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双拥工作总结素材汇编一省级1 .去年以来河北省双拥工作综述12 .甘肃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4二市级3 .双鸭山市双拥办、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五年工作综述74 .三门峡市双拥工作综述205 .广安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226 .长春市双拥模范城建设综述257 .邢台市扎实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278 .石家庄市双拥工作综述309 .钦州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3410 .张掖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综述3811 .乌海市深入推进双拥工作综述4112 .巴彦淖尔市双拥工作综述4413 .衡水市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4714 .兰州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
2、城“十连冠”纪实5215 .绵阳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5516 .广元市双拥工作综述6017 .漳州市双拥工作综述6418 .鹤壁市2024年年初以来双拥工作综述6819 .通化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72三、县(市)区级20 .普洱市双拥花开彩云南鱼水情深谱新篇7521 .克拉玛依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8122 .福泉市连续9轮获评“双拥模范城”让双拥之花绚烂绽放8623 .浦北县双拥工作走笔8824 .罗城侬佬族自治县采取“四强化”措施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9125 .乌达区双拥工作综述9326 .白云区扎实推进双拥工作综述9527 .相山区双拥工作综述9
3、8去年以来河北省双拥工作综述(2024年8月1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享受购物优惠,旅游景区对军人、退役军人减免门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提供暖心服务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在燕赵大地源远流长、弘扬传承。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各项优抚待遇和就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驻冀部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牢固。一、强化引领,营造浓厚拥军氛围“军车免费停放”“军车免费通行”“退役军人优先”在河北,这些醒目的标志牌随处可见。这不仅为军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在无形中彰显了对军人的尊重与优待。筑梦新时代,厚植双拥花。我省坚持高位推进,不
4、断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开展省级“老兵永远跟党走一一红色宣讲”活动,“大校村官”石炳启、全省见义勇为模范王进才等6名优秀退役军人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退役军人代表共1.5万余人通过视频系统聆听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感受军人荣光。精心拍摄征兵专题宣传片圆梦,创作军旅题材话剧战旗正红、音乐剧旗帜消防小子等,讲述军旅故事,展示军人风采。邀请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刘光典烈士后代,以及国防大学王建华教授等专家,走进校园作报告。让青年一代在思想上受教育、精神上受鼓舞,产生爱国拥军情感上的共鸣。各地建成双拥主题公园81个、拥军
5、街122条、拥军商场106个、拥军广场58个,双拥地标成为燕赵大地亮丽风景。与此同时,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拥军优属工作,激励广大军民见贤思齐、创先争优,我省在推进社会化拥军活动中,坚持典型事迹引领、典型人物带动的原则,广泛宣传各行各业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2023年以来,我省组织开展了“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评选出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各10人及提名人选各10人,邯郸田俊岭获评全国“最美拥军人物”。二优化服务,全面提升拥军质效“优抚对象到店有礼”“购物、用餐享受优惠”7月18日,2024年河北省百城万店拥军行活
6、动正式启动。今年是我省开展百城万店拥军行活动的第5年,全省201家爱国拥军联合会,4.5万家拥军服务站(点),260万拥军志愿者,累计优惠优待军人军属、退役军人400多万人次,让利1.5亿多元。我省还连续11年举办“助力强军服务国防”关爱部队基层官兵万里行活动,连续4年举办“爱我家乡爱我舰”等活动。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慰问活动,将关爱送到基层官兵心中。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基层部队976个,赠送价值1506万元慰问品;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67万人次,赠送慰问金(品)8710万元。把拥军服务落到实处,让优抚对象获得感更足。去年以来,
7、我省进一步完善优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优抚服务质量,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升优抚保障水平。我省出台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和残疾退役军人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惠及全省70.5万名优抚对象。充分发挥各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作用,累计资助困难退役军人L67万余人次,发放救助金6050万元。织密政策保障网,精准实施就业创业帮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建立需求台账,新录入1.6万名当期自主就业退役军人需求信息,收录30.3万家企业信息,征集就业岗位9万余个。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4次,创新举办网络直播带岗12场,帮助9778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持续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退役军人
8、服务中心(站)五级清单体系,深化落实乡级服务站“清单式服务、日志化管理”模式,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跨越式发展。把最可爱的人挂在心上,用心用情服务好、办实事,在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之下,河北双拥工作扎实迈进。三军地同心,绽放双拥幸福花夏日里,位于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游客熙来攘往。在河北省军区的帮建下,这个小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驻冀部队积极投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抗灾救灾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广泛开展“一地一乡”(革命战地、英雄故乡)振兴帮扶,持续开展医疗帮扶、教育帮
