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239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制度2021年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单位名称:XXXX部门: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管理制度2021年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必须”“十项措施”坚决做到“四个必须”,严格落实“十项措施”。坚决做到“四个必须”1.各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安排专人负责辖区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指导,做到分片管控,责任到人。2.商务楼宇产权人、租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共同成立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本楼宇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和落实。3.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按照市领导小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楼宇实际,制定楼宇物业管理区域返岗复工疫情防

2、控工作预案,精准施策,不断提高楼宇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4.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实行“日报告”制度,每日按时将楼宇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当地街道办事处。严格落实“十项措施”1.在商务楼宇办公的工作人员必须凭工作证进出,应自觉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车辆凭出入证进入。2.外来人员进出楼宇必须佩戴口罩,自觉接受物业服务企业问询、体温检测,主动告知近期有无发烧史、是否近期到过湖北、武汉等情况。对体温检测合格的,物业服务企业还需电话征得被访人员确认同意后,方可允许进入,并做好外来人员及车辆信息登记。3.对体温大于等于37.3的楼宇进出人员,物业服务企业一律做好人员身份信息核实登记,安排专门区域等候复

3、检,并立即报告辖区应急部门处理。待人员离开后,迅速做好相关区域消毒工作。4.商务楼宇入驻单位,复工前必须对单位职工有无湖北或武汉停留史、复工前有无发烧等信息进行排查登记;复工后应当每天对单位职工进行2次体温检测,并认真做好登记。5.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楼宇周边指定相关区域,临时存放快递公司、外卖等所配送的物品,由楼宇内工作人员自行领取。6.商务楼宇出入口应设置废弃防护用品暂存点,对废弃防护用品进行单独收集、单独运输、专门处置。7.商务楼宇须按照写字楼物业管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实施消杀。8.疫情期间,楼宇内中央空调和办公配套公共空间(如会议室、餐厅、图书馆、游泳池、健身房

4、等)暂不予开放。9.所有入驻商务楼宇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出台的疫情防控各项规定,配合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10.违反商务楼宇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责任。物业经理人:.pM 篇2:医院物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沟通与配合指引医院物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沟通与配合指引(一)与政府及社会机构的沟通与配合指引1.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询问当地对疫情管控政策,执行政府指导意见;2.安排专人负责对接、跟进政府部门所安排相关工作,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防控工作;3.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协作,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工作。(二)与医院及医护人员

5、的沟通与配合指引1.与医院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建立日报机制,每日汇报现场服务人员状况、防护及消毒用品库存情况、现场消毒消杀情况,遇突发事件应立即汇报;2.应积极保持与医院不同部门、科室的良好沟通,指派专人开展衔接工作,积极配合医院日常诊疗活动的有序开展;3.在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的前提下,可配合医护人员且在其指导下,开展疑似/确诊患者的院内转运工作,具体要求包括:(1)患者接送过程中应减少与其近距离或面对面的交谈;(2)运送患者时所用纸质资料应使用密封袋封装携带,中途严禁私自开启;(3)患者接送时应与医护人员当面交接,重病患者应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4)严格按照防疫的路线安排,不得私自改变路线和去向

6、跨越非隔离观察区、隔离观察区的应至少确保有人开道引导和防护的强化(采用接力转运的方式),避免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5)运送结束后参照本指引相关要求执行转运工具的卫生消毒,并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用品的更换处理;4.发生与疫情相关的突发事件,应及时配合医院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三)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指引1.疫情期间,应特别注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服务态度,应使用礼貌用语,轻声问候;2.在患者及患者家属有需要时,应及时响应,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帮助。篇3:医院物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防控操作指引医院物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防控操作指引(一)应急预案关键要素根据国家

7、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医院及合同相关应急要求,制定防疫应急预案,预案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1.专门的疫情防控部门/组织、成员、职责及分工;2.防控物资、经费保障方案及机制;3.消毒方案(包括消毒药品、消毒液浓度、消毒方法、配置方法、消毒频次等);4.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人员、车辆管控和排查方案,含工作人员防疫管控;5.员工疑似感染隔离处置方案;6.员工防护方案;7.疫情期间信息传递机制。(二)出入控制1.根据医院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协助医院进行全院或部分建筑区域进行出入管制,其中包括人员、物品、车辆等控制;2.设置24 h值守岗位,按医院规定对外卖、快递员等出入进行管控,拒绝闲杂、

