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

上传人:有米之炊 文档编号:527635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中考科学集训生物实验探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物实验探究1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食堆里(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大小基本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的玻璃板(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1 0 2 0 2 阴暗 9 10 8 10 8若全班有10各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5)如图哪条曲线能

2、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2如表为某实验中学生物种类调查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调查人:杨克涵 班级:初一(1)班 组别:六组调查地点:实验中学初中部校园 调查时间:2011.08.27 天气情况:多云间晴 生物名称丁香 柏树 海棠 麻雀 蚯蚓 燕子 数量 3棵 5棵 2株 很多 较少 4只 生活环境(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还可以

3、按照,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3)将表中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分类,分别是:(填生物名称)动物:植物:(4)将表中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类,分别是:(填生物名称)陆地:空中飞行:3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1)从以上资料可知,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环境中(明亮/阴暗)(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3)针对此探究实验,冬冬应提出的问题是: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4)下列哪一项形成该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A、光线的强弱与麦麸的有无 B、麦麸的有无C、温度的高低 D、光线的

4、明亮和阴暗(5)若将10只黄粉虫放入如图的装置中,2分钟后记录两种环境中的黄粉虫数,重复进行5次实验,统计记录如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5次数据的值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1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9只4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比较A、B、C

5、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有关;(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下面以“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为例回顾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本实验的变量是(2)某组制定计划如下:在实验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下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并记录结果本实验中,两种环境只有一种条件是不同

6、的,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是的,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被称为(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原因是;实际操作中,不少同学因纸板不透明不好直接数鼠妇数目,你认为较好的统计方法是(4)某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环境12345678910明亮5667434865阴暗5443676245根据该组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该组同学在得出结论后进行的操作是A确定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他组同学表达交流B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C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重复实验几次在得出结论(5)某班级共有6个小组进行了实验,老师统计各组的第10次数据如表:组

7、号环境123456平均值明亮5102101.5阴暗591089108.5分析全班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第1组的实验数据有较大差距,对此现象,你认为6实验探究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原产地栽培地第一组海拔500米a组海拔500米海拔500米b组海拔3000米第二组海拔3000米c组海拔500米海拔3000米d组海拔3000米(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

8、验结果只能是由引起的(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d组的作用是(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选填“最大值”或“最 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7如图是某草原上部分生物之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2)此图中的生产者是(3)此图中含有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和(5)该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6)如果该草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

9、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图中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8小明是八年级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莱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喜欢动脑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甲

10、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 41 70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2)比较盆和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还能不能得出上述结论?答:(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填选项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 C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 D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1、”,做了如下实验: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5号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6号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请分析回答:(1)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2)1号和3号花盆组合是一组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如果1号、2号、

12、4号花盆组合,可作出的假设是(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4)试说出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一个缺陷及理由:10小敏观察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预测实验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

13、那么小敏的实验结果应是【交流与讨论】小红认为小敏的实验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同时进行实验【拓展】,(1)实验用蒲公英根培育幼苗的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由于性状是由决定的,因此蒲公英的叶型还与遗传因素有关11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1)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底”) 层吸取(2)用滴管在1、2号载玻

14、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A刺激革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3)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若该物质是肉汁,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侧液滴运动若该物质是食盐,则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侧液滴运动若该物质是清水,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填“明显”或“不明显”)(4)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逃避(填“有利刺激”或“不利刺激”)(5)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作用12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重组卵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分裂、生长和发育成早期胚胎

15、(2)绵羊“多莉”的遗传性状与图中(填代号)绵羊最相似(3)C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4)产生绵羊“多莉“的生殖类型属于(5)克隆羊“多莉”的成功,证明了遗传信息存在于中13下面是小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在内填代号,在 上填写文字):(1)能使缓慢升降的是,为防止压到玻片标本,下降时眼睛要看着(2)为了使制作的临时装片更容易观察,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所用的染液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3)图2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BCD(4)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若要

16、把左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移动装片光线较强时,应选用的面镜(5)图3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其中视野最暗的是14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看图回答相关问题:(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观察图用观察的方法(2)图中标号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结构的名称是(3)图B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含有营养物质的结构是(4)图中的标号含有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15生物圈中的生物体,大小相差悬殊,外部形态千姿百态,内部结构繁简不一,生活环境也纷繁复杂,但这些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细胞细胞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构成生物体的呢?请同学

17、们依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2)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是由于的作用(3)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目前在我国的身份证登记项目中登记了指纹信息,那么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储存在中(4)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的各个结构又能够承担不同的功能,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结构的功能是相互联系、彼此协调的,因此只有保持细胞的性,才能表现出细胞的正常功能材料

18、二:观察细胞的分裂(图2)和分化(图3),回答问题(5)从图2、3中可以看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其增多,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的细胞,从而完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6)同学们在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会发现,番茄果肉细胞是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这样的细胞群称为,而番茄的果实又是由形态、结构及功能不同的构成的器官,番茄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整个植物体,由此可见,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16如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设计的实验装置,试分析回答:(1)图甲中的Y点表示植物

19、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如果本实验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到25,则图甲曲线中的Y点将向(左/右)移动,X点将向(上/下)移动(2)曲线YZ段代表的含义是:温度为30时,(3)利用图乙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时,可以通过改变(假设灯光不会影响光口瓶内的温度),观察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判断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果实验中,每隔15分钟改变一次灯与广口瓶之间的距离,则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黑藻产生气泡的速率会越来越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减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逐渐减少,植物光合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20、气减少17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2)本实验设置了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和乙和丙的变量是(3)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图乙中式和式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式中能量来源是式中的(5)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和的影响(6)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和等(

21、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18小明和同学们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选用同种、生长状况相近的天竺葵,经暗处理一昼夜后,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密闭玻璃罩中,甲装置中有一杯氢氧化钠,乙装置中有一杯等量的清水,然后将它们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甲、乙两装置的区别是,此实验的变量是(2)小明分别从两盆植物上摘下多个叶片,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等过程,变蓝的是盆中的叶片小明在每盆植物上摘了多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3)经上述实验,同学们应得出的结论是19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准备通过实验来验证有关因素是否真的影响了光合作用,如图为他的实验过程请你

22、回答下列问题:(1)他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2)通过将植物放置在处一段时间,可以去掉叶片中原有的光合作用的产物(3)步骤的作用是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4)步骤e是检验植物叶片中是否生成了,该产物用来检验会呈现蓝色(5)若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20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21血液中的红细

23、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实验步骤】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有何变化【实验结果】在浓度为0.5%、0.7

24、%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实验结论】22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图1所示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肺,序号模拟人体的膈(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径增大(3)当人体处于图1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状态23如图所示是人体消化、吸收、循环、泌尿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为生理过程,a、b、c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这种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生理

25、过程是(3)a和b最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在细胞的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及维持体温(4)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填序号)过程异常所致24如图中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标示的血管和心脏的腔室中,流动脉血的是(填序号,缺一不可)(2)在生病时吃药打针药物都是先进入循环血液循环把全身各大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分泌系统各腺体产生的直接进入血液,发挥作用(3)血液流经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和毛细血管与之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是肺泡和

26、毛细血管的壁很薄,都只有一层扁平的构成(4)多数人在激动时刻神经系统会更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加快,这说明神经系统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但起主要作用25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些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在A缸和B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A缸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B缸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每两天换1000ml河水,每天喂几粒饭或少许熟蛋黄粉和少许切碎的菜叶实验结果如表:实验要素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A缸47260.7B缸59371.3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2)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B缸的作用是(3)A、B两缸中蝌蚪数量不能少于“10”只,是为了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5)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切除,其他条件应与缸相同(填“A”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