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8591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 0 1 0 年第4 期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阿不都外力阿吉买买提 (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 3 0 0 1 2 ) 摘要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浓郁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构成了极富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 势。大力发展新疆旅游业对于促进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实际系统地论述了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 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 5 9 0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0 4 5 2 9 5 ( 2 0 1 0 ) 0 4 0 1 1 0 0

2、 3 一、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 它满足了旅游“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 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 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 6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 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 6 7 。如此看来, 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 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 想像、“了解”新疆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实际上, 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 真实地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 恒的当下片段,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微缩的方式展

3、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 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 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 个族群或者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 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 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 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 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 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 新疆古城“西域”,与中原贸易文化往来密切,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特产葡萄、哈密瓜、胡 萝卜等带到了中原,“传丝公主”将中国南方的蚕茧 和丝绸生产技术带到了和田,发展了当地的丝

4、绸业, 和田丝绸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在世界丝绸领域独 树一帜。新疆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拥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流传的阿凡提故事幽默风趣,充满 智慧和哲理。 针对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主要表现 在对新疆产生民族文化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上,目 前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客源地。 根据新疆2 0 多年的旅游发展统计数据分析,新疆旅 游客源地主要分为两大类,国际旅游客源地和国内 旅游客源地。国际旅游客源地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中亚独联体区域,主要国家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

5、俄罗斯等国;东亚区域,主要有日 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以中国香港、中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为主,东南亚主要是新加 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西欧北美区域,有英、法、 德、意大利、荷兰、美、加拿大等国。国内旅游客源地 收稿日期 2 0 1 0 0 8 - 0 1 作者简介 阿不都外力阿吉买买提( 1 9 6 1 一) ,男(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霍城人,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教授,学士,从事民俗旅游研究 1 1 0 万方数据 可以分为3 个地理单元:一是空间距离最近的区域, 主要有陕西、甘肃、四川、河南等省;二是国内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和城市化较高的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

6、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区域;2 0 0 0 年至 今,新疆旅游业总收入有了明显提升,由原来的每年 十几亿元提高到近百亿元,2 0 0 8 年旅游总收入达到 2 0 7 4 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由原来占国民经济G D P 的1 1 5 提高到5 以上,2 0 0 8 年达到5 0 。 旅游业总收入由原来占第三产业的3 4 提高到 1 4 以上,2 0 0 8 年达到1 4 5 1 。从2 0 0 0 一2 0 0 8 年,新疆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 1 ,其中国内旅 游业贡献最大,国内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1 3 9 , 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 2 3 ,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 长4 4 ,旅游收入

7、年均增长4 2 ,由表1 可看出, 近九年新疆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表1新疆三大产业及旅游业站G D P 比重一览表( 单位: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业 比重比重比重占G D P 比重占第三产业比重 年份 C D P 总产值总产值总产值总收入 ( )( )( )( )( ) 2 0 0 01 3 “2 8 82 1 1 15 8 74 3 0 44 8 93 5 8 5 7 0 5 55 1 91 3 3 8 2 0 0 11 4 8 52 8 81 9 3 96 3 0 4 2 4 25 6 73 8 1 87 9 9 85 3 81 4 1 1 2

8、0 0 21 5 9 83 0 51 9 0 96 7 24 2 0 56 2 13 8 8 69 2 25 7 71 4 8 5 2 0 0 31 8 7 54 1 32 2 0 37 9 74 2 46 6 83 5 69 2 7 24 9 41 4 9 3 2 0 0 42 2 0 04 4 52 2 2 37 4 53 3 97 4 53 3 91 1 6 5 6 5 31 5 6 2 0 0 5 2 6 0 45 7 02 1 8 91 1 6 54 4 7 49 2 93 5 6 81 3 7 5 65 2 81 4 8 2 0 0 63 0 4 55 2 81 7 3 31 4

9、5 94 7 9 21 0 5 83 4 7 51 5 8 15 1 91 4 9 4 2 0 0 73 5 2 3 26 2 8 7 21 7 8 51 6 4 7 14 6 7 51 2 4 6 93 5 3 92 0 2 8 95 7 6 1 6 2 7 2 0 0 84 2 0 3 46 9 1 11 6 “ 2 0 8 6 74 9 6 41 4 2 5 63 3 9 22 0 7 44 9 31 4 5 5 数据来源:2 0 0 0 2 0 0 8 年新疆统计年鉴 二、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受封闭性的地理区位观制约,观念比较滞 后、思想不够解放 传统的地理区位

10、观认为新疆是遥远的边陲、路 途遥远,难以招徕国际客源,实际上这是一种封闭观 念。新疆距世界最大的客源市场欧洲最近,从 中、西欧至新疆的空中距离只不过5 6 小时航程, 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正是由于观念落后,才导致 目前通往欧洲主要客源地的空中桥梁尚未架设,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境外游客来新疆旅游的增长速 度。 虽然新疆各地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很重视, 也有比较切实的旅游规划方案,但对具有新疆民族 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认识不够,对本地民俗文化旅 游的开发和发展总体规划不足,对农民、个体户等旅 游经营为主的旅游活动不能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 所以新疆的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服务设施 不健全,经济效益

