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069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一、选择题 1.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 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 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 2. 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离开镜的速度是 ( ) A 4.5 m/s B9 m/s C0 m/s D无法确定 3. 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

2、该是 ( ) A1 点 20 分 B10点 20分 C10 点 40 分 D11点 20分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掬水月在手”中所指的月比天空中的月亮距离我们近 B.清澈的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C.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 D. 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由于光的反射形成了圆形光斑 5. 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 6. 小明用焦距为 30 mm的照相机拍摄照片,被拍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A 小于 30 mm B 等于

3、 30 mm C 大于 60 mm D 略大于 30 mm 7.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像的位置 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8. 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老花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9.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光屏和

4、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并按照要求 进行调整。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物距(厘 米) 像距(厘 米) 成像情况 1 30 15 缩小的像 2 20 20 等大的像 3 12 60 放大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小于 7.5 厘米 B. 等于 15 厘米 C.等于 10 厘米 D.大于 12厘米 10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 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则 A移动光屏,可

5、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1. 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一个“猫眼” ,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缩小的像),而屋外的人却 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三棱镜 B、玻璃砖 C、凹透镜 D、凸透镜 12. 小明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 。该同学想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 到透镜的距离是() A、等于 10cm B、在 10cm和 20

6、cm之间 C、小于 10cm D、大于 20cm 13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的眼睛,相对而言,这三种情况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正常的眼睛 D 、一样的厚 14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 15. 小华所配戴眼镜的度数分别为:左眼是+100,左眼是 100,则() A、他的左眼为近视眼,右眼为远视眼 B、他的左眼为远视眼,右眼为近视眼 C、他的两只眼均为远视眼 D

7、、他的两只眼均为近视眼 1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7. “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 形成的; “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_ 像( 填“实”或“虚” ) 1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 线成 40角,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 .。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 , 反射角等于 _度. 19. 身高 1.74 米的人在平面镜前1.5 米,平面镜长 1 米,则人在平面镜中

8、的像高米人和像的距 离是米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20. 把新版 50元人民币放在普通灯光下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将它放在太阳光下或验钞机下,发现人民币 上有多处发出,这是由于太阳光或验钞机发出的光里有较强的。 21. 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对光线有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的是凹透镜。 22. 照相机离景物越远,镜头和胶片的距离要越,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同时景物的像肯定是 立的(填“正”或“倒” ) 。 23.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 的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大一些。为

9、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填“增大”或“减 小” )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填“上”或“下”)移动。 24. 当小明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透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透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 光通过透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透镜乙形成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甲是 透镜,乙是透镜。 25. 处处留心皆学问。周末,小明喝水时一不小心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 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报纸上的 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填“实”或“虚” ) 。 26. 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

10、、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M N 5.8cm 5.8cm 10.3cm 12.8cm A A B B 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移。 27. 在严寒的冬季,探险家们在途中丢失了随身携带的火源,他们利用一把刃很薄的斧子,想出了一个 能生火取暖的办法: 凿下一块冰, 用手把它磨光, 做成一个水晶般透明的凸透镜,用这个冰块迎着阳光, 很快冰块下方的棉絮燃起了火苗。 这种取火办法主要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_ 。 28. 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11、 如图 1 所示是眼睛的构造, _就是一个凸透镜。根根成像条件可 知,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的_像。来自物体的光线 通过瞳孔, 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 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29. 有些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 能看得稍微清楚一些,通常称为_眼。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常 见。这种类型的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所以用一个合适的 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 上的成像情况。 30. 一镜片上标有“ 250 度”的字样,则它是 _眼镜片,焦距为 _m 。 三、计算题 31在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

12、镜,如图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 手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 A 、 、B 、分别是他找到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 结论?为什么? 32. 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 们几个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以 选用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理由。 (1)器材:; (2)方法:; (3)理由:。 3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

13、1)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 像的正倒 l 30 15 缩小倒 2 20 20 等大倒 3 14 35 放大倒 4 10 / 不成像/ 5 8 / 放大正 分析 1、2、3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_ 、_ 。 在第 5 次实验中,从一侧通过透镜看到在一侧放大的像。 34. 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 系统相当于一个 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 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 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 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 _分为两组; (2)_ ; (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