动物健康的影响研
11、究饲草料高效加工生物添加剂创制开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技术5-7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2-3种;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基地2-3个;制定优质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1-2 项;论文12-15篇;专著1-2部;申请专利4-6件;培养博士1-2名,硕士3-4名。河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课 题 五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林间草种组合及优质饲草供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林-草-鹅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北方林-草-羊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南方林-
12、草-羊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研发林间饲草生产加工机械及畜禽养殖的专用设施2-3套(件);建立林-草-畜禽种养循环模式2-4套;制定标准或规程1-2项;建成示范基地2-3个,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率80%以上;建成林间生草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以上;论文6-10篇;申请专利3-4 件;培养博士1-2名,硕士3-4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百斯特草业有限公司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课 题 六专题内容考核指标ABC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北方寒区人工草地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南方高温高湿区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草畜生产系统物质高
13、效利用及循环技术研究规模化饲草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调控技术研究规模化奶业生产种养循环模式示范在北方建立规模化示范基地3-5个,示范面积3-5万亩;形成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2-3套;建立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基地2-3个;制定标准或规程1-2项;论文6-8篇;申请专利2-3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新希望华西牧业有限公司3.5 分课题内容与指标研究思路:按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集成示范”层级开展研究,打通优质饲草生产-加工-转化-种养循环模式的产业链条,实现原料生产-加工提值-耦合增效的价值链。研究手段:采用分类化指导、区域化布局
14、多元化技术、最优化模式、集成化示范、效益化评估管理等为手段,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3.6 技术路线3.7 课题间关系图 课题1: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2:优质饲草青贮调制及成型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3:干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4:畜禽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5: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 课题6: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l技术:研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的提质增效技术 15-20 项;l产品:开发多元化草产品 6-10种;l工艺设备:研发饲草加工工艺6-15 项,林间饲草生产加工
15、机械及畜禽养殖专用设施2-3套(件);l模式:建立粮(林)草耦合、种养循环模式6-8套,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率80%以上;l基地:建立草畜转化、粮(林)-草耦合、种养循环示范基地6-8个;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20万亩以上;林间生草核心示范区3000亩以上;l知识产权:制定标准或规程 6-8 项,论文 50 篇,著作1-2部,申请专利 20 件。3.8 项目考核指标4 研发队伍与工作基础4.1 项目负责人科研水平及主要成果 杨富裕杨富裕(博士/教授/博导/院长助理、国家牧草联盟秘书长)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本科+草业科学博士,长期从事饲草加工与草畜一体化研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主
16、持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业及草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17B00,国拨经费5671万元)等重大项目;获省部级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9件,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21篇;研究成果“苜蓿青贮中肽链内切酶对蛋白降解的作用机理“被评为第十六届国际青贮饲料大会12个重大进展之一(2012年7月,芬兰)。l长期性:上世纪90年代至今,长达20余年l针对性:优质饲草生产、加工与利用l先进性:在优质饲草生产、青贮和干草调制、多元化草产品加工、饲草利用、种养结合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4.2 承担单位工作基础优良饲草资源开发、草畜转化草畜高效耦合
17、技术饲草丰产与草畜高效转化饲草生产加工、草业可持续发展九五九五1996-20001996-2000十一五十一五2006-20102006-2010十五十五2001-20052001-2005十二五十二五2011-20152011-2015“十二五”承担项目情况:科技支撑、863计划、973、行业专项等20余项。建成试验示范基地:12个。4.3 研发队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长期从事饲草生产加工利用研究科研单位中国农科院草原所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四川草原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内草业与畜牧学科领域领先的高等院校中国农大兰州大学内蒙农大西北农林草畜产业技术支撑协同企业北京百斯特草
