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7395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03月30日冷暖人生寻访征缅远征军老兵:穿越野人山核心提示:1942年2月,10万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保卫滇缅路,遭遇大面积溃败。这批远征军在回撤途中,除了少数部队随美国统帅去了印度,更多官兵在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带领下穿越凶险无比的百里原始森林无人区进入国境。因自然环境恶劣,数以万计的中国官兵葬身于密林。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失利结束,以10万之众出国,生还者仅4万。主持人:陈晓楠嘉 宾:普存富 李华生陈晓楠:最近有一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各大电视台热播,这部长达40多集的电视剧,它以67年前一支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作战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那个年代一批军人

2、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故事。电视剧一播出,中国远征军、滇缅公路、野人山等等,这些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略显陌生的字眼,突然一下子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而那一段尘封了多年的往事,也就这样被重新提起。其实与此同时,我们也接到了很多观众给我们打来的电话,比如说,有一位热心观众就给我们打电话说,云南腾冲有一位叫李华生的老人,他在12岁的时候当兵,曾经给远征军的一个团长做过勤务兵,然后这位观众就特别肯定地说,他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以李华生为原形来创作出来的;还有一位观众,也提供了一个线索,他说在云南通海,有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当年不仅远征缅甸,到过印度,还两次走过野人山。虽然他们提供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是这些热心观

3、众不约而同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说,他们所认识的这些老人,其实他们的人生远比任何剧本当中的人生更加的跌宕、更加传奇,或许真的,这些老人,他们不仅仅是那渐行渐远的历史当中模糊的形象,他们是活在我们身边的远征军。解说:在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东渠村,我们找到了原中国远征军第五军新编22师师部上尉参谋普存富。记者:你在这住了多少年了?普存富:起码几十年了,结婚,结婚就在这间房。解说: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九十高龄的普存富老人为我们唱起了入缅参战时曾经唱过的歌曲。腾冲县国殇墓园一景腾冲县国殇墓园一景普存富:上战场都是要唱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4、,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解说:一九四二年一月四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为了确保中国当时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畅通,国民革命军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共十万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普存富:士气倒是好的,同仇敌忾,抗日,大家都是同样个心理。解说:普存富当时在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新编22师任防毒教官,一九四二年随部队渡过怒江后,在缅甸同古与日军激烈交战。普存富:贵阳军校毕业的两百多人和我一起到二十二师报到,结果在缅甸战场就死了一百多个了,都是排长以上的,死多少没有那一个说我不干了我回去。第二

5、天早上爬起来看那些全部是死人啊解说:新编22师,在平满纳一线构筑阵地逐次抵抗牵制日军一个多月,其间激烈战斗达二十次之多,致使日军伤亡惨重,新编二十二师阵亡将士也多达两千余人。普存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狗哭,就是在平满纳过来这里,我们在那个村子里面,狗会哭,狗哭你们怕还没听见过,和人哭的声音差不多些,惨了。陈晓楠:1942年4月中旬,为了歼灭在缅甸的日军,中国远征军准备和日军在平满纳一带展开大规模的会战,就在部队穿插布防准备会战的阶段,战局却突然发生了逆转,因为盟军配合不利,中国远征军竟腹背受敌,陷入了日军重围。为避日军锋芒,中国远征军被迫兵分三路,开始向国内撤退。6月1号日军封锁了所有从缅甸到中

6、国的道路,普存富所在的新编22师不得不决定绕道密支那北部,经“野人山”辗转回国。“野人山”是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狭长的河谷,这里山岭纵横、河流密布,当地人给它起个名字叫胡康河谷,什么叫胡康呢?胡康在缅语当中就是“魔鬼居住的地方”。此时六月的野人山正处于雨季,山洪爆发,丛林里中国远征军其实已是无路可走。解说:为了阻滞日军追击,远征军沿途炸毁桥,烧毁重型武器和全部车辆,随后沿河床向胡康河谷方向撤离,此时他们已然没有了退路。普存富:这个地方就是有野人在的地方了,衣衫裤子一样都不穿,野女人整几棵藤子在这个地方,弄几个树叶遮着奶,前面遮着几个树叶,后面遮着几个树叶,猴子多狮子老虎也多。解说:此时正直雨季

