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8721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摘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实践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性更方便地检索、获取、加工、利用、评价、创造和发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借助这一潜在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减少简单、机械的信息加工活动,而集中精力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但是当前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片面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将信息技术至于万能的地位,视其为改善教学的灵丹妙药,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等同于教学最优化,从而导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非最佳整合。本文首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存在的盲目性展开分析,其

2、次提出应对策略,最后得出结论。正视其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规律,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盲目性,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服务教育教学。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误区;对策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现状概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实践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性更方便地检索、获取、加工、利用、评价、创造和发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借助这一潜在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减少简单、机械的信息加工活动,而集中精力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在教

3、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核心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1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一定要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二者应是相辅相成,共同朝着优化教与学的方向发展。但是实践中,人们往往片面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将信息技术至于万能的地位,视其为改善教学的灵丹妙药,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等同于教学最优化,从而导致信息技术与

4、教学的非最佳整合。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存在的盲目性分析(一)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目的功利化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把整合的目的功利化了。许多教师、学校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视为在比较大型级别赛课中取得胜利的武器。以前的教师是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随着校园信息化的推进,在课堂上使用投影仪、电脑、网络、动画的老师越来越多,各种公开课和教学比赛场上使用激光教鞭的老师日益增多,但最近出现一些怪现象:如果不动用电子教具,老师就被认为落伍;比赛时用信息技术的老师得分往往比不用的高;而用了信息技术的,又是动画的比图画的好。2正是这种对于信息技术的盲目崇

5、拜,不但体现不出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而且扰乱了正常的传统教学。2.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途径盲目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首先是基于教学实际,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教学实际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还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整合就是做个教学“课件”。(二)过度强调信息技术导致部分教师不正确的教学观1.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地位本末倒置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始终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用信息技术固有的优势促进教学更好的开展。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而是有明显的差别。可是,在学科教学中,有些教师整节课就是在给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教学软件,把学科教学内容闲置一

6、边;也有些教师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等。这就颠倒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地位,纯粹是为了技术而用技术其实从字面上理解,也应该看出“信息技术”始终是一门工具,即使人们赋予了它过高的神圣使命,它也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只能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2.对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认识不清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把教科书上的内容搬到“屏幕上”或者“网页中”。他们认为,所谓的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教材中的所有内容。由“黑板十粉笔”变成“屏幕+键盘”,教学设计、方式、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依然是灌输式,只不过是由原来的教师灌输变为机灌或人机灌。这是对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关系的误化。

7、3实质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现,而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可以优化教学的手段,整合于教学内容中。3对于已有的整合资源取舍不科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出现了一大批教学软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就从网上或其他教师处“下载”、“复制”教学软件,直接运用于教学。这就忽视了教学的实际,盲目追求“优秀”和“信息技术”,不但不能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4.对现成的教学课件采用“拿来主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出现了一大批教学课件,许多教师由于受到“优秀教学课件”的“熏陶”,就从网上“下载”教学课件,直接运用于教学,

8、而不考虑其是否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忽视了教学的实际,丧失了自我教学的个性化,盲目追求“信息技术”,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长此下去,只会削弱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同,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真正的整合造成更大的障碍。这就类似于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别人的东西虽然好,但不一定适合,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舍得取舍,不要拿来就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5.将学生的“主体回归”演变成“放任自流”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是信息技术所推崇的,也是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的。然

9、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倾向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就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丢失殆尽,这正体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过尤不及。 6.多媒体完全替代了其他的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成为了教师们的“新宠”,人们将其作用过度的神话了,认为其能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学工具,过去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传统的黑板、幻灯、投影都被认为是落后的表现。可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并不全是好的,有些传统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是体现不出来的。譬如古诗“窗寒西岭千秋雪,

10、门泊东吴万里船。”在上语文课时,教师用投影仪把古诗中的景象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省却了许多口舌。但是语文专家提出担心:每个学生原来通过文字想像出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但一个投影就把所有孩子的想像都框死了。还有数学课,老师用事先做好的课件,每轻轻点击一下,就向下推导一步,虽然轻松,可是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连贯。其实老师用粉笔写出推导过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跟着一起走。4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适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是传统教学工具的终结,它们应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媒体无好坏之分,新旧媒体也不存在绝对替代,关键在于能否取得最优效果。 另外,传统教学中

