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22933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方案解读.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洁净用 房等级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空气洁净度级别 参考手术 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 0.2cfu/30min 90 皿 (5cfu/m 3) 0.4 cfu /30min 90 皿 (10cfu/m 3) 56 假体植入、某些 大型器官移植、 手术部位感染可 直接危及生命及 生活质量等手术 0.75 cfu /30min 90 皿 (25cfu/m 3) 1.5 cfu /30min 90 皿 (50cfu/m 3) 67 涉及深部组织及 生命主要器的大 型手术 2 cfu /30min 90 皿 (75cfu/m 3) 4 cfu /30min 90 皿 (150cfu/m

2、 3) 78其他外科手术 6cfu/30min 90 皿8.5 感染和重度污染 手术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点 GB 50333 2013 医院感染管理科doris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建标 201117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标医院洁净手术部 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 成。 于 2013 年 11 月 29 日发布 ,并于 2014 年 6 月 1 日开 始实施 。 主要内容 术语调整 洁净用房分级、 技术指标 洁净手术部医疗 工艺要求 空气调节与空气

3、净化 洁净度级别的检验 洁净用房细菌浓度的检测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 总体上增加了“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 一章;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验收 检 查项目两个规范性附录;并将原规范第8章医用气体、给水排水、配电拆 为三章,即第9 章医用气体,第10 章给水排水和第11 章电气。 2. 洁净手术部用房 “ 宜适用范围 ” 改为 “ 参考手术 ” 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3. 对 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4.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 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 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求 ,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5. 净

4、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手 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 中送风面积的条件; 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合的 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6. 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7. 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 8. 消防部分增加了设避难间的要求。 术语略作调整 GB50333-2013 GB50333-2002 ?洁净度5 级? 洁净度100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 m 的微粒数大于350粒 /m3 ( 0.35粒 /L)到小于等于3500

5、粒 /m3 ( 3.5 粒 /L ); 大于等于5 m 的微粒数为0 粒 /L ?洁净度6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 m 的微粒? 洁净度 1000 级大于等于0.5 m的尘粒数 大数大于3500粒 /m 3( 3.5 粒 /L )到小于等于35200粒 /m 于3500 粒 m3( 3 .5粒 / L) 到小于等于35000 粒m3( 35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及参考手术 GB50333-2013 3( 35.2 粒 /L );大于等于5 m 的微粒数小于等于 293 粒/m 3( 0.3 粒 /L ) 粒 / L) ;大于等于5 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300 粒 m3( 0 .3粒 L) ?

6、洁净度7 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 m 的微粒 ? 洁净度10000 级 大于等于0.5 m的尘粒数 数大于35200 粒 /m3( 35.2粒 /L)到小于等于 352000 粒 /m 3( 352 粒 /L );大于等于5 m 的微粒数大于 293粒 /m 3( 0.3 粒 /L)到小于等于 2930 粒 /m 3( 3 粒 /L) 大于35000粒 m3( 35 粒 / L) 到小于等于350000粒 m3( 350 粒 L) ;大于等于5 m的尘粒数大于300 粒 m3( 0.3粒 / L) 到小于等于3000粒 m3(3粒 / L) ?洁净度8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 m 的

7、微粒 ? 洁净度100000 级 大于等于0.5 m的尘粒数 数大于352000 粒 /m 3 ( 352 粒 /L )到小于等 于 3520000 粒 /m 3( 3520 粒 /L);大于等于5 m 的 微 粒数大于2930 粒 /m 3 ( 3 粒 /L) 到 小 于 等于 29300 粒 /m 3( 29 粒 /L) ?洁净度8.5 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 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 /m3( 3520 粒 /L )到小 于等于 11120000粒 /m 3( 11200 粒 /L);大于等 于5 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 /m3( 29 粒 /L)到 小于等于 92

8、500 粒/m 3( 92 粒 /L ) 大于350000粒m3(3 50 粒 / L) 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 m 3( 3500 粒 L) ;大于等于 5 m的尘粒数大于 3000 粒 m3(3粒 L) 到小于等于30000粒 m3(30粒 L) ? 洁净度300000 级大于等于0.5 m的尘粒数 大于3500000粒 m3( 3500 粒 L) 到小于等于 10500000粒 m 3( 10500 粒 / L) ;大于等于5 m的尘 粒数大于30000粒 m 3( 30 粒 L) 到小于等于 90000 粒 m3(90粒/L) 等 级 手术室名称 手术 切 口 类别 适用手术提示

9、特别洁净手 术室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 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 标准洁净手 术室 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 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 一般洁净手 术室 普通外科 ( 除去一类切口手术 ) 、妇产科等手术 准洁净手术 室 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等级沉降法 (浮游法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表面最大染菌 密度(个 / cm2) 空气洁净度级 别 局部: 0.2 个/ 30min 90皿(5 个/m3) 其他区域 0.4 个/ 30m in 90 皿(10 个/m3) 5 局部100 级其 他区域 1000 级 1.5 个/ 30m in 90 皿