7、,河床很快被山洪淹没,沿河床撤离的新编22师营团各部随即失去联络,三三两两的士兵在丛林里完全迷失了方向。普存富:各走各的,一个管不着一个了,负轻伤伤员就有六七百、七八百人,那些人要跟着部队走,也走不了,那个我倒是觉得有些惨烈,我说这些人到底是归宿在那里,女护士出国的时候有十多个,十多个,走的走了,饿的饿,女人也背不动多少,也背不得,大部分饿了掉队就死的多,我告诉你有一个小娃娃,一个小兵,年纪也不大,他在缅甸银行里面捡了些票子,他在路边上蹲着烧这些钱,他说我不走了,我就死在这里了,他烧完了就死了。没有人管了,那个时候你管不着我我管不着你,各自为政了,走路不需要还排着队伍走,三三两两的走了。解说:

8、丛林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早已断粮数日,冰冷的雨水带走了体温,成群结队的蚂蝗更是无孔不入。普存富:最奇特的是有一个人站着死,死了还站着,因为那个地方是泥坑,他走到泥坑里拔脚就拔不出来,站着就死掉了。解说:此时胡康河谷危机四伏,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除了面对生存的挑战,森林里随时爆发的疟疾、霍乱,也威胁着他们的生命。由于大部分士兵没有丛林生存经验,在瘴气弥漫的原始丛林里,一些士兵宿营后就再也没有苏醒过来。一天深夜,普存富和38师的一个机枪连在营地里相遇。普存富:八挺重机枪摆在里面,我们到了进去看,那一串睡的都是人,说是就在一边也跟着睡了,到第二天早上起来爬起来,看看,那些全部全部是些死人啊,连一个活的

9、都没有了。解说:1942年5月1日,日军攻占曼德勒后,为防止中国远征军向印度靠拢,自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55联队在野人山地区实施了逐山防阻的作战计划。普存富:本来我们已经失去战斗力了,他来了一百多,一百多个空降兵,日本人空降兵就投了。盟军终于发现了这支消失两个多月的中国军队解说:日军在丛林中利用空降兵对远征军进行围追、堵截,使早以疲惫不堪的远征军损失惨重。普存富:野人山的树大了,他把树挖空了,在从里面凿个枪眼出来打你,他打得着你,你打不着他。解说:一百多个装备精良的日军空降兵在丛林中拦住了新编22师七千多官兵的退路。22师连排以上的军官组成先遣队与日军在丛林里展开了生死较量。普存富:那个

10、指导员,拿着这块,顶着钢盔悄悄地去望,钢盔也打飞掉,有一个兵看清楚了马上就哗哗哗跑上去了,跑上去把手榴弹,把引线拉了直接从树洞里塞进去,塞进去又被他丢出来,丢出来他就拿手拿着手榴弹炸,把里面的人炸死,一下手就断了,结果这个人还活着呢,就是手不在了。解说:自1942年5月1日几十万中国远征军消失在丛林中后,不仅日军在寻找,盟军与国民革命军的飞机也数次飞越野人山寻找各军残部。两个月后,盟军终于在新平洋河谷里发现了这支消失了两个多月的中国军队。普存富:派了四个人,全副武装大枪小枪背着来,背着一部电台来,因为我们那个电台已经坏了,天天被雨淋,被雨淋坏了,来了他才认得是中国人,这才找着。陈晓楠:普存富走

11、出野人山的时候,中国远征军新22师生还的官兵已经不足三千人,由于指挥错乱,外加日军的沿路攻击,还有恶劣的环境因素等等,到底一共造成了多少远征军将士倒在撤退的路上,其实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此后根据杜聿明的回忆录记载,撤退途中,各部队被敌杀伤、落伍、染病死亡的,比在战场上和敌军战斗而死亡的还要多数倍。在入缅作战的十万远征军当中,生还者仅占四成。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之后,1942年8月普存富所在的22师开赴了兰姆伽军营,改换了美式装备。在兰姆伽军营实施了近一年的美式训练,之后普存富就随新22师参加了第二次缅甸战役。而当普存富二进野人山的时候,中国远征军早已是今非昔比。解说:1943年10月,中国

