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739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子秤的设计..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字电子秤的设计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 (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 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暂行规定)对: “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将有 权选取部分论文 (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 纷,由学生本人负

2、责” 完全认可, 并同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 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江西农业工程职 业有权保留送交论文 (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 : 时间: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1.1 引言 1 1.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1.1.2 电子秤发展及结果 . 2 1.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5 1.1.4 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 5 1.1.5 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 . 6 第二

3、章硬件的设计 . 7 2.1 传感器的选择 7 2.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 7 2.1.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8 2.1.3 三运放大电路 . 9 2.1.4 ADC0809 A/D 转换器 . 10 2.1.5 ADC0809 的内部逻辑结构: . 10 2.1.6 ADC0809 应用说明: . 12 2.1.7 LED 显示电路设计 . 12 2.1.8 LED 显示器结构与原理 . 13 2.1.9 LED 显示器与显示方式 . 15 2.1.10 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 . . 16 第三章软件的设计 18 第四章总结 20 附录 1:原理图 21 附录 2:

4、元器件清单 22 致谢. . 23 参考文献: . . 24 1 第一章绪论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 通过对电路 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 重量纲( 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 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 测量电路, 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 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 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 转换器 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ADC0809 A/D 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

5、 号,进行模数转换, 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 出测量结果。 1.1 引言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我们就用到称, 但是随着社 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随着计量技术和电 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工具渐渐淘汰,电子 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 到人们的青睐。 电子秤向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方向发展的趋势引起了低成本、高 性能模拟信号处理器件需求的增加。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

6、化、智能化; 其技术性能趋向是效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量 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 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 和组合性。 1.1.1选题背景和意义 称重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种计量手段, 应用于工农业、科研、 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 与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的一种, 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工具,是好、国计民生、个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 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 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 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 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

7、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 2 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作用。称重装置的 应用以普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电子秤的称重技术中 的一种新型仪表, 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电子秤与机械城比较有体积小、 重量轻、 结构简单、价格低、实用价值强、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在各种工作环境,重量信 号可远传,易于实现重量显示数字化,易于计算机联网,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承重技术的研究和衡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很重视。50 年 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

8、的发展。60 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 电子衡器以来,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微电子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 就给传统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经过40 多年的不 段完善,衡器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从世界水平看, 衡器技术已经经历了 四个阶段,从传统的全部机械元器件组成的机械称到电子线路代替部分机械元器 件的机电结合称, 再从集成电路式到目前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电子计价秤。我国电 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现今电子衡器 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 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计量方法从 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 测量特点从单测量向多

9、参数测量发展。常规的测试仪 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加先进的智能仪器所替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 离、功能、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定向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飞自动化程度等到了显著提 高。 1.1.2电子秤发展及结果 电子衡器一般是指装有电子装置的衡器。因其种类繁多, 且涉及到贸易结算和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重视,并被确定为国家 强制管理的法制计量器具。电子衡器是自动化称重控制和贸易计量的重要手段, 对加强企业管理、严格生产、贸易结算、交通运输、港口计量和科学研究都起到 了重要作用。电子衡器具有反应速度

10、快,测量范围广、应用面广、结构简单、使 用操作方便、信号远传、便于计算机控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化 工、电力、轻工、冶金、矿山、交通运输、港口、建筑、机械制造和国防等各个 领域。 3 一、现状 50 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 年代初期出现机 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 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 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 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 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 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 字测量发展; 测量特点从单参

11、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 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 但就总体而言, 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 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 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 差等。 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 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 确度高、稳定性高、 可靠性高; 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 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1小型化 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即小

12、、薄、轻。近几年 新研制的电子平台秤结构充分体现了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容量的电子 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 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 或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 称重传感 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要求计算决定。钢板或铝板就是秤体的台 面,称重传感器既是传感元件,又是承力支点,极大地减化了秤体结构,减少了 活动连接环节, 不但降低了成本, 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中等或较大容 量的电子平台秤、 电子地上衡,已经出现了采用方形或长方形闭合截面的薄壁型 钢,并联排队列焊接成一个整体的竹排式结构的秤体,4 个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

