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8876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总结讲义(全)精品资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对一七年级数学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 第 1 讲有 理 数 授课时间: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学会把有理数对应的点画在数轴上; 2、掌握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求法,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4、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幂的运算法则,并会灵活解题。 教学内容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 小的数正数:比0 大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 -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 -a 是正数;当a 表示 0 时, -a 仍 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

2、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 断) 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 +”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 8表示为: +8;零下8表示为: -8 3.0 表示的意义 0 表示“没有” ,如教室里有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

3、有理数。 理解 :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 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 :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 0 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 正整数、 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负整数、 0 统称为非正整数 正有理数、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负有理数、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数轴 数轴的概念

4、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 :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同一数 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 用原点表示。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 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不是有理数) 3. 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

5、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 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 最大的负整数是-1 ,无最小的负整数 5.a 可以表示什么数 a0 表示 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a0; a0 时, -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当 a=0 时, -a=0, (0 的相反数是0) 考试常考:已知a,b 互为相反数,立马要想到a+b=0. 6. 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 “+”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 ”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 ” 的个数是奇数时,

6、结果为负,“ - ”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练习 1. ) 2 1 3() 5 1 4()5()2( 绝对值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 。 2. 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 可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 a0,那么 |a|=a ;如果 a |a|=a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a0, |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 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

7、性。所以,a 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 0。即 0 的 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 的数是 0. 即: a=0 |a|=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即: |a| 0;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 a; 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 (a0) ,则 x=a;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 a+b=0,则 |a|=|b|;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 a=b 或 a=-b ; 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 |a|+|b|=0,则 a=0 且 b=0。 (非

8、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4.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5. 绝对值的化简 当 a0 时, |a|=a ;当 a0 时, |a|=-a 6. 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 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 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 相反数,绝对值为0 的数是 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例 1. 已知 a=5,b=8,且 a+b= -(

9、a+b),试求 a+b 的值。 练习 2. 已知 a=5,b=8,且 ab= -ab ,试求 a+b 的值。 有理数的加减法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10、”; 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3. 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 后的和等于原数。即: 当 b0 时, a+ba 当 b0 时, a+ba 当 b=0 时, a+b=a 4.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 5.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在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

11、和的形式。如: (-8)+(-7)+(-6)+(+5)=-8-7-6+5. 和式的读法: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 7、负 6、正 5 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 减 7 减 6 加 5” 6.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 .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 (-33)-(-18)+(-15)-(+1)+(+23) 原式 =-33+(+18)+(-15)+(-1)+(+23)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33+18-15-1+23 (省略加号和括号) =(-33-15-1)+(18+23)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49+41 (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

12、=-8 (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 .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凑整法) (+6.6)+(-5.2)-(-3.8)+(-2.6)-(+4.8) 原式 =(+6.6)+(-5.2)+(+3.8)+(-2.6)+(-4.8)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6.6-5.2+3.8-2.6-4.8 (省略加号和括号) =(6.6-2.6)+(-5.2-4.8)+3.8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4-10+3.8 (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7.8-10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算) =-2.2 (得出结论) . 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 - 5 3 - 2 1 + 4

13、3 - 5 2 + 2 1 - 8 7 原式 =(- 5 3 - 5 2 )+(- 2 1 + 2 1 )+(+ 4 3 - 8 7 ) =-1+0- 8 1 =-1 8 1 . 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 (+0.125)-(-3 4 3 )+(-3 8 1 )-(-10 3 2 )-(+1.25) 原式 =(+ 8 1 )+(+3 4 3 )+(-3 8 1 )+(+10 3 2 )+(-1 4 1 ) = 8 1 +3 4 3 -3 8 1 +10 3 2 -1 4 1 =(3 4 3 -1 4 1 )+( 8 1 -3 8 1 )+10 3 2 =2 2 1

14、-3+10 3 2 =-3+13 =10 6 1 . 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 -3 5 1 +10 11 6 -12 22 1 +4 15 7 原式 =(-3+10-12+4)+(- 5 1 + 15 7 )+( 11 6 - 22 1 ) =-1+ 15 4 + 22 11 =-1+ 30 8 + 30 15 = - 30 7 . 分组结合 2-3-4+5+6-7-8+9+66-67-68+69 原式 =(2-3-4+5)+(6-7-8+9)+ +(66-67-68+69) =0 . 先拆项后结合 (1+3+5+7+99)- (2+4+6+8+100) 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 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 法则二: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