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000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实验题(含答案)要点.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浮力实验 , 探究专题 1、图 17 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 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 是(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 2、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 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 F,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第 4 次实验时,物体受

2、到的浮力_N。 (2)分析表中第1 列到第 5 列数据,说明_ 。 (3)分析表中第6 列到第 7 列数据,说明_ 。 (4)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图像是 (5)圆柱体的密度为 3、( 1)小明和小红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测量: 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只填代号),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F浮= G排。 (2)小明和小红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 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

3、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是他们记 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 kg ,体积为8.0 lO -3 m 3) 实验序号物块 质量(10 -3 kg) 体积(10 -6 m 3 ) 现象 1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2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3 C 24.3 27 上升至液面 4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5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表二:液体乙 ( 质量为 6.4 kg ,体积为8.0 lO -3 m 3) 实验序号物块 质量(10 -3 kg) 体积(10 -6 m 3 ) 现象 6 A 7.5

4、30 上升至液面 7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4.3 27 下降至底部 9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小明分析以上的数据及现象,发现物块C漂浮在液体甲中所受的浮力是N, 物块 C浸没在液体乙中所受 的浮力是N;( g 取 10N/kg ) 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当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液 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液体中的物块就;当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时,液体中的物块就。(均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上升”或“下降”) 4、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

5、、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 ,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 分析图 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 有关 (2) 分析图 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 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N (4) 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_ 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 选 填“大于”、“

6、等于”或“小于”),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b) 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结论的结论,错误原 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_ _ _ 。 5、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某学生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 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探究的结果。 (1) 探究的因素是:。 (2) 选用的图是: ( 填图中的序号)。 (3) 探究的结果 是:。 6、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1). 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

7、块的重力为 N; (2) . 小明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 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都选填 “变 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3). 小红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 N,她得出:浮 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4). 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 7、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

8、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 8、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下面的问题。(9 分) (1)AB两图中, 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A、B两图中测力计 示数之差等于。 (2)比较 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3)比较 C、D两图能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4)比较 D、E两图能够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无关。 (5)另一小组想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请你写出需要增加的器材和简要的实验步

9、骤: 增加的器材是,简要的步骤是: 9、小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从图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有 关 (2)图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无 关 (3)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4)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小聪同学实验的基 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 做 法: 10、小明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做了如下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如图16 甲所 示,利用量筒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如图16 乙所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 N,金属块排开水的 体积为 _ cm 3,金属块排开的水重为 _N,从这个实验可知,金属块

10、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 金属块 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分) 11、在探究“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 关系时,小洋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 (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N 12、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13、 25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

11、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g 9.8 N/kg) (2)溢水杯的水没装满,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选填:“”或“”) (3)若溢水杯装满水,已知水密度=1.010 3kg/m3则戊图与甲图测力计的读数差应该 是 N;石块的体积应该是 m 3 物重 (N) 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 (N)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m 3) 物体排开的水重 (N) 14、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 (填序号)。 (2) 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 的关系。 (3)

12、 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 1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 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18 所示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 (2)比较,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 (3)比较 b、c、d,可知猜想是正确的; (4)完成该实

13、验后,该组同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请你根据现有器材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16、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 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 (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N。 (4)由操作可知,物体的体积大小为_cm 3。 17、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将 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到第六

14、 次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到水中。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 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 下表: ( 9分) 次数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 第 4 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N; (2)分析表中第1 列到第 5 列数据,说明_ ; (3)分析表中第6 列到第 8 列数据 , 说明 _ _ (4)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是:

15、( ) 18、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 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 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 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 测量空桶受到的,此实验操作的 正确顺序是,由 a、b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为 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N;如果关系 式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 理的一个实例。 19、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 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 导下,继续对 “浮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对 “浮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 进行了猜想, 在老

16、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 l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 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 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 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 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 和猜想 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 并测出了它 们的重分别为4 N、4.5 N 和 5 N ,然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比较图中序号为a、b、c 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 比较图中序号为_、_ 、_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 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

17、浮力也越大。 (2) 猜想 3 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_ (3) 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 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 A:底面积20 cm 2、高 5 cm 的圆柱体,液体:酒精 实验序号1 2 3 4 5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 cm 1 3 5 7 9 受到的浮力 F浮N 0.2 0.5 0.8 0.8 0.8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 。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 20、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