10、(50 个/m3) 510000 级 4 个 /30 min 90 皿( 150 个/m3)5100000 级 5个/30min 90 皿( 175 个/m3) 5300000级 洁净手术部内设置的辅助用房 用 房名 称洁净用房等级 在洁净区内的洁净 辅助用房 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用房 体外循环室 手术室前室 刷手间 术前准备室 无菌物品存放室、预麻室 精密仪器室 护士站 洁净区走廊或任何洁净通道 恢复(麻醉苏醒)室 手术室的邻室无 在非洁净区内的非 洁净辅助用房 用餐室 无 卫生间、淋浴间、换鞋处、更衣室 医护休息室 值班室 示教室 紧急维修间 储物间 污物暂存处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GB503

11、33-2002各等级手术室适用手术GB50333-2002 等级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 ( 浮游法)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30min90 皿 (5 个/m 3) 0.4 个 /30min 90 皿 (10个/m 3) 100 级1000 级 标准洁净手术室 0.75个/30min 90 皿 (25个/m 3) 1.5个 /30min 90 皿 (50个/m 3) 1000级10000 级 一般洁净手术室 2 个 /30min 90 皿 (75个/m 3) 4 个/30min90 皿 (150个/m 3) 10000级100000级 准

12、洁净手术室5 个/30min90 皿 (175个/m 3) 300000级 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标准 GB50333-2013 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标准 GB50333-2002 洁净用 房等级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空气洁净度级别 局部集中送风区域:0.2 个/30min 90 皿 , 其他区域: 0.4 个/30min 90 皿 局部 5 级,其他区域6 级 1.5cfu/30min 90 皿7 级 4cfu/30min 90 皿8 级 6cfu/30min 90 皿8.5 级 洁净手术部用房的技术指标 1.相互连通的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用房之间,洁净度高的用房应对 洁净度低的用房

13、保持相对正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或等于5Pa,最大 静压差应小于 20Pa【不应大于30Pa (GB50333-2002)】,不应因压差而产 生哨音或影响开门。 2.相互连通的相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用房之间,宜有适当压差,保持 要求的气流方向。 3.严重污染的房间对相通的相邻房间应保持负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 等于 5Pa【应保持负压(GB50333-2002】。用于控制空气感染的手术室应 是负压手术室,负压手术室对其吊顶上技术夹层应保持略低于“ 0” 的 负压差。 4.洁净区对与其相通的非洁净区应保持正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等于 5Pa【应保持不小于10Pa的正压(GB50333-2002)】 洁净

14、区对室外或对与室外直接相通的区域应保持不小于15Pa 的正压 ( GB50333-2002 )。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 洁净手术部规模 洁净手术部设置洁净手术室间数应根据医院类型、床位数 和年手术例量核定 手术室间数按外科系统床位数确定时,按1:20 25 的比例 计算,即每20 25 床设间手术室。也可按以下方式计算 365/( ) :手术室数量;:需要手术病人的总床位数;: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室全年工作日;:平均每个手术室每日手术台数。 洁净手术室应规定和控制室内医护人员的设定人数,设计 负荷以设定人数为基础。当不能提出设定人数时,设计负 荷可参照以下数据:级1214 人,级 10 12

15、 人,、 级 6 10 人。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 洁净手术部医疗流程 医护人员应在非洁净区换鞋、更衣后,进入洁净区,医护人员应在手 卫生后进入手术室,术前穿手术衣和戴手套,术毕应原路退出手术。 病人从非洁净区进入后,应在洁净区换洁车或清洁车辆。并应在洁净 区进行麻醉、手术和恢复,术后退出手术部至病房或ICU。 无菌物品在供应中心消毒后,通过密闭转运或专用洁净通道进入洁净 区,并应在洁净区无菌储存,应按要求送入手术室。 手术使用后物品流程宜符合下列规定: 可复用器械应在消毒供应中心密闭式回收,并应在去污区进行清点、分类清洗、 消毒、干燥、检查和包装,灭菌后的复用器械应送入无菌储存间,并按要求

16、送入 手术部。 可复用的布类手术用物应在洗衣房密闭式回收,并应清洗、消毒、集中送回消毒 供应中心进行检查、包装和作灭菌处理,灭菌后应送入无菌储存间,并按要求送 入手术部。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 洁净手术部功能平面 洁净手术部平面布局应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应按用房功能划分洁净 区与非洁净区。 更衣室应分换鞋和更衣区;卫生间、淋浴间应设于更衣区前半部分。 医护人员 更衣区合计面积按实际使用人数每人不宜小于1m 2计算,更 衣室不应小 于 6m 2。 车辆卫生通过区域或换车间应设在手术部主入口,其面积应满足车辆 回旋尺度和停放转运的要求。 病理速检室紧邻洁净手术部时宜设与洁净区走廊相通的传递窗。