8、无关人员入内;3.根据医院要求,必要时协助开展体温测量、问询及信息记录等工作;4.发生扰乱就医秩序及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医院要求协助处理;5.关注出入口情况,保持出入口的畅通,随时保障急救车辆和应急物资进场;6.按医院要求,复核检查隔离观察区出来的车辆消毒记录,无消毒手续的应阻止其外出。(三)隔离观察区封闭管理1.宜保留“一进(洁净入口)一出(污物出口)”两个独立并分开的通道,其余通道进行有效封闭,并粘贴封条,张贴绕行告示;2.设置24h值守岗位,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观察区;3. 检查进出人员的体温情况,对进出隔离观察区的人员、物品和车辆进行防疫管控,阻止以下人员、物品及车辆进出隔离

9、观察区,包括:(1)体温37.3 的工作人员;(2)无手续和医护人员陪同的患者或人员;(3)不符合消毒和防护要求的工作人员;(4)不符合消毒和防护要求的物品;(5)未按洁污分流要求携带/运送的物品;(6)无合格消毒手续的车辆。(四)就诊秩序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对医院就诊秩序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拥挤,减少医院感染风险:1.在预检分诊点、门急诊大厅、导医分诊台、各科候诊区、电梯厅等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密集;2.宜引导患者在首层大厅室外开阔区域排队。大厅内可分散设置人员入口;3.宜在距导医分诊台/一站式服务中心大于1 m的距离,设置安全警戒线,提示患者站在安全线外,避免分诊台等周围发生

10、围堵;4.宜在电梯入口处设置提示牌,提示就诊高峰时段优先使用楼梯,维护并保持有序的乘梯秩序。(五)通风管理1. 基本要求(1)疫情爆发区医院及其他地区定点医院的空调系统疫情期间宜停止集中式中央空调的使用,并封闭内循环的风口。尽量采用直接开窗通风。因结构原因无法直接自然通风的,宜在做好有效措施情况下可采用直接室外采风的独立新风系统,并加装高密度过滤器。空调机房内空气处理设备的新风进气口应采用风管与新风竖井或新风百叶窗相连接,不得间接从机房内、楼道内和吊顶内吸取新风;疫情期间,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空调机房及其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新风与排风不应短路,不得污染新风。室内采暖,建议使用无需风管的暖气片或

11、独立的取暖器;疫情期间应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对风口进行喷雾消毒。所有内循环的回风口、送风口应经消毒后使用保鲜膜进行密封。机械新风送风的送风口和室外进风口的过滤网应进行定时消毒,并保留记录。隔离观察区的负压排风口应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有效氯含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空气消毒,如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手术室、ICU等高洁净要求的区域应及时更换过滤器,每周12次使用75%酒精擦拭通风口。(2)其他地区非定点医院的空调系统可参照附录9的指引执行,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医院有特殊要求,应遵照其要求执行。2.不同区域的通风要求医院应加强通风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其中:(

12、1)发热门诊留观室或抢救室如使用机械通风,应控制气流方向,由洁净侧流向污染侧流。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2)普通门诊及病区(房)的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3)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观察区应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并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4)员工及医院职工宿舍应每日开窗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 min;(5)卫生间、开水房等区域的排风系统应正常开启并保持全天连续运行,应注意排风口的位置,是否有串入其他区域、串入新风口的潜在风险

13、有条件时可设置紫外线消毒灯等临时消毒设施,利用非使用时间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6)员工食堂使用期间应保证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适当加大加工区的排风量,避免有害空气扩散到就餐区。餐前要对就餐区消毒清洗,并开外窗或全新风,提高该区域空气质量。使用结束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 h,并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有条件时可设置紫外线消毒灯等临时消毒设施,利用非使用时间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7)有外窗的楼梯间应开启外窗,无外窗的楼梯间应定期开启防排烟设备,确保楼梯间内的通风。动用防排烟系统设备通风后要恢复到消防系统正常状态,确保消防安全;对于无外窗、无新风、无排风、使用量较大的开水房等密闭房间,建议停用,对于

14、无外窗、无新风、无排风、使用量较小的库房、档案室等密闭房间,可使用,每次使用后建议做消毒处理;新风吸入口区域应定期检查,确保新风吸入口直接从室外取风,周边无污染源;(8)地下车库宜采用负压排风方式通风,通风系统应保证连续运行,确保区域内空气流通。地下停车库直接进入电梯的入口处,可设置简易风淋室,动用防排烟系统设备通风后要恢复到消防系统正常状态,确保消防安全;(9)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密集的部门应分设休息区域,避免人员密集,休息区域应设有外窗、相对独立,休息区域的面积应能确保较低的人员密度,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10)其他要求:生活水箱间、饮水机处(包括直饮水)间等应适时通风。核查空调新风取风口的设