18、业有限公司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型草畜产业化龙头企业秋实草业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华西牧业有限公司甘肃大业草产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南京农大以上研究队伍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单位的基础上,经优化组成,基本覆盖了全国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产学研优势单位,共30家180余人;团队构成合理、分工明确。其中包括4所985大学、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草学一级学科。5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5.1 预期成果优质饲草供给成果规模化饲草丰产技术、草田轮作技术、林下种草技术等草畜产业技术成果生物青贮添加剂创制、多元化草产品加工、草畜一体化技术等成果形式包括:基础理论、技术、专利、论著、
19、产品、模式和咨询报告等12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协同方案3咨询报告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咨询报告、林草复合系统发展咨询报告等45示范基地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单个面积10万亩以上 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粮改饲和草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85.2 预期效益经济效益 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体体现在研发产品(干草捆、青贮、发酵TMR、全价草颗粒、生物添加剂等)转化、草畜转化、粮草耦合、林草复合增草提效等方面,其中仅研发产品转化一项即可纯增收0.5亿元以上。社会效益 显著提升优质饲草供给与畜禽养殖水平,保障草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生态效益 农田施肥量减少15%以上,显著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单产;
20、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构建起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农牧生态系统。Title模式创新C内容创新B思路创新A草畜一体化、种养循环协同发展、全产业链系统设计粮草耦合模式林-草-畜禽复合模式规模化草畜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拓展饲草供给途径:引草入田(林)产品数量向质量提升:新产品草畜耦合,高效转化,推广应用5.3 创新点6 进度安排7 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机制n项目运行机制:联合申报、分工负责、协同攻关、合同管理。n领导小组和执行专家组:项目承担单位领导和首席专家组成领导小组,课题负责人组成执行专家组,强化项目管理。n项目管理办公室:依托牵头单位成立,聘请专职人员做好项目管理、协调与服务工作。n咨询专家组:
21、聘请国内外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对项目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咨询。n实行课题主持人和目标责任制:确保课题计划任务及考核指标具体落实到各研究团队,认真做好课题实施、经费管理与成果管理等,根据需要设立课题咨询专家组。n强化项目内部和课题之间协作机制:针对项目共性科学和技术问题,成立若干由各课题组研究骨干组成的协作研究组;建立项目研发和数据共享平台,统一制定方案和技术规范。n 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保障项目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协调,课题承担单位编报的阶段执行报告及有关材料的审查,提出项目资金拨付意见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咨询专家组负责项目
22、及课题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监督检查项目与课题的技术方案实施情况,并参与课题、项目验收等工作。1.1.完善组织管理完善组织管理制定项目管理手册制定项目管理手册,系统细致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1.完善组织管理完善组织管理成立项目执行专家组 执行专家组由各课题负责人担当,负责项目及课题计划执行、经费使用和组织管理、实施进度等内容考核等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相关管理办法包括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数据库使用手册与财务管理培训手册等细化任务分工,全面实施管理细化研究任务分解表,分解各课题任务,明确各参加单位分工,责任到人。1.1.完善组织管理完善组织管理项目承担单位按照“统一管理、团结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组
23、织协调工作,围绕项目任务目标,开展研发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各研究团队在人员配备、基地建设、仪器设备使用和课题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作,保证了本课题按计划有序展开,圆满完成各项试验研究任务及任务书要求的各项考核指标。加强项目内课题间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反馈项目进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会,及时了解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集思广益解决问题。2.2.加强协作交流加强协作交流定期召开会议每年至少组织召开1-2次项目执行工作会议,总结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解决或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安排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项目形成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及时进
