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9411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要点.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亚非大河文明 1.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 河流:尼罗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 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 3100 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 3000 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 15 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 6 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 7 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 文明: (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

2、.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4 个月,每月30 天,岁末再加上5 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 天。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 古代西亚国家: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 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 (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

3、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 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 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 地理位置: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 6 世纪,出现了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 3 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 (1).出现了“种姓制度” ,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由国王、武士 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

4、破产的人)。 (2).出现了佛教。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早期国家与社会 发展历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00 多年后,国王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公元前 1600 年灭夏建商。 公元前 1046 年,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历史文化:夏朝:筑有城堡和宫殿,建立起国家机构。 世袭制更替了禅让制 商超:青铜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 发明了用于记录卜辞的甲骨文。 发明了编钟 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5、 476 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 勾践) 出现铁农具 最先争霸的人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公元前 7 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举行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各国的变法: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 秦国: 商鞅变法 (最大影响) 商鞅变法的内容: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

6、,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3. 百家争鸣: 百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小说家 。 在西周以前,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在这个动荡和变革的年代,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 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伟大 的思想家,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学派的代表以及思想

7、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强调“仁”, “仁”就是爱人,也就是关心和 爱护他人。仁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主 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 刑杀。 孟子 :亚圣。主张“仁政”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 :老子 :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祸 与福 ,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都能够互相转化。主张“无为” 法家 :韩非子 。法与时移,依法治国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强调战前

8、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墨家 :墨子 ,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百家争鸣的影响: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在互相争论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 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 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三、西方古典文明 (希腊和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沿岸,西方文明正式在这里诞生的) 1. 西方文化的摇篮: (希腊) 地理位置:希腊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发展历程: 公元前 8 世纪前6 世纪 ,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 (城邦一般以城市 为中心)。 【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

9、邦】 公元前 6 世纪 ,雅典执行官 克里斯提尼 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 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这个时代被称为 古希腊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 4 世纪 ,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不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 细亚和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文化: 陶片放逐法 :雅典在克里斯提尼当政期间,为了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陶片放逐法” (目的: 为了防止某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积极 方面:雅典的民主制度一方面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消极 方面:另一

10、方面,要单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 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亚历山大死后,亚历山大帝国随机分裂,帝国虽然昙花一现,但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汇。 2 罗马帝国的兴衰 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中部,罗马帝国建立起来。(罗马是尚武民族) 发展历程: 公元前 8 世纪中期 ,罗马城建立。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 3 世纪早期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 2 世纪 ,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公元前 73 年,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公元前 1

11、世纪 ,人口迅速增长,罗马社会的危机日益加重。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表面上自称共和国“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公元 2 世纪 ,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人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公元 1 世纪 ,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一代的犹太人被罗马征服。遭受残酷压迫的犹太人多次发动起义,而屡屡挫败,把希望寄 托在“救世主”耶稣上。 公元 3 世纪 ,罗马帝国爆发全面的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日耳曼人屡屡向罗马帝国发动进攻。 公元 395 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

12、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我国与罗马的贸易往来:我国在东汉时期,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东汉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 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辗转至罗马。罗马和中国的交易品的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珠宝,玻璃,织物和香料等。 西方文明之源: 古希腊 罗马的贡献: (1).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罗马在公元前5 世纪中叶就颁布了第一部 成文法典,因其被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 【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 律体系,称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光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的很多语种

13、都是从拉丁语演化 而来的。 古代文明名称周边河流、海洋名称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古希腊爱琴海公元前 2000 年 古埃及尼罗河公元前 3500 年 古西亚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 3500 年 制度:民主制度 哲学: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科学: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文学: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 体育:奥铃匹克运动会,马拉松 雕塑:米隆的掷铁饼者 戏剧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3).大量地建造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等。 这些地区为什么可以孕育人类早期的文明呢? 原因:因为这些地域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4、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一、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1.欧洲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中世纪指哪段历史时期?(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16 世纪) 3.查理曼帝国诞生的时间?(800 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 4.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 务。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5.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英国封建国家的形成是怎样的?(前三者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英国是由另外一支日耳曼 人所建) 6.

15、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1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 7.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基督教)文化教育由谁垄断?(教会) 8.庄园由哪些部分组成?(城堡、教堂、磨房、耕地。)庄园的人员有哪些?(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前者有国王、贵族或 教会;后者是农奴)它们之间关系怎样?(统治与被统治)庄园有什么特点?(是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只有几少数自己不 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需从外部购买。) 9.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时间?(从11 世纪起)著名的城市有哪些?(巴黎和伦敦;威尼斯和热那亚;佛罗伦萨) 10.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的新的社会组织)目的是什么?

