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18724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4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我国银行业 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 叶学文中国建设银行惠州分行广东惠州 5 16 0 0 1 【文章摘要】 文章围绕我国银行业应该选拔任用 怎样的人才这一重要问题。从选拔任用 人才的重要性,“德”、“才”、“业绩”考 量等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以及选拔任 用人才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扼要 的阐述和精辟的论析。对我国银行业正 确选拔任用人才,从而打造“国际一流” 的银行具有现实意叉。 【关键词】 标准;德才;业绩考量;年轻化 进入2 l 世纪,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 定发展,G D P 年增长率超过1 0 2 0 0 8 年席 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最小; 中国股市2 0 0 9

2、年涨幅达8 & o 等。在这样的宏 观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应具有战略眼光,实 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人才 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兴业的观念,积极营 造参与人才竞争的各种条件,完善人才资源 管理机制,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优势。 只有这样,我国银行业才能火幅度提高在国 内外的竞争能力,实现销售业绩的突飞猛进, 最终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银行! 为此,怎 样正确选拔任用人才? 已成我国银行业的当 务之急。笔者就此作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 重要性 ( 一) 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加入W T O 后,我同银行业业务市 场巨大,如个人金融产品越来越多,金融投 资工具

3、越来越丰富等,使银行业的利润和发 展空间越来越大。但同时,银行业的工作量 剧增、繁杂、难度增大,面对如此局面,我 国银行业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加入。因为,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个人才可以顶很 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要 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人才是我们事 业成败的关键,是我国银行业的希望所在。 因此,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资 源优势,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加强研究和策 划,让许许多多金融人才为我所用,才能适 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从而群策群力抢占 金融市场,这是我国银行业积极主动寻求自 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 适应国内同业激烈竞争的要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也愈发

4、激烈,而其竞争的焦点归根结底体现为人才 的竞争,人才争夺的白热化是银行业之间竞 争的主要特点,因为银行q k 是智力密集型和 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人力资源已超过资本资 源成为银行业发展和竞争的首要资源,人才 的争夺已关系到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因 此,我国银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制定正确的 人才战略,采取有力的措施,正确选拔任用 人才,加强人才管理,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 潜能,才能在严峻的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 位。这也是我国银行业正确应对国内激烈的 同业竞争的需要。 ( 三) 适应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要求 我国入世后外资银行的加入,无疑使 得我国金融业务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因 为,外资银行已经开展金融业

5、务多年,他们 在这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们除 了利用自己有特色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大规模 宣传外,更多地选拔重用各类人才抢夺我国 的金融业务市场,从而抢占了我国一大份额 的市场业务。只有立足于对本土资源的深入 认识而探索出全新的金融人才选用模式,我 国的银行业才能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 争并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适应外资银行激 烈竞争的需要。 二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 标准 我围的银行业应该选拔任用怎样的人 才呢? 笔者浅陋认为,我国银行、峪走拔任用 人才重在一个“贤”字,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德”的方面,另一个是“才”的方 面,即应“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具体应 做到: ( 一)

6、 以德为先是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 用人才的前提 “德”,是指人才的职业道德、职她已态, 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职必心 态。具体而言,就是要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能为党的事业而献身;视人民的利益高干一 切,不谋私利,清廉自守,诚实正直,作风 正派;实事求是,言行致,以身作则;积 极创新,不断进取,勇于承担风险;具有团 队精神,能为实现银行业的目标而精诚团结、 努力奋斗等。我国银行业在选拔任用人才时, 只有坚持“以德为先”的标准,才能保证党 对银行的政治领导,违背J ,这个标准,选出 的人才即使有通天本事,也是个“歪才”,只 会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萝的灾难。 ( 二) 以才为本,是我国

7、银行业正确选拔任 用人才的基础 “才”,是争指处理各类业务的能力。银 行业既是技术和资本密集性产业,更是知识 密集性产业,近年来,金融领域变化日新月 异,金融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末有,这就要求 我国银行业选拔任用的人才必须是通才或专 才。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经济、金 融,计算机、会计、法律,外语、网络、审 计、公关、管理等专业人才以适应竞争要求。 此外,还需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具有一 定的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具备较强的工作 技能,还要善于与人沟通,尊重别人,懂得 以恰当的方式同他人合作,学会领导别人与 被别人领导等。我同银行业只有颦持“才” 的标准,选出的人才才能善于处理本专业的 技术问题