13、 在最外边两根薄壁型钢两端的切口内,安装在称重传感器承力点上的固定支承就 是秤体的承力支点, 既减化了承力传力机构, 又节省了秤体高度, 这是一种很有 发展前途的秤体结构。 对于大型电子平台秤, 可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等强度和刚 4 度计算,采用抗弯刚度大的型材和轻型波纹夹心钢板等。 2.模块化 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 已开始采用几 种长度的标准结构的模块,经过分体组合,而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以(5、6、 7)m 长的同宽度 3 种标准模块为例,由单块、二块、三块到四块分体组合,可 以组合成长度为( 528)m 的 22 种规格的分体式秤体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

14、中,根据各行业用户的需要,选择其中10 余种常用的标准规格即可。这种模块 化的分体式秤体结构, 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互换性和可靠性, 而且也大大 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集成化 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例如小型电子平台秤、 专用秤、便携式静动 态电子轮轴秤、 静动态电子轨道衡等, 都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 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一体化。 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 动态电子轮轴秤, 多用硬铝合金厚板制成。 其结构原理是经过固溶热处理强化 的铝合金板,或通过在4 个角上钻孔和铣槽分别形成4 个悬臂梁型

15、称重传感器; 或在铝合金板的底面铣出多个对称的盲孔和盲槽形成整体剪切梁型称重传感器。 这就使得秤体与称重传感器合二为一,即铝合金板既是秤体台面又是一个大板式 称重传感器。以后者结构的10t 便携式动态电子轮轴秤为例,其尺寸为720mm 550mm32mm,重量约为 23kg。 4.智能化 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 加称重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使电子衡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判断、 自诊断、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 这就是当今市场上采用微机化称重显示控制器 的电子衡器与采用智能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的根本区别。 5.综合性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规律就

16、是不断的加强基础研究并扩大应用,扩展新技术 领域,向相邻学科和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去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 处理等问题。 例如在流量计量专业, 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建造一套标准大 5 流量测量系统, 价格相当昂贵。 如果采用称重法即质量流量法,只要将重量和时 间测量准确, 大流量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某些商用电子计价秤而言,只 具备称重、计价、显示、打印功能还远远不够,现代商业系统还要求它能提供各 种销售信息,把称重与管理自动化紧密结合,使称重、计价、进库、销售管理一 体化,实现管理自动化。 这就要求电子计价秤能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把称重系统 与计算机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控制系

17、统。 6.组合性 在工业称重计量过程或工艺流程中,不少称重计量系统还要求具有可组合 性,即测量范围等可以任意设定; 硬件能够依据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作某些调 整,硬件功能向软件方向发展; 软件能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和扩展;输入输出 数据与指令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条形码,并能与外部的控制和数据处理设备 进行通信。 1.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电压信号通过很小, 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放大后的 模拟电压信号经过V/F 转化成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 再经过单片机控译码显示器, 从

18、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 按照设计的基本需要 分为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其中数据采集 模块于压力传感器、 信号的前级处理和V/F 转换部分组成。 转化后的数字信号送 给控制器处理。 于控制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 息交换。 最后,对本次研究课题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得出了总结与讨论,并指出两人本 次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发现的一些问题。 1.1.4本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运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并采用全桥测量电路 2)设计一款电子秤,用LED 液晶显示器显示被称物体的质量 3)电路由全桥测量电桥,三运放大电路,A/D转换

19、电路, LED显示电路 4)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 6 1.1.5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 基本工作原理框图如下: 图 1.2-1 基本工作原理框图 电路方框图如下: 图 1.2-2 电路方框图 电 阻 应 变 式 传 感 器 输出信号 三运放大电 路放大信号 显示电路 A/D 转换电 路 传感器 三运 放大器 ADC0809 A/D 转 换器 8031 8155 LED 显示器 7 第二章硬件的设计 2.1 传感器的选择 2.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 变化的元件。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

