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343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备课大师 【全免费】 “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第三节 机械效率 学习要求 1 经历使用动滑轮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 数量关系。 2 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 3 了解常用机械的效率,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4 通过对机械效率的了解,认识到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讲究效率。 5 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指导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正确认识机械效率,关键是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 无论采用什么机械,有用功的数量

2、是不变的。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物体,那么克服物 体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W有用=Gh ;若目的是在水平面上平移重物,那么克服物 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W有用=fs 。额外功是指由于使用机械而额 外多做的功,机械的摩擦和机械的自重往往是产生额外功的原因。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使用不同的机械做功,需要做的额外功是各不相同的,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小越 好,或者说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例,即=W 有用/W总功。由于 W额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W有功W总,机械效率总小于1。 曲型范例 例 1用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

3、提升重物G,如图所示。已知 物重 G=600N ,拉力 F=250N,求重物升高0.5m 时,拉力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动滑轮的重。 精析: 竖直方向提升物体过程中,有用功W=Gh,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克服 动滑轮重所做的功就等于额外功,既W额外=G动h 全解: (1)W有用=Gh=600N 0.5m=300J. (2)S=3h=1.5m,W=Fs=250N1.5m=375J. (3)W额外=W总-W有=375J-300J=75J, = 总 有 W W 100= J J 375 300 100=80 (4)W额外=G动h,G动= h 额外W = m

4、J 5.0 75 =150N 点评 : 对动滑轮重的求解还可用3F=G物+G动, 故 G动=3250N-600N=150N. 例 2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400N的物体 A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10m ,物体 A与地 面间的摩擦力是240N,水平拉力F 为 100N,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 精析:水平方向拉动物体过程中,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fAs, 额外功是克服滑轮轴间摩擦力所做的功。 全解: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3SA=3 10m=30m, W有用=fAs=240N10m=2400J, W额外=W总-W有=3000J-2400J=600J,

5、 = 总 有 W W 100= J J 3000 2400 100 =80 点评: 以上两题 均为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做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有用功,第一题在提升物 体过程中是克服物体受的重力做功,所以W有用=Gh :第二题在匀速拉动物体前进过程中是 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做功,所以W有用=fAs。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把重200N的物体提高了1m ,所用的拉力为125N,则动滑轮 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_J,它的机械效率=_。若不计摩擦,被提升的物 重增加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 如图所示,在 50N

6、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 重 800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 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 ; 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 则 1min 内拉力做的功为 _ J 3小红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 计匀速竖直拉起重3N的物体, 物体升高了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在实验过程 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二、选择题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 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 A小于 200N 第 2 题图第 3 题 1 1 2 2 第 1 题图 第 4 题 A B等

7、于 200N C大于 200N D大于 300N 5.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师傅用500N 的力, 在 100s 内把 8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 在此过程中() 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0W B.他做的总功是1000J C.他做功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6.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 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 改进前相比 (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三、实验题 7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 重/N 弹簧测力 计读数

8、 /N 钩码移动 的距离 /m 弹 簧 测 力 计 移 动 的 距 离 /m 有用 功/J 总功 /J 机械 效率 3 1.2 0.1 0.3 (1)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 (2)在右边方框中画出滑轮组及绕法; (3)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运动。 小刚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 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小”、“偏大”或“相等”)。 四、计算、论述题 8张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拉线的绕法如图 所示。钩码重为2N,将钩码匀速向上提升20c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60cm,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1N,问:

9、 在实验过程中,对钩码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为什么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 相关链接 你知道 起重机的构造吗?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经常看到, 那巨大的起重机吊起上吨重物, 你知道它们的结构吗? 钢丝绳是起重机的重要零件之一, 用于提升机构、变幅机构、牵引机构,有时也用于 旋转机构。起重机系扎物品也采用钢丝绳。此外,钢丝绳还用作桅杆起重张紧绳,缆索起 重机与架空索道的支承绳。 在起重机的提升机构中,滑轮起着省力和支承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滑轮的材料 采 用灰铸铁、铸钢等。 卷筒在提升机构或牵引机构中用来卷绕钢丝绳。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所需要的直线运行。卷 筒有单层卷绕与多层卷绕之分。一般起重机大多采用单层卷绕的卷筒。单层卷绕筒的表面 通常切出螺旋槽,以增加钢丝绳的接触面积,并防止相邻钢丝绳互相摩擦,从而提高钢丝 绳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