8、和管理问题,从而卓有成效地管理 好银行。 我国银行业在选拔任用人才时,人才 的“德”和“才”必须兼备,二者缺一不可。 有才无德者,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其 才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甚至会走上歪门邪 道,严重危害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所以说, 有才无德者,其才足以售其奸;而有德无才 者,虽然政治上可靠,但由于欠缺必要的业 务知识及工作能力,也难于造福于人民,难 于为银行作出实际贡献,所以说,有德无才 者,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我国银 行业在选人用人时,必须颦持德才兼备,以 德为先的标准,这样,我国的银行业才会充 满生机和活力。 ( 三) 业绩考量,是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 用人才的重点 一个人

9、才的“德、能、勤、绩、廉”的 全面考察,尤以“业绩”的考核为重点。业 绩,是一个人才能的集中表现,是知识、才 干和实绩因素的综合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一个人是“千里马”或“劣马” 甚或“害群之马”,可从其在实践中取得的 业绩中甄别 i 来。我国银行业带:选拔人才时 可成立考核组对候选人取得的的业绩进行全 方位的考核。其在银行办成哪些实事、难事, 有否。造福一方”,获得业绩的难易,环境、 条件、时间长短,获得荣誉多少、荣誉成就 高低、有无弄虚作假、“水分”如何、群众 基础如何等,均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完善注重业绩的考核,才能把“口碑”上佳, 真才实学,在工作中体现出出众的工作业

10、绩 的人才选拔任用到银行重要岗位上来,才能 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之辈或浑 浑噩噩,一生只贪求享乐的“阿斗式”之流 万方数据 或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马谡式”“赵括 式”之类拒立于银行人才队伍的大门之外。 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 合理、可操作| 生强的考核体系,在选人用人 上十分霞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考评,强调公平竞争,实行J E 常的淘汰机制。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国的银行业借鉴。 三、我国银行业正确选拔任用人才应 注意的问题 ( 一) 切莫忌讳年轻化 年轻的人才,精力旺盛,兴趣浓厚,思 路活跃、清晰、悟性高,有丰富的想象力, 上进心强、具有“闯”劲和冒险精神

11、,“创 新”意识浓厚,可塑性强,发展潜能大,也 不乏经验丰富,业绩非凡的佼佼者,比起年 长的人才,年轻的人才自有它的优点和特 长,历史上,不少人才在年青时便卓有建树。 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摒弃人才因年轻而不 用,杜绝“八字没一撇”,“嘴上没毛,办事 不牢”的陈规陋习,大胆起用“后起之秀”、 “年青有为”或有潜质的“可造之才”“希望 之星”。 ( 二) 切忌“官本位”和“论资排辈” 我圉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七存在。官本 位”和“论资排辈”为主要特点的晋升机制, 强调“权威与服从”,各级机构的人事以层 层任命为主要方式,干部的晋升与工作年 限、上级领导的亲疏高度相关。银行内部的 竞争不充分、不公平,员

12、工从入行直到晋升, 往往取决于是否具有社会关系和后台,人际 关系复杂,管理主观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着讲资历、论辈份、。熬年头”的现象。近 年来,我国银行业虽然在干部选拔任用匕进 行了一些改革,如民主考评和公开竞聘, 但这些措施是在不触动基本体制基础上的局 部修补,效果有限,而且在操作中还存在不 少问题,如考核任免的标准不具体,选拔过 程小够透明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三) 必须注重适才适用和扬长避短 适才适用,是指在我国银行业选拔任 用人才时应根据每个人才的才能、特点、志 向和具体资历、条件等安排相应的岗位和职 务,使人事相宜,能位相称,这样才能最有 效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13、使英雄有 用武之地,从而取得最佳工作效果。我国银 行业采用适才适用时,要运用各种科学方 法,对人才进行考察和考核,对人才性格、 品德、兴趣、专长、优缺点等进行全面的了 解。知人而后才能善任,才能做到人与事的 最佳配合,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扬长避短,就是说在选拔和任用人才 时应充分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金无 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各有其长处和 优点,同时也有其短处和弱点,只要扬长避 短,就能使人才成为有用之材。因此,我国 银行业对“干里马”即人才的缺点不能以偏 概全,甚至以貌取人。人才的缺点只要是非 主流的、无关大局的。告诫之能力戒之的, 仍是能委其大任的。只要我国银行业对这类 人才

