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574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综合测试题人民版必修2.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卷 ( 选择题50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11884 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 皆争购洋茶, 以致华商连年折阅( 注:意思是商品减价销售 ), 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 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由于日本、印度等茶叶的竞争,中国生产的茶

2、叶受到冲击,这反映 了当时中国传统农业受外国商品冲击日益严重。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 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 A洋纱和洋布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D产于泰国的香米 【答案】A 【解析】注意是对“中国原有经济结构”即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的冲击,工业革命后, 外国的生产效率飞速提高,尤以棉纺织业为最,而且洋纱冲击了中国耕织结合的旧经济结构 并使其日益解体,故选A。 3以下是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评述是( ) 年份茶( 万磅 ) 丝( 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 000 5 000 1845 年8 019 13 220

3、 1851 年9 919 23 040 1853 年10 122 62 896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自然经济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AB CD 【答案】D 【解析】表中数据体现了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过程,不能体现自 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事实上, 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缓慢,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 直占据主导的地位。 4史书记载: 1872 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 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 继昌隆缫丝厂 ( ) A属于近

4、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中存在雇佣 关系,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B、D两项结论与题干材料不符,C项结论错误。 5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 ) 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B CD 【答案】D 【解析】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6 设想你是19 世纪 60 年代在通商口岸投资经营的商人,你

5、的投资领域最可能是( ) A重工业B轻工业 C高科技产业D农业 【答案】B 【解析】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这也是当时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 7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外商 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冲击了当地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和劳动力条件。A、B两项有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不大。 8下表中无法获取

6、的信息是( ) 1840 到 1894 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所占比例 (%) 官僚、地主30.86 一般商人18.52 手工作坊主7.41 华侨商人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从表格的信息可直接判断A、B、C三项正确,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在表格信息 中没有体现。 9阳光卫视播出的52 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 5 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 启沅和继昌隆 。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 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AB

7、CD 【答案】B 【解析】继昌隆缫丝厂成立于19 世纪 70 年代,不正确,而不符合史实。 10观察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 确的是 ( ) (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 年的合计 )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民族工业由资本不足2 000 万元发展到8 000 多万元,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 工业发展迅速,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图中的有效信息及其内涵相符。 111913 年至 1921 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 万余枚增至12

8、8.1 万余枚,增长 了 157.9%; 织布机由2016 台, 增至 5825 台, 增长了 188.9%。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 民国建立的推动实业救国的推动 外来经济控制消除封建社会的终结 AB CD 【答案】A 【解析】19131921 年,属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外来经济仍然存在, 只是规模有所减少;民国的建立仅仅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故排除 。 12民国初年出现的新的纺织业中心有( ) 上海天津青岛武汉 AB CD 【答案】C 【解析】抓住“民国初年”,上海不是“新”的纺织业中心。 13 (2 015广东广雅中学)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

9、兴作业, 小轮舟可便通达, 今各省皆为厉禁 , 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 行是在 ( ) A19 世纪 70 年代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D20 世纪 20 年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晚清人士的主要意思是鼓励保护民间开办工厂使用机器,这样可以抵 制洋货在中国的畅销流行,也有利于我国的生产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 清政府对民间设厂政策大的调整是在甲午战后,明令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C;A、B 两项所述的年代是民间机器企业产生起步的时代,政府对民间企业更多的是抑制而不是鼓 励; D项清王朝的统治已经结束了。

10、 14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最具有 历史洞察力的是( ) A光明大道,前途无量 B回光返照,走向灭亡 C缓慢发展的经济复兴 D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答案】D 【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后,西方列强卷 土重来, 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而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也不可能 有远大的前途。故D项符合题意。 15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实业救国

11、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B CD 【答案】B 【解析】第一个商标的内容应该与洋务运动有关,排除;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 无法从商标上得出,故排除;对应第三个商标;对应第二个商标,两项都是正确的。 16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面粉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面粉出口增长是由于欧洲需求的增加 面粉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面粉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 AB CD 【答案】B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的重工业难以发展,排除含的选项。 17(2015四川省大竹月考)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 上抱持一种

