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8520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 第期 年 月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殷亮( 男 河南郑州人 国家一级教练员 主要从事棒垒球训练研究 近 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棒球运 动在我国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喜爱棒球运动 的人们越来越多棒球人口和场地设施也在逐年快速 地增长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中国棒球队在世界大赛 中比赛成绩的快速提高中国棒球运动有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中国棒球的竞技 水平和世界棒球的竞技实力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 对影响我国棒球竞技水平发展因素的研究成为了一个 重要的课题 一影响我国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 基本因素 (一 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 一项运动的发

2、展与提高离不开它的群众性社会 对棒球运动的认可程度人们对棒球运动的认识深度 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发展与提高综观我国棒球运动的 普及与发展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棒球人口的增长结构失调近些年棒球运动在 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从棒球教学普及 普通高校 业 余棒球联赛举办频率的上升等方面都体现了我国棒球 运动的快速发展 但是 棒球人口的增长结构失调 其 增长结构出现了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从中国棒球协 会网上我们可以查到代表着我国棒球竞技水平的棒球 专业球员仅有 多人这一数字就连主管棒球运动 的管理部门也捉襟见肘而作为后备队伍的青少年的 发展空间更是狭窄 少儿从事棒球运动多数是受家庭 环境经济等方面影

3、响他们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或 大 中城市 增长速度较慢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集中 于一般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从事棒球主要用于工作之 余的娱乐与消遣却无法代表我国棒球的竞技水平 场地设施仍然不足 国际棒联要求 举办奥运会 的棒球比赛场必须有包括设施完备的记者席贵宾席 在内的 个以上的观众席 另外 在赛场的旁边 还 有个练习场 外场后面的观众席 能制造出本垒打后 球迷哄抢棒球的喜悦气氛观众抢打出本垒打的球是 最经典的球迷参与棒球比赛的场面 在国内 称得上棒 球馆的棒球场只有块训练场 块左右 场地不足 是影响我国棒球整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一些经 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平均每几千人就拥有一片场地而 我 国 棒 球

4、运 动 发 展 的 制 约 因 素 及 对 策 殷亮 (河南省球类管理中心河南郑州 摘 要目的对我国棒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议方 法文献资料法结果制约我国棒球运动发展主要存在普及发展后备力量培养运动员职业化及教练员水平等问题 结论通过加大运动员培养力度完善竞赛体制提高教练员业务素质等手段可有效解决现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棒球 竞技水平 问题 对策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 第期 年 月 我国的棒球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的高校和 体工大队的训练基地平均每几万名喜爱棒球的人才 能拥有一片场地 由于目前这种状况 我国棒球运动的 普及受到较大的制约 人们对棒

5、球的理解不足中国棒球运动水平较 低 普及范围不广 是与当前棒球市场化 社会化程度 较低相吻合相对应的在中国老百姓看来棒球运动 仍然是“少数人的运动“ 它和全民健身运动不太沾边 似乎游离于运动之外又由于棒球市场的萎靡不振造 成有关部门对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棒球 的关注度差 认识不足 棒球比赛的收视率也较低 从 而形成一种不良循环 二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 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培养选材面过小后备人 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是竞技体育发展至关重要的因 素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模式都是呈金字塔型 的其塔底宏大基础深厚塔顶就会伸展更高竞技成 绩就会更突出 现阶段 我国青少年的培养主要以国家 培养为主兼顾

6、集体培养在国内棒球专业队有 支 青年棒球队有支少儿棒球在我国较为活跃 岁以 下少儿棒球队伍全国现有 多支 虽然中国少儿棒球 曾次获得世界少儿棒球冠军但这些少年因各省市在 高中和大学没有棒球队 大部分都流失了 另外 作 为主体部分的业余体校一直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最 基本环节 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塔基 我国业余体 校培养的青少年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大 中城市 而作为 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的青少年却从选材阶段起就 无缘涉足 对棒球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也不了解 这和 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选材普及程度有着很大的差 距 训练缺乏科学性棒球一方面以投手为核心遏制 对方得分 另一方面 以击球为主要进攻手段 争

7、取更 多的得分 因此 棒球运动的核心竞争是投手和击球的 竞争投手的成功相当于 %以上的比赛成功投手 是队伍的灵魂一场比赛的胜负投手的作用达到 % 以上只有拥有强大的投手群才能拥有强大的打击群 没有强有力的投手是不可能练就出强大的击球能力 因此投手既是制胜比赛的法宝又是发展和提高本队 击球水平的重要因素 训练必须要具有科学性由于 我国优秀棒球教练员不多且大多数的是从事专业队 的训练工作而担任青少年第一线的教练员多是老运 动员退役后开始从事青少年训练的 不可否认 这些教 练员具有一定的经验 但从总体上讲 文化水平较低 对当代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科 学的训练方法 教学手段日益落后 成

