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2451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 特征码 xFGttNFCmQDsCpepfhFC 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研讨会发言稿 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三年多大规模、力度非常大的推 进,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环球时报 、 光明日报 、 人民日 报 、 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都长篇报道了中国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我们前一段时间组织专家 对近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和下一步的展望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并且出了一本书20XX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 , 是一本 50 多万字的书,梳理了几年的进程。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这个成就举世瞩目,已经引起全 世界的关注。不管是美

2、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还是原总统克林顿, 由国务卿希拉里亲自抓,推进美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但是 至今进展很小,所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第 2 页 的能力在全世界还是最强的。 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差不多 95%以上的人有了医疗保障, 不管是什么形式,比如农村新农合,这些形式虽然不同,但是 基本医疗保障,老百姓能看病、能看得起病这个大的问题得到 了解决。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伟大的成就。 下一步:关注三个问题 但是,下一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正 如公立医院的顶层设计,我们原来的和给领导同志写的建议也 有涉及。我想说三个观点,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三个比较大的 问题:

3、第 3 页 第一个问题,在公立医疗机构顶层设计的时候或者是下一步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国际上,像欧洲、 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和当前引发社会上重大问题, 比如欧洲债务危机等,必须关注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 国家的过度福利化的问题。过去欧洲很富有,它建立了全民的 公立医疗制度,全民的政府支付制度,在整个经济学的分类中 叫作福利市场经济,它的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建立在高福利的 基础上。这种模式现在遭到了严峻的挑战,像希腊,如果是削 减政府财政计划,那么就会削减到一些人的福利。如果上去了 以后,下来是很难的。中国也是一样,可能是只能上不能下, 只能逐步提高,不能逐步降低

4、。所以在我们进行顶层设计的时 候要充分吸取国际上欧洲的过度福利主义,这些国家引发的债 务危机、社会危机和国民兴叹,这是根本没有办法调整的。就 是国家说是为了应对危机,暂时给降下来,这也是不行的。中 国经济 30 多年快速发展,现在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人 均 GDP20XX 年达到 x 美元,20XX 年是 x 美元,而 x 美元就进入 中等收入国家边缘,x 美元,现在我们已经是 x 美元了,正好 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 第 4 页 就是现在能不能迈过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我们的福利制度设 计、保障制度设计对于国家来说,从长远来说是一个挑战。怎 么能保持好这

5、个度,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最低的医疗服务需求, 有一个最低限,又不至于把大家的胃口吊得过高,有一个基本 原则就是在设计保障制度和保障水平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政 府的可持续的支付能力,这个制度的可持续性是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下一步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政府的可持续支付能力 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应的,所以医药卫生体制制度设计如果只 是考虑到支出而不考虑收入,估计这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个问题,政府的作用、市场的作用到底怎么发挥,比如医 疗保障制度,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支付的主体,企业目 前没有成为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有一部分,现在个人支 付这部分通过医保制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需要考虑将来医 疗保

6、障的支付是不是要由政府、所在企业的雇主和个人共同支 付,是否企业的支付比重要稍微大一些,是否要形成这种新的 支付构成。 第 5 页 第三个问题,在考虑保障制度的时候,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 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当然大家说我们是公益性的,但是公益性 的运行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政府出资,是不是直接补贴给医院 还是政府对所有的公立医院和民办医院一视同仁,都作为医疗 服务品的生产者,购买的是生产中的公用品,而不是按医院的 所有制来进行划分。 我们在安徽进行基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调研中收获很大,李 玲教授也去调研了,我们写了四个报告,李克强总理最近对我 们的四个报告和李玲教授的报告有一个批示,给我启发非常大

7、的一点是,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而不是直接办医院的方 式,能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比如合肥,合肥最近推 出了一个办法非常好花钱购买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在社区 医院这个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里,生产者可以是民办医院,但是 政府出资。具体出法是比如服务 1 万个居民,政府就会给一个 公益性岗位,办一个医院和买一个公益性岗位,显然是购买公 共服务政府出资少,直接办医院出资多。而且政府也没有管理 第 6 页 医院的成本,也没有管理人员的支出,这些服务品就是民办医 院生产,政府出资购买。再比如,按照基本药物制度,民办医 院进行药品的销售,政府给 15%或者 20%的药品差价补贴。我觉 得这些政府的投资,

