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目 哲学与人生 班级 14级高星班 教师 刘 娟 学校 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年 月 日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重点:掌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难点: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
2、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引入新课: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每个人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们又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人生不仅需要理想、激情,更要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需要把积极的行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只有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积极行动,自强不息,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四、讲授新课:(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阅看P2页事例。思考:、从小赵的高档名牌服装店不如农机维修部红火的事实说明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结全小赵选择经营不同行业的事例,说明我们进行人生选择应该注意什么
3、问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3、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4、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的客观实际,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是我们作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不
4、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学习P5页的事例:事例中的年轻人最终没有成为作家而成为硬笔书法家的事实,对我们进行人生选择有什么启示?3、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要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客观实际,就必须要了解和把握自己的过去。既不能无视过去、否认现实,也不能只看过去,不看未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起点和依据,才能认清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五、课堂巩固:1、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为什么说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3、怎样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六、课堂小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七、作业布置
5、1、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为什么说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3、怎样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4、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九、教学后记: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气氛活跃,能理解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2)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重点: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难点:理解
6、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为什么说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3、怎样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四、讲授新课:(一)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1、指导学生阅看P67页的事例讨论:、人能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
7、成熟的过程,结合小龙的事例,请你谈谈如何才能避免作出不正确的选择?、我们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选择吗?为什么?2、人生选择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追求人生价值中,在多种可能性中所作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自尊、自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中职生要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3、人生选择是人的自我觉醒的表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能不能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关键时期的选择对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青年人在人生选择面前应力求做到科学、正确、迈好人生每一步。4、由于选择对象的多样性和选择主体目的的多样性,人生选择存在
8、着多种可能性。5、阅看P9页侯斌的人生选择事例,该事例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有哪些启示?(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1、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2、指导学生认真阅看P10页胡适能成为文学家和哲学家的事例。思考:胡适选择学科专业的两个标准启发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还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主动地承担社会历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4、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还要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机遇,又要慎重选
9、择。五、课堂巩固:1、我们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选择吗?为什么?2、人生的选择为什么是有条件的?3、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六、课堂小结: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七、作业布置:1、我们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选择吗?为什么?2、人生的选择为什么是有条件的?3、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5、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九、教学后记: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气氛活跃,能理解应用所学过的知识,作业完成质量好。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备 课 人:刘
10、 娟课 题: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重点:掌握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难点:理解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我们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选择吗?为什
11、么?2、人生的选择为什么是有条件的?3、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四、讲授新课:指导让学生阅看P13页事例。思考:、阿平的经历说明了什么?、谈谈为什么人离开了行动将一事无成?(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玫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凡是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的实在的基础和承担者,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思议的。3、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作为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12、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运动形式。、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和生命运动过程。人生的存在和发展则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这种自觉能动的生命运动就是人生行动。、人生行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是,人生行动总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行动的结果,也不是人们可以任意选择的,它也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2、人生行动是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实现目的和理想的过程。动物的生存过程只是本能地运用自身生理特点的过程,动物活动的过程是受单纯的生理运动规律支配的。但是,人生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人自己的行动,实现一个一个生活目标,最后实
13、现理想目的的过程。人生行动既需要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付出,受到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同时又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提高的途径。3、人生的行动不只是受人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4、人生行动是现实的物质力量过程。5、人生行动既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也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过程。6、人的行动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外过程,也是人的内在精神、道德力量的展示过程。7、谈谈你对人生行动的道德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人生行动?五、课堂巩固:1、为什么说物质在运动中存在?2、为什么说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人生行动与动物行动有什么区别?六、课堂小结: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七、作
14、业布置:1、为什么说物质在运动中存在?2、为什么说人生存在于行动中?3、人生行动与动物行动有什么区别?4、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气氛活跃,能灵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作业完成质量好。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2)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让学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教学重点:掌握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让学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教学难点:理解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15、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为什么说物质在运动中存在?2、为什么说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人生行动与动物行动有什么区别?四、讲授新课:(一)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离不开行动):1、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连串的行动构成的。、大自然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这些东西是人们通过行动,按照客观规律和自己的需要