16、(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 不受外人侵犯) 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分别是什么?(6 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 2.什么时候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什么?(8 世纪中叶,巴格达) 3.如何理解 “寻找真理, 哪怕远在中国” ?(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4.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什么?(清真寺) 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1)特点:先进性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2)成就: 古印度印度河、恒河公元前 2500 年 古中国长江 、黄河公元前 2070 年 文字 生产能力、大型

17、 工程 城市国家机构和制度文化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狮身人面像,金 字塔 圣斐斯 法老、军队、刑 法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解 剖学,分科治病 古代西亚 楔形文字,腓尼 基字母文字 空中花园乌鲁克,乌尔 汉莫拉比法 典 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变 化规律,编制太阴历;七 天一星期的制度 古代印度象形文字摩亨佐达罗种姓制度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中国 (夏商周) 甲骨文 青铜器 都江堰 镐京 世袭制,分封制, 礼乐制,宗法制 百家争鸣 西方 (古罗马、希腊) 字母文字 (拉丁字母) 万神殿,高架引 水渠,古罗马竞 技场,帕特农神 庙 雅典,罗马 奴隶制,城邦民 主制、 十二铜表 法 科学、哲学、戏剧 将

18、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 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3)作用:阿拉伯人 把古希腊、 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 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三、日本的大化改新 1.日本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时间以及统一者、时间,最高统治者成为4。 (1 世纪; 5 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最高统治者为天皇) 2.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如何?(1)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2)

19、国际:日本周边国家蒸蒸日上,特别是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给日本很大的冲击与震撼。 3大化改新时间、主要人物与内容(646 年,孝德天皇) 内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 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3)律令:参照中国律令,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4日本武士阶层如何形成的? (10 世纪时,日本豪强贵族占有大片土地,建立起庄园。各地的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蓄养了一批武士,形成了特 殊的武士阶层,对以后日本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5.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0、( “忠君”“节义”“勇武”等,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的产物。) 6.大化改新的意义 (1)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繁荣, 商业活跃。(3)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7.日本国名称的来源。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 ) 8.日本与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交流的?你的依据是什么?(汉朝;日本 18 世纪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 9.日本与中国在哪些领域存在着广泛的交流?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宗教、建筑、美术、文学) 10.日本人自觉地大量引进先进的文化,这反映了日本

21、民族的什么特点?(日本民族具有强烈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 忍服从等特点。 ) 四、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11.什么是文化景观?(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观?(与宗教有关的文化景 观) 12.不同国家佛寺建筑的差异是什么?(印度是穹顶具有清真寺建筑风格;中国和日本具有皇宫建筑风格) 13.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的差异是什么? (1)基督教堂建筑一般高耸入云,以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2)伊斯兰教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3) 佛教寺庙建筑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1秦朝: 公元前 221 年

22、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 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自称“始皇帝” ,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 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 小篆) 。 (4)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 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 (5)思想上:焚书坑儒。 (6)军事( 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 上:北击匈奴,修

23、筑万里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 江和珠江水系 ) 。 2秦朝的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带。 3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 (1)表现繁重的徭役兵役和武税 (2)刑法残酷。 (3)秦二世 (前 230 一前 207) ,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4陈胜、吴广起义:由于秦朝统治者征发了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209 年,起义爆发。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5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

24、,公元前207 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 大败秦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6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让士兵复员恢复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田宅。 释放一些奴婢为民。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7 “文景之治”的出现: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由于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 倡节俭,并且注意法纪, 所以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到文景时期出现了一个比较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8.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继续削弱诸

25、侯势力;建立刺史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员监督。 (2) 经济上:控制货币铸造与盐铁产销(统一铸造五铢钱) (3) 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军事上 : 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开疆拓土。 (5) 民族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 之间的联系。 9东汉的建立: (1) 公元 9 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 公元 25 年,刘秀 ( 光武帝 ) 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10. 列举西汉与匈奴的关

26、系的事例: (1) 西汉初汉武帝前退让和亲政策。(因汉初国力较弱) (2) 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因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11张骞通西域: 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中亚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西汉汉武帝为了联络那里的一些小国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使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多年后,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西域的使臣也跟随他来到长安, 汉朝和西域各国从此建立起友好关系。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从此,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 图。 12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张骞通西域以后

27、,开通的一条从长安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中国的丝绸等物 品可以运到古罗马。 敦煌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成为汉族和西 域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经此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 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罗马的魔术表演、波斯的马球 游戏经此传人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繁荣的原因: 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 使得这一