18、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 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 数 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第 4 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N (2)分析表中第1 列到第 5 列数据,说明_ (3)分析表中第6 列到第 7 列数据,说明_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图

19、像是() (5) 圆柱 体的 密度 为 kg/m 3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14 所示的实验。 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 想是错误的(选填“A、B、 C、D、E”)。 (2)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 A、B、C、D、E”

20、)。 (3)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图 14 2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下图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 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 果。 探究的因素 是:_ 。( 1 分) 选用的图是 :_ ( 填图中的序 号) (1 分) 探究的结果 是:_ 。(2 分) 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是 ( ) (1 分) A控制变量法 B 转换 法 C 模型 法 D 等效法 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21、。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 、 “等于” 或“小于” ) ; (1 分)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他只关注了铁片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 分) 23、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 浮力为 _N;如果直接将物体投入 水中,该物体将_(选填“上浮”、 “悬浮”或“下沉”)。分析图中乙、丙实 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 有 关。 24、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

22、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 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 力。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水=1.0 10 3kg/m3,取 g=10N/kg ) 分析图象可知: 曲线(选填“ a”或“ 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 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

23、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 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25、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 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 ,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18,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 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 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 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 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 3。 26、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

24、中的物 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N. (4) 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b) 同组的小红不

25、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27、小星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1)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星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_(小星小华)的方案,理由是_ 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星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 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 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6、(2)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星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 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_。 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28、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 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 F2,F2F34. 则: (1) 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2) 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3) 由图丙

27、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29、( 4 分)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 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 猜想是 _ 。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 。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 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 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

28、这个步骤是_ (选填代号即可)。 30、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实验进行了如图11 所示的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块重为 N; (2)排开的水重为 N ;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 是(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的重力,得出结论。 3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16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 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浸入深度或液

29、体密度等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 你要探究的是:。 2. 所选用的图是: ( 填图中的序号) 。 3. 探究的结果 是:。4. 。 32、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 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 猜想是 _ 。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 。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 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

30、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 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 (选填代号即可)。 33、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 c 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 d 是测量的。设四个图 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 液体的重力为_;如果关系式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34、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 学进行实验探

31、究如图12 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 题( 1)A、B两图中, B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说明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_ 的作用, A、 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物体受到的 _ _ 。 (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了 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_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_ 有关。 (4)_和_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35、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1)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 N; (

32、2)小明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都选填“变 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3)小红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 N ,她得出:浮 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4)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6、某同学用如图13 所示的装置, 研究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弹簧 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 称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煤油的浮力为_N。当把 物块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为 _2.5N(大于 / 小于 / 等于)。 此可得出结论 : 浸没在液

33、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_有关。 37、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图 13 所示,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 处的内容。 38、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 ,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 ,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 说明金属块受到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 ,说明 39、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 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

34、它缓缓地 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 中: (1) 铁块从位置1 23 的过程 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 34 的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验证了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有关,浸没后, 与无关。 40、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 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有关。 参考答案 一、实验 , 探究题 1、( 1)液体的密度(或液) (2)(或) (3)1 2、( 1)6.75N 、1.5N (

35、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B (5)2.5X10 3Kg/m3 3、( 1)DACB ;F1F3F2F4 (2)0.243 ;0.216 ; 小于,上升;大于,下降(或答:大于,下降;小于,上升) 4、( 1)排开液体的体积(2)D、E(3)2.4 (4)小于浸没 5、(1) 浮力与被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甲、乙、丙 (3) 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 越大 6、( 1)10 (2)变小变大(3)3 (4)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有关;物体浸没后前,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 7、( 1

36、)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2)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不变(4)410 3kg/m3 (4g/cm 3) 【解析】考查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1)为了探究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 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测量出物体及空桶的重力,再利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测量出物 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故正确顺序为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2)根据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即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排开液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所处深度无关,所以合金块