16、制造出来的。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科学、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而且,积极的人生行动还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体力、智力和意志在行动中得到锻炼和完善。、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必须行动。人生的意识、目的和理想,都只能通过人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2、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3、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行动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行动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不断地理解和认识人生,积累人生的经验,实现自己的成长。4、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的人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学习也需要有实际的行动。结合自己的表现,谈谈你认为如何实际行动才能学习好?(二)敢于
17、行动,善于行动: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自己的人生路必须要自己去走,必须要付诸实际的行动。、人生不仅需要理想,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敢。人生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得到解决。、人生是短暂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立刻行动,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停留在口号上。2、要行动,就需要有勇气,不怕失败(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认识规律是利用规律的前提。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遵循着本身固有的规律。事物的规律隐藏于事物内部,不会自动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认识它并非易事。要认识规律,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综合,
18、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提示事物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行动中实现的,有行动,就会有失败,就会有挫折。失败和挫折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害怕失败、挫折而放弃行动,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只有是一事无成。、要敢于行动,就要学会坚持,要有不放弃的决心和信念。3、善于行动,就是要学会做事,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法则去做事(按事物运动的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行动。、坚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走好人生每一步。、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我们就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
19、向,也可以通过创造或者改变规律赖以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加速或延缓规律的实现进程,我们还可以控制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即:要有准备要有顺序要有始有终。五、课堂巩固:1、为什么说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2、怎样按事物运动的规律办事?3、如何善于行动?六、课堂小结: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敢于行动、善于行动。七、作业布置:1、为什么说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2、怎样按事物运动的规律办事?3、如何善于行动?了 4、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二、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气氛活跃
20、能灵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作业完成质量好。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1)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
21、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为什么说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2、怎样按事物运动的规律办事?3、如何善于行动? 四、讲授新课:1、阅看P25页小李创业成功的经历。2、思考:、人要作成一件事情,为什么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人为什么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1、自觉能动性又称为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阅看P25页“嫦娥奔月”有事。思考:该故事反映一个什么问题?小结:这个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而今天,人类已把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正确地指导人
22、们的行动。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坚强的意志。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还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3、人生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思考:
23、人生意义的实现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结:人生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怨天尤人,实际上是推卸自己责任的做法。同学们要积极发挥自觉能动性,勇敢选择,积极行动,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五、课堂巩固: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怎样发挥自觉能动性?为什么说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3、人生意义的实现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六、课堂小结: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七、作业布置: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怎样发挥自觉能动性?为什么说自觉能动性
24、是人特有的能力?3、人生意义的实现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4、完成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5、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气氛活跃,能灵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作业完成质量好。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2)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要求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教学重点:掌握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力争做一个积极进取,自强不自息的人。教学方法:讲授法、
25、举例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怎样发挥自觉能动性?为什么说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3、人生意义的实现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讲授新课:1、阅看学习指导书上P19页张海迪的人生经历。2、思考:、如果你是案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做?、从张海迪的人生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26、一)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1、自信自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没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决定了一个的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2、自信是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让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3、阅读P31页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我国第一条铁路)的事例。思考:京张铁路的修建如何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4、阅看学习指导书上P21页女排名将郎平的事例。小结: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
27、的过程。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人生如登高山,只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顶峰。只要我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就能自信自强,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闪亮人生。(二)积极进取,自强不息:1、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不断自我激励。激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可以激发自己成功的信心与欲望,充分发现和调动自己的长处和潜能。2、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战胜自我,克服自卑。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确定的关键时期中,是人生观和人格的形成时期,也是成长过程中矛盾最突出的时期。3、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人生如登高山,只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登上顶峰。只要我们
28、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就能自信自强,就能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创造出属于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闪亮人生。五、课堂巩固: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学能动的过程?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有什么作用?3、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六、课堂小结:人生是自学能动的过程;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七、作业布置: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学能动的过程?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有什么作用?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一、人生是自学能动的过程:二、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气氛活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四课
29、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1)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看待人际关系。教学重点:掌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看待人际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应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看待人际关系。教学方法:举例法、讲授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
30、课:1、为什么说人生是自学能动的过程?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有什么作用?3、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四、讲授新课:1、阅看P36页小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事例。2、思考:、从小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做法中,谈谈你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解?、我们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的含义: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联系是客观的。不论是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
