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2603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 特征码 RxKsJQskpdezGcqcFZuj 培塑“和谐青年” 促进“和谐成长”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顺应历史发展变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 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如 何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发挥作用,是摆在各级团 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各级团组织要在认真 学习领会有关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区共青团工作实际,从 青年特点出发,重点围绕“培塑和谐青年促进和谐成长”的 工作目标,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努力

2、使共青团工作在参与 和谐社会构建中有所突破。 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青年培塑的理论思 考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 第 2 页 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 结,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 然要求,更是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 愿望。一直以来,我们党以先进的思想上下求索,为远大的理 想矢志追求,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20XX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3、“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 求;两年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高度,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 书记曾多次深入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 行了深刻阐述;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议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标志着党对党的 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 了新的高度。紧跟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各级共青团对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系统而庞大、长期而艰巨, 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4、,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 之奋斗。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在党 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 动局面。 ”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团工作的对 象服务于青年、力量于青年、内容体现于青年。因此,团组织 第 3 页 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自身 团结、教育、凝聚青年的独特优势,通过塑造和谐青年 ,促 进青年和谐成长 ,来推动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既是共青 团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十六大及历届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 共青团按照党的要求紧密联系、切实服务广大青少年的现实

5、需 要。从理论上分析, “和谐青年和谐成长”的目标任务,至少 蕴含两层涵义:一方面,对于青年个体而言,他是自然人,是 团的工作对象,共青团有责任对其加强教育引导,为其营造良 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处于和谐的发展状态,自觉成长为和谐社 会的一个合格因子;另一方面,对于团员群体而言,他们都是 组织人,是团的有机组成,受到团章和团的组织纪律的约 束,有义务在团组织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青年既是和谐社会的直接受益者,又是现代化事业的未来 建设者,他们与团组织乃至社会和谐发展、互为一体、相辅相 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契合关系: 1、从社会发展层面分析,和谐青年是

6、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力量。社会发展总是在不断的新老更替中进行,青年之于社会 就象新鲜细胞之于人的全身,不仅在社会中占据相当的比例, 而且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可塑的群体。由于青年正处于学习、 成长的关键时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个体 的想法、行为往往会牵动所在家庭、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潮流 第 4 页 与动向,他们和谐了,社会就能和谐;他们不和谐,社会就难 以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抓住青年这一重要群体, 积极促进青年和谐成长。 2、从青年自身诉求分析,和谐成长是当代青年发展的必然 选择。不管是“和谐社会”还是“和谐青年”都是一种动态的 “和谐”状态,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和谐。当代

7、青年渴望成长、 渴求成才,希望自己个性目标和人生价值得到社会认同,和谐 成长是青年发展的“第一追求” 。但是,青年发展必须不断克服 成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和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各级团组织全面关注青年发展,积极创 造有利条件,实现青年健康成长。 3、从团的组织属性分析,促进青年和谐成长是共青团的职 责所在。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青年是共 青团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脱离了青年,团的工作将失去意义, 因此,各级团组织必须将服务青年需求、引领青年发展作为自 身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努力使团的各项工作更加贴近青年、 符合实际。这是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必须着力研究

8、解决的现实 问题,更是共青团的职责所在。 二、共青团团结带领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难得的黄金机遇期,同时又 面临一个严峻的矛盾凸显期。团的工作对象青年,面对的 是社会转型期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各种利益矛盾、社会问 第 5 页 题逐渐显现,青年群体社会流动加剧,不断进行着分化重组, 新兴青年群体和新青年组织不断涌现,社会问题青年化和青年 问题社会化愈演愈烈,青年群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此派生 出一些与社会和谐主流不相称的现象和趋势: 1、青年价值诉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一方面,青年的 生活样式日渐个性化。在现代青年生活中,一句个性的语言、 一首的歌曲、一个

9、夸张的举动或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可能使某 个人“一夜成名” 。现实典范和利益驱动使得一些青年的个性表 现欲望更加强烈,受世俗文化影响,许多青年的行为渐渐趋向 于“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青年的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化。关于 青年价值观的调查表明,在“四个多样化”背景下,青年的价 值观念正发生巨大转变,青年的权钱观更加务实,享乐主义有 一定市场,45%的青年在问卷中直言“金钱” 、 “权力”是他们的 追求。 2、青年就业水平呈现高期望低水平趋势。青年是就业和再 就业的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是影响青年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据 20XX 年 5 月在京举行的“青年就业与和谐社会国际论坛”公 布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

