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765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含答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 例(37)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下图人物是我国明朝时期伟大的航海家,他是() A戚继光 B 郑和 C文天祥 D 郑成功 答案 B 2、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 正确的一项是()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B CD 答案 D 3、开放包容是“秦汉隋唐”强盛繁荣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由于抛弃开放 包容转向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便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开放的绝响。下列对郑和下西 洋的评述,错误的是()。 A次数多,先后达七次B规模大,随行船只上百艘 C航程远,最远到达印度西海岸 D 影响大,推动

2、了南洋各国的发展 答案 C 4、下列哪些选项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参与的() 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 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 与当时的官员和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帮助修改中国历法,使其更加精确 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即当时的世界地图 ABCD 答案 C 5、每艘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 辱。(8 分) 友谊之船如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遣唐使”回国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与哪一改革有关? (1 分) (2) 郑和远航和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2 分) 冲突之船如图 (3) 日本从被迫开国到打败北洋舰队,你认为

3、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 分) (4)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 么?(2 分) 革命之船如图 (5) 图 5 所示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1 分) (6) 图 6 反映哪一历史事件? (1 分) 答案(1) 大化改新 (1 分) (2) 郑和: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 分) 新航路开辟:侵略扩张,掠夺财富(1 分) (3) 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 分) (4) 马关条约 (1 分)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或大大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 分) (5)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4、革命面貌焕 然一新。 (1 分) (6) 渡江战役 (1 分) 6、“观夫海洋 , 洪涛接天 , 巨浪如山 , 而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 , 涉彼狂 澜, 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A郑成功收复台湾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答案 D 7、“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 题是 A反抗侵略 B民族团结 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 答案 A 8、体验历史:假如你生活在15 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 请回答: (1)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哪里?(2 分)最远抵达哪里?( 2 分) (2)当时你若是一名商人, 你会

5、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好的商品?(举两例, 2 分) (3)郑和作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2 分) (4)请说说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2 分) 答案( 1)刘家港( 2 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 分) (2)丝绸( 1 分)瓷器( 1 分) (3)坚定的理想信念, 英勇无畏的气概, 吃苦耐劳和百折不饶的精神等。 (2 分) (4)纪念郑和远航, 能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促进东南亚的和谐稳定等。(2 分) 9、 如图,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下图人物的思想, 他是() 。 A岳飞B郑成功C郑和D戚继光 答案 D 10、“天皇

6、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 挡。”歌谣中的“戚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答案 A 11、下列对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影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线 C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 答案 D 1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 关联 A郑和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D 雅克萨之战 答案 C 1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 ( 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 方框内。 (2 分) A.郑

7、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红海沿岸 答案左框 B,右框 A。(每空 1 分,共 2 分) 14、开放包容是“秦汉隋唐”强盛繁荣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由于抛弃开 放包容转向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便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开放的绝响。下列对郑和下 西洋的评述,错误的是()。 A次数多,先后达七次 B规模大,随行船只上百艘 C航程远,最远到达印度西海岸 D影响大,推动了南洋各国的发展 答案 C 15、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航海壮举,各地纷纷开 展了相关的纪念活动。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 ) A B C D 13 世

8、纪 14 世纪 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 18 世纪 答案 B 16、2013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 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 近,不速加剪除,恐边界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3 分)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材料中“贵国”是哪个

9、国家?哪一年我们从该国 手中收回台湾?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5分)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进行了哪 次战争?清政府与这个国家签署的边界条约叫什么?(3 分)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 分) 答案 1)戚继光、( 1 分)抗击倭寇( 1 分)、民族英雄( 1 分) 2)郑成功( 1 分)、荷兰殖民者( 1 分)1662年(1 分),清政府设台湾 府,隶属福建省( 2 分) 3)沙俄(或沙皇俄国)( 1 分)雅克萨之战( 1 分)尼布楚条约( 1 分) 4) 略(观点正确即可)( 2 分) 17、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

10、所历, 三十余国,涉 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渺之 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微货物哉?” 嘉庆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 分)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2 分) (2)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精神?(2 分)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4 分) (3)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2 分)造成了什么样的严 重后果?( 3 分)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 分)