8、包括药品的补贴、岗位的补贴和政府直接 投资办医院、直接给医疗人员进行补助要划算得多。所以我认 为政府得购买公共服务,原来的公立医院机制可以调整。 所以我想,这种方式能否面向全体医院。因为国务院已经鼓励 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体系,准人条件门槛已经降低,因此必 须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政府的支付方式、政府的补贴方 式。将来医疗服务的主体、供给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它的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管理也要随之改变。 第 7 页 另外,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所谓顶层设计,重点是存量资源 如何调整。存量资源实际上是现在最大的供给主体,公立医疗 机构改革,如果这一块不动的话,谈不上改革,谈不上顶层

9、设 计。 存量调整:五条路径 我们前一段时间对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做了调查,存量资源的调 整应该通过五条路径来进行: 第 8 页 一是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以存量换增量。昆明采用了这样的 做法,一些优质医疗资源和民间资本嫁接出去,比如我的骨科 好,就在这个基础上分离出去,和民间资本嫁接,形成股份化 的新的骨科专科医院,他们管这个教法叫用存量换增量,这种 增量建立在优质医疗资源的基础上,这个增量又是多元化投资, 又是社会资本进入。 二是应该考虑建立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深圳的做法很好,深 圳有五家三甲医院,有几百家社康中心,社康复中心所有的主 任都是三甲医院派出的,是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集团。但是社 康中

10、心不设病房,它和三甲医院实行转诊,它转诊到三甲医院, 三甲医院是绿色快速通道,转诊的危重患者十分钟之内得到处 理,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手术,手术之后危重患者进人三甲医 院住院治疗,住院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可以回家的,马上就回 到社区,由社区医生再跟踪治疗。这个双向转诊做得很到位, 是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集团的上下转诊、快速转诊,整个信息 体系共享,都不用医院通知,到社区以后,从医院的公开信息 里马上就能看到你回到了社区,社区医院马上就可以跟踪服务, 当然跟踪服务还有很多内容。 第 9 页 三是可以通过建立医疗共同体的办法,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辐 射面。目前,做得最好的是北京人民医院王杉院长,他通过探

11、索研究出一整套做法,现在和云南西双版纳、青海等一些落后 的西部省份建立医疗共同体,使人民医院这个优质医疗资源的 医生资源能为中西部服务,甚至与边远地区共享。 四是建立城乡联动机制,把城乡存量资源一体化来进行考虑, 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县级医院,它是上下联通、城 乡联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把这个存量资源调整好,进 行综合调整。 五是要解决医院的部门化、属地化、行政化问题,把存量的公 第 10 页 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自身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包括院长们所 说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这种内部调整。安徽的基层医疗服务 体系改革主要就是进行了综合改革,它的综合改革重点是在于 内部的机制体制的再造,

12、这个改革推而广之,在大医院的改革 重心也是自身的体制机制的变革。 存量资源能不能调整到位、能不能走出新的道路来,这是公立 医疗机构改革能不能取得重要进展和成功的关键。还有其他问 题,包括整个医药卫生体制到底应该怎么设计。我前几年曾经 写了一个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框架的想法:首先,医疗服务体系 要建立疾病预防和国民健康体系,要实现三个 x%的转变,第一 个 x%是现在的公立医疗机构占 x%,这个比重要通过存量调整大 大降低;第二个 x%就是整个医疗费用支出 x%以上用于治疗,治 疗中的 x%以上用于临终抢救、临终关怀;第三个 x%是优质医疗 资源 x%以上集中在城市。这三个 x%必须得改变,这不是比

13、重的 调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来的方向所在。 现在中国的医疗费用占世界总费用的 x%,但是解决了 13 亿人 口的问题,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美国有 3 亿人,占了全世界卫 第 11 页 生总费用的 x%,也不能说美国人没智慧。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在国民健康和健康预防的 模式在国民的饮食模式、食品构成上出了很大问题。中国人的 饮食总体来说是健康的,虽然现在有污染,但中国的饮食方式、 烹调方式总的来说还是优于美国。我曾经看美国一个专栏记者 写的一本书,叫百年谎言 ,说是 1906 年化学品被发现以后, 现在每 8 分钟会产生一个新的化学品种,其中 92%都没有经过 毒副实验。书中写到

14、,作为一个美国人,从他起床到上班,不 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会接触到 200 种化学品。这种化学品的 代用和添加剂的滥用、化学品的泛滥,以及美国饮食结构中过 度的高热能实际上是导致了疾病药费支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 因。我们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是医院怎么办的问题,是 整个社会到底怎么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国民健康、有利于疾病预 防、有利于降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这样的一个非常大的社会 性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化 学品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这些东西实际上都直接损害 健康,看起来现在是在看病,实际上在看病花钱之前,这些要 素我们是忽视了。将来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要大声疾呼,要预 防疾病,把疾病的源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