11、不高。 ( 二) 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不 突出,缺乏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只有反映当地旅游资源特 点、带有浓郁地方特色、蕴含地方文化,才能激起旅 游者强烈的购买欲望。新疆的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千 篇一律,除了玉器、地毯、丝绸、民族服饰等,许多铜 制工艺品、瓷器和旅游小商品都来自内地,缺乏具有 鲜明旅游目的地特征的文化旅游商品,缺乏文化含 量。叫得响、口碑好的新、奇、特文化旅游商品太少。 几乎所有旅游区售卖的民俗文化旅游商品都基本雷 同,有来自内地的各种配饰挂件,或是西北地区普遍 的羊、骆驼类动物刺绣制品,或是随处可见的各类 “和田玉”。许多游客反映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商品 就是“花帽

12、、小刀、葡萄干”这老三样,对越来越具有 文化品位的旅游者而言,产品魅力已明显下降。 ( 三) 开发深度不够 现在民俗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一个 重要内容,但是旅游者常常对看到的一些文化现象 不能理解或是道听途说,了解了一些不正确的知识, 这些都是民俗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遗憾。他们只看到 一些表面的现象,并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就好像很多 人都知道红山有个塔,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 万方数据 建这个塔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虽然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已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仍有许多或可开发的民俗事务尚未进入旅游开 发者的视野,例如民俗交通旅游资源在乌鲁木齐的 开发程度就不够,然而喀什等南疆旅游城市对

13、其利 用程度就较高。 三、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新疆各地州可以根据本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状况,建立相关的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机构,对本地的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对旅游企业和 个体经营户的旅游管理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监督, 邀请旅游方面的专家对本地旅游业进行指导培训 等,以提高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 一) 要保持民俗文化的淳朴与特色 因为独特性才是最能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要 善于发展自身的优势,使得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区域性,更好地展示给 游客。我们可以搞一些有新意的民族特色活动,如 邀请游客参与少数民族歌舞活动,民族过节时邀请 游

14、客去少数民族的家中做客等等。 ( 二) 加大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宣传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 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达瓦孜”、“阿凡提” 等在国际上已有很高知名度,而新疆的民俗文化旅 游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知名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 新疆民俗旅游宣传可以借助这些知名品牌来扩大影 响,新疆民俗文化旅游部门可以借助电视、报纸、广 告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发布方式,对所开发产品的 新颖性、独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方面深入报道,使所 宣传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能够 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魅力。 ( 三) 在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 注重深层次的开发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主要

15、是开发包括民俗风情、 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 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让民俗风情融于周边的 环境。旅游者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当地 浓郁的文化气息。对于产品,吃、住、行服务要进行 星级化提升,注意与其他产品的组合搭配,重视开发 民俗、民风的体验参与项目。例如乌鲁木齐二道桥 民俗文化旅游区可谓是一级潜力区,它不仅旅游资 源质量,而且市场和接待条件都相对比较成熟,在此 基础上进行新兴旅游产品开发的潜力条件最好。 1 1 2 ( 四) 鼓励帮助民族群众参与民俗文化的开发 与保护 “民俗旅游”其实是一种体验异地文化的旅游, 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充满兴趣,是因为他们想体验

16、其他民族或其他地方的独具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俗 风情或文化,而文化的承载体和继承者是人,因此要 想很好发掘民俗文化旅游内涵,就要很好地发动当 地的民族群众,鼓励他们投资民俗旅游业,保护他们 的正当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参与民俗文化的开发工 作,提高他们对本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和 保护意识。 ( 五) 努力探寻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转化模式, 以利于其保护性开发 目前,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比较分散、 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独特性,甚至伪劣民族文化产品 充斥市场,这对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破坏性开发,长 此下去将损害新疆的长远利益和民族形象。在民族 文化资源的市场转化模式上,采取“公司+ 农民+ 基 地

17、”的模式,只是在该模式中应补充民族文化研究机 构,形成:“民族文化研究机构+ 资源地人民+ 公司 + 基地”的模式,这样,可以把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 通过公司、资源地人民直接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这 种市场转化模式,使民间的手工艺作坊直接同国内 外市场对接,正宗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直接与市场 见面,使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真正成为文化 资源地人民、公司的共同自觉行为,把最民族化、最 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奉献给市场;同时,也使资源 地人民通过文化保护直接受益。 目前,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分布已逐步实现, 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新疆民俗文化旅游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张滢新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研究 M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2 0 0 8 2 许韶立当前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探究 J 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2 0 0 8 ,( 1 1 ) 3 骆高远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 M 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 0 0 9 4 阿不都外力阿吉买买提,地力木拉提吾守儿新 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 0 0 7 2 1 5 张岩,张滢,新疆旅游研究与探索 M 乌鲁木齐:新 疆人民出版社,2 0 0 9 责任编辑:张晓娟】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