24、行登记,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广应用。3.3.加强管理与应用加强管理与应用 a.与项目参与企业及有关行业企业共同建设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共同开展种养结合等示范推广;b.与企业工作制定团体标准,加快技术推广;c.注重项目研究成果加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加强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3.3.加强管理与应用加强管理与应用 2017工作进展工作进展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本年度取得的重要结果及进展项目配套支撑条件情况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工作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2017年10月,在成都召开项目启动会,全面启动各项研发工作;根据启动会精神,进一步对各课题实施方案进
25、行细化。1.项目启动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完成饲草,粮食和蔬菜等作物耦合模式的育苗及秋播;正在建立3处饲草生产加工基地;完成粮草耦合模式的种植制定设计,北方传统农区主要作物种植模式调查,制定北方节水养地型粮改饲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内容;初步制定研究适于不同饲草、秸秆以及木本饲料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的实验方案;2.研发工作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初步测定不同地区相应收获时间的优质饲草和木本饲料营养品质并对其分离获得的粪肠球菌和干酪乳杆菌进行鉴定;开展新型青贮微生物高通量分析、筛选平台的建立及青贮发酵过程中菌群变化与有机酸代谢规律研究;建立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
26、小组以及实验设计与研发小组,收集、优化、概括木质素测定方法,设计牧草品种选择与种植制度,动态观测苜蓿、燕麦木质素含量;开展苜蓿、燕麦、天然牧草成型饲草产品研制,干草防霉剂筛选等研究。2.研发工作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开展奶牛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肉羊发酵TMR适宜添加剂研发及断奶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苜蓿草饲养试验;初探放牧+补饲的草畜平衡技术;建立2处林间草种组合方案筛选与评价的试验基点;优质高产苜蓿品种的筛选及耐高温乳酸菌和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开展不同日粮类型对舍饲育肥肉羊的消化特性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2.研发工作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成功申报获批农业部青贮饲
27、草料技术集成科研基地。从全株玉米、紫花苜蓿等青贮饲料中,分离400余株乳酸菌,确定30余株乳酸菌作为青贮优良候选菌株;登记3个乳酸菌菌株。申报饲草产品提质增效技术1项;申报加工工艺1项,申报专利5项,起草编制奶牛精准饲养规程1项。3.研发成果01 项目年度总体进展情况建立天然牧草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优质苜蓿生产示范基地1个、优质燕麦生产示范基地1个,计10万亩;建立燕麦和苜蓿间作技术试验基地300亩;建立宁远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0.5万亩;在北京、陕西建立林草复合试验基地,计110亩;示范区1000余亩。3.研发成果02 本年度取得的重要结果及进展课题名称取得的重要进展及成果课题一:
28、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种植制定设计,北方传统农区主要作物种植调查,制定北方节水养地型粮改饲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内容;完成饲草粮食作物蔬菜的种植与秋播正在建立3处饲草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在宁远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0.5万亩,其余3.5万亩正在建设中。课题二:优质饲草青贮调制及成型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完成优质青贮饲料调制关键技术研究试验的实施方案制定、论证、研究团队组织、人员配备和试验基地等;初步测定不同地区相应收获时间的苜蓿、燕麦、饲料桑等优质饲草和木本饲料营养品质;初步制定研究适于不同饲草、秸秆以及木本饲料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的实验方案。开展了新型青贮微生物高通量分析、筛选
29、平台的建立及青贮发酵过程中菌群变化与有机酸代谢规律研究;成功申报成功农业部青贮饲草料技术集成科研基地;申请登记3个乳酸菌菌株及3个专利。1.项目年度重要进展及成果02 本年度取得的重要结果及进展课题名称取得的重要进展及成果课题三:干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开展苜蓿、燕麦、天然牧草品质检测以及高水分苜蓿、燕麦、天然牧草干草的调制技术以及防霉剂筛选与研制,低损耗、高品质苜蓿、燕麦、天然牧草干草调制技术等研究;与2个试验示范基地达成合作协议;1项饲草产品提质增效技术和1项加工工艺正在申报。建立1个天然牧草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优质苜蓿生产示范基地、1个优质燕麦生产示范基地,共计10万
30、亩。课题四:畜禽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奶牛试验,包括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和米糠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水平的甜叶菊颗粒料对奶牛生产性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开展了放牧+补饲的草畜平衡技术,对试验区草地植被特征、产草量及不同放牧处理下补饲和营养状况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申报并获得1项专利;起草编制奶牛精准饲养规程1项。1.项目年度重要进展及成果02 本年度取得的重要结果及进展课题名称取得的重要进展及成果课题五: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建立2处林间草种组合方案筛选与评价的试验基点;实施林间人工草地规模建植,开展优质草产品饲