10、状况调查报告:29 岁以下中国青年 总体失业率为 9%,是中国目前社会平均失业率(6%)的 1.5 倍; 与较高失业率相对,当代青年就业意向却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心 理预期,有 43%的受访青年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 和国有企业,20%的青年希望创办自己的企业。同时,受高校扩 第 6 页 招、就业竞争加剧、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国内大学毕业 生的初次就业率已从 20XX 年的 83下降到 20XX 年的 72.6, 不少青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危险, “啃老族” 、 “校漂” 队伍随之出现并不断壮大,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3、青年社会参与呈现社团化志愿化趋势。青年的社会化是

11、历史的必然,当代青年拥有了更加自由的民主政治环境,青年 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渠道正变得越来越宽阔和广泛。各类青年社 团的数量持续增长,调查显示:77.9%的青年受访者将社团或志 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参与的主要实现方式,特别是大学生志愿服 务西部、骨髓捐献志愿者等已成为时下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新 热点。 84.4%的青年愿意“每个月抽出一定时间参加义工活动” , 在公益活动中的分享快乐、得到满足,已成为青年参加志愿服 务的直接动力。 4、青年网络问题呈现泛滥化复杂化趋势。在现代信息社会 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 青少年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研究。根据中 国互联网

12、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20XX 年中国上网用 户总数已突破亿大关,上网计算机总数 4560 万台,分别是 20XX 年的 3.89 倍和 4.55 倍;20XX 年上网用户中,35 岁以下 青年和 24 岁以下青少年分别占 82%、54.1% 。网络的广泛普及 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使青少年成了网络问 题的主要制造者和受害者,约 14%青年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 第 7 页 “网络综合症” ,主要涉及网游成瘾、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 络色情等方面,各种危害在不同青少年群体、个体间交错感染、 综合影响,呈现出隐蔽化、复杂化特点,给有关部门开展整治 工作带来难度。 5、青年生

13、存范式呈现两极化对立化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青年经济状况和生存范式被默认为青年群体划分的主要依 据,当代青年群体已不可否认地出现了“相对优势群体”和 “相对弱势群体” 。 “相对优势青年群体”是高学历、高职位、 高技术、高收入青年群体的集合,一般分布在企业高层、政府 机关、教育科研、司法医疗等系统,拥有较多可调配的社会资 源,可能在团内兼有职务或拥有青联委员或青年协会成员的身 份,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和较广泛的社会交往。 “相对弱势青 年群体”则是那些相对而言面临的困难、问题明显较多、较紧 迫,拥有较少可调配的社会资源且改变自身现状能力相对较弱 的青年人的集合,他们最需要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14、根据中国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报告(20XX 年 5 月发布):弱势青少年群体与普通家庭相比,身体健康和受 教育状况明显偏低(普通家庭中身体状况良好的占 74%,弱势 家庭孩子中这一比例为 57%) ;家庭青少年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低 于普通家庭(仅 8%的弱势青少年能够获得政府教育补贴) ;弱 势青少年的社会参与状况令人担忧(有 24%的弱势青少年表示 未曾参与过正式的集体活动) 。这种相对优势、弱势青少年群体 第 8 页 的自然分割会直接影响社会公平,减少青少年相互间的交往、 友爱与互助,导致相对优势青少年在心理上出现歧视倾向,而 相对弱势青少年易产生压抑甚至“仇富”情绪。

15、 上述趋势既表现为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同时也是影响当 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共青团组织要适应这些情况,在参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 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共青团工作是朝气蓬勃的 工作,常被赋予理想主义的色彩,一些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习惯 于“凭热情”干工作,在设计载体、规划活动时喜欢赶时尚、 逐热点,很少进行严密的研究论证。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 组织架构已被打破,市场环境中青年自主性日益增强,过去许 多行政化的动员方式正日渐失效。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构建, 既要满怀信心,将其作为共产主义征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 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不能

16、光停留于理想状态,必须正 视现实、贴近青年、关注社会,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切实地为青年成才致富奔小康这一现实需要服务; 在工作职能上,要积极承担各类青年社会事务,主动争取党政 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动员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实际、 实用和实效,从单纯的教育灌输、指派任务,向寓教于乐、寓 管理于服务转变。 2、正确处理团员与青年的关系。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团员 第 9 页 和非团员青少年,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通过一定的程 序加入团的组织,遵守团的章程、享有团员权利、履行团员义 务,而非团员青少年不受团章约束。尽管因团的工作需要, 这两个群体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作细分的,特别是

17、近年来共青团 参与青年事务逐渐增多,团员与青年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有些 模糊。这种模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普通青年对团组织的 认同感,进而促进青年群体内部的和谐。但是,这种模糊认识 也容易淡化共青团员自身的角色意识,影响到他们先进性的发 挥。因此,共青团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紧紧依靠团员, 积极带动青年,全面辐射社会。对于共青团员,要充分发挥他 们的先锋队作用,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对于普通青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通过培塑更多的 “和谐青年”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庞大的中坚群体;对于 相对弱势的青年群体,要切实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主动提 供各类帮助,代表维护其合法