20、种: 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 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 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电阻应变片也会有误差,产生的因素很多,所以测量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 中温度的影响最重要,环境温度影响电阻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 B.电阻丝与被测元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 对于因温度变化对桥接零点和输出,灵敏度的影响, 即使采用同一批应变片, 也会因应变片之间稍有温度特性之差而引起误差,所以对要求精度较高的传感 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 解决的方法是在被粘贴的基片上采用适当温度系数的自 动

21、补偿片,并从外部对它加以适当的补偿。 非线性误差是传感器特性中最重要的 一点。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由结构设计决定,通过线性 补偿,也可得到改善。滞后和蠕变是关于应变片及粘合剂的误差。由于粘合剂 为高分子材料, 其特性随温度变化较大, 所以称重传感器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 内使用。 8 图 1.2-3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 初始阻值: R1R2R3R4,其变化值 R1R2R3R4时,其桥路输 出电压 Uout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 差均得到改善。 2.1.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

22、量电路 常规的电阻应变片K 值很小,约为 2,机械应变度约为0.0000010.001,所 以,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为0.00050.1 欧姆。所以测量电路应当能精确 测量出很小的电阻变化,在电阻应变传感器中做常用的是桥式测量电路。 桥式测量电路有四个电阻,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是电阻应变片电阻,电桥的 一个对角线接入工作电压U,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电压Uo。其特点是:当四个 桥臂电阻达到相应的关系时, 电桥输出为零, 或则就有电压输出, 可利用灵敏检 流计来测量,所以电桥能够精确地测量微小的电阻变化。 测量电路是电子秤设计电路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应尽 量选择好元件,调整好测量

23、的范围的精确度,以避免减小测量数据的误差。 9 图 1.2-4 全桥测量电桥图 图 1.2-5 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 它由电阻应变片电阻R1、R2、R3、R4 组成测量电桥, R1R2R3R4 350,加热丝阻值为50左右,测量电桥的电源由稳压电源Uin供给。将差动 放大器调零,合上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RW1,使数显表显示 0.00V。将 10 只标准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 RW3 (增益即满量程调节) 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 档测量 )或0.200V。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 电位器 R W4 (零位调节) 使数显表显示为 0.0000V。重复 2、3 步骤的

24、标定过程, 一直到精确为止, 把电压量纲 V 改为重量纲 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 子秤。 2.1.3 三运放大电路 Rw1 10 本次课程设计中, 需要一个放大电路, 我们将采用三运放大电路, 主要的元 件就是三运放大器。在许多需要用A/D 转换和数字采集的单片机系统中,多数 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 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 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 图 1.2-6 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 2.1.4 ADC0809 A/D 转换器 ADC0809 是带有 8 位 A/D 转换器、 8

25、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 制逻辑的 CMOS 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2.1.5 ADC0809 的内部逻辑结构: 11 由上图可知,ADC0809 由一个 8 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 一个 A/D 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 允许 8 路模 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 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 转换完 的数字量,当 OE 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2.1.6引脚结构: IN0IN7:8 条模拟量输入通道 ADC0809 对输入模拟量要求: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

26、05V,若信号太小, 必须进行放大;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 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 地址输入和控制线: 4 条 12 ALE 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当ALE 线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 译码器将 A,B,C 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 模拟量进转换器进行转换。A,B 和 C 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IN0IN7 上的 一路模拟量输入。通道选择表如下表所示。 C B A 选择的通道 0 0 0 IN0 0 0 1 IN1 0 1 0 IN2 0 1 1 IN3 1 0 0 IN4 1 0 1 IN5 1 1 0 IN6

27、 1 1 1 IN7 数字量输出及控制线: 11条 ST 为转换启动信号:当 S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 行 A/D 转换;在转换期间, ST 应保持低电平。 EOC 为转换结束信号。当EOC 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否则,表明正在进行A/D 转换。OE 为输出允许信 号,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1,输出转换 得到的数据; OE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D7D0 为数字量输出线。 CLK 为时钟输入信号线: 因 ADC0809 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 所需时钟信号必须 由外界提供,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 VREF() ,VREF()