31、喂北京油鸡和海蓝褐蛋鸡的试验研究;申请专利1项。课题六: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研究开展燕麦和苜蓿间作技术试验;筛选优质高产苜蓿品种;筛选耐高温乳酸菌和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进行不同日粮类型对舍饲育肥肉羊的消化特性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篇。1.项目年度重要进展及成果03 项目配套支撑条件情况(1)在饲草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完成了基地规划、选址及部分饲草播种。(2)选定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4个:黑龙江农垦东兴草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柳氏草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艾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3)选定阿骨羊牧业有限公司开展草畜生产系统物质高效利用
32、及循环技术研究。选定哈尔滨晟睿饲料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高效节粮型奶牛饲养产业化示范场。示范基地建设03 项目配套支撑条件情况(4)选定种养结合循环研究与示范北方基地黑龙江省万家宝好牛牧场,正在建设1400立方的大型沼气系统;拟再增加852农场进行研究和示范。南方基地选定四川新希望华西牧业有限公司,现存栏优质荷斯坦奶牛1500头,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000方,目前开展前期沼液灌溉管网铺设方案设计。种植青贮玉米200亩,苜蓿3000亩。示范基地建设2018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工作部署课题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及安排01 项目工作部署完成各研究任务的核心试验区草地建植
33、开展粮草耦合模式及种养循环养殖模式研究;完善草产品加工工艺,完成干草防霉剂产品室内分析,开展优质青贮饲料专用生物添加剂及干草防霉剂产品开发与示范;开展纤维素降解菌种的遴选以及排序分类,菌种耐热评价,菌种的协同性试验以复合菌种形式提高降解能力,菌解法工艺研究与干草产品的研发并举;制定TMR方案,精细化配置猪、鸡、兔、鹅饲草型日粮,开展成型草产品动物转化试验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天然草地、农区和林间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工作任务01 项目工作部署研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的提质增效技术 3-5 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 1-2 种,加工工艺 2-3 项;建立粮草耦合、林草复合、种养结合循
34、环养殖模式 1-2套;研发林间饲草生产加工机械及畜禽养殖的专用设施 1 套(件);建立草畜禽高效转化、林-草生态养殖、种养循环示范基地 1-2 个;在北方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 3 万亩、在南方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 3 万亩;建成林间生草核心示范区 1000 亩;制定优质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 1-2 项,发表研究论文 10-15 篇,出版著作 0-1 部,申请专利3-4 件。考核指标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1:粮草耦合改土增草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完成课题的核心试验区草地建植,继续开展粮草耦合模式继续建立规模化示范基地进行饲草生产基地建立示范基地 1.
35、5 万亩标准或规程 1 项论文 2-4 篇专利 1-2 件硕士 1-2 名年度技术进展报告 1 份示范基地标准或规程论文专利技术进展报告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2:优质饲草青贮调制及成型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高水分热带牧草青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优良的青贮微生物菌株,并开展微生物配伍、测试、菌剂制备等研究木本饲料的青贮专用乳酸菌等生物添加剂产品开发 青贮发酵机理及优质青贮调制技术研究筛选获得 3 种以上具有优良性状的青贮微生物菌株开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的提质增效技术 1-2 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 1-2 种加工工艺1-2 项建立饲草生产加工基地 1 个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
36、范基地 10 万亩申请专利1-2件发表论文3-5篇培养研究生 1-2 名研究报告专利论文建立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3:干草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苜蓿、燕麦、天然牧草成型饲草产品和苜蓿、燕麦、天然牧草干草防霉剂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燕麦干草防霉剂产品室内分析天然干草成型草产品动物转化试验纤维素降解菌种的遴选以及排序分类,菌种耐热评价,菌种的协同性试验以复合菌种形式提高降解能力,菌解法工艺研究与干草产品的研发并举,论文发表,专利申请 开发优质饲草产品提质增效技术1-2项多元化草产品1种加工工艺1-2项建立饲草生产加工基地1个建立
37、规模化饲草生产加工连片示范基地3-4万亩制定优质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1 项发表论文4-5篇申请专利1-2件硕士1-2名联合企业预期生产、调制低损耗、高品质苜蓿1000吨、燕麦1000吨、天然干草500吨论文专利加工工艺标准生产基地建设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4:畜禽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全面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奶牛和猪饲养试验公羊母羊饲草型全混合日粮配置饲草高效生物添加剂研发饲草饲料的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推广,饲草料配方和发酵TMR 饲喂等技术的相关研究,制定更加细化的分类指导操作技术规程形成提质增效技术1-2项 建立饲草生产基地1个编制/登记标准或规程1项发表/
