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8930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4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减速器设计 指导老师:孙文磊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 专业: 班级: 完成日期: 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 7 月 4 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2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2 三、设计计算说明书3 3.1 电动机选择 3 3.2 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的计算4 3.3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4 3.4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5 3.5 轴的设计计算9 3.6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3 3.7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5 3.8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6 3.9滑和密封16 设计心得 17 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用于带

2、式运输机的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传动简图如下: 6 1 2 3 4 5 V F 1 V带传动 2电动机 3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卷筒 6运输带 原始数据 数据编号运输带工作拉力 F/N 运 输 带 工 作 速 度 V/(m/S) 卷筒直径 D/mm 2 1150 1.6 260 工作条件 : 连续单向运转 , 载荷平稳,空载启动,使用期限10 年,小 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1. 巩固、加深和扩大在本课程和先修课程学到的知识 2. 培养机械设计一般方法 3. 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设计计算说明书 3.1 电动机选

3、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适用于电压为380V、无特殊要求的机械上, 如机床、泵、风机、搅拌机、农业机械等。所以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 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 查课程设计书表2-5 知带=0.96,轴承=0.99,齿轮=0.97,联轴器 =0.99,滚筒=0.96 总=带 3 轴承齿轮联轴器滚筒 =0.960.99 30.970.990.96 =0.8587 (2) 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FV/(1000总) =11501.6/ (10000.8587) =2.1428KW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

4、作转速: n筒=601000V/(D) =6010001.6/ (260) =117.53r/min 由表 6-164 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 器传动比范围I a=35。取 V 带传动比 I 1=24,则总传动比理时 范围为 I a=62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 an 筒= (620) 120.25=721.52405.01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1000、和 1500r/min。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 价格和带传动、 减速器的传动比, 可见第 2 方案比较适合, 则选 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

5、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 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 ,满载转速 960r/min. 3.2 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的计算 1、总传动比: i 总=n电动/n筒=960/117.53=8.168 2、分配各级传动比 (1) 取齿轮 i齿轮=3(单级减速器i=36 合理) (2) i总=i齿轮I 带 i带=i总/i齿轮=8.168/3=2.722 3.3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r/min) n0=n 电机=960r/min nI=n0/i 带=960/2.722=352.68(r/min) nII=nI/i 齿

6、轮=117.56(r/min) nIII= nII=117.56(r/min) 计算各轴的功率( KW ) P0= P 工作=2.1428KW PI=P0带=2.14280.96=2.057KW PII=PI齿承=1.916KW PIII=PII承联=1.960.980.99 =1.9015KW 3 计算各轴扭矩( k Nmm) To = 9550P0/n0= 95502.14281000/960 =21.316kNm TI=9550PI/nI=95502.0571000/352.68 =55.7kNm TII=9550PII/nII =95501.961000/117.56 =159.22k

7、Nm TIII=9550PIII/n III =95501.90151000/117.56 =154.468kNm 3.4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普通 V 选带截型 由课本表 13-8 得:kA=1 PC=KAP=12.1428=2.1428KW 由课本 P219 图 13-15 得:选用 A 型 V 带 (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课本图 13-15 得,推荐的小带轮基准直径为80100mm 则取 dd1=100mmdmin=80 dd2=n1/n2dd1=960/352.68100=272.201mm 由课本表 13-15 得,取 dd2=270

8、mm 实际从动轮转速n2=n 1dd1/dd2=960100/270 =355.56r/min 转速误差为:(n2-n2 )/n2=(352.68-355.56)/352.68 =0.0081200(适用) (5)确定带的根数 根据 n1=960 r/min,d1=100,由表 13-3, 得 P1=0.95KW P1=0.08KW K=0.96 KL=0.99 Z=PC/P=P C/(P1+P1)KKL =2.305/【(0.97+0.08 )0.960.99】 =2.38 (6)计算轴上压力表( 13-1)查得 q=0.1kg/m,单根 V 带的初拉 力: F0=500PC/(ZV)(2.

9、5/K-1)+qV 2 =5002.305/(35.03)(2.5/0.96-1)+0.15.03 2N =125.05N 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FQ, FQ=2ZF0sin(1/2)=23125.05sin(160.61 0/2) =739.58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在,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 用 40Cr 调质,齿面硬度为240260HBS。大齿轮选用45 钢,调 质,齿面硬度 220HBS;根据课本表11-1 选 7 级精度。 齿面精糙 度 Ra1.63.2m (2)许用接触应力 H H= HlimZNT/SH 由课本查表( 11

10、-1)得: HlimZ1=570Mpa HlimZ2=350Mpa 通用齿轮和一般工业齿轮,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 SH=1.0 H1=Hlim1ZNT1/SH=5700.92/1.0Mpa =524.4Mpa H2=Hlim2ZNT2/SH=3500.98/1.0Mpa =343Mpa 故得: d176.43(kT1(u+1)/duH 2)1/3 =76.431166708.23(3+1)/0.93343 21/3mm =97.8mm 模数: m=d1/Z1=97.8/20=4.98mm 取标准模数: m=5mm 3.5 轴的设计计算 1、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 45#调质,硬度 217

