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24145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组织方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洲朗郡二期工程 室外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南通海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3 二、编制依据 03 三、施工准备 03 四、测量放样 03 五、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方法03 六、安装与敷设 05 七、灌水通水试验 09 八、沟槽回填 09 九、安全应急措施1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化粪 池采用玻璃钢化粪池,清掏周期90 天,污水定额 150L/ 人天,污水停留时间12 小时, 雨水计算暴雨强度采用淮安地区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取3 年,径流系数采用0.5。排 水管道塑料管: 基础采用 10cm 的砂垫层,管道胸腔部位 50cm 和

2、管顶内采用素土夯实。 检查井采用塑料检查井,井底设置导流槽,雨水系统中支、干管交接处雨水井设置沉砂 池。 二.编制依据 1. 海洲朗郡二期工程室外雨污水设计施工图纸。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4.室外硬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8:90,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2008, 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三.施工准备 1、所有室外有关排水深化图纸已审批完成。 2、所有室外排水所用材料已审批完成。 3、所有室外排水所需材料样板及工艺样板审批完成。 4、室外排水工程所需劳动力全部进场并

3、培训完成。 5、室外排水工程完成对施工工人的技术交底。 6、室外排水工程所用机械全部进场并检修完成 7、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已全部进场并验收完成。 8、功能试验所需检测工具已校验完成。 四. 测量放样 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前测量人员先校核施工图纸,按施工图纸提供的排水工程的位置 和标高,定出沟槽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 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测量管沟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管沟基槽边 线,在边线设置小木桩。沟渠放线,每隔20m 设中心桩,必要时设置控制桩。 五. 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方法 管道定位测量和放线结束后,经监理单位等复测合格后,可以进行沟槽开挖。

4、由于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管底标高不一致,因此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辅助 相合的方式,沟槽挖土方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在开挖过程中由管理人员在现 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管沟槽底层开挖的宽度按管槽需要保证的工作面进行开挖。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 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机械开挖沟槽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 200-300mm 时用人工开挖、捡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 并必须用中砂或石屑回填, 并用平板

5、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 衔接工序流畅, 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意外事故。 2、对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必须挖出使其外露,须 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同时对挖掘机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应改为人工挖土。 3、在工作量不大、地面狭窄、地下有障碍物或无机械施工条件等情况下,采用人工开 挖。人工开挖沟槽,应集中人力尽快挖成,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人工开挖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沟槽应分段开挖,并应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若有坡度,应由低向高处进 行。 2、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5m 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应保持沟壁完 整,防止坍

6、塌,必要时应支撑保护。 3、开挖沟槽遇有管道、电缆或其它构筑物时,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 会同处理。 4、沟槽检查验收: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 高、轴线位置、沟槽边坡等。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点数 1 槽底高程 30 每 100 米 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每侧 宽度 不小于设计和 施工规范规定 6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 侧 3 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设计和 施工规范规定 6 用坡度尺检验每侧计 3 点 开挖出来的土方,应及时将部分直接装车清走,

7、以便留出工作面进行下一工序和堆 放材料。 六.安装与敷设 (一) .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1.管材选用 管材应完整无损、浇口、溢边应修平整,内外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经外观质量 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施工原则 (1)管道基础、开挖、回填、管道与检查井的接驳等均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 收规范进行施工。 (2)管道施工的测量、降水、开槽、沟槽支撑和管道交叉处理等技术要求,按现行 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执行。 (3)管道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层上,管道基础采用砂砾 垫层基础。 (4)沟槽底净宽度,按管外径两侧各加0.1m 工作面计算宽度。开挖沟槽,严格控制 基坑

8、支护 基坑降水 基坑排水 沉降观测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基坑支护 坑槽土方开挖 管道吊装铺设 坑槽底部平顺 填筑管道垫层 管井连接 管道闭水试验 分项验收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 基底高程,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 的原状土,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5)管道安装完毕后按相关规程进行闭水试验。 (6)管道安装验收合格立即回填,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沟槽回填从管 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0.5m 范围内人工回填。 (7)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 生移位,必要时可以对管道采取限位措施。 (8)回填土的压实度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9、。 (9)所有管材及其配件均须符合设计图纸及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出厂厂家产 品合格证书及压力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4.沟槽检查验收 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高、轴线位置、沟 槽边坡等。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 围点 数 1 槽底高程0,-30 两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 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井 之 间 6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 3 点 3 沟槽边坡不小于规定6 用坡度尺检验 每侧计 3 点 5.管道基础 (1).在铺设基础前,应复核

