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8274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第一课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通过画喜爱的昆虫,使学生了解对称图案,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学画对称的图案,理解什么是对称。 2、引导学生在观察昆虫的基础上,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3、将作品做成头饰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理解对称,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教具准备: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

2、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课堂实践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课堂小结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教学反思: 第二课奇妙的爬行 教学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3、。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 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2) 思考: 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你能把你看

4、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 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 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 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 报纸、 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 绘制、剪贴制作, 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 ( 爬 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

5、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 学生自评、互评。 (3)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 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过制作小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现出钟表的特点。 教学难点:地取材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小钟表。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6、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 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

7、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五、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 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 相似。 教学难点:包扎前的计划性。 教具准备: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

8、)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大笑。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

9、、小结: 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教学反思: 第五课小花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作彩纸剪贴画练习。 3、学习剪贴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以剪贴的手法制作彩色小花饰。 教学难点:小花饰色彩的搭配。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 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 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 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 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

10、序。 (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 (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 2、强调色彩搭配。 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创设情景展示作品,进行评选: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前后关系等。 2、完成的作业可直接用于教室、墙报等的美化工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第六课百变团花 教学目标: 1、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2、能用多层折纸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多面对称图案的剪纸团花

11、。 教学重点:剪出多面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五面对称折纸法。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录象,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象,如:过年、 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 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 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 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2、。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 、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 散的原因。 (2)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反思: 第七课我们身边的痕迹

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拓印方法。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2、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多种绘画形式,丰富绘画手段。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拓印方法。 教学难点:用实物纹理组织画面。 教具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 左手伸开, 手指用力按住 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

14、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1、整理用具,材料。 2、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 教学反思: 第八课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树的一般特征。 3、学习画树的方法。 4、完成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观察到的树。 教学难点:防止画模式化的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梧桐树、柳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

15、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 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

16、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九课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目标 : 1、情感:提高形象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 2、认知:用泥可制作浮雕图案(名片)。 3、操作:团团、搓搓、压压、用泥制作名片。 4、创作:设计形状花纹新颖的名片。 教学重点 :用团、搓、压、捏等方法做泥名片。 教学难点 :借助各种工具装饰泥名片。 教具准备 :泥、录像、垫板、现有的压印工具。 教学过程 : 一、体会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1. 教师出示及发给学生泥,学生拿出垫板熟悉泥的性能练习

17、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做一做、比一比游戏。团个汤圆、搓根面条、捏个方块、压个大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二、观看录像、揭示课题。 1. 看录像, 观察录像中的名片,说说名片的形状和花纹、内容,选出造型及设计最美的名片。 2. 观看录像,欣赏做泥名片的工艺过程。说说泥名片的色彩、形状、及装饰。 3. 结实课题:作泥名片。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4. 说说名片与泥名片的相同与不同。 三、练习做泥名片。 1. 讨论:想做什么形状与花纹的泥名片? 2. 说说:泥名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捏出或团出名片外形的面块。 (2)压平成薄片。 (3)借助各类工具装饰花

18、纹。 3. 找找身边的学具,可做什么样的花纹。 (1)铅笔尖头一端可画线,平头一端可压点,笔帽、瓶盖可压大小不同的圆圈等。 (2)用工具在泥上试着装饰,后录像演示。 4. 学生做做泥名片,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想象加以鼓励指导。 四、泥名片演示、讲评、课堂小结。 1.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讲评。 2. 请制作有创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做法。 3. 鼓励学生成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泥产生兴趣。 教学反思: 第十课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结构,学画简化了的骨式人物。 2、通过实践和记忆,运用骨式人物,表现人物跳舞的动态。 教学重点:体会和观察人物在跳舞时的动态规律,画出生动得人物动态

19、。 教学难点:人体姿态正确,比例顺眼。 教具准备: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 1. 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 2. 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 3. 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 三、讲授新课: 1. 观察与分析。 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 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 2. 体会人的动态规律。 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体会:(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2)肘关节只 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 3. 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

20、4. 联想与回忆。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想想、说说、做做有趣的舞蹈动作。 四、学生作业。 记忆与实践相结合,用单色彩笔自由表现人物生动的姿态。最好能画成群的人物。人物各部 分要舒展,不要求按比例画准。 五、作业展评。 1. 同桌互评。 2. 表扬鼓励画的较认真的同学。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泥条头像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体验大胆创造的乐趣。 2、通过表现泥条头像的脸部特征,学习分析人脸特征的观察方法和夸张、变形的手法。 3、操作:根据瓶子的形状缠绕泥条头像。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泥条头像不同的缠绕法 教学难点 :想象、夸张头部各部件,尽量使自己制作的泥条

21、头像与众不同。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橡皮泥、衬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揭示课题。 1. 复习橡皮泥的捏法。 师问: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捏橡皮泥的方法? 生答:揉、捏、压、搓、团、切 2. 比赛导入: 师: “我们用搓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搓的橡皮泥又长 又均匀,好不好啊?” (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橡皮泥去搓) 同学老师之间互相比较,选出搓的最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3. 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要用这长长的泥条来做什么呢?出示泥条头像让学生回答。 (泥条头像) 二、新授,解决重、难点。 1. 出示电脑课件:泥人对话。 (甲: “大鼻头,我要去上课,你去吗?”乙:“诶,去哪儿上课