18、权益,与他们携手进步,使之成 为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 3、正确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就共青团的性质和特点而 言,许多工作内容是务虚的,由此造成各界对团的工作和活动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华而不实、深入不够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共青团的影响力、号召力。在新时期,共青团参与和谐社 会构建要更加注重“虚功实做” ,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 抓起,选准共青团工作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出实招、 第 10 页 办实事、求实效。首先,工作作风要实,要有“不达目的誓不 罢休”的工作毅力,坚决克服浮躁情绪,深入基层、深入青年, 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其次,工作内容要 实,要全力打造一批青年受

19、益、社会公认的“团字号”品牌工 程,不断扩大团工作的影响力;第三,工作措施要实,通过争 取项目,建立阵地,更多地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的主战场中有所作为。 4、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共青团拥有着辉煌的历史, 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工作品牌影响了一代 又一代的青年,至今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这些品牌的创立无 一不是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的结果。当前,创新发展作为时代的 主题,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各行各业所广泛认同并实 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 就,无一不是在党带领各族人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 共青团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

20、新形势下寻求新 的作为,在继承传统和深化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在 创新中拓展新天地,在创新中实现新发展。 三、共青团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初步构想 针对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共青团组织 应当积极适应新形势下青年群体和青年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 特点,着眼长远、抓住根本、循序渐进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按 照党委、政府和上级团委的部署要求,以构建“五项机制” 、营 第 11 页 造“两个环境”为抓手,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外 环境,积极培塑和谐青年,努力促进青年和谐成长: (一)构建“五项机制” ,积极培塑“和谐青年” 1、以青年舆情观测为重点,着力构建青年动态分析机制。

2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舆情是思想的反映。面对青年价值诉求的 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团组织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很 难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各阶层青年群体的真实想法和即时 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新构建一套基于现代科学方法与 科技手段的新型青年动态分析系统,进一步提高青年工作的预 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以建立完善青年舆情观测分析系统 为依托,扎实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青年变化的脉 搏。一是疏通青年舆情表达渠道。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工作调研、 团干部基层联系点、群众信访接待等制度,全面掌握当前青年 思想动态。二是建立青年问题指标体系。围绕青年满意度、青 年期望值、青年评价等数据,筛选设计出

22、一整套能够敏感反映 青年基本状况与青年舆情的指标体系,据此开展青年舆情调查。 三是健全青年舆情工作网络。通过开发软件、设立监测点、培 养联络员队伍,着力推进青年舆情信息工作,使团组织能够及 时准确地掌握当前青年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舆情信息等情 况,为自身工作和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2、以青年创业扶助为重点,着力构建青年和谐就业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 第 12 页 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一般而言,青年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 强、对社会影响力大,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但同时他们又缺少 工作经验、没有自我的物质财富积累,在面对生存、生活等现 实问题时往往处于弱势。

23、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联系广泛,组织覆盖全面,人才优势明显,理应在这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积极构建青年 就业创业机制,引导青年通过创业促进就业,通过创新促进发 展,设法让他们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大显身手、展示 才华、施展抱负。一是建立引导机制,促进青年和谐就业。通 过观念引导、就业援助、技能培训、中介服务等手段,逐步构 建与国家就业工作相衔接、具有共青团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 青年就业工作体系,进而促进青年确立正确的择业观,采用灵 活多样的方式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实现就业。二是健全扶持机制, 促成青年和谐创业。以成立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形式,实实在 在地帮

24、助青年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政策、资金、项目、保障等 问题,给想创业的以机会,给敢创业的以舞台。三是完善创新 机制,促动青年和谐创造。要致力于培养各种类型的青年创新 人才,通过举办“青年创新周” 、 “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等活 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主动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创新成果转 化,带领青年在投身创新实践的同时创造较好的人生业绩。 3、以青年志愿服务和谐为重点,着力构建青年社会参与机 制。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 第 13 页 神,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又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追求道德的主体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志愿服务在 参与方式上强调自觉自愿、力所能

25、及,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性, 体现以人为本,符合青年人的参与愿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 加大对青年志愿者工作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支持力度,精 心设计推出各种符合青年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通过开 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和“农村基层志愿服务”等活动, 激发青年主体的社会参与愿望,共同促进社会进步。一是坚持 项目化操作,针对受众实际需要和志愿者自主需求,采取小型、 分散、经常、多样的形式,开展“110 反扒” 、 “金辉助老” 、 “助残”等志愿项目。二是要坚持品牌化运作,以服务党政中 心工作、参与重大社会活动为切入,大力推进“社区志愿服