11、 答案( 1)郑和下西洋( 2 分)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 分) (2) 材料一反映出郑和船队克服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 高超的航海技术( 2 分) 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半个世纪( 2 分)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的友好关系。( 2 分) (3) 闭关锁国( 2 分) ,后果: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使中 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 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3 分) (4) 看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

12、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要善于吸收外来 先进的技术与文化, 在于 外国的交往过程中要互通有无,取其精华、 去其糟 粕,促进国家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宣德六年 (1431 年)某人自述 自永乐三年 (1405 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 所历番国 , 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 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某人”是谁?(2 分)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 分) (2)简述该事件的历史意义。(2 分) 答案( 1)“某人”:郑和。( 2 分)事件:郑和下西洋。(2 分) (2)是世界航

13、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 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答出其中两点即得2 分) 19、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1 年 12 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 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 的海洋之路, 重申了海洋对 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 聋发聩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 在处理中国问题之时, 首要的目标是: ( 一) 防止任何外部国 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 二) 坚持门户开放, 而且是在超出对 这个词的一般理解的更广泛的意义上。 ( 美) 阿

14、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大国海权 材料三:香港明报日前刊出社论说,最近,在南海,菲律宾借与美国联 合军演之际, 派战舰到中沙群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并与中国海监、 渔政船僵持 逾 10 天;另一方面,日本极右翼的东京都知事提出要买下钓鱼岛及其附属群岛, 再度挑起日本人对钓鱼岛主权的鼓噪。 中新网 4 月 24 日电 (1)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海洋之路。郑和的船队最 远到达哪里? (1 分) 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 分) (2)随着海防危机的严重,近代中国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请列出洋务运动 中的举措来证明这一观点。(2 分) 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使中国的海洋之路蒙上了 “屈辱

15、”? (1 分) (3)20世纪 20年代,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 地区利益,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1 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 上美国是如何损害中国主权的?(2 分) (4)针对材料三中南海及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有人认为应和平解决,也有 人主张武力出击。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2 分) (5)请你就当今我国如何加强海防提出一条建议。(1 分) 答案(1)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 分);明成祖时国力强盛 (2 分) 。 (2) 创办福州船政局;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每点 1 分,2 分) 。 甲午中日战争 (1 分) (3

16、) 华盛顿会议 (1 分) 。签署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 等”的原则 (2 分)。 (4) 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 因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且和平与发展是当 今世界主题,和平解决有利于维护当事国双方的利益。(或通过武力解决,因为 主权问题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容侵犯,他国有“不义”之举时,我国当以适当 的“不仁”来提醒其勿肆意妄为,以捍卫国家主权。)( 本题为开放性题,提出其 他方式、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亦可。观点1 分,理由 1 分,共 2 分。) (5)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 或加大海军的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强军战略;努 力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等。)( 本题为开放性题,符合题意的

17、答案均可。1 分) 20、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材料二:清政府收复台湾后, 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 动,清政府关闭了其它对外贸易港口,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考订、扩 编而成的。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被奉为“海防宝鉴”。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 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 分) (2)依据材料二,清政府采取的对

18、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当时起了怎 样的积极作用?( 3 分) (3)材料三中海国图志的编著者是谁?他在该书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主张?( 4 分) 答案( 1)表达了他“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 人功名”的意愿。驱逐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2) 闭关锁国政策。 在一定程度了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取到了自卫作用。 (3)魏源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或: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 用以抵御外国的侵略。 2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 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 在地方

19、设行中书省, 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戚继光消灭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捍卫了国家主权 与民族利益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 藏的管辖 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B C D 答案 C 22、材料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 神学笼罩的黑暗中, 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 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 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

20、都早得 多,远航规模也大得多。 但郑和下西洋后, 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为主体, 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而欧洲在新航路开辟以后, 资本主 义经济却得以迅速发展。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有哪些人?(列举三位)他们的作品集 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4 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重大意义?(2 分) (3)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明朝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 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试说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4 分) 答案( 1)但丁、 达芬奇、莎士比亚。人文主义(3 分) (2)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21、世界各个地区开始连在 了一起;( 1 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 分) (3)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进行友好往来,增进明 王朝与海外各国的友谊; 而欧洲新航路开辟以后, 大西洋沿岸国家随之殖民侵略, 抢占市场, 进行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 (4 分, 符合题意 ,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3、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 宣扬国威 到西洋去“取宝” 为开辟新航路 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BCD 答案 D 24、在探寻“郑和下西洋基本路线”活动课上设计的四条路线中,正确的是 A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B刘家港英吉利海峡