22、啊?”甲:“去和小朋友们 一起去上课,你去吗?”) 师问: “小朋友门欢迎他们吗?”(欢迎) 2. 那我们再认识几位新朋友,继续课件出示一组泥条头像。 分析它们的头部特征: (1)大鼻头:头部瘦长、鼻头大、 (2)大嘴巴:脸形较方、嘴巴大、 (3)小胡子:头顶尖、嘴巴扁、还有一缕小胡子、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3. 师总结: 这些泥条头像都各具特征,就像小朋友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所以老师要求同学 们在做泥条头像时一定要求新、求异,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泥条头像作为新朋友来介绍给大家。 4. 出示课件: (1)搓泥条图。 (2)缠绕泥条图。 (3)分别出示缠绕泥条的

23、三种方法:斜、竖、横。(板式) (4)加五官。注意与头部底色的色彩搭配。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组内自由结合,或个人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评价展示,综合扩展。 1. 出示课件,师问:“这两位小朋友拿着泥条头像在做什么?” 2. 请同学自己展示、介绍所制作的头像。 3. 提出希望:以后多动手、多动脑,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小手工作品来。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雄伟的塔 教学目标 :通过画塔,掌握塔建筑的特征,感受塔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塔建筑的结构。 教学难点 :塔身的对称。 教具准备 :关于塔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24、. 看图片,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 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3. 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 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 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 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 学生互评、 2. 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 精诚凝聚 =_=

25、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第十三课演电视 教学目标:通过做电视、画电视、演电视,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动 手、动脑、娱乐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绘制电视内容。 教学难点:设计、勾画演电视的内容。 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讲授新课 l 、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 给人宁静。寂寞( 没有声音、清静) 、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 看地图或地球仪) 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 海

26、。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 奇特。请看录像片 海 中生物 ( 或看课本第12 页) 。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00 种鱼类。让我们想象 并描绘一下 海底世界 。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 ? 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 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 生长着美丽的珊 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 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

27、形等,想象组合 海中生物的形态。 三、学生作画: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 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 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招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 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四、小结 请学生整理画面,将进度尽量取齐,写姓名,收拾用具;教师收作业。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小扇子 教学目标:通过折纸扇子,知道扇子的功能,并且了解扇子的文化。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扇子。 教学难点:体会扇子的文化。 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精诚凝聚

28、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 2. “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 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 各样的扇子。 2. 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 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 (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2)扇子的形状分析: 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3. 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29、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 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 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 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2、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线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30、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2) 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 排列的美感

31、。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 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 、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 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 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小结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刷牙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天天刷牙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人物动态。 教学重点:学会和理安排画面位置。 教学难点:画出人物刷牙的正确动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看电脑课件: 小

32、松鼠刷牙 。 2. 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 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 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 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 的? 2. 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 3. 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 4. 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5. 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 (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 (3)用彩笔直接画,用笔要肯定。 6. 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小结 1. 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

33、赏点评。 2. 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 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2、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塑造动物。 教学难点:塑造出动物特征。 教具准备:橡皮泥、彩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 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 乐 园 二、讲授新课 1. 通过投影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 2. 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

34、蛋 步骤: (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 3. 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 (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 (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 (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 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

35、段小故事。 2. 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 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节日的装饰 教学目标 1、练习画生动的人物动态并设计美丽的装饰。 2、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表现有特色的节日情景,提高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从整体入手设计造型。 教学难点:表现出整体和局部和谐质朴的美。 教具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 思考: 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 庆祝活动? 3. 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

36、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讲授新课 1. 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 2. 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再整体 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 和比例。 3. 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 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 人物服装组合图: 4. 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 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37、。 2. 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 教学反思: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第十九课过春节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表现人们在餐桌前相聚的欢乐气氛。注意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动作。 2、通过表现节日餐桌莱肴的造型、色彩设计,使儿童了解一些我国烹任艺术的常识。 3、学习创作画的勾线、着色的方法。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节日时餐桌前的人物及神态,菜肴的形、色。 教学难点:人物的透视关系,通过观察实际人物及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示来解决。 教学准备 : 1. 学具淮备:水彩、铅笔或彩色水笔。 2. 教具准备:几幅与节日餐桌有关的儿童创

38、作画,几幅菜肴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强调这节课重点是:表现节日的餐桌,人物可以是表现的重点,但也可以一个人 物不画,就好象是课本的农民画一样。但不管表现哪一个方面的内容都画餐桌上的莱 肴。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节日的餐桌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吃饭人的表情与动作 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甚至还可以扩大到屋内的布置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教师可以根据同学所谈内容,有重点地用文字记在黑板上。 3、教师重点启发学生对菜肴的表现,继而引出对中国食品的介绍,出示 有关的菜肴照片,介绍它们在色, 形上的特点, 要求学生在创作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强调这一 点。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创编菜看造型。 三、作品展示 1、展示同学们的作品,分挤作品的独特构思。( 如果没有作品,此时可以重点分析课本上的 作业 )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用展览的方式展示学生作业。在部分学生自述自己作业的基础上,亦可由学生互相 评论作品的优缺点。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