17、脱包间应位于紧邻洁净区的非洁净区,脱包后物品应立即传至脱包内 间或洁净区。 护士站宜设于主入口。 手术台中心线应与手术室长轴重合,手术台安装基座中心点应为手术 室长轴与短轴十字交点,头侧手术床床边距墙不应小于1.8m。主要 术野应位于送风面中心区域。 建筑 洁净手术部平面布置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洁净区走廊应在手术室 前单走廊、手术室前后双走廊、纵横多走廊、集 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岛)和 各手术室带前室 等形式中选用; 应符合洁净手术部卫生学要求,并应按实际需要 选用手术室围护结构的设计方式,最大限度地利 用建筑面积。 洁净手术部的平面布置的5 种形 式 GB50333-20

18、02中的相应规定 单通道形式 整个手术部仅设置单一通道,即手术室进病人手术车的门前设通道。 将手术后的污废物经就地打包密封处理后,可进入此通道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通道形式应符合便于疏散、功能 流程短捷和洁污分明的原则,根据医院具体平面,在尽端 布置、中心布置、侧向布置及环状布置等形式中选取洁净 双通道形式 即手术室前后均设通道。将医务人员、术前患者、洁净物品供应的洁净 路线与术后的患者、器械、敷料、污物等污染路线分开 多通道形式 即手术部内有纵横多条通道,设置原则与双通道形式相同。适用于较 大面积的大型手术部,使同一楼层内可容纳多排手术室 手术部的适宜布局;在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等形式中

19、 按以下原则选取合适的通道形式: 1 单通道布置应具备污物可就地消毒和包装的条件; 2 多通道布置应具备对人和物均可分流的条件; 3 洁、污双通道布置可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 集 中 供 应 无 菌 物 品 的 中 心无菌走廊 手 术 室 带 前 室 手术室围绕着无菌走廊布置,无菌物品供应路径最短。 使用起来方便,减少了交叉感染,但需要面积 4 中间通道宜为洁净走廊,外廊宜为清洁走廊。 注: GB50333-2013 中将洁净区内走廊改为一个级别即级,所以取 消“ 洁净走廊 ” 和“ 清洁走廊 ” 之名称,皆称 “ 洁净区走廊 ” 。 洁净手术室性能参数 建筑 洁净手术部平面布置 洁净手术部平面

20、必须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 的联络必须设缓冲室或传递窗。缓冲室应有洁净度级别,并与高级别 一侧同级,最高达到6 级。应设定与邻室间的气流方向。缓冲室面积 不应小于 3m 2,缓冲室可以兼作他用。 负压手术室和感染手术室在出入口处都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负压 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 当人、物用电梯设在洁净区,电梯井与非洁净区相通,电梯出口处必 须设缓冲室 换车间内非洁净和洁净两区宜分别设存车区;洁车所在区域应属于洁 净区,并应作为缓冲室 更衣区的淋浴和卫生间应相对封闭,并不应设于更衣室后部。 每 2 间4 间洁净手术室应单独设立1 间刷手间,刷手间不应设门; 如刷手池设在洁净

21、走廊上,应不影响交通和环境卫生 建筑装饰 新建洁净手术部如有设备层,层内设备、管道的 安装与维修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设备层梁下净 高不宜低于2.2m 洁净手术部内墙面下部的踢脚不得突出墙面;踢 脚与地面交界处的阴角应做成R 30mm 的圆角 。【R 40mm ( GB50333-2002 )】 洁净手术室的净高不宜低于2.7m 。【洁净手术室的净 高宜为 2.83.0m ( GB50333-2002 )】 净化空调系统 级级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宜能够在低于室温状况 下运行 洁净手术室及与其配套的相邻辅房应与其他洁净辅助用房 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级洁净手术室与负压手术室 应每间采用独立净化

22、空调系统,、级洁净手术室可 2 间 3 间合用一个系统。净化空调系统应有便于调节控 制风量并能保持稳定的措施。 净化空调系统可以为集中式或回风自循环处理方式。 级 洁净手术室和、级洁净辅助用房,可采用带高中效及 其以上过滤效率过滤器的净化风机盘管机组或立柜式空调 器 手术室排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手术室排风系统和辅助用房排风系统应分开设置。各手 术室的排风管可单独设置,也可并联,并应和新风系统 联锁。 2. 正压手术室排风管上的高中效过滤器宜设在出口处,当 设在室内入口处时,应在出口处设止回阀。 3. 排风管出口不得设在楼板上的设备层内,应直接通向室 外。 4. 每间正压手术室的排