9、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驻承德某部队投入30万元建设村剪纸中心、光伏太阳能电站;驻秦皇岛某部队投入138.4万元,援建便民水泥路、果园示范园、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农村生产环路改造等7个帮扶项目。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驻冀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抢险救灾、防汛抗旱、安保执勤等方面勇挑重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在抗洪抢险救灾中,解救转移群众8万人,抢修道路38.4公里,运送物资516.9吨,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1500余名官兵参与涿州、沫水灾后重建,帮助解决村民燃眉之急。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冲在前。脱下军装,转变战场再出发。2023年我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全省共有4
10、27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6.9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投身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心连心。如今,在河北这片爱国拥军的红色沃土上,军民守望相助,处处涌动着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效能,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龙表示。甘肃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2024
11、年11月20日)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战略要道和黄金通道,历来是屯军戍边的重点区域,也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深植人心、底蕴深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着力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全面落实军人优先优惠优待政策,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问题,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章。一全力保障部队建设迎着初升的朝阳,嘉峪关军人子女教育食宿站内,荤素搭配的早餐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12、140多名孩子来到食堂,吃完早餐,登上通勤车,去往各自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军人“舍小家、为大家”,卫国戍边、冲锋在前,保卫着国家和人民。让军人无后顾之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此,嘉峪关市在优质教育核心区打造军人子女教育食宿站,建成综合楼、公寓楼、食堂、图书室、健身房等服务设施,推出食宿、上学接送、学习场所保障一揽子方案,最大限度满足了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三市范围内军人子女“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2019年以来,嘉峪关军人子女教育食宿站已保障周边部队军人子女学生280名,让他们安心入住、放心就学,全面接受优质教育,解决了官兵们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我省下大力解决好部队官兵的“三后”
13、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全省军转干部、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IO0%安置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出台13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文件,帮助3.8万人实现就业;解决1687个随军家属安置问题,让1060名艰苦一线官兵子女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全省各级对拥军“米袋子”“菜篮子”、训练设施、水电工程都给予倾力支持,先后投入34.77亿元、无偿划拨土地2万余亩,实施重点项目536个,有效改善了驻军战备训练生活条件。二军地携手共建谱新篇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危急时刻,西部战区陆军、甘肃省军区、武警甘肃省总队、九四。医院等7支驻甘部队闻
14、令而动、连夜赶赴灾区展开救援,搜救受伤人员、抢修道路、搬运物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震后的废墟上时,省双拥办连夜筹备的羊肉、方便面等物资已及时送到了救灾部队营地。奋战了一夜的官兵开始起锅做饭,但煮好的羊肉出锅后,官兵们却不肯喝一碗热汤,他们将一碗碗羊肉汤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中。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驻甘部队再次伸出援手,出资132万元援建17所学校、47个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多年来,驻甘部队圆满完成各类抢险救灾等任务1800余次,救援帮助群众17万余人次。投入L9亿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产业扶持、送医入户、助学支教等活动,帮助765
15、个贫困村2.86万户群众脱贫。出动15万次官兵参与国土绿化、治沙造林等活动,在全省建成双拥共建林等106处,植树造林1.5万亩;空军兰州基地某部41年如一日,为7省(自治区)130多个市(县)飞播3200余万亩,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三下好双拥“一盘棋”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在陇原大地源远流长。近年来,全省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社会化拥军等活动,把拥军服务落到实处。购物住宿优惠,景区减免门票在甘肃,越来越多的商家积极响应拥军号召,纷纷推出针对退役军人的专属优惠和服务。从餐饮、住宿、购物到医疗、交通,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即可享受折扣和优先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
16、崇与关爱。甘肃还突出“一城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建成拥军主题公园广场、示范路街948个。筹集资金13.48亿元,援助困难退役军人1.8万多人次。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拥军联盟56个,吸纳企业1128家,营造了“千企万店齐拥军”的热潮。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6年来,先后实施军地“双十工程”,协调落实互办实事1145项,上门悬挂光荣牌57.5万余块,烈属走访慰问实现全覆盖,发布优待清单530项,让优抚对象获得感更足。对英雄最崇高的致敬,就是窿续血脉、弘扬精神、传承基因。以英雄之名命名民兵连,是对烈士质朴真切的缅怀和尊崇,也是传承和践行烈士遗志的庄严承诺。2021年12月,两当县民兵应急连被命名为“陈红
17、军民兵连”,陈红军的父亲陈珊耀受聘为终身荣誉指导员,老人动情地说:“军人有军人的职责,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多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各项优抚待遇和就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驻甘部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牢固。培育“双拥之花”,是新时代甘肃军民团结的精神源泉,是一代代驻甘官兵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信念支撑,更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重要力量。新征程上,军民同心、同梦、同行,让“双拥之花”常开长盛、更加绚烂。双鸭山市双拥办、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五年工作综述(2024年9月10日)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过去的五
