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429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先将答题纸上的考生信息填涂完整。 2.所有试题均只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 第 一 部 分 (18题,24分) 1. 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拂 晓(f )额枋 ( f ng)日薄 西山( b)伧俗因地治宜 B. 荒僻 ( p)推崇 ( ch ng)大庭 广众( t ng) 伎俩物竞

2、天择 C. 褶 皱( zh)惶 急( hu ng)风雪载 途( z i )喷嚏穷愁缭倒 D. 琐屑 ( xi )呵 斥( h)锐不可当 ( d ng) 颠沛穿流不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 B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肆无忌惮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D中国歌手组合凤凰传奇演唱的最炫民族风红遍了国内外,这首歌节奏明快、琅琅上口, 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 3. 下

3、列各句有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县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受益匪浅。 C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 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 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活的仪器” ,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A.

4、B. C. D.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老王钱钟书文学翻译家 B. 中国石拱桥叶圣陶教育家 C.桃花 源记陶潜东晋诗人 D. 大自然的语言谈家桢气象学家 6.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 分)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 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栢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的心情、朝 气蓬勃活力的语句是: 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7.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拟写新闻标题

5、。(3 分)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白林)17 日上午,由京津冀三地体育和旅游部门联合主办的 京津冀冰雪运动体验旅游季活动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冰雪运动旅游”的跨界融合模式愈 发成为人们参与冬季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据河北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冰雪运动体验旅游季活动17 日在崇礼启动后, 将陆续在京津冀三地联动举行系列活动。三地将通过“冰雪运动旅游”模式,不断培育冰雪产 业消费热点。 8. 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3 分) 保尔又问那女子: “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 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

6、的人就是保尔。保尔 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 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 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 化得多么快啊 ! (1)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 (2)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 第二部分(924题,共 46 分) 诗词鉴赏( 5 分)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志趣?(2 分) 10

7、. 用自己的话描绘“带月荷锄归”的优美意境。(3 分) 文言文(15 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 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8、 【注释】:避难: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难:迟疑,为难。本所以疑:这就是当初 之所以犹豫的原因。纳其自托:指同意他搭船。宁:难道,怎么。拯:救助救援。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陶后鲜 有闻 华歆、王朗俱 乘船避难 遂 携拯如初 1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宁可以急相弃邪? 13. 作者在描写莲时,先写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 14.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5. 试评定文中华歆和王朗的人品。( 2 分)

9、 现代文(一)(11分) 人体的独特性 全球有70 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 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 亿人口在地球上 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 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 ,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 中包含有大约32 亿个碱基对, 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 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 万 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

10、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 确率可以达到66% ,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 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 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 通常很好。 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 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 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研究显示

11、,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 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 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 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 于识别身份。据说 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 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16. 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

12、分) 17.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 18. 第段加点词语“据说 ”能否删掉?为什么?( 3 分) 19. 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3 分) 现代文(二) (15 分) 父 亲 (1)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 么叫“爱 ” 。 (2)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 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3)

13、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 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哪 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 了 。 (4)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 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 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 一会儿。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 便被

14、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 “这是 卖的,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这不一样吃 吗 ? ” 停了停又说: “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 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 没想 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 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5)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 经走了。我想,他

15、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6)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 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 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 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7)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

16、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 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 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8)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 好桃子,配 !”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9)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

17、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 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 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 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 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 为了我,爸爸,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 睡一张床。” (10) “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 ” 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18、 “。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11)是啊 ! 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20. 文章第( 1)段作者就写“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 作用 ? (2分) 21.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 ”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 容。 (4 分) 22.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 (3 分) 23.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在第(10) 段

19、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2 分) 24.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读完本文谈谈你对父爱的感悟。不少于60 字。 (4 分) 第三部分作文( 50 分) 25. 作文( 50 分) 请以“ 在那阳光灿烂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文体自定;不少于600 字(写成诗歌 不少于 20 行)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C 6、恨别鸟惊心我言秋日胜春朝沿溯阻绝庭下如积水空明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0、) 7、示例:京津冀冰雪运动体验旅游季活动启动(3 分,要求准确、简洁) 8、 (1)冬尼娅(1 分)(2)筑路( 1 分)伤寒和肺炎( 1 分) 9、隐居躬耕、不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 分,意思对即可) 10、皎洁的月光下,劳动归来的诗人显得充实而快乐。他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丛中,构成了一 副美好的月夜归耕图。 (能体现出诗的意境,语言表述通顺、准确即可,3 分) 11、( 1)玩弄( 2)很少( 3)一起( 4)于是,就(每空1 分) 12、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媚。 难道(怎么)能因为事情危急就丢下他吗?(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

21、 1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做衬托,( 1 分,意思对即可)含蓄而突出地表现了莲高洁的品格, (1 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1 分,意思对即可) 14、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 ( 1 分,意思对即可)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的鄙视(批判、嘲讽) (1 分,意思对即可) 15、华歆急人所急,言行一致。 ( 1分,意思对即可)王朗为人虚伪,自食其言。(1 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 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 才我所

22、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怎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 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16、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1 分,两方面答出一方面意思对即可)引出下 文。 (1分,意思对即可) 17、举例子( 1 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指纹的形成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2 分,意思对即可) 18、不能删去,(1 分) “据说”是“据别人说的意思,是没有经过考证的内容。(1 分,意思对即可) 去掉后有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 分,意思对即可) 19、DNA (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

23、状;心跳。( 3 分,每两点1 分,意 思对即可) 20、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做了铺垫。(2 分,意思对即可) 21、第一次感动是:父亲不偏心,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让我读书;(2 分,意思对即可)第二次 是: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2 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 A这几句话从父亲“劈手夺桃子”“瞪我一眼” “挑桃子”“蹭了蹭”这些细节描写(或动 作描写)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B 这几句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对“我”能考上县中 而由衷地高兴的心里和对女儿殷殷的希望。C 这几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对“我”的成 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也显出父亲对我的深深的爱。(3 分,意思对即可) 23、 “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 (2 分,符合文意即可) 24、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语言表达通畅即可。(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