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0873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要点.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项 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籍数据库建设 (一) 、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 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 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 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 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 间和属性信息; 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 类、面积、界线等;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

2、 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 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 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 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 数据库建设采用的坐标系统为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 控制及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 3、面积计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 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 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 主要

3、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非空 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 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空间数据库 农村集 体建设 用地和 宅基地 使用权 非空间数据库 扫描文件 调查表格 权属资料 其他数据 土地权属数据 居民地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 图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三)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与维护 地籍数据库建设更新与维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 作、资料预处理、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数据 建库、质量控制、成果输出、文字报告编写、检查验收、成果归 档、数据库更新与应用、数据库运行与管理等。 1

4、、准备工作:制定建库方案、优选建库软件、搭建硬件环 境、培训建库人员、熟悉地籍调查成果和土地登记档案、了解成 果质检报告和验收结论等。 2、资料预处理:检查建库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权属调查资 料的合理性和逻辑一致性、检查坐标系和投影系统、进行必要的 坐标变换和投影转换、检查纸介质地籍图图面内容、接边和电 子地籍图的分层、属性标记等。 3、数据库结构设计:根据地籍数据库标准等标准设计地籍 数据库结构。 4、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图形数据采集和属性数据采集、 建立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建立图形与属性逻辑关系、图形编辑 和属性编辑、拓扑错误的处理、属性数据的检校、图形与属性逻 辑一致性的检校等。 5、数据

5、库建设:按照地籍调查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空间数 据分层要求和属性数据库结构,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形成标准的数据交换文件、数据字典和元数据文件。 6、质量控制:填写建库图历表、遵守建库工艺流程、落实 质量保证措施和自检、互检、质检。 7、成果输出:地籍图输出、宗地图输出、界址点成果表输 出、面积统计汇总成果数据输出、扫描影像文档成果输出、专题 图和专题统计汇总成果的输出等。 8、文字报告编写:编写地籍数据库建设自检报告、工作报 告和技术报告。 9、检查验收:检查库体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图形分层的 正确性,层间和层内图形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属性内容的正确性、 图形和属性的逻辑一致性、数据字典

6、和元数据描述的正确性等, 出具验收报告等。 10、成果归档:数据库建设成果的整理、立卷、编目、归档 等。 11、数据库更新与应用: 按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的要 求,利用日常地籍调查所产生的变更数据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更 新,保持地籍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地籍调查成果为政府机 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需要。 12、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地籍数据库运行所必需的网络环境、 系统软硬件环境、应用系统环境等的管理、优化、升级、更新与 维护,保障地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二、 地籍信息系统建设 (一) 、建设原则 1、实用性。系统的建设应围绕日常地籍管理业务,针对不 同的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设计操作简便

7、、结构合理、运转流畅 的系统,能切实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2、稳定性。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在系统 功能和流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容错能力,在系统可能出现软硬件 故障的情况下,能保障数据的安全。 3、易操作性。方便易学、易于操作,可实现全菜单式处理 和各种快捷键操作。 4、安全性。系统应形成相对独立的安全机制,能够有效防 止系统外部的非法访问,应实现方便的操作控制和存取控制,提 供便捷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5、先进性与开放性。在系统的总体架构上,采用成熟、可 靠、先进的技术,选用主流的网络环境、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 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业务功能扩展和软硬件升级等。 (二)

8、、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与交换。系统应支持多种形式的数据采集方式 和主流的数据格式交换。 (1)数据采集方式:能实现数字化仪、屏幕数字化、扫描 数字化和 GPS 接收机、全站仪、数字测图和数字摄影测量等系 统的数据导入与编辑等。 (2)数据格式交换:能与主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计 算机辅助制图系统(CAD )等软件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格式进行交 换。数据交换后应做到有效信息无损失、数据转换精度在允许 的范围内、符号系统自动匹配等。 2、坐标系统转换 地籍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控制及 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应能够与1980西安坐标系、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之间建立有

