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3324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孝感高中 20162017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 1-30 每小题 1 分, 31-40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单体聚合成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 C.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D.三磷酸腺苷分子的分解与细胞中诸多放能反应相伴发生 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

2、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 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 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3如图实验室的低倍镜视野直径1500m ,高倍镜视野直径375 m ,那么图中a、b、c、d 四个细 胞大小排序是() 高倍镜低倍镜 375m b d 1500m a c A.dbac B.cabd C.db=ac D.ca=bd 4下列关于发菜和花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发菜和花菜的遗传物质核苷酸均有4 种 B发菜和花菜均含有光合色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C发菜和花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 DNA均为链状双螺旋结构 D发菜和花菜细胞内

3、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 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将斐林试剂中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 才能看到紫色 6假如蛋白酶1 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 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 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 和酶 2 作用后的情况见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 酶1酶2 A此多肽中含2 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

4、九肽的17、31、49 位 C短肽 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 个 D适宜条件下酶1 和酶 2 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 条短肽 7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溶酶体的pH在 48 左右,比细胞质基 质中的 pH ( 7.0 7.3 )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 +进入溶酶体内 C被溶酶体分解后形成的产物,可能为细胞提供部分营养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

5、物细胞不一定是失去活性的细胞 C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9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 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叫箭毒 素的药物 ( 不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和细胞结构) ,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下降,这种药 物的作用是 ( ) 刻度玻璃管 蒸馏水 半透膜 A使细胞膜变为全透性膜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活性 C影响能量的生成 D改变遗传特性 10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SM、PC 、PS 、PE 、 PI 、CI) 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

6、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不对 称的 B糖被只分布于细胞膜的A侧, B侧没有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磷脂双分子层相关,也与某些蛋白 质相关 DO2、CO2、甘油和葡萄糖可以自由通过多种磷脂组成的 膜结构 11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 2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可在蓝藻和某些细菌中进行 B过程可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葡萄糖中的能量在经过程全部转移至丙酮酸中 D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过程 1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体积与细胞胞内渗透压的关系图,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13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通过半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

7、馏水 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 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 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吸 氧浓度 收 量 14如图生物膜结构中A、B、C、D 、E、F 表示某些物质, a、b、 c、 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物质D的含量减少 B若是线粒体膜,b 和 c 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 是 O 2和 CO2 Ca、d 表示主动运输,无机盐离子能以该种方式出入细胞 D若是肝细胞膜,饥饿状态下C代表的激素促进肝糖原E 分解为葡萄糖F 15提倡

8、“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 量乳酸。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 耗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为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 段 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 后,肌肉细胞CO 2的产生量将大于 O2 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16当底物的量一定时,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实验得到a、b、 c 三条 曲线。对这三条曲线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几项() 若 a 表示酶的高效性,则b 表示无催化剂 若 a 表示酶的最适pH,则 c

9、 和 a 的 pH值的关系: c a 若 a 的酶量为x,则 b 的酶量很可能小于x 若 a 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则 c 和 a 的温度值的关系:ca 或 ac 若 a 表示酶促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则b、c 可能使用了酶的抑制剂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五项 17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 素分NO3 -的曲线影响 A、B两点和 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 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NM水 氨基酸 蛋白质 乳酸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18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 半直

10、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 重,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 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子通过氧化分解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为萌发提供能量 B萌发过程中在7296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萌发过程中在96120 小时之间胚乳中营养物质转化成 幼苗的最多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 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不再有变化 19脲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右图表示脲酶催化尿 素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 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 1 表示的一定是尿素浓度的变化 B曲线 2 表明,在该条件下尿素在大约20 min

11、后分 解完 C如果曲线2、3、4 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则 曲线 2 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 和曲线 4 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 4 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 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 和 曲线 4 20右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 合理的是() 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 -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胞21呼吸商( RQ= 放出的 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 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 解葡萄糖过程中

12、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 点有氧呼 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 点 D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22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 () A1959 年,罗伯特森 B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 C19 世纪,施旺和施莱登 D19 世纪,欧文顿 2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酶都有消化功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13、 B. C. D. 24一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 ,其中 40% 用于 ADP转化为 ATP ,若一个高能磷酸所含能 量为 n,则 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2n/5m B2m/5n Cn/5m D m/5n 2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 262010 年 6 月,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 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 上。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种

14、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27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 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 IV 的浓度比溶液I 的浓度高 B溶液 II 可能为蒸馏水 C 溶液 III的浓度最高 D溶液 II 的浓度比溶液IV 的浓度低 28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密闭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 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某种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并另外 设置了一个将NaOH 溶液换成蒸馏水的对照组。在适宜条件 下,下列对实验现象(不考虑温度对红色液滴移动的

15、影响) 和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B实验组不移,对照组不移,说明只进行酒精发酵 C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酒精发酵 D实验组不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乳酸发酵 29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 b、c、d、 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 ,取上述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 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 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 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高 B. 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 C.a

16、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 b 组 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 0.5 (molL 1)之间 30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 O2浓度为 a、b、c、d 时, 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 a 时,有氧呼吸最弱 B. O2浓度为 b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 是无氧呼吸的1/5 CO2浓度为 c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 小于无氧呼吸 DO2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31ACP是调节磷代谢的重要酶类,其最适 pH为 4.8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 的肌苷酸,