28、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 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14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 (1) 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作用 ) (2) 算术成就: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的数学名著。 (3) 医学成就: 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 ( 东汉 ) 著有伤寒杂病论 ,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4) 史学: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

29、迁撰写的一部史学巨著。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 000 年的主要 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5) 宗教: 佛教的传人: 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铼世就町以得到幸福。 道教的兴起: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二)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

30、族汇聚 1. 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出现了众多割据军阀,其中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 (2)经过: 200 年,曹军与袁军在官渡激战,袁军大败 (3)影响:为曹操逐渐统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奠定基础。 2. 赤壁之战 (1)概况: 208 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2)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 年, 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答:一方面,三国

31、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 另一方面,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 4. 西晋的兴衰 (1)建立及统一: 265 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2.280 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灭亡: 316 年,西晋灭亡。 5. 东晋和南朝政局 (1)东晋的建立: 317 年,司马睿重建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2)淝水之战: 383 年,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在沸水对峙,前秦大败,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特点:以少胜多。 6.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大量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南方社会环境比较

32、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 勤劳动。 (2)表现:农业(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粪肥)、手工业(灌钢法、青瓷)得到显著发展。 (3)影响: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7. 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1)建立:十六国后期,鲜卑族中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2)发展: 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8.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 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2)改革内容: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 贵族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笑治国。 (3)意义:适应了社会经

33、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9. 科技艺术成就 (1)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年 (2)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东晋王羲之: “书圣”,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 (4)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5)石窟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二、隋唐:革新开放的时代 示意图 黄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钱塘江 长江 淮水 海河 长安 永济渠 洛阳 通济渠 江南河 邗 沟 1. 隋朝的兴亡 (1)建立: 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589 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征集民工

34、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隋朝大运河评价: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 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2. 唐朝的建立 618 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 3. “贞观之治” (1)原因: 政治 :唐太宗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吸取隋亡教训;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科举 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经济: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劳役; 民族: 各民族一视同仁。 (2)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35、展,国力逐渐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4. 开元盛世 (1)总体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 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具体表现: 农业表现:曲辕犁,筒车的使用。 手工业表现:丝织技巧高超;陶瓷制造技术进步。 商业和城市:唐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合成都等。 5. 唐朝灭亡 经过“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907 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6.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太宗采取开明、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1)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7 世纪初,西藏地区

36、的吐蕃兴起,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 作用: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8 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合同为一家” 。 (2)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前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八百多个府、州、县。在新疆设立北庭都护府和 安西都护府。 7. 唐朝的对外交往 (1)概况: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 (2)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期,高僧玄奘历经艰难到达印度半岛,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那烂陀寺游学。 成就: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

37、播了佛教,还将盛唐医药、建筑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8. 唐朝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约 7 世纪时,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2)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3)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代表人物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 (4)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体现出中西互通和多民族交融的特点。 科举制度最早实行的朝代是什么?哪个朝代得到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在实施初期有什么历史作用?在读书人看来, 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答

38、:隋朝唐朝实施初期的进步作用:科举制改变了过去依赖于推举和家庭出身的选官方式,它通过考试来选拔 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 更多的人才, 扩大和稳固了国家的统治基础。在读书人看来,科举考试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 科举考试,施展自已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已的社会地位。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可以网罗人才,为他们的统治 服务。 唐朝诗人杜甫忆昔一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即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 的原因): 答:这首诗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粮食丰

39、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 荣的景象。 原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玄宗善于用人,制定了正确的政策, 使得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当时的农耕技术以及农耕工具等都较有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这三 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 列举中国古代几次统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太平治世): 答: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隋文帝:开皇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玄宗: 开元盛世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不同的贡

40、献是: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写的大唐西 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 历史 . 地理 . 风土人情。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 医药 . 建筑. 雕塑 . 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原因). 概况 . 评价(当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答: (1)开凿的目的(原因) :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以及满足自己巡 游江南的愿望。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 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 分困难。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 (2)概况:一个中心:洛阳(隋朝

41、的东都. 重要粮仓 . 交通要道) 两个起讫点:东北到涿郡(今北京). 东南到余杭(今杭州) 三百万民工和士兵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由北往南)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年: 605-610年 七个省级行政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评价隋朝大运河(一分为二):当时的积极作用(历史意义):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有力地促 进了南北经济 . 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了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南粮北运和盐运的主要通道);使唐朝后期经 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了政治统治, 巩固了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征收了大量赋役,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但隋朝的灭亡不能说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残暴统治。 (4)京杭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现实意义):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用;大 运河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当前“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 道。总之,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