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765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降排水方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目录 1、工程概况 . . 1 1.1 地理环境 1 1.2 地形地貌概况 1 1.3 气象水文 2 2、编制依据 . . 3 3、施工部署 . . 3 3.1 A1 、A2地块排水 3 3.2 A7 、A8地块排水 4 3.3 A5 、A6地块排水 4 3.4 A3 、A4地块排水 4 3.5 生活区排水 . 4 3.6 施工现场道路排水 . 5 4、降排水方案 5 4.1 排水方案 5 4.2 基坑降水方案 5 5、施工技术要求 . . 6 6、劳动力计划 7 7、施工计划 . . 7 8、应急措施 . . 7 8.1 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应急措施 7 8.2 降水工程影响周边环境的应

2、急措施 7 8.3 相邻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应急措施 7 . . 9、 雨季施工措施 . 7 9.1 特大暴雨施工措施 7 . . 1、工程概况 1.1 地理环境 呈贡区龙四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净用地面积约159.81 亩。 总建筑面积 455122.90m2, 项目场地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吴家营村,西侧紧临景明北路北侧20m为新建中国石油加油站; 南侧与吴家营安置小区和衡水实验中学呈贡分校毗邻;东侧为林地;另有多条规划道路从场 地内及边界通过,交通便利。 项目位置示意图 1.2 地形地貌概况 场地现状为荒地、果园及少量农田等,整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其 中 A3、A5、A6

3、地块分布多条纵横交错灌溉沟,宽0.6-1.2m, 深 0.2-0.5m, 该地段处于场地最 低地段,处于地下水汇集区, 因周边地势相对较高, 该地段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较困难,A7 A8地块标高介于 1935.22-1942.49m ,高差约 7.0m,坡度约为 23,属缓坡。 A7地块与 A8 地块之间、 A5地块 A6与地块之间有一条市政道路。 . . 场地俯瞰图 场地地形地貌 (A3、A5地块) 场地地形地貌 (A1 地块) 场地地形地貌 (A7、A8地块) 1.3 气象水文 昆明地处亚热带,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主要受西南季风和热带大陆气团交 替控制,加之有高原湖泊滇池、阳宗海调

4、节温湿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温 差小,日温差大。市区多年平均气温14.7,最热月 (7 月)多年平均气温 19.7 ,最冷月(1 月)多年平均气温 7.4 ,年温差 1015,历年最高气温 31.5,历年极端低温 -7.8 ; 年平均日照时间 2200多小时,霜冻极少,年平均无霜期达227 天。常年风向西南风偏多,频 . . 率 18% ,年平均风速 2.2 m/s。年内干湿季分明,冬干夏湿。受降水分布不均的影响,昆明市 多年平均水量西、北部较多,东南部少,径流深变幅为185420mm 。 呈贡新区地处金沙江水系普渡河上游的滇池流域。滇池西距拟建场地约为6km ,是场区周 边主要

5、地表水体。滇池正常工作水位高程为1887.4m,最低工作水位为 1885.5m;拟建场地内 无地表水体及河流分布,地下室开挖及地基基础施工宜避开雨水时节。 2、编制依据 (1)昆明市 2013-2017 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三期)- 呈贡区龙四地块城市棚户 区改造子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2)云南省设计院集团设计的昆明市2013-2017 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三期) 呈贡区龙四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子项目- 基坑支护施工图方案设计说明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2016 年 12 月 24 日昆明市 2013-2017 年 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三期)呈贡区龙四地块城市棚户

6、区改造子项目(A1-A8)场地岩土 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 (4)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南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分 别设计的 A1A2A4A6 地块、 A3A5地块、 A7A8地块施工图纸 (5)呈贡区龙四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 (6)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3、施 工 部 署 目前先期施工 A5、A6、A7、A8 地块, A1、A2地块施工自成一体, A3、A4地块须待拆迁 后期施工 3.1 A1 、A2地块排水 A1、A2地块东、西两侧坡顶排水沟在坡顶分别通长设置,坡向由北向南排入三级沉淀池 后排入景明北路市政管网,A1地块北侧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坡向由东向

