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0901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6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1120 各数的认识 主备人:李义顺 一、单元教材分析 :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 以内数的大小和 1120 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为 学习题 20 以内的加法、减法做好准备。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在 教学新内容之前, 教材提供了一幅学具图, 供学生使用。 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的 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家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 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单元教学目标 : 1认识 1120 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

2、,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 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初步感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 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 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三、单元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 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 教学 11-20 各数的 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

3、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 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数数、读数 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顺 序 和 大写数、个位和十位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解决问题 例 3 教学写数(具体说明三个例题的是什么) ,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 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 此侧重点也不同了。如数数,10 以内是 1 个 1 个地数, 11-20不仅要以“个”为 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11-19 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 20 是 2 个十。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使学生熟练会读、会写1120 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 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 以内各数的组成。掌握“数位”和“计数单位”。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5 课时完成 六、突破方法 :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借助学生对实物、 图画的深 入观察和学具拼摆,根据学习任务突出观察和操作理解1120 各数的概念,引 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 操作的活动过程, 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1120 的数概念。 第六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1120 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

5、0 各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 ,直观地了解 11- 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 个一组成。 教学重点1120 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复习 从 1 数到 10,再从 10数到 1。 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今天,我们 来学习比 10 大一些的数。 (出示课题: 1120 各数的认识) 1 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 多? 揭示课题认识

6、11-20 各数的认识 2 教学例 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 10 根分一堆,这 20根小棒可以分 几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 根小棒可以捆 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 捆,就是几 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 10 根就捆一捆, 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 一捆 里有 10 根小棒。一个十就是 10 各一,10个一就 是一个十。 20 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数( 11 15 20 )学生用小棒表示,同 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 根小棒,再把 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 根。 问:1 捆小棒表示什么 ? 1

7、 根呢?现在桌上 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 根小棒吗? 教师:1 个十和 1 个一合起来是 11,全班齐 读: “11” 。 学生数数。 学生齐数。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 生讨论研究 11-20各 数 的 组成。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 个十和 1 个一 合起来是多少? 13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2 个十是多少? 教师: 2 个十是 20,左边的“ 2”表示 2 个 十,右边一个 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 读:20。 3 练

8、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 读作 十一 分别出示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 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 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 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 14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 教学例 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 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 前面的一个数 是多少? 13 比 15 大还是小? 14 和 16 中间的一 个数是几?比 10 大又比 15 小的数是哪几个?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74 做一做的第 1 题。全班 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

9、倒数到 7。 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 书 P74做一做的第 2 题。 3 摆小棒练习。 (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 4 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 连一连。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 找页数。(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 题) 作业设计: P76页练习十七第 16题 板书设计:1120 各数的认识 学生回答 11-20各 数 的 读法。 学 习比较数的 大小 学 生练习教师 巡视。 第六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1120 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 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 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10、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投影仪(片) ,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 1 数到 20,从 20数到 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 10 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 各数,并知 道 1 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

11、仅要 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 1120 各数的写法。 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 让学生往右边的筒 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 根、2 根,9 根, 再放 1 根是几根?” 教师: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 里放 1 根小棒来表示这10 根。教师:在右边筒 里再放 4 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 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 4 根表示什么?”(4 个一。 ) “我们把 4 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 “左边的 1 根表示什么?”(1 个十。 ) “我们把 1 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 14 该怎么

12、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 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学生数数练习。 师 生共同探究 学习数位。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 右起第二档叫十 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 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 写数时,有 1 个十就在十位写 1;有几个一就在 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 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 3 中后两

13、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 棒再写数。 讨论: “20”个位的 0 该不该写?为什么? (因为个位的 0 着占位的作用, 表示个位一个单 位也没有。) 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 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 11 15 17 16 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十一写成 101 十八写成 81 二十写成 2 5做一做 1-3 题。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 7-11 题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写法 十位个位 11 1 7 2 0 理 解数位的含 义。 掌握数的写法。 第六单元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

14、作巩固1120 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 运用 1120 各数的组成,掌握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 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 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 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 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 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 (出示卡片 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

15、出13 根小棒,能让老 师一眼看出是 13 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 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 13-3= 13-10= 师:怎样算? 教学例 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 上 2颗珠子, 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 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 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 让 学 生 回 顾 10 以内的一 图四式,学习十 加 几的加法和 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16、 生 活 动 三、 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 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 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 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 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 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 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 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 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

17、课以胜利告 终。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 以内 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学重点熟练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练习纸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 1 数一数,从 1 数到 20,再从倒 20倒数到 1,2 个 2 地顺数, 5 个 5 个地顺数。 2 出示 1120 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 填空。 (1)1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的数是。

18、( 2 ) 6个 一 和1个 十 组 成 的 数 是。 (3)13 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19 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 的数字是。 (5) 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 十位上有 1 个十, 这个数是。 4 口算。 107 13 3 8 2 17 7 143 1 9 15 10 11 6 54 132 16 2 16 3 199 7 35 15 410 1228 2 84 学生练习, 教 师巡视并检 查练习情况。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二、巩固练习 1指导练习练习十七的第2 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2 练习十七的第

19、 3 题。 看图写数, 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练习十七的第 3 题。 观察: 9、10、11 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 比前一个数多 1。 ) 提问:从 11 到?,?比 11 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5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在任意一个方 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4 游戏。 (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 地算出每一个算式地得数, 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 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涂出来的 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

20、 巡视。 学生游戏。再涂 颜色。 第六单元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情境,引出课题 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 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 十,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 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

21、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2组交流:怎么排的? 3. 汇报操作结果。 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数的时候不能数错, 不能数 10和 15 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 和 15?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 数,所以不能数 10 和 15. 4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5-10-1=4 为什么要减 1,减 10又是什么意思? 学 生 排 队, 体验排队中 有关数学信息, 并 掌握解决排 队问题的方法。 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四、 五、 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 15 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 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 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 题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学 生 练 习 巩 固解决排队 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