28、为参考电压输入。 2.1.6 ADC0809 应用说明: 1)ADC0809 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以与8031直接相连。 2)初始化时,使 ST 和 OE 信号全为低电平。 3)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A,B,C 端口上。 4)在 ST 端给出一个至少有100ns宽的正脉冲信号。 5)是否转换完毕,我们根据EOC 信号来判断。 6)当 EOC 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OE 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 片机了。 2.1.7 LED 显示电路设计 13 2.1.8 LED 显示器结构与原理 (一) LED 显示器结构 与反射罩的七个反射腔互相对位的印刷电路板上,每个反射腔底部的中心位 置就是

29、LED 芯片。在装反射罩前,用压焊方法在芯片和印刷电路上相应金属条 之间连好 30m 的硅铝丝或金属引线,在反射罩基本的半导体数码管是由七个 条状发光二极管芯片按图12 排列而成的。可实现 09 的显示。其具体结构有 “ 反 射罩式 ” 、“ 条形七段式 ” 及“ 单片集成式多位数字式 ” 等 (1)反射罩式数码管一般用白色塑料做成带反射腔的七段式外壳,将单个 LED 贴在内滴入环氧树脂,再把带有芯片的印刷电路板与反射罩对位粘合,然 后固化。反射罩式数码管的封装方式有空封和实封两种。实封方式采用散 射剂和染料的环氧树脂, 较多地用于一位或双位器件。 空封方式是在上方盖上滤 波片和匀光膜, 为提

30、高器件的可靠性, 必须在芯片和底板上涂以透明绝缘胶,这 还可以提高光效率。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四位以上的数字显示(或符号显示)。 (2)条形七段式数码管属于混合封装形式。它是把做好管芯的磷化镓或磷 化镓圆片, 划成内含一只或数只LED 发光条,然后把同样的七条粘在日字形“ 可 伐” 框上,用压焊工艺连好内引线,再用环氧树脂包封起来。 (3)单片集成式多位数字显示器是在发光材料基片上(大圆片),利用集成 电路工艺制作出大量七段数字显示图形,通过划片把合格芯片选出, 对位贴在印 刷电路板上,用压焊工艺引出引线,再在上面盖上“ 鱼眼透镜 ” 外壳。它们适用于 小型数字仪表中。 (4)符号管、米字管的制作

31、方式与数码管类似。 (5)矩阵管也可采用类似于单片集成式多位数字显示器工艺方法制作。 (二) LED 显示器分类 (1)按字高分:笔画显示器字高最小有1mm(单片集成式多位数码管字高 一般在 23mm) 。其他类型笔画显示器最高可达12.7mm(0.5 英寸)甚至达数 百 mm。(2)按颜色分有红、橙、黄、绿等数种。(3)按结构分, 有反射罩式、单条七段式及单片集成式。(4)从各发光段电极连接方式分 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 (三) LED 显示器的参数 由于 LED 显示器是以 LED 为基础的,所以它的光、电特性及极限参数意义 大部分与发光二极管的相同。但由于LED 显示器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

32、,所以需 有如下特殊参数:1发光强度比由于数码管各段在同样的驱动电压 时,各段正向电流不相同, 所以各段发光强度不同。 所有段的发光强度值中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比为发光强度比。比值可以在1.52.3 间,最大不能超过2.5。 2脉冲正向电流若笔画显示器每段典型正向直流工作电流为IF,则在脉 14 冲下,正向电流可以远大于IF。脉冲占空比越小,脉冲正向电流可以越大。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的显示器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简称LED 。液 晶显示器,简称 LCD ;前者价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方便;后者可进行图 形显示,但接口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所以我们只讲解 LED显示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3、。在单片机中通常使用 七段 LED ,一般来说,七段LED用七段发光二极管构成显示数据和符号的字型, 另外还要用一段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小数点,这种显示器有共阴,和共阳两种。 一位显示器由八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施加一定的正向电 压时, 该段所对应的笔划即被点亮;不加正向电压则暗。 为了保护各段 LED不被损坏,需外加限流电阻。 不管是共阴极 LED还是共阳 极 LED ,他们的 8段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这8段的名字分别为 15 A段 B段 C段 D段 E段 F段 G段 和 DP段 2.1.9 LED 显示器与显示方式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LED 显示块构成 N 位 LED 显示器