10、槽底标高,检查沟槽宽度,清除杂物积水。 (2).管道基础采用 100mm 砂垫层或 100mm 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0。 (3). 两管接口处需做混凝土支墩。 (4). 砼浇筑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捣振密实,砼工作一得中断,浇筑完毕后应由及 时养护,待在至砼强度的75% 以下方可安管。 6. 管道铺设基本要求 (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 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2)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蜂窝现象 的管材。 (3)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车下管相结合。下管时应将管道 排好,然

11、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 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 (4)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纵坡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 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7. 排水管铺设 (1)管道装卸 1) 排水管主要采用机械装卸,装卸时应采用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安 装,不得采用钢丝绳和链条来装卸或运输管道。 2) 管道装卸时采用两个支撑吊点,其两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长的四分点一处, 以保持管道稳定。 3) 在管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管道撞击或摔跌,尤其应注意对管端保护,如有擦伤 应及时与供应方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2)管道运输:短距离搬运,不应在坚硬不平

12、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滚动,以防损伤管道。 (3)管道进场检验 1) 管道运到现场,可采用目测法,对管道是否有损伤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与验 收手续,同时按要求见证取样送检。 2) 如发现管道有损伤,应将该管道与其它管道分开,立即通知管道供应方进行检 查,分析原因并作出鉴定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4)管道存放 1) 当管道直接放在地上时,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块和容易引起管道损坏的尖 利物体,要有防止管道滚动的措施。 2) 管道堆放时,管道两侧用木楔或木板挡住。堆放时注意底层管道的承重能力, 变形不得大于 5%。 3) 排水管最高使用温度为45,夏季高温季节, 应避免日光曝晒, 并保持管间的 空气流通,

13、以防温度升高。 4) 管道存放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火措施,严禁在管道附近有长期明火。 (5)管道安装 1) 管节安装从低处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与垫层或基座紧贴。 2) 敷设完毕必须清理管内杂物。 3) 管道安装经监理检验合格后,中间的检查井穿插同步施工。回填土应在两侧 管腔同时对称进行,用水冲并配合打夯机夯实,满足压实度要求。 (6)下管 考虑到管径较大情况,确定使用机械将管道放入沟槽。下管时采用软带吊具,平稳 下沟,不得在沟壁与沟底激烈碰撞,以防管道损坏。同一批次的产品下管时按厂家提供 的管段编号顺序下管。 七、灌水通水试验 1. 在上游井的管沟边设置一试验水箱,要求试验水位高度

14、应高出上游井管顶1m。 2. 从最上游井开始注水。 3.检查管道连接处及管道与管井连接处是否渗漏。 4.检查灌水试验管线范围内检查井底是否有存水现象。 八. 沟槽回填 1、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进行回填。 2、沟槽回填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运行的好坏, 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3、回填时夯实两边填料,动作不能过猛,以免挤坏管道接口,而且应尽量让两人沿管 对称填筑,该部分的密实度应达到95% 。回填还应注意: 4、管顶以上 0.7m 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使用机械推土滚压回填;管顶 0.7m 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

15、填、夯实或碾压。 5、填土含水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 夯实遍数。 6、人工填土方法: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 厚度,每层控制在3050cm 。 7、填土基底要求:回填前应先将基底的建筑垃圾、积水、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并应 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 九.安全应急措施 1.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 组织进行一次按坍塌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 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 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

16、录应予 以保持。 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了并加强日常管理。 3.预防措施 (1)基坑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 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 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 经项目经理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 (3)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 和挖、填土方的边

17、坡。 (4)基坑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坡和 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 不得小于 1.5m 。 (5)基坑作业时,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管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 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6)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7)防止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地下结 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开挖或回填应边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的 稳定情况。 (8)雨期施工,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4.

18、应急响应 (1)防坍塌事故发生, 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 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 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 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副项目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坍塌事故后, 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 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 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 时通知副项目经理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土建工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 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事故发展扩大,让外包队负责人士随时监护,边坡状况

19、,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 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 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脱水、电工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 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 损失。 (3)事故后处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 包括发生事故时间、 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 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F.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您好,欢迎阅读我的文章本WO R D 档可编辑修改也以直接打印。过后希望提出保贵意见或建议和学习是一种非常惯坚持下去让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