11、教师的板书、教态、音容更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特色和风范,也都是学生学习借鉴的榜样,过分强调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失去了直接学习的机会,也使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无法全面地展示。(三)信息技术投资中的盲目性我国现阶段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无论是在硬件、软件投资还是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上都毫不惜力,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过度并且不很合理的投入不但不会带来应有的效益,还会给各学校机构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自己学校的信息化实力,没有计划的购进大批的硬件设备,不去对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只是盲目追求最好最贵,买回来后又不肯提供给教师学生使用,仅仅为了应对上面对自己学校的检查评估

12、,使投入大笔资金的设备成为了价格不菲的“装饰品”,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中小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但要量力而行。信息化的投入相当巨大,从硬件到软件都不是小数目,而且电脑的更新很快,一旦投入不能马上利用,代价将是惊人的。5三、应对策略(一)明确目的,认清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要想克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盲目性,首先就要明确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目的。它的目的不是表面的为了技术而技术,将技术与教学简单的叠加起来,并且取代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应是利用信息技术地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与学的优化发展。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服务于教学

13、。只有在整合过程中,切实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原则,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服务教育教学。1.用好的原则重视科学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提供了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作用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中,倡导IT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潜力;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避免出现“机械电灌”和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和为用IT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IT应用与其他活动方

14、式的对立;避免试图“用技术取代教师”或“用技术控制教学”。2.用实的原则重视实效性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要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放弃“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式的软件或课件。在教学中,提倡与教学实际相整合的软件或课件,不片面追求信息技术的“量”。鼓励教师结合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学科特点、具体教学主题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创新地开展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持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倡导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利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集成各种经济型的课程资源,创设综合化的、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或探究的学习环境。3.用巧的原则重视合作性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有许多实际的条件的限制,

15、为了更好的发挥整合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合作,注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避免资源简单的重复的建设。(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任何技术的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教育现代化并不会自动带来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成与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特点,抓住其本质,才能认清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主次地位,明确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将其有效地与教学相结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如进行教师培训、制定评价标准、定期考核等等,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教师本身,只有教师自己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为其而努力,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

16、地得到提高。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目标是教师要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技术,教师培训应优先考虑的内容是:教师应学习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改进学生的学习。要给予教师以充分的时间,因为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技术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为鼓励教师运用所学到的技能,领导要允许教师尝试和失败,对于教师要多提建设性意见。对教师的探索性工作要持积极态度。对教师的培训主要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的,把机器擅长做的事让机器去做,把人擅长做的事留给人做。要力争让教师能在以下的目标的指导下用于教学实践中。61.信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教育应该与信息化教育相结合,在进行信息科技教育时,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

17、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 2.人脑+电脑人脑与电脑应该协调作用,实现功能互补。电脑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在信息记忆和简单性加工方面的负担;人们可以把脑力集中于研究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在教育上,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从单纯教知识转变为注重教方法,从学习解决结构化问题到解决半结构化问题。 3.左脑+右脑有人批评目前的大多数学校是左脑型学校,因为目前的教育方法以抽象性知识的灌输为主,比较适合于善于形式思维的左脑型学生。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得那些右脑型

18、学生更容易获益。 4.创新+爱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动化教学,教师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育方面和情感教育方面,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为此,首要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一种可行的办法是鼓励资源共享,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搞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性开发。(三)有计划地进行投资信息化软硬件投资不但数额巨大,而且见效缓慢。并且,有时由于缺乏计划性,买来的设备被“束之高阁”,或极少使用,这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会给学校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各学校对于信息化的投资不能过于盲目,看到人家用什么自己也要用什么

19、,甚至还要好于人家,应该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实力,考虑到实用性,经过详尽的分析,有计划地进行对自己具有最大价值的投资。(四)强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教育资源是“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利用、共享的信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课例、教案、课件等是资源,教师个人群体的经验、做法、创意和举措等同样是可以借鉴的资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设的教育网站,应当主要提供“资源中心”的作用。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广泛搜集整理资源是重要的和必须的。但是在资源建设中还存在着追求大而全的误区,即片面追求建设大型和全面的资源库,以至于出现了大的做不了,小的不愿做的尴尬局面,其实,对于最终用户来说,资源库好用,耐用才

20、是最重要的,没有必要一定做成大型资源库。四、结束语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都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同时也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工具和教学手段,给教育事业带来无限发展空间的时候,正因为它的诸多优势,被笼上一层光环,使人们对其寄予厚望。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间没有什么是万能的,在光环背后,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其潜在的隐患,正视其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规律,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盲目性,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服务教育教学。参考文献:13李姜.理性看待多媒体教学J.教育信息化.2005(4).24肖波.盲目跟风,教师掉进信息技术陷阱.http:/ http:/ 祝智庭.21世纪的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访谈.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