7、西排入三级沉淀 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名称文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 22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 70 号 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93号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 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 9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0SHMS18000 . . 池排入景明北路市政管网。 基坑内按设计设置排水盲沟、疏干井、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水泵,

8、由水泵抽排至坡顶 排水沟,水泵设置液位计自动抽排。 3.2 A7 、A8地块排水 A7、A8地块东西侧坡顶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A7地块坡向由南向北排入宝珠街市政管 网,A8地块由北向南就近排放。 A7地块北侧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集中排入宝珠街市政管 网,南侧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坡向由东向西排放。A8地块南侧坡顶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 置,坡向由东向西排入A6 地块南侧坡顶设置的通长排水沟,A8 地块北侧坡顶排水沟沿坡顶 通长设置,坡向由东向西排放。 基坑内按设计设置排水盲沟、疏干井、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水泵,由水泵抽排至坡顶 排水沟,水泵设置液位计自动抽排。 3.3 A5 、A6地块排水 由

9、于 A3、A4 地块暂不能施工,且居民生活区雨污水均混合明排至A5、A6地块西侧,为 了现场环境卫生,拟在该处基坑外A3、A4地块区域内设置直径500mm 污水排水涵管,每 20m 设置一口砖砌检查井进行有组织排放,坡向由南向北。涵管末端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 接入景明北路市政管网。排水涵管接通景明北路市政管网。 现场地表水及雨水另外沿A5、A6地块西侧基坑坡顶设置通长排水明沟,坡向由南向北末 端折向西,并在A3 地块内设置沉淀池,清水排入景明北路市政管网。A5 地块东侧、北侧、 南侧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A6地块东侧、北侧坡顶排水沟沿坡顶通长设置,坡向由东向西 排放,南侧坡顶排水沟接A8地

10、块南侧排水沟,坡向由东向西排放至西侧坡顶排水沟。 基坑内按设计设置排水盲沟、疏干井、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水泵,由水泵抽排至坡顶 排水沟,水泵设置液位计自动抽排。 3.4 A3 、A4地块排水 A3、A4施工时,各地块四周坡顶设置排水沟,汇集至集水坑经沉淀后排向景明北路市政 管网。 各地块基坑内按设计设置排水盲沟、疏干井、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水泵,由水泵抽排 至坡顶排水沟,水泵设置液位计自动抽排。 3.5 生活区排水 生活区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排放至化粪池,先期采用环卫车临时抽排。临时设施施工 . . 时埋设直径 300mm 波纹管,坡向由北向南,待宝珠街市政管网投入运行后,生活区污水再排 放至

11、市政管网。 3.6 施工现场道路排水 施工现场道路雨水均就近排放至基坑边排水沟。 4、降排水方案 4.1 排水方案 1、在地下室基坑四周设排水系统。做到设计简单、坡向合理、排水有利。现场内的排水 系统主要由排水沟、集水井、潜水泵等组成。 2、在基坑边坡四周上沿修筑宽300 毫米、深 300500 毫米的排水沟,沟端设集水井, 集水井尺寸为 100010001200mm ,集水井兼作沉淀池。集水井排水沟均采用砖砌。集水井 位置考虑到排水方便。 4、在基坑边坡下沿设排水沟、集水井,用潜水泵随时抽除井内积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 道路官网。 5、场地内排水系统专人负责管理、检修、清理,做到无明显积水,场

12、内整洁。 4.2 基坑降水方案 一个合理的地下水处理方案是保证基坑稳定和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安全的重要一环。 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处理方案: (1)水泥土深层搅拌咬合桩形成悬挂式止水帷幕。 (2)在基坑外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 回灌井,通过地下水位观测井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回灌,确保坑外地下水稳定。 . . (3)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及中部挖排水沟降水,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布置疏干井进 行降水。 (4)大面积控制降水方案。具体方法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而后开挖土方进行 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特点是基坑全面降水后,降低了坑内外地下水头差,避免了基坑壁涌水

