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9515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至三单元教案.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 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 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 集合(重叠问题) 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 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 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

2、、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 ,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 算简

3、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 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 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 1 分米 =10厘米、 1千米 =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 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 =60秒,会进行一 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 “ 倍” 的意义,

4、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和 “ 求一个数的几倍” 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

6、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 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 ,1课时 时间的计算 ,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

7、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 ,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3)测量( 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2课时 千米的认识 ,2课时 吨的认识 ,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 ,2课时 2、减法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 ,1课时 解决问题 ,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7)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 ,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课时 8)

8、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 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及时间的简单计算。关于“ 时、分、秒 ” 这一内容, 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 秒” ,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 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9、,比较抽象,单位之间 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 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 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 秒的认识 ” 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 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 做一做 ” 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 分钟有多长 ” 和“1 分钟能做些什么 ” ,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 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 的简单计算。 过程

10、与方法: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第 1 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2P3 ,练习一的第 1、2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 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 秒及 1 分 (60 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 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

11、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 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 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时钟有

12、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就是 5 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 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 1 秒钟 师: 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 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 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 秒,数一个数 也是用 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

13、短短的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 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 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 分、每 1 秒。 5、师: (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 走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 走到 8,表 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 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 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 圈,就是 60 秒

14、,这时分针走1 小格,也就是 1 分钟,所以 1 分=60 秒。 (三)练习:体验1 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 分钟的长短。 2、师: 1 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 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 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 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 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小明跑 100米要用 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

15、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 米决赛刚结束, 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 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 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板书设计;秒的认识 钟面上最细最长针是秒针。 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 1分60 秒 第 2 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4P5 例 1、例 2 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7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加深学

16、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 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 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

17、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 4、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 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 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1:2 时=()分 (1)教师: 1 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 4 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 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

18、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二) :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 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 秒=1分(10 个 1=1个 10) 60 分=1时(10 个 10=1个 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 2。 (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 时 30 分离家, 7 时 45 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 b、4530=

19、15,是 15 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5 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 分比 1 时少()分, 1 时比 45 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 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 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2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 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例 1 2 时()分 想:1 时60 分,2 时是()个 60 分 例 2 想: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 想:4530=15,是 15 分钟。 第 3 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7P8 练习一的第 3、4、5、6、7、8、9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 秒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1、。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 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 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 题。 先让

22、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 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 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 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 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 分=( )秒 4时=( )分 9分9 秒 36分2 时 5 分=( )秒 150秒2 分 400分4 时 10 分1 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 开始,到 2:50 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

23、一”的第10、11 题。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 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 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 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 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 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4、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 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增强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教 材在编写时对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努力做到形式 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和开放题,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 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

25、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 的习惯。 情感信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突破方法: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和实际问题中引出的,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出数学问题,学习数 学方法,也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 学习,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习自主性。 3、加强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6、。 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环节,同时也可以利用练习中提出的估算要求,培养估 算意识和能力。恰当、适时的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第 1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9P10 例 1 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3、4、5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27、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 9 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

28、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 人,二班 34 人,用加法 计算,列式: 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 中的两个 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 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 可以看成30+4,先算 35+30=65 ,再算 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 35 看成 30+5,先算 30+34=64 ,再算 64+5=69

29、. 生 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 看成 30+4,35看成 30+5,先算 30+30=60 ,4+5=9,再算 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 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

30、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 元,买一个天线宝宝 75 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 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 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 1(1)(2) 第

31、2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11 例 2 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32、=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 页的例 2 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元,普通快客票价: 65 元,动车票价: 54 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

33、是整十数, 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 1:先算 65-50=15,再算 15-4=11。 生 2:也可以先算 65-4=61,再算 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 分成 50 和 4 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 65 中先后去掉 50 和 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 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 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 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 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 尝试填写下列() : 先算 65-( )

34、=( )再算()( )=( ) 生:把 48 拆分成 40和 8 两部分,从 65里分别去掉 40 和 8。可以先算 65-40=25,然后 再算 25-8=17,也可以先算 65-8=57,然后再算 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 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 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 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

35、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 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 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 例 2(1)(2)6548 第 3 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14 例 3 及做一做、练习三1、2、3、4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

36、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 个百和 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

37、 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 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 3 的第( 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 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 1:因为 38+55=93,所以 380+550=930 。 算法 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 3:

38、因为 38 个十加 55 个十等于 93 个十,所以 380+550=930 。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 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 8 0 +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 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 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 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 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

39、 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 加为 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 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 3 的第( 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 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 1:55-38=17,所以 550=380=170 。 算法 2:55 个十减 38 个十等于 17 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5 . 5 0 - 3 8 0 1 7 0 师介绍: 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 如

40、 550-380, 个位相减为 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 个十,加上原来的5 个十,是 15 个十,减去 8 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 1 后剩下 4,减 3,为 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 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 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 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 题

41、。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 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 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百十个(2)百十个 3 8 0 5 . 5 0 + 5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第 4 课时:估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15 例 4 及做一做、练习三5、6、7、8、13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

42、合具体情 境进行估算。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 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 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 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 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 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 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

43、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 5 元的钢笔,一个 4 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 钱吗? (2)一盆花 25 朵,一盆花 33 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 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 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

44、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 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 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 1: 221 大于 200, 239也大于 200, 221+239一定大于 400, 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 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 看成 220,239 看成 230,221 大于 220,239 大于 230,220+230=450 ,221+239一定大于 450,450 比

45、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 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 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 个更好呢?(学生1 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 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 226 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 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 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 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 题。 要求学生观

46、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 互交流。 、 3、完成“练习三”第13 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练习三第9、10、11、12 题。 板书设计:估算 221 看成 220,239看成 230, 221220, 239 230, 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 450, 第 5 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 P19P20 整理和复习、练习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 算、笔算的方法,能够

47、正确、熟练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 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 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

48、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 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 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 的一) 。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 其实就是 65 个十减 34 个十,等于 31 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 当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