15、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检查取风口附近是否存在杂物及污物积存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六)重点区域与部位的清洁与消毒管理本部分参照疫情爆发区医院及其他地区定点救治医院的要求编制。其他地区的非定点医院可参考本部分内容,酌情调整相应区域与部位的消毒浓度及频次等。医院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医院要求执行。1.电梯厅及电梯轿厢清洁与消毒(1)电梯按钮、轿厢扶手可使用保鲜膜(塑料薄膜)覆盖保护并每日更换12次;未覆盖防护的,可使用75%酒精每日擦拭23次;电梯门、轿厢内壁(含天花板)等表面,应保持卫生清洁,每日可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3次;发现明显污染应立即更换保护膜或进行清洁并消毒;(2

16、)电梯地面应每日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洗23次,发现污渍应立即清洁并消毒。轿厢内如使用光面塑料地垫,应每日进行彻底地清洗和消毒;(3)电梯厅的物体表面可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每天擦拭23次;电梯内部宜在疫情期增加消毒剂的喷洒和对通风口的专门消毒,每日建议12次(应在无人情况下作业,消毒后宜停运30 min);(4)与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等极高风险区域连通的电梯,宜专梯专用,悬挂标识;该区域电梯厅的物体表面每天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3次,发现明显污渍(含患者呕吐物、血迹、痰等)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

17、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无可见污染物处理。普通病区的电梯发现明显污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处理;(5)专用电梯发现明显污染或有确诊病员乘坐、尸体运送后等,应使用不低于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处理。2.大堂、消防通道清洁与消毒(1)医院一般区域的走廊、楼梯、电梯间等地面或物品表面每日应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拖洗不少于2次;(2)出入口门把手、可视门禁系统面板、各楼层通道门拉手每日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2次;(3)出入口不宜设置地毯,确实需要铺设地毯的,宜采用可每日清洗

18、的地毯(如塑料地垫),并每日用清水冲洗后,使用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4)中央空调出风口、大堂每日使用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3次;(5)与隔离观察区等极高风险区域联通的通道、门,应在以上卫生基础上增加消毒剂的剂量。3.室外设施设备清洁与消毒(1)户外座椅、路灯等公共设施设备保持清洁卫生,每日至少消毒1次,使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每次30 min。地面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2)排水沟每日至少消毒2次,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4.停车场清洁与

19、消毒停车场内人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如岗亭门把手等部位保持清洁卫生,每日使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至少消毒3次;地面每周可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12次;停车场的排水沟每周使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杀液进行喷洒消毒12次。5.办公室清洁与消毒对办公区域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如电脑键盘、鼠标、复印机按键、桌椅、门把手等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使用75%酒精至少消毒12次,地面宜每天使用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拖洗12次。6.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房)共用部位清洁与消毒(1)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使用2000

2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拖洗、擦拭12次;(2)不宜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仪器、设备,应使用75%酒精每天擦拭23次;(3)高风险区域宜使用一次性消毒纸巾,减少重复使用消毒抹布;(4)明显污渍(含患者呕吐物、血迹、痰等)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无可见污染物处理。7.卫生间清洁与消毒(1)一般区域的卫生间每日至少消毒2次,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每次消毒30 min。发现明显污渍(含患者呕吐物、血迹、痰迹、排泄物等)使用2000

21、 mg/L的含氯消毒液处理;(2)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等区域的卫生间无可见污染物消毒剂应不低于2000 mg/L有效氯含量。明显污渍(含患者呕吐物、血迹、痰迹、排泄物等)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无可见污染物处理。8.隔离观察区床单元/终末消毒(1)主要流程开窗通风;清理垃圾/废物,并用黄色垃圾袋密闭包装(含卫生间的垃圾);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依次顺序宜为:座椅床头柜设备带床架(餐板尾档防护栏床架物品架轮子)拖洗/消毒病房地面。(2)消毒剂要求消毒剂配比要求:有效

22、氯含量不低于2000 mg/L。有明显污染或污渍(含患者呕吐物、血迹、痰等)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无可见污染物处理。(3)应注意事项床单元地面拖洗时应移动床头柜、座椅等物件,确保无死角。如室内无人住院,最后可增加空气消毒:药剂喷洒或紫外线照射。终末消毒应增加患者使用后物品清理:按医疗废物处理。(七)隔离观察区保洁工具的清洁与消毒1.隔离观察区的保洁工具应专门配置,独立使用,废弃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2.应坚持保洁工具清洗和消毒双结合的原则,具体方法为:(1)无

23、明显污染的,使用含氯浓度20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30 min,再过水清洗后晾干/烘干备用;(2)有明显污渍污染的,应先使用不低于5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再清洗,过水清洗后晾干/烘干备用;(3)有高温消毒条件的部分保洁工具可进行高温消毒,包括使用高于60 的清洗和浸泡;有条件的保洁工具使用后或清洗后可使用紫外线进行30 min的消毒;(4)保洁工具坚持“一用一清洗一消毒”,保洁工具严禁在一个消毒剂中重复浸泡消毒。3.保洁工具清洗消毒后应妥善存放,具体要求包括:(1)应与污染物/工具分开存放,并宜进行自然通风;(2)与污染物或潜在污染物(如废弃物)同室存放时,应确保清