12、远征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1944年3月4日,普存富所在22师攻克孟关,消灭日军第18师团主力,继而又乘胜进军,攻占缅北重镇孟拱。普存富:那个时候我负责补给,上面的命令是,每门炮250发炮弹不能少,重机枪10000发、轻机枪500发不能少。普存富:孟关一战歼灭敌人是3万8千多人,史迪威不相信,史迪威带着20多个军官去,到处去数,数下来就说还多,3万8千还多。解说:1944年8月,中美盟军夺取密支那,挫败了日军第五十六师团。10月中旬南攻八莫,收复南坎。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在中缅边境的芒友会师,缅北大捷后,新编22师被空运回国,时任上尉参谋的普存富也回到了故乡通海。普存富

13、:这个箱子就是那一次带回来的,三七平射炮的,装炮弹的箱子,这个是专门打坦克的炮,虽然是个烂箱子,但这是从美国来的。解说:1948年普存富在辽沈战役中被俘,带着一张解放军开具的路条,他回到了老家通海。俘虏这个符号几乎伴随了普存富半个世纪陈晓楠:普存富7岁的时候,随母亲去昆明读书,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当他再一次回过通海县东渠村老家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了。村民们发现三十多岁的普存富平日里沉默寡言,没有人知道他离乡这二十多年究竟在外面干了些什么。直到1957年,普存富被打成了右派,经过一次一次的批斗,无休无止的坦白之后,村民们这才逐渐了解,他们眼前的这个普存富,不仅上过军校,去缅甸打过鬼子,还在辽沈

14、战役当中当了俘虏。不过在随后几十年,每一次运动当中人们其实很少再提及有关远征军的那段往事了,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有关普存富的故事,就是战俘二字,俘虏这个符号,几乎伴随了普存富半个世纪。记者:普存富,普大爹回来的时候您还有印象吗?村民:有啊,有啊。记者:他回到村子里来你还有印象,他什么样子啊?他当时回来的时候。村民:他还是,他回家的时候还是普普通通的。记者:他有没有跟你们说过打鬼子的事?村民:打鬼子啊,很没有听见说。记者:打鬼子还没听他说过?村民:他到缅甸打鬼子的事他没有说过,没有。村民:当农民,我们都是当农民的嘛,他也是农民我也是农民,挑担子都挑不来嘛,他挑着担子都是一跛一跛的,然后人家就笑话

15、我们,这就出洋相了。解说:普存富从30岁开始学做农活,渐渐地,他在田间地头也成了一把好手。在随后的六十年里,普存富很少和别人提起自己曾经的那段往事,但每当深夜尘封的记忆中,总会出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生死死。普存富:梦嘛是这会多,这会一天到晚都会做梦,跟死人一会儿在一起,跟活人一会儿在一起,经常是死人都会来聊天。普存富之子:他说想想他的那些战友做梦平时闭上眼睛,经常都会梦的到,经常都会想得到,有时候也觉得自个儿有点有点什么呢,有点委屈,但有的时候也觉得自个儿是真的是最幸运的人了,他还会想着能不能找着他那些战友啊,还会不会找到他的那些同学呀,六十年代的时候他还问,就是说给他,找找战友,同学看还有没

16、有健在的。普存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日救国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中国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抗日军队不是孤军,看准了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记者:师傅,我问一下,有一个叫李华生的老人在吗?李华生:就是我。记者:您好,您好!记者:打过鬼子是吧?您是住在这里?记者:大爹呀,日子过得这么艰难,您有没有后悔过当兵啊?李华生:那些不后悔,打鬼子那个时间不后悔,他来侵占我们的国家嘛。解说:李华生,贵州人,12岁从军,在远征军预备2师第五团当过勤务兵。李华生:总是当勤务兵搞不成啊,我自己要求下连队,总是服侍人家嘛,瞧人家打仗又不得打,那不是白当兵了。大家都死得 怎么我死不得解说:

17、在团部当了四年的勤务兵之后,16岁的李华生主动要求下连队,并参加了光复腾冲的战役。李华生:蒋介石来讲过话,这一次他讲的话也讲不多,就讲了几句,这一次就靠你们好好地打了这一仗。枪炮打起来嘛,当时那一下害怕呢,到过了一小会,不怕了,当时枪炮一响,你不打他,他打你,就是这样掐着也要赶紧打。李华生:阻击战,打嘛,人伤亡多了,负的负伤,打的打死,人少了,我们连长着手榴弹把脚炸断了。陈晓楠:李华生十二岁就参加国民革命军,八年抗战期间他转战湖南、湖北,参加过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在远征军预备二师,李华生先后给连长、团长、师长都当过勤务兵,当过传令员,在预备2师他是有名的机灵鬼,不过时隔六十多年之后,当我们在

18、距腾冲县几十公里外的一间土坯房里见到李华生的时侯,实际上我们真的难以将当年那个机灵鬼和眼前这个老人联系在一起。多年的离群所居,使老人和人交流起来有点困难,尤其是说起六十年前那段往事的时候,他显得有点迟钝,有点木讷,当然我们的突然造访也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因为他说,已经有太多年没有人再跟他提到那段往事了。采访当中很多战争场面在他的记忆里其实都显得特别的遥远,惟独他对光复腾冲的很多场景记忆犹新,他说那一年那一战,战死了他的团长,也战死了很多弟兄。解说:光复腾冲的战役打响后,由于腾冲城里情况不明,李华生奉命到前线进行火力侦察。李华生:瞧也瞧不到,到最后我们师长们说,你骑着马跟着这个路去,跑快些,他们

19、就在后头拿着望远镜看那边枪声往哪边响。记者:那当时很危险的啊。李华生:当然危险了。记者:你不害怕吗?李华生:那些管不着了,命令如山倒,叫去就去,死了算了,就是这样,仗打过来,到战线上为了革命死了还不是算了,死了大家都死得,怎么我死不得呀。(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记者:大爹,这个地方埋的多少人,你知道吗?李华生:埋多少不晓得啊,一般的说,我的名字都在这里。记者:你有没有找过你的名字啊?李华生:我又不识字,找不着,他们有些来过,他们说。记者:这个上面这个字您也不认识啊。记者: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预备二师的李团长是你们团长吧?你们团长也阵亡了?李华生:阵亡了,在城里头。记者:在城里阵亡了

20、,那是不是这个少将李颐?李华生:是了解说:1945年8月,腾冲光复后,李华生转入地方工作,留在腾冲,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李华生:百年之后,我打算埋到这个后头了,我孙子们说,公公你在那边要不得,我说我不管了,当兵死了还不是哪里死哪里埋。记者:很多人都说您是英雄啊,您觉得您是不是英雄啊?李华生:从前是,现在不是了,打日本的时候,过去了,现在不是了,老了嘛,吃得做不得陈晓楠:采访当中其实我们很想问问眼前这两位老人,想问问他们知不知道现在外面正在播一部电视剧,演的就是他们当年的故事,那电视里面的枪声、炮声、嘶喊声,和他们当年在战场上的情景是不是有几分类似?那里出现的将军士兵,和他们当年的长官、他们的弟兄,是不是真的有几分相同?不过李华生至今还点着煤油灯呢,普存富双目几近失明,所以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最终并没能问出口。但是我想,尽管如今他们恐怕没法看到,没法听到,后人是如何用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那段历史,来重演他们的故事。可是在他们的耳边,一定还会时常听到杀声震天的吼叫,在他们的眼前,一定还会时常出现炮火连天的战场。今后在他们平淡而逐渐凋零的人生暮年,那段曾有过的惊心动魄,仍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那段曾经有过的辉煌荣耀,仍足以让他们在后人面前昂首挺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