26、务 和谐行动” 、 “志愿服务新农村” 、生态环保志愿者“千百万” 行动以及大型展会、节庆志愿者等具有一定声势、规模的青年 志愿服务工作品牌。三是坚持机制化建设,通过完善相关立法, 整合社会力量和相关资源,积极尝试“优质低偿服务支持公益 无偿服务”机制建设,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和发展潜力, 实现多方共赢。四是坚持自主化管理,尊重青年意愿和基层的 首创精神,以“注册招募”为主要动员形式,进一步完善组 织体系,实现共青团占据主导地位、协会监督指导、基层服务 站具体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 第 14 页 4、以预防青年网络问题为重点,着力构建青年网络文明机 制。对于青少年网络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

27、视而不见。 当前,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 、 “满足个人 爱好” 、 “提高学习效率” 、 “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 朋友”等,各级团组织要正视网络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广泛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宣传和“青少年安全放心 网吧”的创建活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积极推动“未成年 人网脉工程” ,切实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网络问题。一是整合家庭、 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依托网络 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使青少年能够正确使用 网络,提高他们抵御网络危害的自我免疫力。二是加强青年网、 学子网等青年主流网站建设,在青年集聚的大型综合网站增设 青年主

28、题板块,适时开展网上团建,不断扩大团缘网络阵地在 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占据当代青少年的 网络空间。三是加快网络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对各种网络 问题的防控力。尝试设立青少年网络问题防治专项基金,积极 开展“绿色网站” 、 “社区放心网络中心”等创建活动,积极招 募网络志愿者,建设一支团组织掌控的网络精英队伍,主动深 入青少年经常访问的各类网站,以论坛、BBS、QQ 参与者的身 份,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并从中获取信息、发现问 题、提出对策,有针对性的加以防控。 5、以帮扶弱势青少年为重点,着力构建青年和谐发展机制。 第 15 页 针对当前青少年群体两极分化的客观情况,共

29、青团要积极引导 青少年中的相对“优势群体”与相对“弱势群体”和谐生存, 共同发展。重点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相 应的扶助机制,及时向他们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自觉维 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一是关注贫困青少年的民生问题。以下 岗失业青年、特困学生(失学儿童) 、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 童) 、残疾青年为重点,深入实施“青年成功创业计划” 、 “大学 生助学计划” 、 “进城小公民援助计划” ,全面开展“真情助困进 万家”活动,主动帮助特殊家庭、特困家庭中的弱势青年群体。 二是关注边缘青少年的融合问题。切实加强罪错青少年、社区 闲散青少年的结对联系工作,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热情帮教

30、 失足、越轨青年走向新生。三是关注弱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广泛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健全青少 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 疏导,帮助他们培植自尊自信、豁达乐观、和谐向上的健康心 态。 (二)营造“两个环境” ,促进青年“和谐成长” 1、积极推进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订,努力营造青年和谐成 长的法治环境。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法制是和谐 社会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和 青年工作,各级团组织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以恰当的方式 积极代言青年利益,引导青年热情参与社会管理,在发展社会 第 16 页 主义民主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中

31、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致力于 提高青年的民主法治意识。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援助 服务等,引导青年自觉遵守法纪、严格依法办事,把法律意识 转化为行为习惯,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制 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要致力于推进青年事务的立法工 作。在全面了解青年的基础上,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 大力推进党委、人大、政府关于青年工作政策、法规的制订, 同时,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中青年代表、委员的作用,创造 条件促成青年事务的相关立法。三是要致力于推动相关政策法 规的贯彻执行。在充分发挥未保委、预防办等协调机构作用的 基础上,探索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青年工作委员会等青年 事务协调机制

32、,通过青年政策宣传、资源整合,合力推动相关 法规的贯彻执行。 2、主动解决青年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营造青年和 谐成长的社会环境。青年和谐的实现是通过每个青年个体不断 社会化的过程来共同完成的。各级团组织应当认真审视当前青 年群体存在的各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入探索解决这些矛 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主动协调好不同行业、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在青年群体中营 造团结奋进、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一是在培育青年文明道德 风尚上下功夫。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 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第 17 页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33、神,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新风。 二是在完善维权网络上下功夫。以各系统青少年维权岗创建为 载体,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维权工作力度,努力形成以青少年工 作领导小组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为龙头,各级青少年维权岗 为重点,以“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为纽带,各职能部门 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维权联动网络。三是在构建“三 位一体”工作格局上下功夫。动员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力量, 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龙头,广 泛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教育青少年拒绝毒品,远离犯罪, 在此基础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净化”青少年生存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