31、无限复杂、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个事物都是这个相互联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3、物质世界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4、联系的分类:、是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一切联系中最高级、最复杂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一点,不及其余);、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
32、系(在人生问题上,既要充分尊重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价值,也要充分看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区分多样性联系的不同特点,提高认识事物的洞察力。(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交流和传递生产经验,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都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现的。、人的交往活动不仅创造了社会,而且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2、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一样,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之中,离开与
33、他人的关系,人就无法生存、发展)。讨论:生活中有可以不和任何人产生联系的情况吗?你害怕还是乐于与人交往?3、人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多样性,是由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人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决定的)。五、课堂巩固:1、联系可以划分为哪三类?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六、课堂小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七、作业布置:1、联系可以划分为哪三类?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
34、看待人际关系: 九、教学后记:学生听课认真,气氛活跃,课堂纪律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2)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教学重点:掌握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教学方法:举例法、讲授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
35、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联系可以划分为哪三类?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我们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四、讲授新课:(一)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1、人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态度表现为接纳、合作、和睦、和谐;消极的态度则表现为冷漠、自闭、排斥、对抗。2、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3、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4、和
36、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人际和谐意味着不同个性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包容、和睦相处,互助、互补、互利,团结一致,安定有序,形成合力,共同发展。5、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人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际和谐有利于人的自然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以人为鉴”,以积极的态度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有利于在与人关键设备过程中广泛获得社会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能力,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持,有助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的
37、特征:、平等相处 、宽松的人际环境 、相互真诚信任 、友善和关爱(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1、爱护环境就像爱护生态环境一样重要,人际环境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自觉营造的。改善我们的关系,需要我们主动打开交往的大门,学会与人和谐交往,合作共事,建立纯洁而浓厚的友谊,创造快乐人生。2、走出孤独,主动交往。(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与他人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没有人从内心拒绝与人交往。但有的同学在交往中却总是表现得被动、畏缩、缺乏自信,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活动的范围和发展的主动性,因而失去发展机会。)3、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4、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度。交友要保持一定的
38、距离,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更要把握交往的度。五、课堂巩固:1、为什么说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3、怎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六、课堂小结: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七、作业布置:1、为什么说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3、怎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4、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
39、境逆境 备 课 人:刘 娟课 题: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1)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清楚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教学方法:举例法、讲授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为
40、什么说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3、怎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讲授新课:1、阅看P46页的“一位中职毕业生从打工妹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事例。2、思考:、事例中的她,在遇到逆境时是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面对未来人生发展中的顺境逆境,你将采取怎样的态度?(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2、事物的发展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增加,不是重复。(判断新旧事物不能凭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能凭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而是看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
41、势。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循序渐进和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不是笔直的,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与时俱进;、要满腔热忱地支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要把握发展的实质,学会辨别新事物和旧事物;要正确理解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不沉浸于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以宽阔的胸怀和远见卓识看待发展中的前进与曲折,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曲
42、折时坚定前进方向不动摇。(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1、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人生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精神发展两方面。、人在生理上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基本规律、特征和阶段,每个人大体上都是相同的,都是沿着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发展;、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如品德、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对自身生活目标、价值的追求和创造,潜能的不断开发等都有一个日积月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有自身发展的规律。2、人生发展同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练习:谈谈你对“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认识3、在人生发展中我们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准备走曲折的
43、路。进取心是人生发展永不停息的内在动力,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激励人们勇于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五、课堂巩固:1、我们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为什么说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六、课堂小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七、作业布置:1、我们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为什么说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九、教学后记:课堂纪律好,学生听课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备 课
44、人:刘 娟课 题: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2)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要求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教学重点:掌握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教学难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教学方法:举例法、讲授法、分析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清点人数(详细记录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
45、复习导入新课:1、我们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为什么说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四、讲授新课:1、阅看P4951页的材料。2、思考:、为什么说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逆境有哪些作用?(一)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境遇。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1、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在顺境的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可以顺利实现,有利于人主动创造机会,借势而上,不断取得成功。人在为断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可以激发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人生发展的良性循环。但顺境也容易使人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