37、所受的浮力不变;(4)根据图 中数据可知, 物体的质量为m=G/g=2.0N/10N/kg=0.2kg,体积为 V=V排=F浮/ 水g= (G-F拉)/ 水g= (2.0N-1.5N )/(1.0 103kg/m3 10N/kg )=510 -5 m 3,故合金块密度为 =m/V=0.2kg/5 10 -5 m 3=4103kg/m3。 8、受到向上的浮力物体受到的浮力;(2)排开液体的体积; (3)液体的密度;(4)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5)溢水杯小烧杯 简要步骤: 1. 将溢水杯到满水,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小烧杯的重力G0; 2. 然后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溢水杯中,将溢出的水全部接

38、入小烧杯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 的重力 G1; 3.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和溢出的水的重力G水=G1-G0; 4. 比较 F浮和 G水,得出相应的结论。 9、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 1N 将物体浸没在酒精、盐水中 , 观察测力计的示数与比较 10、 0.2 20 0.2 等于 11、( 1)0.4 ; (2);( 3)0.4 (1 分) 4 10 -5 (1 分) 12、( 1)甲(2)液体种类(液体密度)(3)乙、丙 13、 251.96 0.98 0.98 1 10 -4 0.98 14、(1) (2) 液体密度 (3) (或 ) 答两个也

39、可,如 评分:每问2 分 15、( 1)0.2 (2) d、e (3)B (4)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3 分) 把三个钩码挂在一起,然后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们的总重为G,记录在表格中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三个钩码,使最下方的钩码浸没在水槽里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F,记录在表格中 依次增加钩码浸没在水中的个数,仿照步骤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至三个钩码全部浸 没在水中,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利用计算出各次钩码所受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 16、( 1)液体密度( 2)(3)1 (4)100 17、( 1)6.75N ;1.5N (2)物体浸没前,随着物体没入水中的深度逐

40、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3)物体 完全没入水中后,随着物体没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4)B 18、重力 a d b c(或 d a b c) 0.5 0.5 F浮=G排 轮船(或盐水选种等合理的答案均得分) 19、 (1) 物体的质量无关。a、d、e。 (2) 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感觉身体越来越轻。 (3) 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 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20、( 1)6.75N(1 分); 1.5N (1 分) (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1 分) (3)浮力的大小与浸

41、没的深度无关(1 分) (4)B ( 1 分) (5)2.5 10 3kg/m3(2 分) 21、(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1)D、 A (2)B (3)或 (4)控制变量法 22、( 1)第一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第二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或 第三种: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或 (2)A (3)小于 形状铁片排开水的体积 23、下沉密度 24、( 1)越大 (2) a 2.7 2.7 10 3 (3)器材: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 步骤: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

42、测力计的示数F1。 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比较F1和F2的大小,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 25、 26、( 1)物体浸入液面下的体积(或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DE (3)2.4N (4). a 小于 b V排相同 (或完全浸没在水中) 27、( 1) 小华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精确侧盘(或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或蜡块 的质量太小等) 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或测得的是蜡块漂浮时的浮力) (2)将石块授没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或用石块的重力减去石块浸没水中时弹簧侧力计的读数: 或 F浮=G

43、? F 等) 28、(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大,浮力也大 (2)物体浸在同一种(密度相同的)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浮 力也大 (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解析】( 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是F1F2,说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酒精中受到 的浮力,即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2)分析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但浸没的体积不 同,且 F2F3,说明物体在乙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丙图中受到的浮力,即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分

44、析丙丁两图可知,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且排开液体体积相同,但F3=F4,说明物体在两图中受到的浮力相 等,即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29、( 1)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1 分) (2)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1 分) (3)B 和 C(1 分) (4)C(1 分) 30、( 1)1.4 (2)1.4 (3)B (4)排开液体 31、( 1)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1 、2、3 (3) 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或者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1、3、5 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2、( 1)浮力的

45、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1 分) (2)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1 分) (3)B 和 C(1 分) (4)C(1 分) 33、空小桶的重力 a 、b F3 - F4 F1- F2=F3一 F4 34、( 1)浮力、浮力。( 2)排开液体的体 积。 ( 3)密度。 (4) D 和 E . 35、( 1)10 (2)变小变大(3)3 (4)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其他表达有道理即给分) 36、 0.5 ;小于;液体密度 37、(5) 定量; (6)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7) 弹簧测力计;(8)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8、浮力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39、变小变大不变不变浸入的深度,浸入的深度无关 40、下降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