18、年,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稳步开展各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自2018年组建以来,连续四年获得政治生态考核、目标考核优秀等次。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省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双鸭山市党政主要领导的肯定激励。一、阵厉奋发,蹄疾步稳,策马扬鞭行实政五年来,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重实绩贡献的安置导向,实行“阳光安置”,共为79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转业士官落实安置政策,提供事业单位岗位比例IO0%,退役士兵均选到了心仪的岗位。五年来,共接收1350名返乡退役
19、士兵,定期举行退伍老兵返乡报到仪式,为退役士兵发放致退役军人的一封信,以“仪式感”十足的方式,让关爱更有温度,尊崇更有厚度。给退役军人满满的厚爱和尊崇。五年来,每年都高标准举办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完善以适应性培训为基础、现役军人与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有效衔接,学习教育与技能培训互为补充的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离队不离党,建功新时代。积极组织参加2021年黑龙江省退役军人秋冬网上专场招聘月活动,完成注册的用工企业293家,参加招聘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黑龙江酿清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福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积极参
20、与招聘月活动,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岗位。在市人社局、市职教集团、电商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器、市退役军人电子商务培训创业园区。通过校政合作,成立了双鸭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和双鸭山市退役军人教育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信息共享、创业辅导帮扶及综合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促进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发展。结合部队需求,开展“送就业创业政策进军营”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流程解读、帮助即将退出现役的军人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创业政策,选准就业创业方向,进一步畅通就业创业渠道、缓解就业创业压力。组织军创企业参加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
21、新成果展陈交流活动、第三届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产品交易会、黑龙江省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金秋现场招聘会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交会。组织军创企业连续参加三届黑龙江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我市军创企业荣获二等次1次,三等奖2次。走访军创企业双鸭山红色仪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助力军创企业发展,并为企业颁发“双鸭山市军创企业之星”牌匾。二、惟实励新,勇毅前行,军人尊崇立潮头为深入落实优抚对象抚恤待遇政策,我市结合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为享受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实现“一人一档”分类动态管理,提升了信息采集和对比准确度,更好地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具体
22、工作中坚持做到“四化”。一是资金使用规范化。我市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实行优抚对象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准确掌握人员增减变化情况,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五年来,以社会化形式为全市近三千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近亿元,确保资金使用及时、安全、规范、高效。二是匹配资金最大化。在我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把优抚资金列入“一类资金”计划,年初纳入预算。在此基础上,每年元旦、春节每人补贴100O元,冬煤补贴100O元,让优抚对象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三是医疗保障特色化。我们按照“参保报销、医疗减免、政府补贴、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参照本地离休干部医疗统筹标准为市本级一至六级残疾军
23、人缴纳医保,医保范围内100%报销;为重点优抚对象按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报销比例达85%;为方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同市人民医院、双矿医院等三甲医院签订协议,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保证了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四是伤残鉴定专业化。从2020年6月开始,我市从5家医疗单位中遴选100多位高级专家,组成伤残等级鉴定委员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伤残军人的合法权益。我市坚持弘扬英烈精神、缅怀英雄伟绩的价值导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红色精神引领,营造浓厚的社会尊崇氛围。一是维修改造对标对表。按照省厅”应修尽修,应迁尽迁”工作要求,2
24、022年,我市对标对表省厅验收标准,已完成辖区内所有的零散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工作。针对我市68处零散设施,收集英烈事迹,创新编撰我市零散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图册,通过对纪念设施维修前后的图片比对,对烈士事迹的介绍,全面详细的展示了我市纪念设施全貌,更便捷地发挥我市零散纪念设施褒扬纪念作用。二是褒扬纪念多种多样。我市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形式开展各种褒扬纪念活动,主要抓好“一个宣传、两个祭奠、三个活动”。“一个宣传”是,制作报送“红色故事篆刻党的模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砖厂五烈士”等“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多角度宣传我市红色资源。高度重视英烈讲解员培养工作,加强英烈讲解员队伍建设
25、提升知识储备、锻炼讲解技巧、展示良好形象。在“学思想颂英烈”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中,我市讲解员谭婷婷披荆斩棘、突出重围,作为全省唯一一名晋级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大赛三等奖。“两个祭奠”是,每年清明祭英烈,我局工作人员制作开发网上祭英烈H5程序,组织全市各界参与网络祭奠,人数达万人,留言逾千条;“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我市开展清明节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及社会各界近十万人开展诵读英雄祭诗歌活动,宣传英烈精神。同时,围绕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5周年,通过政府网站、龙头新闻、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清明节期间祭扫主题活动,在奋斗杂志发布专题报道1篇,学习强国发布专题报道