9、效的转换关系,能够进行坐标转 换。 3、数据编辑与处理 应有数据复制、修改、移动、增加、删除、剪切等图形编辑 及属性增加、插入、修改、删除等功能。图形编辑能够实现空间 几何实体拓扑错误检查和拓扑关系维护,确保图形数据与属性数 据的一致性。能够实现扫描纸质的申请书、调查表、审批表、土 地证,以及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资料与属性信息的挂接。支持长 事务数据处理、时点数据的恢复和历史数据的管理。 4、数据检查 应实现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结构正确性检查, 数据内容 完备性检查, 层间与层内图形拓扑关系检查,图形与属性数据一 致性检查等。 5、工作流管理 实现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业务的流程管理。

10、 6、查询统计 能够实现单一条件的图形、属性信息查询; 能够实现任意时 间点、任意时间段、组合条件的图形、属性信息查询;能够实现 报表的定制、报表的统计和统计图的制作等。 7、空间分析 提供空间数据的叠加、抽取、裁剪、临近、缓冲等空间分析 功能。 8、元数据管理 提供元数据的采集、编辑、检索、查询、维护与更新等管理 功能。 9、系统维护与升级 提供用户的操作权限和口令密码维护、数据字典和日志管理 维护、系统安全管理与升级更新等功能。 三、 空间数据处理与入库 (一) 、空间数据采集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界线、基础地理要素 等空间数据, 则来源于农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

11、 籍调查的空间数据。 (二) 、数据编辑与检查 空间数据的编辑和处理应以地籍子区为单位进行,以外业调 查成果为基础进行入库前的编辑处理和数据检查。 以地籍子区为单位, 对各要素进行检查处理,保证各要素图 面表示正确、要素完整、逻辑一致,满足点、线、面要素的基本 规则。如同一线要素的物理完整性、同一面要素的物理完整性和 闭合特性。 (三) 、拓扑检查和处理 对地籍管理中要求建立拓扑的空间要素,按要素逐层进行拓 扑检查, 保证各要素拓扑关系正确。对拓扑关系错误的数据通过 图形编辑等方式, 对图形进行编辑修改后重建拓扑。在满足单层 空间数据拓扑正确的前提下,检查拓扑相关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是否正确,

12、以保证不同要素拓扑相关性的拓扑关系正确。 (四) 、 空间数据入库 以地籍子区为单位的空间数据经编辑处理并满足数据的完 整性、准确性、逻辑一致性后直接导入数据库中。农村集体土地 使用权调查数据库建设步骤见图2。 成 果 汇 交 阶 段 入 库 阶 段 图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建设步骤 入库前数据质量检查 合格 不合格 数 据 采 集 与 处 理 外业核 实 补充完 善 拓扑处 理 数据采 集 数据接 边 建库小组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抽检专检 不合格 合格 入库后数据检查 采集前数据源质量检查 不合格 合格 表格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 准 备 工 作 阶 人员准备 软硬件准

13、备 管理制度建立 制定建库标准 制定建库方案 其他工作准备 数据源准备 矢量数据入库其它数据入库 数据成果 (四)权属调查及登记信息入库 根据地籍调查成果, 将已经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应将 该宗地的权源资料、申请、调查、审批和发证等登记过程的所有 属性资料输入数据库中;尚未进行登记发证的宗地,应输入地籍 调查表的有关内容。 除宗地的属性外, 还应输入建筑房屋的楼层、 结构基本信息和其他基础地理要素中必要的属性信息,并建立与 空间数据的对应关系。 (五) 、元数据入库及入库流程 元 数 据 采 集 参 照 国 土 资 源 信 息 核 心 元 数 据 标 准 (TD/T1016) 、 土地利用

14、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及城 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描述。具体流程见图3。 (六)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调查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 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地籍 查询、统计、分析的应用要求, 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 更新维护和互联共享。 农村地籍调查管理信息系统可在农村或城 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地籍管理的特点和应用 要求,建立满足城乡地籍管理要求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是 数据参数设置 数据质量检查 否 是否有错 是 数据入库 入库后数据检查 是否正常 是 提交检查与验收 数 据 错 误 否 数据处理 shp矢量数据入库 dwg矢量数据入库 坐标点入库 图 3 数据入库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