38、接收论文2-3篇授权/受理专利1-2件招收研究生1-2名年度研究进展报告1份技术规程或标准专利论文研究生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5: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开展林间草种组合方案的研究,完成林间草地建植,开展林间草地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继续开展林间草种组合研制及饲草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完成各研究任务的核心试验区草地建植;开展林间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及健康养殖畜禽(鸡、鹅、羊)关键技术及对畜禽肉蛋品质影响的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处理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林间草地饲草收获专用机械设备1套(件)建立试验基地 2-3 个建立林间生草核心示范基地 1000 亩以上发表论文 2-3
39、篇申报专利 2 项年度进展报告1份新产品论文专利02 课题工作部署课题6: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任务考核指标成果形式重点开展饲草营养品质与质量安全调控、优质饲草在牛羊等动物上的转化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还田技术、饲草地有机肥消纳容量及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等完成课题年度技术进展报告增加示范面积1-2万亩制定优质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1-2 项技术规程论文专利03 工作要求及安排研发方面:加强研发创新与设计要求:18年研发计划要遵照各课题任务书要求进行试验,加大研发力度;对于17年未能如期完成的研发计划要抓紧时间,加速试验进程。加强协作协同要求:与国家牧草联盟、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青贮
40、饲草料基地等有关平台加强协作,推动项目研发。研发方面:加强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借助有关平台、项目,完善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求:项目实施期间,每个课题至少与3家以上企业进行合作,将科学技术转化到实际生产中去。加强成果交流与转化要求:以课题为单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现场交流会;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及成果,不定期召开成果发布或观摩会,深化交流与对接合作,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03 工作要求及安排宣传方面:定期制作宣传简报要求:项目每季度至少制作一期工作简报,各课题不定期及时报送材料到项目管理办公室。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进展、产业发展动态、项目实施进展与亮点、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03 工作要
41、求及安排工作要求宣传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要求:利用国家牧草联盟网站,草业头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进行宣传,定期更新项目实施进展。内容:包括产业发展动态、项目实施进展与亮点、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积极参加国内外会议要求: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项工作会议,如第二届“草畜+”一体化学术交流会、第十八届国际青贮会议,第七届中日韩国际草地大会等,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行业动态,宣传项目成果。工作要求成果总结方面:要求:启动系列著作编写工作草畜一体化种养循环技术模式与应用中国饲草生产与加工利用技术进展(英文)“十三五”草畜种养耦合增效研究进展工作要求序号会议名称举办时间主办单位举办地点1重点研发计
42、划项目启动会 2017.10四川草原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成都2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度工作部署会2018.0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3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度项目总结会2018.11河南农业大学扬州4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度项目总结会2019.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哈尔滨5重点研发计划中期项目会待定四川草原科学院待定6重点研发计划2020年项目总结会202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待定7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会待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加强交流总结项目层面会议安排管理方面:工作要求序号活动名称举办时间主办单位举办地点1林草复合养殖现场观摩交流会2018.0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陕西2饲草加工技术专题研讨会2018.05中国农业大学四川草原科学研究院北京或四川3.4567加强交流总结课题层面活动安排管理方面:管理方面:加强交流要求:加强项目与课题,课题与子课题间的交流协作,并及时做好记录。定期汇报项目进展要求:各课题应定期向项目承担单位汇报项目进展,及时沟通交流。实行积分制要求:项目管理办公室对课题、子课题单位和负责人参与项目会议、活动的出勤、宣传材料提供及对项目实施的贡献等进行记录和积分。此积分将作为项目实施考评及申报“十四五”项目的重要依据。03 工作要求及安排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