26、3篇,各公众号平台发布祭扫报道36篇,在全市大力营造崇尚、缅怀、学习、捍卫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每年9月30日在双鸭山市烈士陵园管护中心举行烈士纪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市里主要领导、党政机关、驻军部队、社会团体、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弘扬烈士精神、缅怀英雄伟绩。“三个活动”是,开展烈士寻亲活动,多次通过公众号、查阅抗联资料、比对信息、媒体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报道转发寻亲信息。宝清县成功找到了远在山东曲阜的蒋继昌烈士的后人蒋河,省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发布了专题报道。开展主题展览活动,制作双鸭山烈士陵园全景VR,运用网上数字化展示的方式,全面展示红色教育基地。面向县区征集多部绘画、摄影
27、视频以及文章等“我身边的英烈”主题作品,号召我市广大青年们奋勇向前,热爱祖国,铭记先烈。开展“关爱烈属”活动,全年服务不少于2次,将烈士遗属优待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在全社会形成了缅怀英烈、弘扬英烈精神的浓厚氛围。三是立功喜报暖人暖心。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激励现役军人安心部队服役,自我局组建以来,共为137人(次)立功受奖家庭送去喜报和慰问金(品),并在网站和省市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大力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四是优待证申办高质高效。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是2022年以来我局的重点工作任务,我们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破解了申领工作中出现的“五个难题
28、创新开展了“五心服务”,我局独具匠心为优待证制作了优待证卡套,全省首创,充分体现了对我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专属尊崇。在去年全省重点工作会上以提升服务质效点亮尊崇荣光用心用力用情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题代表典型发言。从申领工作开始,我们以“光荣关爱责任”为主题的“优待证申领发放”系列专栏,共发布了35期报道,学习强国平台和中国双拥杂志网站发布了7期报道。同时,结合省厅140项基本优待目录清单,我市联合19家单位共同起草双鸭山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细则,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工商银行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优待合作协议,进一步丰富优待证持有人专属优惠服务内容,提高
29、优待证的含金量。截止目前,我市已有3.6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制卡成功,双鸭山市优待证受理申请率全省第一,多次获得省、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激励。三、凝心聚力,踵事增华,继往开来续华章有一座长城,叫钢铁长城;有一种联系,叫血肉联系;有一种感情,叫军民鱼水情。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军民共建的伟大创举,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以军地融合、协同发展为主线,整合优势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共建力量,充分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呈现出军地同行、军民同心的良好局面。自2012年以来,双鸭山市已经连续八次荣获“黑龙江省双
30、拥模范城”称号,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中期考评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具有双鸭山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双拥品牌已经成为双鸭山市滋养文明、外树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双鸭山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各级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总指挥作用,建立上下贯通、军地联合的双拥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实行“六纳入”,统筹全市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委常委议军会议、军地座谈会等工作制度,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聚焦“三前”服务,建立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完善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实现退役军人服
31、务保障体系“五有”“全覆盖”,双鸭山市双拥办将双拥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建立“五个一”制度,即:有一部双拥专题片、有一套基础材料、有一批双拥典型、有一系列成果展示、有一套宣传方案。装订整理双拥工作档案共计711册。我市不断拓宽双拥工作新闻媒体宣传渠道,将双拥宣传工作纳入年度双拥考核项目,建立双拥工作宣传员制度,在学习强国平台和中国双拥杂志网站等行业权威媒体刊登稿件143期,国家级76期,省级67期。双拥专栏(网页)45篇,编印双拥工作简报172期。在双拥小区、双拥广场、双拥林、双拥一条街设立双拥宣传牌,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平台,在广播电视台开办了全省首创的“讲述双鸭山老兵故事”栏
32、目,报道王启文、张振宇等13位老兵的事迹,其中在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上吹响号角的朱俊峰事迹在央视第7频道播出,还有纪录片寻找七星粒子兵工厂通过央视频道传递给全国观众。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寻找百岁老兵”活动,双鸭山市广播电视台“讲述双鸭山老兵的故事”栏目,3位“百岁老兵”的事迹耳熟能详。我市每年组织开展“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市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双部队、转隶部队及涉军单位,慰问重点优抚对象、立功受奖官兵、现役军人家庭、困难退役军人、企业军转干部、军休人员等,发放走访慰问品和慰问金;2022年春节期间,我市开展“情系边海防”慰问活动,为驻守新疆的边防官兵送去新春慰问品400份
33、慰问品价值9万元。与驻扎边境的32115大队12分队结成军地共建对子,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并送去部队所需的慰问品。同时,主动关心关爱官兵家属生活所需,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家属百余人次。双鸭山市积极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2022年“春节”,为驻守新疆的边防官兵送去价值9万元的新春慰问品400份,数百名中小学生通过慰问信的方式为边防官兵送去了新春祝福。为鼓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做好我市招募社会化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双鸭山市积极广泛动员,坚持自愿参加、志愿服务、规范优质、合作共赢原则,遴选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驻地部队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推动社会化拥军走