34、。N 位 LED 显 示器有 N 根位选线和 8*N 根段选线。根据显示方式不同,位选线与段选线的连 接方法不同。段选线控制字符选择,位选线控制显示位的亮,暗。 LED 显示器有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两种方式。我们使用的为动态显示 LED 动态显示方式。 在多位 LED 显示时,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将所有位的段选线并联在一 起,由一个 8 位 I/O 口控制,而共阴极点或共阳极点分别由响应的I/O 口线控制。 16 图 2.4-1LED显示电路图 2.1.1.1总体工作电路原理图 17 18 第三章软件的设计 ADC0809 通道 IN0 地址7FF8H 8155 PA 口地址7F01H PB

35、 口地址7F02H FLAG BIT 7FH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13H AJMP INT1 MAIN : SETB IT1 SETB EA SETB EX1 LCALL AD_SORT LCALL BCD_SORT LCALL DISLED LCALL DELAY_LO AJMP MAIN AD_SORT: MOV R0,#60H SETR FLAG MOVX DPTR,#7FF8H MOVX DPTR,A WAIT: JB FLAG,WAIT RET INT1: MOVX A,DPTR MOV R0,A CLR FLAG RET1 DLSLED: MOV R

36、3,#01H MOV A,R3 LOOP: MOV DPTR,#7F01H MOVX DPTR,A INC DPTR MOV A,R0 ADD A,#0DH MOVC A,A+PC DIR1: MOVX DPTR,A 19 LCALL TIM2 INC R0 MOV A,R3 JB ACC.1,LOOP1 RL A MOV R3,A AJMP LOOP LOOP1: RET TIM2: MOV R7,#04H DLT1: MOV R6,#FFH DLT2: DJNZ R6,DLT2 DJNZ R7,DLT1 RET BCD_SORT: MOV A,R0 RL A MOV B,#10H DIV

37、AB MOV R0,B INC R0 MOV R0,A RET DELAY_LO: PUSH 0 PUSH 1 PUSH 2 MOV 0,#01H; DELAY_LO1:MOV 1,#00H DELAY_LO2:MOV 2,#0B2H; DJNZ 2,$ DJNZ 1,DELAY_LO2 DJNZ 0,DELAY_LO1 POP 2 POP 1 POP 0 RET END 20 第四章总结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通过对“数字电子秤”的设计、安装以及调试,我从 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做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我和搭档一起查资料、学习、设 计。 本次实践中, 进一部加深了我对平时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了

38、解到 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不只重视理论,要考虑学到的东西能用在那方面, 例如我正开始学微机原理 ,我发现电路主机本上都是由我们以前学过的集成 逻辑电路组成。 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的 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 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电路焊好并不代表你已经 成功了,测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测试的过程, 我掌握了一些电路调试的 方法和一般规律,同时也掌握了如何来检查和排除设计中的所遇到的一些常见故 障。不是电路在电脑上能仿真出来连接到电路板上就能测试成功,可能在设计的 过程中要不断修改方案。 21 附录 1:原理图 22 附录 2:元器件清

39、单 Description Designator Footprint LibRef Quantity Capacitor C1 RAD-0.3 Cap 1 Capacitor C2 RAD-0.3 Cap 1 Capacitor C3 RAD-0.3 Cap 1 Capacitor C4 RAD-0.3 Cap 1 Capacitor C5 RAD-0.3 Cap 1 Capacitor C6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7 RB7.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8 RB7

40、.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9 RB7.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10 RB7.6-15 Cap Pol1 1 Capacitor C11 RAD-0.3 Cap 1 Capacitor C12 RAD-0.3 Cap 1 Capacitor C13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14 RB7.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15 RB7.6-15