13、 涌沙和坑底管涌的出现。但大面积降水会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工程 事故。 (5)全封闭止水帷幕方案。即通过止水帷幕与隔水层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达到隔 水的目的。 (6)坑周边设置悬挂式隔水帷幕,辅以“坑内降水、坑外回灌”方案。特点是在坑周一 定深度隔水后,再通过回灌可保持部分地段坑外地下水位。 本工程,针对土层特点,降水方案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咬合桩形成悬挂式止水帷幕+坑外 回灌方式。 5、施工技术要求 (1)基坑开挖中遇土层含水量较高时,需配合坑内集水坑汇集坑内水,进行抽排水。 (2)基坑开挖中进行抽排水时需密切结合坑外沉降观测及水位观测进行,发现沉降超报 警值时应及时做

14、好应急措施。 (3)基坑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排水措施。抽水量以将坑内水 位控制在施工作业面以下0.5m 为宜。 严格控制不要过度地抽取地下水, 以免对基坑周围的建、 构筑物和地下管网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基坑外设置回灌井,视监测情况确定是否做地下水的 回灌工作。 (4)基坑开挖前,应检查降水效果,确保地下水位达到预计降水指标后方可进行开挖。 (5)基坑开挖过程中, 支护应紧跟开挖进度, 严禁开挖面出现裸露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 (6)基坑开挖过程中, 应随时观察基坑侧壁是否存在渗漏水情况,以及基底地下水情况, 一旦发现出现渗漏水,或基底水量增大情况,应立即采取注浆措施。 (7)

15、定期检查降水效果,确保基坑开挖前水位降至设计水位。 (8)做好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监测主要是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1)地下水位监测采用测绳进行测量,基坑周边设置回灌井兼做观测井。 2)回灌观测井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滤管长度应满足量测要求。 . . 3)坑外水位低于设计要求时,需配合建筑物和基坑顶位移观测,做好回灌等措施。 6、劳动力计划 为完成排水系统,各地块分别投入劳动力20人,各地块排水系统形成后各地块安排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 人,工人 1 人,电工 1 人,专门负责本地块排水水泵等排水设备的检修、 保养以及排水沟的疏通,以保证排水设备正常运转和排水流畅。 7、施工计划 (1)排水系统基

16、坑顶排水沟在基坑支护完成、基坑开挖前完成。 (2)疏水井、基坑排水盲沟等设施在基坑开挖完成后逐步完善。 8、应急措施 8.1 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应急措施 基坑止水帷幕渗漏的内因是止水帷幕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深搅桩或防渗桩墙接缝不吻合 或在透水层中有蜂窝空洞等。产生渗漏的外因是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周围的动水压力和土 压力相对增大,导致挡土止水帷幕挠区或侧移。当止水帷幕出现渗漏时,往往导致大量漏水、 漏砂,坑壁失稳、坍塌、倒桩及附近建筑物、路面急剧沉陷等。 当止水帷幕出现渗漏时,拟采用:水泥类化学灌浆堵漏抢险应急防护措施进行处理。 8.2 降水工程影响周边环境的应急措施 地下工程施工为了疏干基坑内地下

17、水,必须长期进行抽水,有可能产生以基坑为中心的 大面积水位降落漏斗, 从而对基坑周围地面和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通过对基坑四周地下水位观测,当观测井水位降深过大时(低于降水前稳定水位1m ) ,往观 测井中自由注入抽水井单位出水量的1/3-2/3水量进行回灌来稳定和抬高局部因工程降水而 引起的地下水位降低,防止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和不良影响。 8.3 相邻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施工,对相邻建(构)筑物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当其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其 倾斜率接近千分之四时,应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较大一侧进行地基土注浆加固处理。 9、雨季施工措施

18、9.1 特大暴雨施工措施 做好防汛人员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 . . 施、临电、机械设备防护等项工作。 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安排天气预报员, 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防止暴雨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生产工作。 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沿建筑物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沟,通过环形排 水沟排入附近的污水管线,保证建筑物四周的雨水不流入基坑内。 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场地内排水通畅。雨季前对现场所有的 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进行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 齐,确保用电安全。 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栗、抽水软管、草袋、塑料布、苫布等由物资及设备 部提前准备,及时组织进场。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