14、给二于足够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他们就能 克服其短处和弱点,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 力,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为我国银行业作 出巨大的贡献! 只要我国银行业在选拔任用人才时始 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U 猿考量等标准, 进一步完善“伯乐”制度,建立健全公开、 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机制,摆脱切人 情干预和行政干预,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银 行的管理者! 这样,我国个个“国际一流” 的银行就会象雨后春笋股地出现并屹立在世 界东方! 圃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城市金融学派银行嗄良务模型逻 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杜,2 0 0 8 ,( 12 ) 2 、陈晓明,周伟l 贤,林鸿零售银行 服务品质管理( M 北

15、京:企业管理 出版社,2 0 0 7 ,( 4 ) 5 ,焦国成,郭清香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 德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祛,2 0 0 7 ( 5 ) 4 、成君忆水煮三国( M 北京:中 信出版社,2 0 0 5 ,( 7 ) 接2 0 页 的建议 ( 一) 应从法律高度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最广 泛的金融信息获取权 各种金融信息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具有 重要作用,信息的全面性和获取渠道的通畅 性决定了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有效性, 但目前在中国人民银行不在履行金融监管职 责的情况下,其对金融信息的获取渠道仍不 畅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和部分金融市 场信息不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因此,建议在 法律的高度明确中央

16、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 的牵头职能的同时,也明确各类型金融机 构、交易所,金融监管部j 负有向中国人民 银行提供金融信息的义务,井给予中国人民 银行必要的惩戒手段。 ( 二) 建立日常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目前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尚处于较为初 级的层面,只是临时| 生发挥作用,这仅仅适 用于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事后处置,对 于事前的防范则没有进行考虑,还处于各自 为政的阶段。鉴于事前防范的重要意义,应 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日常l 生的金融稳 定协调机制,至少在金融信息共享方面有所 作为,进而在共同建立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框 架,建立金融稳定评估体系等方面有所作为。 ( 三)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

17、稳定分析框架 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一期金融稳 定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把维护金融稳定的 框架分为监测和分析金融风险,评估和判断 金融稳定形势,采取预防、救助和处嚣措施 及推动金融改革三个层面。这个对金融稳定 分析框架层次的划分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一 致的认可,而且对于监测范围和评估的对象 都有了明确的认同,但是对于监测指标的设 计和评估方法却难以达成致意见。因此,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稳定分析框架已经明 确,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 和金融体系的特征建立符合中国围情的金融 稳定监测体系和评成方珐,提高金融稳定分 析的有效性。 ( 四) 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我国金融体系 的稳定性 我国金融

18、体系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改 进的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改革在国有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公司整顿完成 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的 改革仍有待推进,已改制金融机构的公司治 理仍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效率有待 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 的金融市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I 口J 题 需要妥善处理,资本市场产品还不够丰富, 金融结构存在优化空间,多层次资本市场让 为建立,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方式仍需发展。 作为转轨经济体,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处于转 轨之中,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增强其自身稳定 性的必由之路。 ( 五) 积极开展金融稳定国际合作 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维护金融稳 定

19、的国际合作的蕈要性日益被世界各国所认 识,各种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也积极推 动金融稳定国际合作的开展,而且级别也有 所提高,包括国际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委员 会等在内的专业组织也开始发挥作用。中国 应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交往平台,继续参与国 际金融组织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相关 工作,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推动中国加入 F S A P 的进程,启动对我国的骼A P 评估工 作,以使评估结果为我所用。圃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 0 0 5 2 0 0 9 ) ,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G a r r yJ S c h i r I a s l :维护金融稳定一一 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 0 0 9 5 、林铁钢: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 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金融, 2 0 0 8 ( 1 ) 。 M OE R N B U SN E S SDI坝r 【阎业衄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