22、印度洋 C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大西洋D刘家港英吉利海峡大西洋 答案 A 25、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 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 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答案 C 26、黄岩岛又名民主礁。 2012年这个小岛因为菲律宾的无理挑衅而成为世 界新闻焦点。 从钓鱼岛到黄岩岛, 因为对海洋资源的争夺,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不 断遭到周边国家的挑衅,中国该如何应对南海领土争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海洋曾经是中国人

23、民和亚非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请说出明朝初 年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并简述为什么这次远航被誉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 举?( 2 分) (2)1617世纪,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请说出其间中 国反抗外来侵略,巩固东南海疆的两个重大事件。(2 分) (3)南海蕴藏了丰富的石油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石油成为一种新能源 是因为哪一项新发明的广泛使用?(1 分) (4)综合所述,谈谈你的感想?(1 分) 答案( 1)郑和下西洋( 1 分),扩大了明朝和亚非国家的交流,使明朝和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比哥伦布的远航还早半个多世纪。(1 分) (2)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2

24、 分) (3)内燃机。( 1 分) (4)围绕反抗外来侵略或者加强和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来谈,言之成理即 可。( 1 分) 27、我国明至清前期,国力强盛,是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这一时期发生了很 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究、感悟这一辉煌时期。 【探究一远航篇】如图 2012年 4月 16 日上午 9 时,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启航。海军 司令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发表讲话说,“郑和”舰扬帆远航,追寻郑和七下西 洋的历史航迹。 (1) “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 ,你能说出当年郑和的大致航程吗? (3 分) (2)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明帝国能完

25、 成这样的壮举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2 分) 【探究二拒敌篇】 在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疆土。 我国人民迎头痛击, 取得胜利, 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3)你能举出清朝前期中国人民在祖国的东北和东南处抗击外来侵略的史 实吗?( 4 分) (4)这一时期清帝国能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 么?( 1 分) 【探究三感悟篇】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在和预知未来。 ( 5)经过对远航篇与拒敌篇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2 分) 答案(1)最佳表达:从刘家港出发,经过南海,(1 分)到过亚非 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6、2 分)基本表达: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莎岸和红海沿岸。(2 分,可根据卷情酌情给 分) (2)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 分) (3)东北:康熙进军雅克萨,抗击沙俄侵略者;1689 年同沙俄签订尼布 楚条约(任意一点2 分)东南: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 分) 清前期处于康乾盛世,经济繁荣,国力强盛(1分) (5)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傲立世界的关键。(2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 会抵挡。” 明朝我国东南沿海民谣 材料二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 亚,东北

27、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 一, 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 美国就 不可能成为 20 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列举明清时期我国反侵略斗争的成功事例。(4 分) (2)根据材料三,“维护美国的统一”的领导人是谁?根据所学知识,谈 谈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重大贡献。(3 分) (3)结

28、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 分) 答案(1)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 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4 分) (2)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 统一。( 3 分) (3)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提高; 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等。(1 分) 29、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 了反抗外来侵略, 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三 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

29、抗外来侵 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共分)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分) (2)材料中反映的“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分) 答案(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 (2)戚继光郑成功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应挺身而出。等(符合题意,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0、仔细观察下图:( 14 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沿郑和下西洋路线作一次“图上旅游”,并写出郑和船队到过的 国家或地区名称。(至少列举四个,4 分) (2)

30、请你将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一比,两者的主要目的有何不同? (4 分) (3)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4 分) (4)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2 分) 答案( 1)马来西来、印度、孟加拉国、沙特阿拉伯、索马里等;(任意四 个即可, 4 分) (2)郑和下西洋:炫富、宣传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 (意思相近即可, 2 分)新航路开辟: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寻找黄金、香料等。(意思相近即 可,2 分) (3)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下西洋促进 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4分) (4)启示: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进步。(言之 有理即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