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135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充足的O2接触。 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不可变) 可燃物与O2 的接触面积。(可变) O2 的浓度。(可变) 4、促燃方法 增大可燃物与O2 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 增大 O2 的浓度。(或加快空气流动) 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内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内鼓入富O2 空气 Fe在纯 O2 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2、、爆炸 原因: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分类: 爆炸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车胎、气球、锅炉 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炸药、烟花、煤气 注意: 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内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 产生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 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隔绝空气(或O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 注意:油锅起火还可以立刻向其中加菜。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二

3、、能源利用 1、化石燃料 (1)种类: 煤、石油、天然气 (2)形成: 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 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3)重要性: 三种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的三大支柱。 煤是黑色的 “ 金子 ” ,有 “ 工业的粮食 ” 之称。 石油是 “ 工业的血液 ” 。 天然气是 “ 洁净的气体燃料” 。 2、是有的分馏原理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沸点不同的各个成分先后蒸发出来。 注意: 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无新物质生成(都是原有的),属于物理变化。 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4、化石燃料燃烧产物造成的环境问题 煤炉渣固体固体废物污染 CO2 加剧温室效应 CO 污染空气 SO2 酸雨 余热污染水源,导致生物死亡 石油氮的氧化物( NO2、NO)酸雨 CO2 加剧温室效应 CO 污染空气 天然气CO2 加剧温室效应 H2O 无污染 酸雨危害危害动植物健康和生长。 破坏土壤和水源。 腐蚀金属、皮革、建筑以及织品。 防治减少人为排污。 研究煤中硫和氮的开发和利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燃料的选择 (1)考虑因素 是否易燃。热值多少。安全性。是否易储存和运输。价格。来源。污染性。 (2)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3)绿色能源 乙醇:可再生、省石油、少污染 氢

5、气:无污染、来源广、热值高 误区: 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吗? 分析: 现在,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为化石燃料的使用,但并非全部能 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风能和潮汐能发电。 三、 CO 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还原性(冶炼金属) 有毒性(煤气中毒) 2、用途 冶炼金属( Fe、Cu)。气体燃料(液化气)。 四、 CO2 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三不: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

6、供给呼吸(一般情况) 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 +H2O 无毒性 2、用途 灭火。工业原料。气体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 注意: CO 与 CO2 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误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就能用于扑灭所有可燃物造成的火灾吗? 分析: 通常情况下,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用于一般可燃物造成的火灾。但二氧化碳却能支 持钠、镁等活泼金属燃烧,此时,不可用其灭火。 误区: 误认为 CO2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 将 CO2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7、是因为CO2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 了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并不是CO2 使石蕊试液变红。 误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水除去二氧化碳吗? 分析: 通常情况下, 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其溶解量很小,因此,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时, 一般是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五、 CO2 的制取 1、反应原理 CaCO3+2HCl CaCl2+H2O+CO2 2、实验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 CO2 能溶于水且能跟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又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4、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5、检验

8、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6、实验步骤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向装置中装药品(向锥形瓶中放入石灰石,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定固定装置 收收集气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过一会儿,把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收集CO2) 验验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7、注意事项 若用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末端要插入页面下形成“ 液封”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导出气体的导管口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收集气体时,瓶口盖上玻璃片,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利于排尽空气。 若用锥形瓶做气体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或液面不下降,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8、药品选用 不可用浓HCl 浓 HCl 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 气体会使CO2不纯。 不可用稀H2SO4稀 H2SO4 与 CaCO3 反应生成的 CaSO4微溶于水,会附着在CaCO表面,阻 碍 CaCO3 与酸接触,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不可用 K2CO3 或 Na2CO3两者都是粉末状,且易溶于水,使应过快不利于收集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