34、深走实,累计招募社会化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2308家。2022年,遴选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双鸭山市社会化拥军示范单位,充分激发全市社会化拥军热潮,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双拥、参与双拥活动,更好地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构建双鸭山市社会化拥军工作新格局。疫情期间,在全市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建立一个联系卡、发送一封慰问信、赠送一个拥军包、解决一批实际困难等“五个一”活动,用心用力用情为部队官兵提供暖心服务。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运动穿越了八十年的时光,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历久弥新。我市以双拥运动
35、8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植树共建、主题作品评选、进军营包粽子等系列拥军活动,谱写出一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双拥乐章。四奋勇争先,善作善成,开拓进取勇拼搏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普法宣传工作不断创出新佳绩。我局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将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普法工作作为长期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并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抓紧抓实抓好普法责任机制建设,确保普法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健全机构,强化领
36、导。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建立“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直接抓的普法工作机制。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局的普法工作。制定规划,明确任务。根据市依法治市办文件要求,每年都印发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普法依法治理责任清单,明确各科室的普法内容和工作目标,层层压实普法责任,把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紧密结合,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常抓不懈,确保实效。编制手册,依法行政。先后印发了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法规摘编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手册等制度汇编,坚持依
37、法行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构建了退役军人系统政策法规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为更好地履行普法责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普法首先要学法、懂法,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围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要求,坚持领导带头、全员普法,采取多项措施学法,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讲学比练,以学促行。每年定期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I班,邀请法律专家及省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讲解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制度流程,深度解读退役军人各项法规政策,累计参训人数达300余人次。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重点围绕退役军人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有关政
38、策文件进行专题学习,推动科室负责人上台讲政策、讲心得、讲体会,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素养。坚持普法责任落实到岗到位。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开展精准务实的普法活动,持续发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是法润军心,送政策进军营。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邀请市税务局和军创企业代表到武警双鸭山支队,为即将踏上返乡之路的退役士兵送上一场精彩的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及创业政策宣讲课。活动现场发放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和有关税收政策的宣传手册,退役士兵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护航军创,送政策进企业。为更好了解退役军人在创
39、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站先后走访军创企业一一双鸭山宏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鸭山军悦管家家政有限责任公司,为其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紧紧围绕军创企业的发展需求,现场解读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收、金融等方面扶持优惠政策,全力助推辖区内退役军人创业高质量发展。军校联动,送法律进校园。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黑龙江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双鸭山市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在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中,根据退役军人特点和教育培训需求科学系统编排课程,其中包括民法典退役军人保障法保密法黑龙江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等丰富多彩的法律
40、知识,引导退役士兵树立尊法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崇尚英烈,讲法律进机关。围绕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5周年,在清明祭扫、“9.30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动。组织全市40多家机关团体、企业及学校十万余人开展全民诵读英雄祭,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文明祭扫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普法宣传,让大家在祭祀中接受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捍卫英烈、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答疑解纷,讲政策进社会。在日常来访接访过程中,进行面对面实时解答退役军人的疑难问题,以退役军人反映