8、为我国棒球后备 力量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棒球职业化程度 职业化水平不高与世界棒球强国相比我国棒 球运动员还处在向职业化转变的过程中这也是制约 我国棒球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 国内仍采取 通过加大训练提高运动水平的传统的训练方法而世 界棒球强国则依靠自己国内高水平的职业联赛在以赛 代练在实战中锻炼使运动员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 的提高 尽管 年月 日中国棒球协会与美国亚洲 棒球推广公司合作举行首届具有职业性质的棒球联 赛这从发展史和历史角度表述是中国职业棒球运动 的“起源和雏形“ 这届中国棒球联赛具有了职业特征 首次采用木棒击球并且比赛规则和用球等按照职业 棒球赛事要求

9、进行比赛的市场运作 资金投入 组织 形式等具有职业性质 但是 这一新联赛不是完全意义 的职业棒球联赛仅是职业联赛前的试行转期预计此 阶段需要 年左右的探索实践 因此 职业化水平不 高直接影响了我国棒球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的次数 没有参加高水平大赛的机会运动水平的提高就会步 伐缓慢 职业运动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 年连续年的中国棒球联赛中表现出我国棒球运 动整体技战术水平不高中国棒球联赛的各参赛队技 术水平的基本特征是 各队的投手群实力不足 领军投 手少其中的左投特点不明显形势不容乐观进攻中 的长达太少 不能真正体现棒球联赛的实力 防守技战 术水平整体偏低 与亚洲强队相比 还需进一步提高 棒球比

10、赛的胜负和攻守双方的实力虽然有其实力强弱 的必然规律和结果 但相对弱势者也能出奇制胜 另 一方面运动员训练态度存在问题当前我国棒球运 动队训练仍采取的像计划经济时期一样的“专业队“训 练体制运动员的生活医疗服装等方面完全由国家 负担这既有优点同时暴露出不少问题目前我国已 聘请不少外籍教练, 他们普遍认为我国棒球运动员的 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很好,但不够刻苦和努力,不去用 脑子打球,思维散漫,追求进步的推动力也很欠缺,不 能像国外球员那样很好地解决“让我练“和“我要练“的 基本问题,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一直困扰我们的大问 题. 3训练方法不够科学.全面科学的训练是运动技 术水平提高的有效保证.通过研

11、究,目前我国大部分专 业队的训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训练内容不够全面现阶段我国高水平棒球运 动员的训练重点主要放在了技,战术和体能训练上,缺 少了在比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训练.心理素 质在当今世界网坛的比赛中越来越呈现它的重要性. 技战术是有形训练,而“无形训练“则是心理训练.有些 教练员更重视“有形训练“而忽视“无形训练“,而当运 动员达到一定水平时, 往往决定胜负的主要方面是心 理因素. (2)注重数量,忽视质量体力有限,训练时间也有 限,但是每一运动不能不消耗体力.因此,要在一定训 练时间内优化使用有限的体力.体力不足,形式上虽然 完成任务,效果是不会好的 而目前过

12、分地追求训练 时间,次数的多少,而忽视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效果,是 我国许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弊病. 当今世界上许多高 水平运动员在训练中更注重训练的针对性,细致性,在 训练中着重去完善和解决某一动作的质量, 某一技术 环节的稳定性,而不是盲目追求训练的时间和次数. 四 教练员队伍参差不齐 只有全面地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才能够洞察和 把握现代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中国 棒球不断地与世界接轨, 中国的教练员体制虽然也发 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特定的体制环境下,中国教练员 水平与国外一些高水平的教练员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教练员水平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我国棒球运 动水平的发展,通过1年

13、的联赛发现,各参赛队的训练 水平参差不齐, 普遍存在训练量不足以及缺乏身体训 练,许多教练员在比赛指挥中因失误造成运动员错误 跑垒,战术失败,选球失误等等 4. 这主要是因为 (1) 我国的教练员主要来源于退役的球员, 教练员的文化 素养,学历以及业务能力普遍偏低,高水平的教练很 少,而且缺乏全面进修和知识更新的机会. (2)我国棒 球的大环境仍是以省市专业队的模式存在, 教练员的 选拔,聘用由当地的体育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责和待遇 与职业棒球教练员也相差甚远.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大 多数在当地有一个不错的生活空间,生活得很安逸,许 多教练员棒垒球的激情已经消退,没有很高的追求.这 种状况直接影响

14、到我国棒球的竞技水平.因此,教练员 水平的提高同样是中国棒球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二对策 (1)加大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力度,优化选材机 制,建立众多的棒球俱乐部,加强有关部门对棒球运动 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了解棒球运动,参与棒球运动,多 元化,多途径,高质量地提高棒球人口. (2)完善棒球竞赛体制,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数 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合理的联赛制度,通过 比赛来提高我国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加强教练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要送出去,请进 来, 与世界高水平教练员的学习和交流, 引入竞争机 制,优胜劣汰,建立教练员竞争上岗的机制. (4)加大垒球市场力度的开发,进一步利用我国现 有的契机和资源, 广开财路, 寻求社会资金广泛的支 持,促进中国棒球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敏,谭先明中国职业棒球产业化经营的可行 性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 24-2 2苏日光中国棒球运动与亚洲职业棒球发展差距 的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 ,2(4) 2- , 3 3王祥茂论中国棒球职业化的发展对策广州体 育学院学报, 2002,22(3) 4- 4和平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进程的审视与思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 ,20(3) - 陈涛棒球运动员的培养与科学训练福州师专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 2) 4- 责任编辑 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