23、风量不宜低于250m 3 h 【 200m3 h ( GB50333-2002)】 ,需要排除气味的手术室( 如剖腹产手术室)排风量不应低于送风量的50%。其他 负压房间排风量由设计确定。 气流组织 级级洁净手术室内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的 非诱导型送风装置,应使包括手术台的一定区域 即手术区处于洁净气流形成的主流区内。 非诱导型送风装置non-aspirating supply diffusers 特指设置在洁净手术室内引导送风气流从集中布置在顶棚(天 花)上的风口向下流动且很少诱导室内空气的气流分布装置, 通常出口风速低,截面风速均匀。俗称送风顶棚或送风天花。 级手术室可在顶棚上分散布置送风

24、口。 区域最少测点数 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和洁净辅助用房局部 100 级区 5点 (双对角线布点) 级周边区 8点(每边内 2 点) 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 3点 (单对角线布点) 级周边区6 点(长边内 2点,短边内1 点) 级 周边区4点 (每边内1 点) 级洁净手术室及分散布 置送风口的洁净室 面积 30m24点 (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面积 30m 2 2点 (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洁净度级别的检验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洁净级别的检测,应 在系统至少已运行30min ,并确认风速、换气次 数、检漏和静压差的检测无明显问题之后进行。 GB50333-2002 :级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检测前

25、,系统应已 运行 15min ,其他洁净房间应已运行40min 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 检测,测点数不少于3 点。 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应按全室统一布点检测, 测点可均布,但不应布置在送风口正下方。 含尘浓度测点位置表 含尘浓度测点位置表 GB50333-2002 洁净度级别的检验 每次粒子计数器采样的最小采样量5 级区域为8.6L(5.66L ) ,以下各级区域应为2.83L 。 测点布置在距地面0.8m 高的平面上,在手术区检测时应 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台面上测点应高出台面 0.25m ,并应记录在案。 当在 5 级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当在其他 级

26、别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均向上。 当检测含尘浓度时,检测人员不得多于2 人,都应穿洁净 工作服,处于测点下风向的位置,减少动作。 当检测含尘浓度时,除无影灯外,手术室照明灯应全部打 开。 细菌浓度的检测 浮游法测定浮游菌浓度 浮游法细菌浓度 airborn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简称浮游菌浓度。在空气中用浮游菌采样器随机采样,经培养所得单 位空气体积中的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代表空气中的浮游菌数 (cfu/m3) 。 沉降法测定沉降菌浓度 沉降法细菌浓度 depositing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简称沉降菌浓度。沉降法称平板暴露法。用培养皿在空

27、气中暴露采样 ,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养得出的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代表空气中可 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cfu/ 皿 )。 浮游法测定浮游菌浓度 采用浮游法测定浮游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应和被测 区域的含尘浓度测点点数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 浮游菌最小采样量 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 GB 50333 2013GB 50333 2002 每点最小采样量m3( L)最小采样量m 3(L) 5 级1(1000 ) 0.6(600) 6 级0.3(300) 0.06(60) 7 级0.2(200) 0.03(30) 8 级0.1(100) 0.006(6) 8.5 级0.1(100) 0.006(6) 注:每

28、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讨论 沉降法测定沉降菌浓度采样布点法 GB50333-2013中( 13.3.18.4 )要求采用沉降法 测定沉降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要和被测区 域含尘浓度测点数(13.3.11 2)相同,同时应 满足表( 13.3.18-2 ) 规定的最少培养皿(不含对 照皿)数的要求。 也就是说按这两种方法中布点数多的布点。 表 13.3.11 2 含尘浓度测点数 洁净手术室沉降法测定细菌浓度布点 表 13.3.18-2 沉降菌 最小 培养皿数 等级区域 空气洁净 沉降法测点数 含尘浓度测 布点数合计 度级别点数(取大值)(不含对照) 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每区最小培养皿数

29、(90,以沉降 30min 计) 5 级 13 6 级 4 7 级3 8 级 2 手术区5 级13 5 13 21 周边区6 级4 8 8( 每边内2 点 ) 手术区6 级4 3 4 (四角布点) 10 周边区7 级3 6 6( 长边内2 点,短边内1 点 ) 手术区7 级3 3 3( 单对角线布点) 8.5 级2 周边区8 级 9 2 6 6( 长边内2 点,短边内1 点 ) 注:如沉降时间适当延长,则最少培养皿数可以按比例减少,但不得少于含尘浓度的 最少测点数。采样时间略低于或高于30min时,可进行换算。 8.5 级2 测 点数 面积平 米数 测点数面积平米数 (均匀布点,避开送风口正下

30、方) 沉降法测定沉降菌浓度 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 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 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 的任意 高度上。 细菌浓度检测方法,应有2 次空白对照。第1 次 对 用于检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条做对比试验,每 批 一个对照皿。第2 次是在检测时,应每室或每 区 1 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 作过程,但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打开后应又立即封 盖。 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 36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