24、洁后的工具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或单独使用密闭容器隔离存放。(八)转运工具的清洁与消毒1.疑似/确诊患者(标本)院内运送工具消毒(1)运送结束后应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运送工具(平车、轮椅、标本箱等)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至车辆内物体表面湿润,作用30 min;(2)运送工具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无可见污染物处理。2.疑似/确诊患者转移救护车消毒(1)转移疑似/确诊患者专用的救护车,每次转运后应进

25、行消毒;(2)喷雾消毒: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救护车后舱,密闭舱门,作用60 min;(3)打开车后舱紫外灯:喷洒消毒后可同时打开紫外灯,消毒3060 min;(4)按规范穿戴好帽子、口罩、隔离衣、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5)驾驶舱消毒: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驾驶舱,注意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作用30 min,然后清水擦拭干净;(6)车后舱消毒: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注意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作用30 min,然后清水擦拭干净;(7)医疗废物、洁具的处理: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置;洁具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8)脱摘个人防护用品

26、并进行手卫生,做好消毒登记。(九)医辅运送管理疫情期间,疑似/确诊患者的标本、药品等运送工作可参考本部分及医院的具体要求执行。相关要求包括:1.运送疑似/确诊患者标本、药品应专人执行,配备专门工具并明显标识;2.隔离观察区和非隔离观察区应建立接力运送模式,并做好标本、药品的隔离防护;3.每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运送任务后,应参照本指引相关要求执行转运工具的卫生消毒,并规范进行个人卫生和防护用品的更换处理。(十)垃圾管理1.生活垃圾管理(1)非隔离观察区的生活垃圾应按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要求执行,具体按所在地的要求和国卫办医发202130号文件要求执行;(2)生活垃圾容器及医疗废物容器应同等要求进行

27、消毒。非经消毒的容器严禁进入科室使用,不同科室的垃圾桶严禁混用。2.医疗废物管理(1)医疗废物管理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81号文)等要求执行;(2)防疫期间,所有废弃口罩均按医疗废物处置;(3)收治疑似/确诊患者的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产生的所有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一律按医疗废物进行收集;(4)医院部分区域进行隔离防疫的,隔离观察区的医疗废物应专人专管,使用专门工具进行独立收集、包装和内部运输;(5)应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包装,封口严密,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

28、增加一层包装袋。分类收集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等物品时,严禁挤压。外包装有中文标签,并在特别说明中标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或简写为“新冠”;(6)收治疑似/确诊患者的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对包装袋表面采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或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其他区域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常规的医疗废物处置;(7)隔离观察区的医疗废物转出隔离观察区时应经过专用通道,并在缓冲区再次进行消毒或加装包装后交接给外部专门人员转接离开隔离观察区。隔离观察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非经卫生消毒和防护转变更换的不应走出隔离观察区;(8)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造成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或利

29、器盒破损,避免造成医疗废物泄露和扩散。每天运送结束后,对运送工具使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运送工具被污染时应及时消毒;(9)新冠感染医疗废物与普通医疗废物应分开暂存。非全院隔离防护的医院,宜独立设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观察区医疗废物暂存间,并明显标识,暂存间具体设置可参见附录8;(10)医疗废物容器应密封暂存、运输。严禁堆放,防止泼洒、泄露。医疗废物容器及暂存间应使用有效氯含量不低于2000 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并宜增加紫外线光不少于30 min的照射。(十一)宣传管理应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管理,并丰富沟通形式(应尽量避免面对面沟通)。1.对外宣传(1)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动态

30、严格落实各级、各方疫情防控要求,定时向上级及医院沟通防控安排和服务计划,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2)指定专人负责撰写并发布新闻稿或其他宣传材料,落实上级、相关方的宣传通告其他要求;(3)配合医院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采用电子宣传屏幕、公告栏、电梯轿厢宣传屏等多种媒介载体宣传官方信息、防控常识、“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等正能量标语等。2.对内宣传(1)全面培训、演练防疫预案和作业指导规范;(2)宣传测温规范、正确佩戴口罩、消毒喷洒作业规范等要求;(3)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个人防护知识等;(4)工作人员严禁私自转播、散布疫情信息;(5)落实物业服务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医院关于防疫宣传的其他要求。(十二)供方管理1.与供方协商一致执行统一的人员管控、车辆管控、消毒方案等,并应确保每日到岗人数以满足当日运营要求;2.与供方现场负责人沟通疫情期间所需的工作支持及协调等有关事项;其中,供方员工防护及隔离要求应与物业自有员工一致;3.如供方确有困难无法及时采购防护物资,可协助供方进行资源协调。优质文档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