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2699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创新人大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码 LuOcsoeECvAxYVjkVsFE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当前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当 前我们人大工作的主题。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人大工 作,关键在于能否致力于在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增强代表 履职实效、强化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 试。 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人大监督工作。 人大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应立足人大监督工作,树立监督的权威,把人大工作的着眼点 放在工作创新上,以提高监督水平。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确定监督重点

2、。把提高人大监督水 平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结合县情,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把代表和人民 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情况,作为监督的 重点。做到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和监督重点的有机结合,以达 第 2 页 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监督有效的目的,体现人大监督工作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工作中,我们始终增强中心意识, 大局意识,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与县委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 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合拍。去年,我县人大常委会针对代 表反映强烈的全县矿山乱开滥采、山体破坏严重的现状,组织 调查组开展了专题调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县政府制发了“监 督意见

3、书” ,实施了重点监督,并就政府落实“监督意见书”情 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加大了监督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绕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认真开 展执法检查活动,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为建设和 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这些监督,支持了政府工作, 体现了在县委的领导下,与政府同奏一支曲、同演一台戏的配 合效应,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会议是 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以提高县人 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来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 会。具体做到:议题的确定有的放矢,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围 绕议题深入调研

4、,提高审议的准确性;会议审议充分发扬民主, 敢于提出调研中了解的问题和建议,体现建议的真实性;及时 反馈审议意见,抓好整改回访督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近年 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的议题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各 第 3 页 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后确定,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都认真组织开展相 关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真实情况,撰写出一定质量的初 审报告,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提供保证。如:每年两次 的财政运行质量审议,常委会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审 议,作出有关决议、决定,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民主 行政、科学行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

5、)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监督手段。近年来,我县人大 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与支持这一原则。工作中,准确把握监督 重点,注重结合政府工作的难点实施推动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 查。一是对政府工作难点问题进行参与性调研。20XX 年,常委 会结合县政府加强对建筑税和医疗税收的征管工作,组织两个 调研组,分别对两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 发现两行业具有丰厚的水源,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 管,对县乡(镇)财政上缴、契税征管、医药税率等政策进行 微调,刺激税收的增长。二是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将 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今年初,通过对公安派出所建设情况的 督查调研,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基层警

6、力少、经费投入不 足等问题,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和基层警力,维 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三是改进调研、视察方式,增强 监督实效。采取大规模调研、视察与小规模调研、视察相结合 第 4 页 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的专题活动。每年人代会前, 县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基层、深入选民、 深入实际开展大规模的调研、视察活动,为大会审议和提出代 表议案、建议做好充分准备;平时,根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 议等有关议题,适时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机关同志开展小规 模调研、视察活动,以提高会议审议质量,这都收到了很好的 效果。四是针对不在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难点问题,努力寻求省、 市人

7、大常委会的“外力”积极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职责范围内 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勤于向上级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促使 上级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并主动配合和参与,借助调研活动 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的,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代表工作,必须将发挥代 表作用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上。通过 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提高办理实际效果,增强代表履行职责 的积极性,以使代表更好地督促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把自己要办的事与群众想办的事结合起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 心的问题。 (一)加强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

8、,我县人大 第 5 页 常委会通过建立和完善主任及委员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 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重要活动向代表通报 等一系列制度,畅通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密切联系的民主渠道。 此外,常委会每年还分片举办代表培训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 问卷活动、发放代表学习资料、代订中国人大和江淮法 治等刊物,提高代表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为代表知情 知政创造条件。每年人代会前的代表活动,都要求广大代表深 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和掌握实情,使代表能够更好地代表 民意、反映民意,准确提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的议案和建议。 (二)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以代表小组活动 为

9、抓手,积极拓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渠道。多年来,我县人 大常委会一直将代表小组活动纳入乡镇人大工作年度考评内容。 通过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卡制度、开办“今日代表”栏目等形式, 提高代表履职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畅通代 表联系选民的渠道,增强了代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完善机制,提高议案建议办理效果。代表提出的议案、 建议均是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维 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以提高代表议案建 议办理质量为目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督办与协调,研究 第 6 页 制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标准等规章制度, 加强督办,严格考核,促使“一府

10、两院”办理议案、建议的过 程,成为得民心、树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强化人大机关自身建设。 在人大工作中能否体现合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关键在提高 人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以下三个 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谐的社会是高度 文明的社会,只有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朝和 谐方向迈进。人大机关要结合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 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本届以 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机关的学习教育,将创建学习 型机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确定 每周一为机关“学习

11、日” ,集中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 规、方针、政策和人大业务知识。同时,要求机关干部树立时 时学、处处学的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 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去年,县人大机关通过开展作风整顿 活动,进行了为期近 3 个月的学习、教育和讨论,使大家统一 思想,摆正了位置,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 第 7 页 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机关内部初步形成了踏实肯干、争先进位 的良好局面。常委会还先后加入两个全国区域性的人大工作联 席会和研讨会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理论探讨与工作交流,有效 提高了常委会工作水平。通过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50 周 年活动,使大家深切感受到 50

12、年来的人大工作的变化,进一步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在人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到人大工 作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性观念。 (二)推进人大机关干部的合理流动。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工 作的生力军,要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献身人大工作的积极性, 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启迪,还需要科学的干部管理激励机 制。因此,必须在干部的管理、交流和使用上坚持计划性和长 期性,优化干部结构,增强队伍活力,形成有出有进、合理流 动的良好机制。 三加强环境建设,增强机关内部凝聚力。加强人大机关建设很 重要的一条就是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我们将机关内部工作 环境建设作为凝聚干部人心、树立机关形象的一项工程来抓。 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的方针,着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为机 关干部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人人安心、 人人思进的工作氛围,推进人大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 8 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有在致力于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上 创新,致力于在增强代表履职效果上创新,致力于在人大自身 建设上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更 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