41、 Cap Pol1 1 Capacitor C16 RAD-0.3 Cap 1 Capacitor C17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18 RB7.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19 RB7.6-15 Cap Pol1 1 Polarized Capacitor (Radial) C20 RB7.6-15 Cap Pol1 1 Capacitor C21 RAD-0.3 Cap 1 Capacitor C22 RAD-0.3 Cap 1 Full Wave Diode B

42、ridge D2 E-BIP-P4/D10 Bridge1 1 Full Wave Diode Bridge D3 E-BIP-P4/D10 Bridge1 1 Default Diode D4 DSO-C2/X3.3 Diode 1 Default Diode D5 DSO-C2/X3.3 Diode 1 Default Diode D6 DSO-C2/X3.3 Diode 1 Default Diode D7 DSO-C2/X3.3 Diode 1 Typical RED GaAs LED DS1 LED-1 LED1 1 Typical RED GaAs LED DS2 LED-1 LE

43、D1 1 Header, 2-Pin, Right Angle J1 HDR1X2H Header 2H 1 Header, 2-Pin, Right Angle J2 HDR1X2H Header 2H 1 23 Header, 20-Pin J3 dip-20 MHDR1X20 1 Header, 8-Pin, Right Angle J4 HDR1X8H Header 8H 1 Header, 8-Pin, Right Angle J5 HDR1X8H Header 8H 1 FET Operational Amplifier LM1 CAN-8/D9.4 Op Amp 1 PNP Ge

44、neral Purpose Amplifier Q1 BCY-W3/E4 2N3906 1 PNP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 Q2 BCY-W3/E4 2N3906 1 Resistor R2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3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4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Bridge R5 SFM-T4/A4.1V Res Bridge 1 Resistor R6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8 AXIAL-0.4 Res2 1 Variable Res

45、istor R9 AXIAL-0.6 Res Adj2 1 Resistor R10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11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12 AXIAL-0.4 Res2 1 Variable Resistor R13 AXIAL-0.6 Res Adj2 1 Variable Resistor R14 AXIAL-0.6 Res Adj2 1 Potentiometer R15 VR5 POT2 1 Resistor R16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17 AXIAL-0.4 Res2 1 Poten

46、tiometer R18 VR5 POT2 1 Potentiometer R19 VR5 POT2 1 Potentiometer R20 VR5 POT2 1 Resistor R21 AXIAL-0.4 Res2 1 Potentiometer R22 VR5 POT2 1 Resistor R23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24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25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26 AXIAL-0.4 Res2 1 Resistor R27 AXIAL-0.4 Res2 1 Isolated

47、Resistor Network RP1 SSO-G16/X.4 Res Pack4 1 Isolated Resistor Network RP2 SSO-G16/X.4 Res Pack4 1 Isolated Resistor Network RP3 SSO-G16/X.4 Res Pack4 1 Switch S1 SPST-2 SW-PB 1 Transformer (Coupled Inductor Model) T1 TRF_4 Trans Cupl 1 Transformer (Coupled Inductor Model) T2 TRF_4 Trans Cupl 1 U1 d

48、ip-28 ICL7135 1 U2 DIP-8 AD620 1 U3 SFM-T3/A6.6V LM 1 24 U4 SFM-T3/A6.6V LM 1 U5 DIP-16 74LS157 1 U6 DIP-14 4069 1 U7 dip-40 AT89S52 1 U8 DIP-20 74LS373 1 U9 dip-28 62256 1 U10 dip-28 ZLG7289 1 Crystal Oscillator Y1 BCY-W2/D3.1 XTAL 1 Crystal Oscillator Y2 BCY-W2/D3.1 XTAL 1 致谢 大学三年生活即将结束, 回顾这几年历程,老

49、师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 他们严谨的治学, 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 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在 此,我对所有教过我的老师表示感谢,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 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 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考虑 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 还得到了许多学院领导、 系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关心 和帮助。 最后,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我的设计(论文)的各位老师 25 参考文献: 【1】王毓银 .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彭介华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谢自美 .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第二版 )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兴瑶 . 实用电子电路500 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 。 【5】阎石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6】 杨文龙编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西安 : 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