12、主义,谓为棉铁主义。, 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 发极大之富源, 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 扩张制铁厂是”。 张謇提出“棉铁主义” 的目的是 ( ) 挽救民族危机振兴民族产业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抢占国际市场 AB C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短暂春天”时期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题中材料“捍 卫图存计”反映了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 材料“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 之市场”反映了抢占国际市场;正确, 故选 B项;材料中仅发展“棉、铁”不能说明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故错误,排除A、C、D三项。 18民国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下

13、列符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 义工业发展情况的是( ) 【答案】B 【解析】民国时期是指从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这一 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轨迹是:19121919 年是快速发展时期;1919 年 1927 年 是萧条时期; 19271936 年是较快发展时期;1937 年以后,走向萎缩,陷入绝境。因此答 案选 B。 1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 B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D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开始在中国出现,19

14、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才开始出现 民族资本,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故本题选D。 20据统计,九一八事件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 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 、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 化的原因是 (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答案】B 【解析】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加紧侵华导致其他地区社会动荡,促使外国人在华投 资日益向上海集中,故B项符合题意;A 、 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21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

15、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 【答案】A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集革命性和妥协性于 一身,从而形成两面性,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不属于决定性的原因。 22有人作了下列五幅图片比喻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果图中的“冬”代表解放战争 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代表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图片是( ) A春B夏 C秋D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由“冬”代表解放战争时 期,可

16、推知“秋”代表抗战时期,“夏”代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春”代表民国初年。 23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资 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 死。”文中“”部分应为( ) A民族资本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D个体经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期间, 国民政府 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4下面漫画深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漫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大阻力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B本国封建势力 C本国反动政府D三座大山 【答案】A 【解析】漫画

17、显示的是一把破扇企图挡住外面的风,而扇面上的文字是“提倡国货”, 这表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力是外国资本主义。 2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说明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两大任务 上,正确的主张应是( ) A先独立才能富强B同时并举 C先富强后独立D都不可能实现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人民面临上述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中“争取民族独立”应是第一 位的。 正是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民 族独立是民族富强的前提,二者不可颠倒。并举实现两大任务是不现实的;D项是错误的。 第卷 ( 非选择题50 分)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4 小题,

18、第 26 题 15 分,第 27 题 11 分,第 28 题 10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50 分 ) 26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19151919 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 读材料一回答:图1 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 反映的现象对图1 中的 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 分) (2) 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 要原因有哪些?(6 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5 分) 【

19、答案】(1) 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 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 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中城市。 原因: 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这些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 口岸, 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城市大肆倾销商品,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 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 (3) 特点:曲折发展。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 业很快萧条

20、下去。 27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有人认为他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 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3 分) (2) 如果你生活在张謇的时代,请展开市场分析:何时进入市场最佳?是18701894 年,还是1895 1913 年?请做出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8 分) 【答案】(1) 不能。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2)1895 1913 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同时继续 增加商品输出,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许多人“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以挽 救民族危机;清政府调整政策,鼓励民间

21、办厂。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1936 年中国 ( 国民政府 ) 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材料二漫画财神图 :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 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国家利益出卖 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4 分) 【答案】(1)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 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 (2)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一手遮天”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 29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 支

22、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 年 ) : 成本中国 ( 元) 日本 (元) 中国超过日本( 元) 超过的 % 工资10.50 5.80 4.70 81 动力5.50 4.80 0.70 15 机械修配1.80 0.60 1.20 200 营缮0.40 0.40 消耗品1.70 0.50 1.20 240 包装1.50 1.20 0.30 25 薪金1.20 0.60 0.60 100 职工保护费0.20 0.50 0.30 60 运输0.20 0.20 营业2.50 2.00 0.50 25 捐税及利息15.00 2.70 12.30 446 保险0.20 0.10 0.10 100 制造及营

23、业杂费3.00 1.00 2.00 200 总成本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 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 不得照抄原文 ) 。(4 分) (2)1933 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 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4 分 ) (3) 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 力? (6 分) 【答案】(1) 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 费高;工资成本高。( 任答两点即可) (2) 有利: 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推动等适当 赋分 ) (3) 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定利于企业发 展的政策方针。 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