41、的具体情况为载体,进行精准释疑、宣传解答。挂牌成立“双鸭山市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退役军人事务局分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维权解惑、纠纷解决等便捷、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全面营造依法依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初心如磐,固根铸魂,铁心向党担使命五年来,局党组始终将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使命,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五年
42、来,局党组始终把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内强责任、外树形像”的工作宗旨,抓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用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影响党员,以党员的模范作用促进工作。五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服从工作大局。逐步配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各级书记带头讲党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双拥林植树、国防教育宣传、重走抗联路等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促进,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五年来,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深化
43、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主题学习,创新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为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鼓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五年来,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积极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参观市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和纪检组廉政展厅,构筑全局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五行远自迩,砥砺深耕,敢为人先树标杆一是服务机构“全覆盖”。全市共建立605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落实经
44、费1225.231万元,办公场所面积13369.6平方米,人员到位率92.86%(达到国家规定90%标准),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有”的基础不断夯实。目前,8家300名以上退役军人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站、38家100人以上退役军人服务站均已达到示范型标准。百度地图信息采集526家,通过524家,完成率达到99.62%,位列全省第一;高德地图信息采集目前已采集496家,通过494家,完成率99.60%。二是建档立卡“高通过”。全市建档立卡系统共有40569人,审核通过37352人,待审核271人,建档立卡通过率92.74%,68家乡镇(街道)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累计完成优待证申请办理3.6万人次,制
45、证成功3.5万余张。在退伍季或“八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指导各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好光荣牌悬挂工作。三是发挥“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我市优秀退役军人参加“最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等各种荣誉称号评选活动。目前,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中3名同志获得全国“百名优秀主任(站长)”称号、18名同志获得全省“百名优秀主任(站长)”称号,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谭婷婷同志获2023年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三等奖。同时,我市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组建以李文学为代表的优秀老兵宣讲团,持续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之老兵宣讲”活动共6次。四是培育“兵支书”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4位“兵支书”,
46、人员比例较两年前有所提高。今年9月,选派我市优秀“兵支书”3名,参加省厅组织的2023年“耕耘者”振兴计划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乡村治理骨干(“兵支书”)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五是组建“橄榄绿”深化志愿服务。全市共组建660支“橄榄绿”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社会招募、干部职工注册等多种形式,现有注册志愿者3100人,其中,宝山区“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丁振奎被尖山区平行路小学、宝山区七星旺小学、育丰小学聘为志愿服务队校外辅导员;岭东区通达社区个别志愿者志愿时长3111时,达到五星级志愿者32人。截至目前,各级“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携手社区、森林消防等单位开展志愿活动250余次,参
47、与人数8000余人次,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极光新闻、黑龙江国防教育等省级媒体平台发表报道30余篇,形成“橄榄绿+N”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六是用好节日走访。按照由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医疗保障局、双鸭山军分区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双鸭山市退役军人关爱扶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每年投入帮扶援助专项预算30万元,各县(区)参照执行逐步建立本地的关爱扶助基金。截至目前,困难帮扶援助系统帮扶率已达到405.8%,累计帮扶、慰问困难退役军人1748人,使用帮扶资金51.1373万元。七是用实专项帮扶。对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
48、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障和救助。特别对突发灾害、重大疾病等退役军人,采取临时救助、动员社会力量等措施进行保障和救助,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为困难退役军人于洋之女于若溪争取到全省首例先心病救助名额,现已完成手术,平安返回友谊县;为退役军人李亚东患病女儿李卓凌送去助学金、节日慰问金、帮扶援助资金共计100OO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的关心、关爱。八是用活活动载体。持续开展“大走访”“我帮办”“千人帮万人”专项行动,通过结成帮扶对子,及时了解退役军人的思想动态,用心用情当好退役军人的“娘家人”。截至目前,市、县(区)结对帮扶人员共277名,帮扶各类服务对象554人次,完成帮办事项3900件次。六尽心履职,笃行不怠,敦本务实暖人心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严格落实移交安置机制,认真做好接收安置工作。在军地之间搭建起协调高效的移交安置工作链条。2022年,我市接收病退士官1人,在接到任务后,我们积极与其所在单位市武警支队取得联系,并与家属沟通,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尽量为他们节省时间、少跑腿,仅用一上午时间就完成了交接工作,充分体现了“即交即接”的原则。现已按照规定按时完成此名军休干部工资发放、一卡通制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