11、255HBS 根据设计例题,查课本表14-2,取 c=115 d115 (2.1428/352.l68) 1/3mm=20.99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20.99(1+5%)mm=22.03mm 选 d=22mm 2、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 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联接以平键作 过渡配合固定, 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大筒定位,则采用过渡配合 固定 (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段: d1=22mm 长度取 L1=50mm h=2c c=1.5mm II 段:d2=d1+2h=22+22

12、1.5=28mm d2=28mm 初选用 7206c 型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 宽度为 16mm。 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 离。取套筒长为 20mm, 通过密封盖轴段长应根据密封盖的宽度, 并考虑联轴器和箱体外壁应有一定矩离而定,为此,取该段长 为 55mm,安装齿轮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小2mm,故 II 段长: L2=(2+20+16+55)=93mm III 段直径 d3= 35mm L3=L1-L=50-2=48mm 段直径 d4=41mm 由手册得: c=1.5 h=2c=21.5= 3 mm d4=d3+2h=35+23= 41 mm 长度和右面

13、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但此段左面的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考虑,应便于轴承的拆 卸,应按标准查取由手册得安装尺寸h=3.该段直径应取:(30+3 2)=36mm 因此将段设计成阶梯形,左段直径为36mm 段直径 d5=30mm. 长度 L5=19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100mm (3)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100mm 求转矩:已知T2=58554.28Nmm 求圆周力: Ft Ft=2T2/d2=58554.28/50=1171.09N 求径向力 Fr Fr =Fttan=1171.09tan20 0=426.24N 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

14、LB=50mm (1)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b)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2=213.12N FAZ=FBZ=Ft/2=585.55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 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 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213.1250=10.656Nm (3)绘制水平面弯矩图(如图c) 截面 C 在水平面上弯矩为: MC2=FAZL/2=585.5550=29.2775Nm (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 MC=(MC1 2+M C2 2)1/2=(10.6562+29.2782)1/2=31.156N 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 T=9.

15、55(P2/n2)10 6=58.55N 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 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1,截面C 处的当量弯矩: Mec=M C 2+(T)21/2 =31.156 2+(1 58.55) 21/2=66.32N m (7)校核危险截面C 的强度 e=Mec/(0.1d3 3)=66.32/(0.1413) =9.62MPa48720h 预期寿命足够 2、计算输出轴承 (1)已知 n=76.4r/min Fa=0 FR=FAZ=903.35N 试选 7207AC 型角接触球轴承 得 FS=0.063FR,则 FS1=FS2=0.63FR=0.63903.35

16、=569.1N (2)计算轴向载荷FA1、FA2 FS1+Fa=FS2Fa=0 任意用一端为压紧端,1 为压紧端, 2 为放松端 两轴承轴向载荷: FA1=FA2=FS1=569.1N (3)求系数 x、y FA1/FR1=569.1/903.35=0.63 FA2/FR2=569.1/930.35=0.63 查表得:e=0.68 FA1/FR148720h 此轴承合格 3.7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轴径 d1=22mm,L 1=50mm 查表得,选用C 型平键,得: 键 A 87 GB1096-79 l=L 1-b=50-8=42mm T2=48Nm h=7mm 得 p=4T2/dhl=4

17、48000/22742 =29.68MpaR(110Mpa) 2、输入轴和齿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轴径 d3=35mm L3=48mm T=271Nm 查表知选 A 型平键 键 108 GB1096-79 l=L3-b=48-10=38mm h=8mm p=4T/dhl=4271000/35838 =101.87Mpap(110Mpa) 3、输出轴和齿轮2 联接用平键联接 轴径 d2=51mm L2=50mm T=61.5Nm 查资料选用 A 型平键 键 1610 GB1096-79 l=L2-b=50-16=34mm h=10mm p=4T/dhl=46100/511034=60.3Mpap

18、3.8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通气器 由于在室内使用,选通气器(一次过滤),采用 M18 1.5 油面指示器 选用游标尺 M16 起吊装置 3.9 滑和密封 1 齿轮的润滑 采用浸油润滑, 由于低速级周向速度为,所以浸油高度约为 六分之一大齿轮半径,取为35mm。 2滚动轴承的润滑 由于轴承周向速度为,所以宜开设油沟、飞溅润滑。 3 润滑油的选择 齿轮和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 设备,选用 L-AN15 润滑油。 4 密封方法的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盖安装骨架式旋转轴唇型 密封圈实现密封。 密封圈型号按所装配轴的直径确定为(F)B25-42-7-ACM , (F

19、)B70-90-10-ACM 。 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 四、设计心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课程当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了2 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训练,对机械 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 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 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 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使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 程的理论知识和使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 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 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 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使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 更加努力和团结。 由于本次设计是分组的,自己独立设计的东西不多,但在通 过这次设计之后, 我想会对以后自己独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 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