17、ACP 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从草鱼、鮰 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 ,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表和图所示。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金属离子对ACP活性的影响 适宜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 ACP相对活性 (%) 草鱼鮰鱼鳝鱼 Na 100.83 101.47 96.03 Zn 2 112.38 116.06 158.13 Ca 2 65.21 96.18 88.18 注:其余条件均适宜。 A进行实验研究时,各反应体系中均需加入 等量的 pH为 4.8 的缓冲液 B由表可知,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Zn 2 可抑 制鱼肉鲜味的下降 C随着温度升高,

18、不同鱼类的ACP相对活性 逐渐升高 D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 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 32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A全部正确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都不对 33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 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

19、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34图 1 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表述错误 的 是( ) A图 1 中 A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图 1中 B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 C在图 1 的 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不变 D在图 1 的 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所发生的变化如图2 所示 35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错误 的叙述是 () A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曲线 A上的 b 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C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D曲线 B、C说明不

20、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36下图一、二、三是酶促反应的相关曲线,已知图一是H2O2酶催化 H2O2实验,曲线1 是在土豆片 为 4、温度为35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项 图一中要获得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实验实验 图一中要获得曲线 2,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降低土豆片的数量 图二中,底物浓度为B时,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是Cl 、Cu 2 从图三可知,该酶作用的底物是麦芽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A1 B2 C3 D4 37将一个土豆 ( 含有过氧化氢酶) 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 化氢溶液的针筒中( 如图所示 ) ,若土豆

21、片为4片时,每隔5 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 出如图曲线1。则曲线2 是指改变左图中何种条件后气体的收集曲线 ( ) A B C D或 38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 一段时间后, 1、 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 4不加任何试剂,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 B实验 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 39如图 1 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 糖浓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 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

22、,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甲乙丙 半透膜面积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T T 2T 图 2 中曲线 1、2、3 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 与甲、乙、丙三个 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 A 1丙; 2甲; 3乙B1乙; 2甲; 3丙 C 1甲; 2乙; 3丙D1丙; 2乙; 3甲 40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 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和H 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会导致

23、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需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二、非选择题(共50 分) 41(14 分) 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 (1) 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 (2) 如图所示, 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且能维持这种状态,则A图与 B图细胞所 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 (3) 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 察 一 个 细 胞 的 质 壁 分 离 的 复 原 过 程 , 发 现 该 细 胞 形 状 的 顺 序 将 如 上 图 所 示 的 从 _。 (4) 图中各细胞抵抗失

24、水的能力,依次是_;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_。 (5) 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_ _ 。 42. (18 分)如图1 所示,在U 型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通 过) ,在 a 侧加质量分数为10% 的葡萄糖水溶液,b 侧加入质量分数为10% 的蔗糖水溶液,并使a、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 a 侧液面高度变化为,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此时a 侧溶液 浓度 b侧溶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当 a、b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b 侧

25、加入一定量蔗糖酶,则a 侧液面高度变化为, 达到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a 侧溶液浓度 b侧溶液浓度(填“大于”、 “等于”或“小 于”)。在此过程中a 溶液吸水力。 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 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g/mL 的蔗糖溶 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 请分析: (3)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 (4)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 (5)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若将正常线粒体放入清水中,会发

26、 生(外膜后破裂,内膜后破裂,内外膜同时破裂,内外膜随机破裂)。 43. (10 分)如图所示,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 ) 和沉淀物 ( 含细胞 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酵母菌研磨后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 中,分别进行四个实验,请分析结果。 (1) 向甲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液,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 (2) 向乙试管中滴加丙酮酸,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 (3) 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向丙试管滴加葡萄糖液,它的最终产物是_。 (4) 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 遇 ATP可发光的物质) ,将丙酮酸分别滴入甲、乙、丙 三个试管中, 其

27、中, 甲、乙在有氧条件下,丙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出荧光最强的是_, 原因是 _ 。 44. (8 分)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时,夹子A关闭,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在刻度0 处, 5min 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 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 (2)从第 6min 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 后,发现:甲装 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装 NaOH 的小烧杯增重了Y1,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了 X2,装 NaOH 的小烧杯增重了Y2则 X1_ X2 (填“大于”“小于”或“

28、等于”), Y1_ Y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第(2)问中差异的原因是。 孝感高中20162017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DCACC CDCBD CDCBD BBDCC BBDBB CBCDD ADDCA CDAAB 41 【共 14 分,第 (5) 题为 2 分,其余每空1 分】 (1)C A B (2)A B (3)C A B (4)C A B C (5)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2. (18 分,每空 2 分) (1) 升高大于 (2) 降低小于增强 (3) 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 (4) 下沉 (5) 壳膜内膜后破裂 43 (10 分,每空 2 分) (1) 酒精和 CO2 (2)CO 2和水 (3)酒精和 CO2 (4) 乙含线粒体较多,且有氧气存在,产生的ATP最多 44. (8 分,每空2 分) (1)肌肉细胞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2)大于小于 (3)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